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引發了一系列的產業變革,一批新技術、新服務、創新成果加速湧現。近日,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 「健康雲眸」健康上報系統正式投入使用。使用過程中,只需掃描健康碼,即可準確統計人員信息,極大提高疫情防控信息採集準確率,為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強力科技支撐。
在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大廳,健康碼狀態查驗、體溫檢測、身份信息登記一次性同步完成只需要5秒,全靠的是這款黑科技——「健康雲眸」健康上報系統。「在很多地方,這一套流程大概需要2~3分鐘,用上這個系統不但節省了人工,而且完全「零接觸」,實現『技防』」代替了『人防』。」山東團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團尚科技」)總經理李念強興奮地說。
說到自己公司的作品,李念強表示,這款黑科技從誕生到現在著實不容易。「最初我們是做了一款數據管理系統,方便於疫情登記,經過幾個月的發展才有了今天這個作品。」 李念強說,疫情發生後,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急需要一套系統採集市民的信息,李念強所在的團尚科技團隊接到了這個重要的任務,開發一套能夠方便疫情小組之間的數據交換、共享,對內實時展示每天的防疫工作進展以及檢測人數走勢的系統,開發團隊夜以繼日,歷時四天三夜的奮戰,最終誕生了疫情聯動系統。同時,該系統也入選首批《山東省疫情防控軟體產品和解決方案》推薦目錄,這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復工復產的腳步逐步加快,各類企業、產業園區成為疫情防控的重要陣地,既要做到企業生產恢復,又要做到疫情可防控,壓力巨大。團尚科技團隊看到疫情防控登記程序相對複雜,員工及外來人員進入園區後還需排隊的情況,他們決定利用大數據+網際網路的全新應用,把刷卡、人員身份核查、精準測溫、通行、考勤放到一個機器中一步到位。
經過長時間的研發,健康雲眸1.0面世,機器代替了紙質登記,真正實現入駐人員、訪客密集度和安全性動態管理的可知、可控、可靠。但是李念強和團隊發現了一個弊端——缺少追溯功能。就這樣,健康雲眸2.0應運而生。
健康雲眸2.0構建了「大數據+網絡化」防控工作格局,在抗疫防疫中健康碼被廣泛應用的基礎上,拓展健康碼應用領域,打通部門信息共享,實現健康碼一碼通辦。通過數據採集端支持電子健康碼識讀和二代居民身份證識讀,健康狀況異常自動語音播報。實現數據快速跟蹤查詢工作,讓數據多跑路,人員少工作。查詢端與省電子健康通行卡系統進行對接,實現健康數據實時查看。如今,健康雲眸2.0開始被廣泛應用到醫院、學校、服務大廳、冷鏈監管等場景。幫助醫院解決了高峰時期人員登記慢、健康碼核驗難、效率低等問題,同時,也在東營職業學院等考點部署多臺設備,緩解了來自校外考生的登記驗碼壓力,並在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服務大廳等多個人員密集的重要場所架設設備,提高了人員登記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在冷鏈監管中,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旦人員出現問題,結合健康雲眸2.0的星網數據模型,可進行快速追溯,迅速將相關聯的人員鎖定,力爭把疫情風險控制在「第一時間、第一環節」。
「疫情防控,人人有責。我們能做的不多,利用我們公司自身的優勢打造出替代人工的產品,這是我們的初心和職責,也是我們的使命。」通過「大數據+網絡化」,為戰「疫」貢獻力量。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