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網際網路戰「疫」:科技賦能 智慧防疫再加碼

2020-12-16 艾瑞網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引發了一系列的產業變革,一批新技術、新服務、創新成果加速湧現。近日,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 「健康雲眸」健康上報系統正式投入使用。使用過程中,只需掃描健康碼,即可準確統計人員信息,極大提高疫情防控信息採集準確率,為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強力科技支撐。

在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大廳,健康碼狀態查驗、體溫檢測、身份信息登記一次性同步完成只需要5秒,全靠的是這款黑科技——「健康雲眸」健康上報系統。「在很多地方,這一套流程大概需要2~3分鐘,用上這個系統不但節省了人工,而且完全「零接觸」,實現『技防』」代替了『人防』。」山東團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團尚科技」)總經理李念強興奮地說。

說到自己公司的作品,李念強表示,這款黑科技從誕生到現在著實不容易。「最初我們是做了一款數據管理系統,方便於疫情登記,經過幾個月的發展才有了今天這個作品。」 李念強說,疫情發生後,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急需要一套系統採集市民的信息,李念強所在的團尚科技團隊接到了這個重要的任務,開發一套能夠方便疫情小組之間的數據交換、共享,對內實時展示每天的防疫工作進展以及檢測人數走勢的系統,開發團隊夜以繼日,歷時四天三夜的奮戰,最終誕生了疫情聯動系統。同時,該系統也入選首批《山東省疫情防控軟體產品和解決方案》推薦目錄,這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復工復產的腳步逐步加快,各類企業、產業園區成為疫情防控的重要陣地,既要做到企業生產恢復,又要做到疫情可防控,壓力巨大。團尚科技團隊看到疫情防控登記程序相對複雜,員工及外來人員進入園區後還需排隊的情況,他們決定利用大數據+網際網路的全新應用,把刷卡、人員身份核查、精準測溫、通行、考勤放到一個機器中一步到位。

經過長時間的研發,健康雲眸1.0面世,機器代替了紙質登記,真正實現入駐人員、訪客密集度和安全性動態管理的可知、可控、可靠。但是李念強和團隊發現了一個弊端——缺少追溯功能。就這樣,健康雲眸2.0應運而生。

健康雲眸2.0構建了「大數據+網絡化」防控工作格局,在抗疫防疫中健康碼被廣泛應用的基礎上,拓展健康碼應用領域,打通部門信息共享,實現健康碼一碼通辦。通過數據採集端支持電子健康碼識讀和二代居民身份證識讀,健康狀況異常自動語音播報。實現數據快速跟蹤查詢工作,讓數據多跑路,人員少工作。查詢端與省電子健康通行卡系統進行對接,實現健康數據實時查看。如今,健康雲眸2.0開始被廣泛應用到醫院、學校、服務大廳、冷鏈監管等場景。幫助醫院解決了高峰時期人員登記慢、健康碼核驗難、效率低等問題,同時,也在東營職業學院等考點部署多臺設備,緩解了來自校外考生的登記驗碼壓力,並在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服務大廳等多個人員密集的重要場所架設設備,提高了人員登記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在冷鏈監管中,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旦人員出現問題,結合健康雲眸2.0的星網數據模型,可進行快速追溯,迅速將相關聯的人員鎖定,力爭把疫情風險控制在「第一時間、第一環節」。

「疫情防控,人人有責。我們能做的不多,利用我們公司自身的優勢打造出替代人工的產品,這是我們的初心和職責,也是我們的使命。」通過「大數據+網絡化」,為戰「疫」貢獻力量。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

相關焦點

  • 戰「疫」中的依能力量,科技賦能智慧防疫與在線教學
    在疫情爆發的第一時間,為全力幫助各地高校、職業院校、中小學做到「離校不離教,停課不停學」,成都依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始終心系教育,發揮一直以來在智慧校園、智慧教學解決方案等方面的領先優勢,在疫情期間免費為各學校提供遠程辦公、在線教學、疫情填報、視頻會議等服務,保障學校在線辦公和遠程教學的需要。
  • 【戰「疫」說理】科技戰「疫」強化自主創新信心
    戰「疫」中,處處閃耀著科技之光、創新之光,也充分彰顯了科技創新的關鍵利劍作用。科技創新為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提供了戰略支撐,並凝結成全球戰「疫」的中國經驗、中國方案。我們應把戰「疫」科技創新的成功實踐作為生動教材,常學常思、悉心領悟,從中體悟科技創新的硬核力量,進一步增強自主創新的信心,更加堅定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之路。
  • 大數據織密群防群控智慧網,順德催生一批戰「疫」神器
    作為智造強區,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中,佛山市順德區各領域的專業技術人才黨員,充分發揮技術專長,善用大數據、機器人、物聯網等先進技術,打磨出阻擊疫情的「利器」,助推科學防控,織牢基層疫情防控嚴密防線。「大數據」織密群防群控智慧網防疫關鍵期,誰能最快最精準掌握疫情「大數據」,誰就能在疫情阻擊戰中搶得先機。
  • 中國記「疫」:直面難題,中國戰「疫」如何科技「賦能」?
    中新社北京5月25日電 題:中國記「疫」:直面難題,中國戰「疫」如何科技「賦能」?中新社記者 張素 孫自法「陳院士跟我說,我體內也有抗體產生了。」35歲的退伍戰士任超說。疫苗研發是中國科技戰「疫」的一個縮影。從全盤部署,到協同攻關,再到承諾將新冠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中國堅持講科學、求團結,科研攜手踐行命運與共。科學統籌「一盤棋」科學是治本之策,統籌是制勝之道。
  • 創泰科技亮相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停車大變革:5G賦能智慧停車未來
    在博覽會大數據展區的創泰科技B4-2F-03展位,可以看到5G賦能智慧停車生態的成果展示:智能巡檢泊位、自動識別車牌號碼、實時記錄停車時長、精準計算停車費用、無感支付的整個應用過程一一呈現,以生動的方式闡述了「無感停車」的概念。
  • 雲端賦能,科技戰疫,卓朗崑崙雲醫療解決方案馳援前線
    為了保障防疫應用能夠順利開發上線,卓朗崑崙雲發布遠程協同研發解決方案,提供全流程研發工具支撐,滿足研發團隊在遠程辦公場景下,隨時隨地通過雲端實現代碼託管、代碼質控、應用部署、測試、發布等功能。加速醫學數據實時分析 -- 基於安全容器的醫療大數據分析平臺疫情期間海量臨床數據湧現,利用大數據技術迅速收集、處理、分析這些數據,成為疫情阻擊戰中刻不容緩的工作。
  • 產業網際網路再成「兩會」熱詞,騰訊AI in All加碼產業升級
    這就意味著它既能作為新技術基礎設施驅動產業升級,也能與5G、大數據、雲計算等互動配合,在產業升級的過程中相互協同,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是能發揮「頭雁」效應的引領型和通用型技術。在這一點上,騰訊的AI的整體技術布局已顯示出其前瞻性。
  • 科技賦能教育 好分數馳援戰「疫」前線的77天
    疫」專題教育,「普及防疫知識、弘揚防疫精神」。老師們在戰 「疫」中汲取素材,進一步豐富了「雲課堂」的特色課程,實現了思想性與知識性的統一。 戰「疫」感謝信 並肩抗疫的紙短情長 自1月24日開展「防疫一起扛」行動後,全國各地師生通過「好分數「平臺匯聚在一間間實時在線的空中課堂裡
  • 聚焦數字賦能:與鄭州城市大腦共享未來智慧城市
    2015年以來,河南對智慧城市開啟初探,在智慧城市概念的初始期,各城市側重於物聯網相關軟硬體設施投資,在政務端及公共服務類催化加載「網際網路+」。 但這只是智慧城市的碎片。《2020年河南省數字經濟發展工作方案》中則明確提出,在原有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的基礎上增加城市數位化,要通過「人數城」融合建造一個「思考力」城市,這也無疑催生出每個人的無限遐想。
  • 南都物業: 科技戰「疫」,築牢「零接觸」安心園區
    為實現更好的防疫效果,引入數位化、技術化手段已成為各物業服務企業防疫措施中的新亮點。浙江南都物業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都物業」)智慧化建設成果多維賦能防疫,為社區疫情防控加上效率和質量的「雙保險」。
  • 翻譯機、智慧課堂……戰「疫」守關 科大訊飛在青島
    「譯」起抗疫 40臺訊飛翻譯機到達戰場疫情暴發以來,科大訊飛積極行動,積極為青島的疫情防控做出自己貢獻,先後向青島市疫情防控指揮部、青島西海岸區政府捐助了N95及醫用口罩、防護服等1萬餘個。如今國內疫情趨於好轉,但海外卻頻現集中性爆發情況,各地入境海關成為防疫戰的又一道重要的關卡。
  • 物流、科技、金融賦能協同,蘇寧家樂福推「同城配」服務再升級
    為打贏這場空前絕後的防疫攻堅戰,家樂福快速響應,緊急協同蘇寧物流、蘇寧科技,在最短時間內研發、接入並上線「同城配」服務。眾所周知,「到家力」的提升,物流倉儲和終端配送是最重要的一環,尤其是在特殊時期物流資源緊平衡的狀態下。
  • 科技賦能戰「疫」力 天翼雲會議助力山東疫情防控
    在這一特殊時期,中國電信的天翼雲會議服務在齊魯大地各行業投入使用,為遏制疫情擴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使用者們紛紛點讚其為「戰疫利器」!據悉,天翼雲會議是以中國電信專線、網際網路專線、5G為通道,通過雲技術構建的「集約、開放、合作、智能」的高清雲視頻會議平臺。不僅支持辦公桌面的PC終端接入,還支持移動手機、Pad等終端接入,界面簡潔、操作簡單。
  • 弘成教育成立20周年:需求驅動轉型升級,科技賦能智慧教育
    自2012年教育部公布新一輪信息化發展規劃開始,「智慧教育」的概念開始在教育市場嶄露頭角。而隨著近些年人工智慧、物聯網技術的突破,「智慧教育」的行業風口也逐漸成型,騰訊、阿里、百度等科技巨頭也開始紛紛入場,積極布局智慧教育。
  • 川渝聯名、科技賦能 第十屆四川網際網路+餐飲峰會「疫」中新生
    眉州東坡、大龍燚、烤匠首次同框分享戰「疫」心得;重慶貳廠、四川天味食品、成都考拉悠然科技從各自行業角度賦能餐飲;直播帶貨、私域流量成圓桌論壇熱議關鍵詞……5月26日,「共克食艱 創變新生」第十屆四川網際網路+餐飲峰會在成都舉辦,與會嘉賓紛紛分享了自家企業的「乾貨」。
  • 泰然金融創始人潘寶鋒: 加碼金融科技 打造科技賦能的核心競爭力
    全國兩會期間,金融科技受到高度關注,兩會代表委員多次提到金融科技技術對普惠金融的推動,對傳統金融的革新,對助力中小微企業反哺實體經濟的重要性。金融科技的發展正在成為推動普惠金融落地新路徑。讓金融科技滲透到各業務環節在泰然金融創始人潘寶鋒看來,隨著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及區塊鏈等先進技術的迅猛發展,如何將其應用落地、切實解決金融領域的難點和痛點,是整個行業面臨的嚴峻考驗。作為泰然金融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金融科技已深入滲透到其各業務環節中,在賦能風控、構建智投系統、深挖投資價值及改善用戶體驗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 大數據戰「疫」記丨我的復工日記
    臨近春節,剛回到貴州老家的我就接到公司董事長王磊的電話,讓我們構建一個網際網路疫情大數據系統,助力疫情信息的動態跟蹤和趨勢分析。疫情爆發後,各種消息鋪天蓋地。我們意識到,獲取權威、及時和全面的網絡信息將成為大眾普遍需求。從海量網際網路數據信息挖掘權威信息和分析預測態勢趨勢,這可是我們中科聞歌積累十幾年的「看家本領」,在這場戰「疫」裡我們必須有所擔當和作為。
  • 信息化進課堂 大數據賦能智慧校園
    「只有將信息化深入課堂,才能稱得上是智慧教育。」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區第一中學校長熊亞林說。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線上教學成為學生學習的新模式,如何將線上線下教學有機統一,藉助信息化、大數據提升課堂教學效果,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區摸索了一條自己的「實戰經驗」。
  • 重慶:智慧城市打響智能化戰「疫」
    這其中,大數據智能化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從最原始的紙質出門條,到後來的電子二維碼;從最初的挨家挨戶排查,到後來的大數據高效排查;從最初的公共運輸減小運力,到後來的精準調度、科學安排……重慶的這場戰「疫」正在因為大數據智能化的運用而變得更加精準、高效、智慧。
  • 上海即富:領先支付科技技術賦能智慧新零售
    有專家表示,伴隨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的持續深入,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的相繼湧現,以新零售、場景消費為代表的新型模式持續火熱。一些行業領先的公司,如網際網路+支付科技公司佼佼者「上海即富」,提出以領先支付科技技術賦能新零售,為各行業企業發展提供堅實基礎。新零售時代,企業如何把握成功機遇?新時代的新零售生意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