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了
19年前的朱令是一個陽光可愛的大女孩,但這一切美好在1994年的那個冬天定格。
2006年,媒體再度關注朱令案,記者前往朱令的家中拍到仍然溫馨的一家。此時的朱令已經有了嚴重的中毒後遺症。
朱令案
起始
1994.12.5
朱令首次因不明原因發病,腹、腰四肢關節痛,病因無法確診
1995.2
朱令再次因不明原因發病
1995.4
同學網絡求助,很多人懷疑鉈中毒, 公安介入調查
1995
室友孫某等多人被調查
1997.4.2
孫某被公安部門作為嫌疑人帶走
1998.8.26
公安部門宣布解除孫某嫌疑
2005.11.30
天涯社區帖子再次掀起指責孫某的浪潮
2013.4
復旦投毒案將人們視線再次引向朱令案
2013.8
朱令鉈中毒案律師啟動對清華大學追責程序
2013.9
清華大學校方高層與朱令父母開始接觸
2013.9
神秘信驚爆朱令遭舍友集體毒殘
未來……
會破案嗎?
復旦投毒案尚處於一團迷霧中,公眾視線卻被牽引向19年前的清華大學女生朱令鉈中毒事件。與復旦的黃洋一樣,朱令當初也是莫名其妙發病,最後在網絡的幫助下得到確診和救治,但鉈中毒的損傷不可逆轉,朱令如今連生活都不能自理。
當年,朱令的同宿舍女生孫某被指有下毒嫌疑,但警方隨後解除其嫌疑。
19年的案件至今未偵破,不少人希望可以藉此機會重新偵辦朱令案,讓真相大白天下。
朱令是誰?
19年前莫名中毒 撿回一條命
朱令是清華大學1992級化學系女生,在1994年11月底突然發病,此後很長時間,在網絡的幫助下才確定是鉈中毒。經過十年多的康復治療,由於鉈中毒 損傷的不可逆轉性,朱令的智力、視覺、肌體和語言功能都沒有得到恢復,留下永久的嚴重後遺症,朱令的生活根本無法自理,智商也只相當於六七歲的孩子,必須 由年邁的父母照料生活起居。
同宿舍的孫某當時被警方確認為嫌疑人。但後來又解除了其嫌疑。此案拖至今天,仍然懸而未解。
怎又翻出?
復旦同類案發 刺激了她的老同學
貝志誠,網名"一毛不拔大師",朱令的高中同學,從1994年朱令中毒開始,他一直為朱令想辦法、討說法。這次復旦投毒案發生後,他在微博上呼籲重新關注朱令中毒案。
4月17日,貝志誠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爆出孫某曾向好友發布"發帖指南"以充當"水軍"的猛料。
貝介紹,"發帖指南"是當年黑客攻入孫某的郵箱獲得的,羅列了一些回帖綱要和注意事項,甚至還包含"孫某她們宿舍非常和睦友好,從未有過任何矛盾,所有 舍友人都很好,朱令中毒不可能與她們宿舍有任何關係"等回帖例句。在回帖綱要中,要求"發表對孫某的了解信任支持言論",並對哪些人說什麼部分做了明確分 工。
貝志誠說,他本來沒有將案件的重點放在兇手上,直到2006年孫某在天涯辯解,他才"怒不可遏"。這次復旦出事,再次刺激了他的神經。
為啥未破?
宿舍女生曾是嫌疑人 但缺乏證據
孫某當時被認為是唯一能夠合法取得鉈鹽並接近朱令的人。警方曾對孫某展開調查,但由於鉈中毒測試報告出得太晚,朱令宿舍的物品被破壞,使得證據缺失,案情始終沒有突破性的進展。
2006年,朱令案再次在網上被熱炒,懷疑矛頭再次指向孫某。孫某發帖,再次否認自己曾經投毒,並逐條解釋回應網上的懷疑。孫某回憶稱,1997年4月 2日,警方曾要求她在印有"犯罪嫌疑人"字樣的紙上簽名,在經過8小時的連續突審後,家人接孫某1回0家。"1998年8月,北京市公安局公安14處宣布 解除對我的嫌疑,他們承認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我和朱令中毒有關。"據南方日報
5年前媒體聚焦朱令案
辦案警官說"這事敏感"
傳嫌疑人有特殊背景
2006年1月,南方人物周刊曾刊發報導,稱"清華才女中毒案十年未結,傳言嫌疑人有特殊背景"。以下節選其中部分
曾主要負責這個案件的公安局十四處李樹森,接到記者電話時態度很和善,"這件事在調查工作中已有一定結論,從個人來講,我不願意回答;從公安民警的紀律 來說,我不宜發表意見。領導要求我怎麼向媒體說一些事情,我只有照辦。"由於公安紀律的要求,他表示只能說抱歉,沒辦法開口回答問題,"這件事情很敏感, 過去那麼長時間了……"
坊間傳言是,嫌疑人有著特殊的家庭背景。但此觀點道理幾何,尚無人能夠考證。
據南方人物周刊
復旦投毒案
警方已排除情殺
未發布作案動機信息
18日上午,記者從上海警方核實,警方仍在對犯罪嫌疑人林某進行審訊,其作案動機和作案手段仍在進一步調查核實中。
警方表示,由於案件仍處偵查階段,並未對外披露林某作案動機等相關信息,請公眾切勿盲目揣測和傳播。
對網上各種流傳的嫌疑人作案動機說法,復旦大學宣傳部副部長方明表示,微博上流傳的林某因妒忌而起意投毒的說法並非事實。此外,方明表示部分媒體報導中所提及的,林某投毒所使用的有毒化合物種類及獲取渠道也並未獲得公安機關的證實。
記者從上海警方獲悉,目前已排除"情殺"可能性。
嫌犯姐姐:弟弟善良 不可能害人
17日,投毒嫌疑人林某汕頭老家的姐姐在接到長江日報記者電話後發去簡訊,稱"據我了解,他(弟弟)是一位善良的人,心地非常好,有同情心。他不可能害人的,如果有人想害他,會遭天譴。"
據新華社、北京晚報、長江日報
張家港校園慘案
想自殺沒勇氣
刀砍別人解壓
4月17日晚8時30分左右,張家港沙洲職業工學院發生一起故意傷害案。目前,受害者曾某正在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症加強護理病房救治,脫離生命危險。
當晚,該學院經管系2012級學生符某(男,20歲,江蘇建湖籍)持水果刀竄至學校宿舍樓,無故將在該學院短期培訓的學員曾某(男,21歲,張家港籍)刺傷。
經初步查明,符某因悲觀厭世,幾度想自殺卻沒有勇氣,便預謀用加害他人的方式來排解內心壓力。當晚,符某在宿舍樓內發現了獨自在宿舍上網的曾某,便衝進房間行兇。
受害人曾某,為南京審計學院金審學院大四學生,目前正在張家港一企業實習。三月份公司安排其在沙洲職業工學院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崗前培訓。18日為培訓的最後一天,次日即將考試。
張家港環城北路58號,這是張家港沙洲職業工學院新校區地址。據公寓宿管阿姨透露,17日晚8點半左右,滿身是血的曾某從宿舍跑出來,在宿舍樓大廳呼救,"脖子裡兩刀,後背兩刀,流了好多血。他一直喊救命,我們都嚇壞了"。
室友透露,犯罪嫌疑人符某平時性格比較孤僻。沙洲職業工學院經管系黨委書記楊健告訴記者,符某是該院經管系2012級會計1班的學生,是家中的獨生子, 平時學習成績中等。但是該生初中學習很優秀,由於中考發揮不好,考了當地一所不太好的高中,後來高考失利就考到了我們學校。過來之後,覺著這裡跟理想中的 大學不大一樣,有心理落差,心情好像不大好。就在上周四,他還請假回了一次建湖老家,請假的原因是"心裡不舒服"。
最新進展:
前(9月25日)晚,朱令案律師團召集人李春光律師在微博上發布案件最新進展稱,清華校方高層已與朱令的父母接觸。上個月,李春光曾與另一位代理人共同籤署律師函,啟動對清華大學的追責程序。
校方已收閱律師函 9月25日21時22分,李春光通過微博透露了朱令案的最新進展,共5點,主要涉及清華校方與朱令父母開始接觸、向國務院法制辦申請 信息公開、 北京警方仍與朱令父母保持溝通以及朱令父親因病住院剛剛痊癒等四方面內容。今年5月13日,朱令的監護人發布聲明,同意由李春光等10人組成"朱令案件律 師團",授權律師團依法通過行政、刑事和民事等法律程序,尋求對朱令的權利救濟和權益維護。
李春光表示,清華大學校方已收到他們發去的律師函,且校方高層已與朱父母開始接觸。今年8月,李春光與另一代理人共同籤署律師函,啟動追責程序,並於8月10日投至清華大學。
李春光昨天表示,儘管此前媒體多有報導朱令案,但清華方面一直未有回應,因此發這份律師函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校方勇於承擔起相應的責任。據悉,校方目前已收閱律師函。
不過,對於微博中提到的雙方接觸詳情,李春光表示,為尊重校方和家屬意願,暫時不便透露。
警方與家屬保持溝通
今年5月9日,李春光依授權曾再次向北京市公安局方面寄送《信息公開申請書》,要求公開"結辦"朱令案的事實材料依據、規範性文件依據及相關程 序文書資料等。5月8日,北京市公安局在官方微博回應稱,當年"認定有投毒犯罪事實發生"之後,曾組成專案組開展偵查工作,但由於"時間已近半年,相關場 所沒有監控設施,犯罪痕跡物證已經滅失",並否認警方在工作中受到幹擾。
實際上,早在2008年5月,朱令的父親吳承之就曾向北京市公安局提交了要求公開朱令急性鉈中毒案偵破過程和結果的申請,但被警方以"法律、法 規及相關規定不予公開的其他情形"為由拒絕。李春光番沒有透露此次向北京市公安局申請信息公開的結果,他表示,主要是由家屬與警方直接溝通。
對於朱令案的進展,李春光在微博中用"緩慢"來形容。他透露,律師團成立後,曾確定了一個大體性工作框架,目前的工作都是在這個框架內進行的,"希望案件能回到法律的軌道上來,理性地解決"。
不明信件引猜測
同在昨日,網友@ Fang_2014在微博發布了"一封奇怪的來信"。據稱,"今年6月底,朱令家人收到一封寫自美國洛杉磯、寄自拉斯維加斯的信件",落款"冬冬"的作者 在信中稱,如果不是朱令影響別人休息,"也不會被同宿舍人集體毒殘"。南都記者未能聯繫到"@ Fang_2014"求證信件照片的來源。
據微博記錄,此前其曾去醫院探訪,"和吳叔叔、朱令晚飯前一起在醫院裡散步"。
@ Fang_2014的微博發出後引發猜測。簡介為"幫助朱令基金(海外)官方微博"的@幫助朱令在微博中指出,從照片看,這封列印信用的是A4紙,當地並不通用,"在美國基本上買不到A4大小的紙"。
@Fang_2014稱,"信件已交@平安北京,目前尚未得到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