1994年,清華大學化學系女生朱令離奇發病,被證實為稀有的「鉈中毒」,中毒導致她全身癱瘓。2013年,復旦研究生投毒案讓沉寂已久的清華大學朱令案再度成為坊間的熱門話題。
如今,距離朱令鉈中毒已經26年,朱玲現在生活如何?朱令鉈中毒案件是否已經水落石出?
1994年11月24日,清華女大學生朱令開始出現奇怪的中毒症狀:起先是肚子疼、吃不下飯,接著(12月5日)胃部不舒服,最後(12月8日)她的頭髮開始脫落,並在幾天內掉光。
12月23日,朱令入住北京市同仁醫院消化內科病房,雖然沒有查出病因,但住院一個月以後,朱令的病情得到緩解,並長出了頭髮,於1995年1月23日出院。2月20日,寒假結束,新學期開始,朱令返校。
1995年3月6日,朱令的病情惡化,她的腿疼痛很厲害,並感到眩暈,朱令父母將其送往北醫三院求治。
1995年3月9日,朱令父母帶朱令到協和醫院的神經內科專家門診,李舜偉教授接診後,告訴朱令的母親「太像60年代清華大學的一例鉈鹽中毒病例了」。
但是,由於朱令否認有鉈鹽接觸史,並且協和醫院不具備做該項化驗的條件,協和醫院沒有進行鉈中毒的檢測。
1995年3月15日,她的症狀加重,開始出現面部肌肉麻痺、眼肌麻痺、自主呼吸消失,朱令住進協和醫院的神經內科病房,協和醫院按照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神經根神經炎診治。
1995年3月23日,朱令中樞性呼吸衰竭,協和醫院採取了氣管切開術。
1995年3月24日,協和醫院開始對朱令採取血漿置換療法,前後8次,每次均在1000毫升以上,有些人認為這對未確診的情況下維持朱令的生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這個過程中,朱令感染上了C肝。
1995年3月26日,朱令被送入協和醫院的重症監護室(ICU),依靠呼吸機維持呼吸。3月28日陷入昏迷狀態,直到8月31日甦醒,朱令共昏迷長達5個月。協和醫院對朱令進行了多項檢測,但除了萊姆病以外,其它項目的化驗結果皆為陰性。
1995年4月10日,朱令的高中同學、北京大學力學系92級學生貝志城、蔡全清等人當時將這種不明的病症翻譯成英文,通過網際網路向Usenet的sci.med及其他有關新聞組和Bitnet發出求救電子郵件。之後收到世界18個國家和地區回信1635封,其中約三分之一的回覆認為這是典型的鉈中毒現象。
由於網際網路上的回信懷疑是鉈中毒,當朱令父母在一位醫生暗中幫助下,取得朱令的尿液、腦脊液、血液、指甲和頭髮,於1995年4月28日來到北京市職業病衛生防治所進行檢驗。
當天,醫院出具了檢測報告,認為朱令為兩次鉈中毒,第二次中毒後朱令體內鉈含量遠遠超出致死劑量,並懷疑有人蓄意投毒,同時建議服用普魯士藍解毒。
在這種情況下,朱令開始服用對症藥普魯士藍,服用當天,血液中的鉈離子濃度開始下降,一個月後,體內的鉈被排出。但是,由於鉈離子在體內滯留的時間太長,朱令仍處在昏迷中。
1995年8月31日,朱令從長達5個月的昏迷中甦醒。1995年11月,朱令從協和醫院出院,轉入其他醫院和康復中心接受治療。
1995年4月28日晚,當朱令被確診為鉈中毒後,朱令父母立即向清華大學當時的化學系副系主任、主管學生工作的薛芳渝教授提出報案的請求,薛隨即向清華大學保衛部部長兼清華大學派出所副所長報案。
1995年5月7日,北京市公安局開始正式立案調查。但在立案之前,在鉈中毒確診後的五一放假期間,朱令宿舍曾發生離奇盜竊案,朱令的洗漱用品丟失。
在1997年4月,在正式立案兩年之後,北京警方對朱令案件犯罪嫌疑人孫維採取了第一次突審。在被連續偵訊審問8個小時後,孫維被家人接回家。
1998年8月25日,公安機關宣布結案,並以&34;為由解除孫維作為嫌疑犯所受到的強制措施。
此後的多年來,不少網友認為孫維有動機並了解鉈的屬性、有獲得鉈的途徑,因此有投毒的嫌疑,並一直呼籲警方重啟調查,但該案一直未破。
2007年1月22日、23日中國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節目播出專題紀錄片《朱令的十二年》,將此案的關注又推至一個更新更廣的高度。
2013年4月16日,隨著復旦投毒案的告落,關於徹查朱令案的呼聲亦再度湧現,昔日作案嫌疑人孫維遭到社會輿論的廣泛爭議。
對此,北京市公安局於5月8日通過官方微博作出回應,表示礙於證據滅失無法偵破,且過程中未受任何幹擾,呼籲公眾理性看待此案。
現在,該案已經發生了26年,兇手依舊逍遙法外,該案至今未破。但該案受害者朱令的生活根本無法自理,生命堪憂,必須由年邁的父母照料生活起居。
由於鉈中毒損傷的不可逆轉性,朱令的智力、視覺、機體和語言功能都沒有得到恢復,留下永久的嚴重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