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老師現狀調查:收入付不起房租 職稱評定難

2020-12-13 搜狐網

寒假,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40所中小學200多名體育教師參加了輪滑培訓 張志平 薛飛攝

湖北省竹山縣紅衛小學體育教師陳映平在上課 朱本雙攝

  華中地區

  出場人物:河南省郟縣三立國際學校 葉蛟龍

  與主科老師肯定有差距

  本報實習記者 李金霞

  24歲的葉蛟龍是08級河南信陽師範學院體育教育專業畢業生,現在在河南平頂山市郟縣三立國際學校教學。

  葉蛟龍所在的學校是一所私立學校,體育教學部共有4個體育老師,其中三個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他主要帶八年級5個班的體育課,每個班一周教一節。除此外,葉蛟龍還教著四節足球特長課:初中兩節、小學兩節。

  相比較周邊的其他學校,葉蛟龍認為,他們學校還是比較重視體育的。學校總部的領導也喜歡體育運動,經常組織學校老師打球搞活動。而同時,體育老師的待遇還是不錯的,一個月2500元的工資,學校又給他們安排有三人一套的公寓。葉蛟龍說:「我們跟主科老師的工資肯定有差距,那是因為主科老師上的課時多,我們的工資相對當地消費水平來說算是不錯了,再說我們也不支出房費。」除了工資外,到年終的時候學校給每個老師都發獎金,今年葉蛟龍還得了700元,他說:「雖然錢不多,但聊勝於無啊,我覺著這就很不錯了。」

  華北地區

  出場人物:北京市朝陽區十八裡店小學 張濤

  比美術老師還少200元

  本報記者 李雪穎

  「我們學校體育教師的待遇還可以吧,在北京農村的小學校裡算是不錯的了。如果和北京城區小學校比的話,我了解的情況是我們每個月的工資比他們最少也要少1000元。」北京市朝陽區十八裡店小學體育教師張濤說。

  北京市朝陽區十八裡店小學更多地走進人們的視野,是因為前年溫家寶總理曾在這所學校和孩子們一起上了一節體育課。張濤告訴記者,學校共有22個班級,860餘名學生,體育教師5人。他每周的「純課時」,即未算上帶課間操和大課間的課時,為17節。而教委規定的正常工作量是16節。張濤坦言,他的工作量還算少,上學期有個體育老師一周排了21節課。在保證日常體育教學後,體育老師們還要帶大課間、帶校隊訓練,確實身心疲憊。

  張濤說,和學校其他學科教師相比,體育教師的工資相對較少。和美術教師相比,每月工資也會差200多元。張濤希望能夠增加像體育這樣副科教師的課時費,並制定一些相關的獎勵辦法,提高體育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同時給予體育教師更多的關注,讓體育教師的待遇更好一些。

  對於日常的進修機會,張濤表示當前進修機會有很多。從市教委組織的大型培訓,到在區教研組裡交流學習等等,張濤說:「現在對於小學體育教師的要求很嚴格。」他也希望能有更多針對體育教師基本功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訓,以及組織專家講座、聽課評課等等。

  讓張濤高興的是,學校很重視體育和學生的體質健康。作為一個有體育傳統的小學校,田徑、跆拳道、武術都是學校著力打造的品牌運動項目。「只要有體育比賽我們都參加。」張濤說,從下學期開始,學校計劃每天都保證學生有一節體育課。同時要求班主任更多得參與到課間操和大課間活動中。

  華東地區

  出場人物:上海市閘北區一所中學 陳老師

  我們都搶不到學生!

  本報記者 李雪穎

  「我們都搶不到學生!」上海市閘北區一所中學的體育教師陳老師如是說。體育教師和語數外等主科教師爭學生是許多學校的現實情況,「爭不過」往往是最後的結果。

  陳老師的直接感受是:體育教師在學校地位低。學校領導不重視體育,自然也不重視體育教師。陳老師畢業於一所體育院校,體育專業出身的她為學校創建了一支校運動隊。她曾帶隊參加市級比賽並獲得了優異成績,而校長對此卻一無所知。陳老師坦言,我們認真帶隊出去比賽,拿到了成績,希望能夠得到學校的肯定,可惜事與願違。

  陳老師所在的學校共有8名體育教師,他們負責全校40個班級的體育教學任務,每人每周平均上課17至19節。陳老師說學校還是缺少體育教師,她自己每周超正常工作量3個課時,而學校只要增加一名體育教師,這樣的情況就可以改善。在日常體育教學之外,體育教師們還要負責學生的早鍛鍊、大課間活動、體育俱樂部活動等等。當前很多學校都尚未給予體育教師們「加班」的補助。

  陳老師說,她所在的學校的課時費是每節課28元,自己每月的工資還未達到上海市的月平均工資水平。陳老師認為,要改善體育教師缺乏的問題,要從根本上改善體育教師的待遇。

  待遇低是影響陳老師工作積極性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體育課的安全問題也一直困擾著一線體育教師。陳老師說,目前小學體育教學與初中體育教學脫節,小學體育課沒有接受基礎的體育訓練,有的學生不會做前滾翻、不會跳繩等等。另外還有200多斤重的小胖墩,讓他們動起來同樣不容易。

  一線體育教師面臨的困難,來自學生,來自學校,更來自社會。(應教師本人要求,未具名)

  華東地區

  出場人物: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某中學 董華(化名)

  憑良心為學生 爭面子為自己

  本報記者 盧葦

  董華是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某初中的一名普通體育老師,與另外3名同事一起,他們要負責全校18個班級近1000名學生的體育課。雖然工作壓力不小,但董華認為還在可接受範圍,「就我自己來說,每周有15節課,雖然比文化課老師稍多一點,他們大約是在10節到12節的樣子,但是文化課老師課後還需要批改作業,所以就工作量來說,算是差不多吧。」

  而工資待遇方面,學校現在實行績效工資,「主要分為基礎績效和獎勵績效兩部分,基礎績效是以職稱、年限為依據,獎勵績效則與課時,工作量等相關。」這樣算下來,已經有七年工齡的董華,一個月能拿到3500元左右。「我們學校的文化課老師也差不多是這個數。唯一有點區別的可能是期末考完試有個教學質量獎,因為我們沒有考試,所以只拿平均的80%。」董華說,這個待遇肯定太低,「不過不是體育老師,而是所有老師都低。」

  雖然工資不高,但壓力卻並不小。「運動會、中考體育、縣裡體育課堂質量檢測。尤其是中考體育,現在有30分算入中考總分,因為關係到升學率,學校和家長都非常重視。」為了促進體育老師的工作積極性,學校還專門設有中考升學獎,「看你的滿分率在縣裡排第幾,名次好的話會稍微多一點。」但董華也坦言,獎勵並不太多,「1000多元,好與壞差不了太多。我們現在做事主要是憑良心為學生,爭面子為自己。」

  西北地區

  出場人物:甘肅省蘭州市段家灘小學 劉恆之

  收入支付不起最基本的房租

  本報記者 楊卓越

  在現實生活中,一些小學體育老師在學校裡扮演著「萬金油」的角色,因為各種原因,他們的身影不僅會出現在操場上,有時他們還會出現在其他科目的課堂當中。但是即便是「萬能」的,小學體育老師的「收入」與其他科目的教師相比卻沒有任何區別。

  2500元,是甘肅省蘭州市段家灘小學體育老師劉恆之每個月除去各項保險和稅款之後的全部收入,據他介紹,在學校裡不同的老師根據學歷、職稱、課時數量等等因素的不同,工資收入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差別,其中,以職稱為依據的基本工資是決定日常收入多少的「決定性」因素,而所帶科目對於收入來說並沒有太大影響。

  除了基本工資以外,每年學校都會根據各科老師的考核成績,為老師頒發年終獎,劉恆之告訴記者,他所知道的蘭州市小學的體育老師中一位收入最高的體育老師,因為學生在各項比賽中獲得的優異成績,年終獎可以拿到七千多塊錢,這在全校範圍內都可以算是最高收入。

  總體而言,這樣的工資標準,在經濟並不發達的西部地區來說尚屬「中等水平」,但在與他年齡相仿的同事中基本沒有來自外地的老師,原因很簡單,就是收入支付不起最基本的房租費用,家在蘭州,也讓劉恆之省下了不少日常的花銷,「以前一個人生活的時候,我每個月可以存下2000塊錢。」劉恆之說。

  雖說在學校裡,體育老師與其他課目的老師收入水平相當,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小學體育老師的從業資格和職責劃分都相對「混亂」,以劉恆之工作的學校為例,目前該學校只有3個體育老師的編制,但是能夠上體育課的卻有4個老師,其中專職的體育老師只有兩人,其餘的兩個都是「兼職」,特別是其中一位數學老師,只是因為身體條件等方面比較「像」體育老師而到運動場上做「兼職」,帶一部分體育課。

  正是由於「兼職」體育老師並不完全具備專業的體育教學知識,導致現在一部分小學的體育教學內容已經開始「縮水」,像單雙槓之類具有一定技巧性和危險性的項目,已經在老師們的「默契」中被取消了。

  作為一名體育教師隊伍中的「新生力量」,儘管工作條件極其有限,但劉恆之還是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孩子們認識體育,並且喜歡上體育,去年他就自己出錢帶領學生參加了全市中小學生的桌球比賽,他表示如果今後還能夠有比賽的機會,他仍然願意自費讓自己的學生在比賽中體會運動的快樂。

  華北地區

  出場人物:內蒙古某高校 陳成(化名)

  進修機會少 職稱評定難

  本報實習記者 季雪峰

  與競技體育的殘酷競爭相比,大學體育老師本應該輕鬆,不過陳老師進入學校後意識到,「想在校園內幹出一番事業,並不比奪得全國冠軍、世界冠軍、奧運冠軍來得容易。」

  「每學期至少給200名學生上課,每周4節大課,要上16周。」陳老師說,這些只是最基本的工作量要求,一般情況下,每學期的課程量都會比這要多,基本上是兩倍於工作量要求。有時甚至從早晨八點的第一節課開始,一直要到晚上八點的最後一節課。「別人聽了都會認為這麼多的課,錢肯定沒少掙!」陳老師很無奈地說,「我們課時費是按著學生的人數算的,其實,真正來上體育課的學生並沒有這麼多,而且學生對於體育課並沒有很清晰的認識,遲到、逃課、散漫、抱怨是常有的。老師認真備課,精心準備,每節課哪怕是只有十幾個學生,都會堅守崗位。這樣一學期下來,老師們也就是剛好完成工作量,並不能掙很多課時費。

  對陳老師而言,他所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職稱。由於職稱細化,各個職稱都分級聘用,與工資直接掛鈎。在繁忙的教學工作之餘,培訓進修的機會渺茫,課題申請困難,職稱的評定更顯競爭激烈。「注意力和精力較多地投向能夠掙錢的『市場』,而相對忽視、偏離了本職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體育老師一部分只靠學校給的『三瓜倆棗』,體育是基礎課程,相對於專業課程的教師,收入就更少了!」陳老師說。青年教師常感慨,讀了二十多年的書,收入還不如初中畢業的農民工。由於工資和職稱都相對較低,申請課題經費難度大,而結婚、買房、買車、子女問題、贍養老人等經濟壓力又集中湧現,以至不少人不得不從事各種兼職,以代課、培訓、承攬項目等方式來貼補家用。

相關焦點

  • 一場職稱評定引發的鬧劇:老師打電話罵人,校長拿石頭砸車
    校長稱,因為該教師未評上職稱,打電話對他進行了兩次謾罵。在找不到該教師的情況下,他一時衝動就將其車窗砸破,已向當事人道歉並作出賠償。在視頻中,一個穿白色二條背心和大短褲的男子,撿起一塊石頭朝一輛轎車的車窗砸去,被砸玻璃瞬間稀碎。如果不是官方新聞報導,我都不敢相信,這是一個校長。沒想到校長和老師幹上了,你罵我我就砸你車!
  • 職稱評定教師的激勵作用有多大
    教育部門對教師採用職稱評定方式,本意是激勵教師隊伍,提高教學質量,而採用的一種激勵方式。同時也是貫徹國家重視教育、提高教師待遇政策的一種體現。但在實際的操作中,由於各種原因和現狀,真正對教師的激勵作用有多大呢?我們進行一下簡單的分析。
  • 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之困惑
    究其原因,都是職稱惹的禍。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困惑多多:困惑一、職稱評定,名額總是那麼少職稱評定,定編定崗。許多老師條件達到了,但是崗位指數,只能望洋興嘆。有些教師雖是教學骨幹,也只能排隊等待。職稱評定,真能調動大多數教師的積極性嗎?
  • 高級職稱評定之地區差異
    最近,接到我大學同學的一個信息,聊起了有關職稱評定的事情,我同學很悲觀的講:可能到退休都是中級職稱了!我知道形勢很嚴峻,但又不好過多的說些什麼,只能安慰我老同學不要輕言放棄。我同學在常州,通過聊天,我們才知道各個地方的職稱評定要求是有很大的差異的。下面就談一談我所了解的某些有關職稱評定的地區差異,供大家參考。如有不足,請大家補充、指導!
  • 教師職稱評定到底有多難?老師:並非不努力,而是無能為力
    教師如果迫切想漲薪那就只有通過參加職稱評定,可一輪殘酷的篩選,讓教師們開始懷疑人生。 想成功拼上職稱,就必須有符合一些硬性要求,比如學歷、論文、各種證書,都能為在職稱評定過程中獲得有利的條件,再就是一些輔助,「託關係、找人脈」這種種竟然衍生出一種奇怪現象,部分教師開始買論文
  • 水貨「名師」的出現,提出一個問題,職稱評定中論文和證書重要嗎
    這位老師是怎麼得到這麼多榮譽的?評選人員是否經過相應的審核?還有多少這樣的所謂「名師」在路上?教師的職稱評定一直在被詬病,其主要的原因就在於此。一線教師,拼死拼活地教書育人,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的比比皆是,回到家基本累癱,根本沒時間去寫論文,作報告。
  • 有多少體育研究生入職當體育老師了?
    這麼做的目的主要是在於增加高校的靈活性,教師職稱評定也將打破學歷、資歷、論文、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統一的要求,以品德、能力、業績為主要導向。.中小學編制少,畢業生多如果說體育老師大量缺編是因為缺乏這方面的人才,那顯然是不符合實際的。我們有為數不少的體育專業院校,還有幾百所師範院校和部分其他院校開有體育類專業,每年都有大量的畢業生。
  • 教師評職稱,這麼難、這麼痛?!
    ——說的就是教師職稱評定!不久前,網友總結了教師「十大痛」,其中「職稱評定」高居榜首。 職稱評定本該是促進教師工作的一種舉措,應讓教師感到幸福和快樂,為什麼如今讓不少教師感到糾結和無奈?職稱評定到底有多難?有多痛?一起來聽聽老師們說的關於職稱評定的那些事兒吧!
  • 人大代表黃細花:建議提高自閉症康復機構教師待遇 重視專業職稱評定
    師資流失嚴重缺乏專業支持  「但現有的機構大部分是民營機構,仍然面臨許多的困難,尤其是老師福利待遇低、評職稱難,導致師資流失嚴重,影響機構的生存和發展。」黃細花說。  但是調查顯示,截止到2016年9月底,在中殘聯註冊的自閉症康復機構共1345家。近50%的機構是由家長——特別是自閉症兒童的家長創辦的,學員在30人以下的佔一半左右。康復機構收入主要來源於孩子們的學費,綜合考慮家長的實際情況和所受壓力的狀況,機構的收費嚴格按照殘聯的規範化教育機構執行,所有政府補助款都直接落實到自閉症家庭及孩子的康復服務費用上。
  • 為什麼要評高級職稱,工程師職稱評定要求難不難
    建築行業的專業技術人才要是想在工程行業待的久,評個工程師職稱是勢在必行的。而且工程師職稱評定也是對技術人員的專業經驗及工作能力的一種肯定,只要人才實力過硬,想評上高級職稱也是不難的。關鍵在於充分理解工程師職稱評定要求。
  • 初級工程師(助理工程師)職稱怎麼評定?含金量高嗎?
    助理工程師也叫做初級工程師屬於職稱,有了初級工程師就可評定中級職稱中級工程師,工程師是職業水平評定(職稱評定)的一種。其下,有技術員,助理工程師等職稱;其上有高級工程師,研究員或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等職稱。
  • 老師注意!這些論文對職稱評定可能沒用!(一)
    每年的教師職稱評定,讓很多的老師煞費苦心,有的人為了職稱名額忙碌著,有的人為了榮譽證書忙碌著,有的人還為了職稱論文忙碌著,可是忙碌歸忙碌,但是,小編今天要告訴你,關於一些評職稱中論文發表的秘密。首先,小編要告訴大家職稱論文怎麼發表?
  • 去掉論文,拿什麼來支撐職稱評定?
    職稱評審制度被詬病由來已久,評審黑幕、論文垃圾、學術泡沫,這些問題的出現都和職稱評審制度有關係。書教得再好,只要沒有論文,大學老師也難評副教授、教授;手術做得好的醫生不一定職稱高,職稱高的醫生手術未必做得好,醫生們自己都說,看病最好是找副主任醫師。這些怪現象的背後,也是職稱評定規則的不合理。
  • 職稱評定:教師「撕咬」,斯文掃地為哪般
    每一次評定,都會激起教師的情感波瀾。據說很快又要進行2020年的職稱評定,肯定又會催生教師的情感波動,但好歹還有一個暑假供教師修復情緒。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穩定教師的工作情緒就成為學校工作的重要任務。鏡頭一:某校將教師職稱評定分數張貼出來進行公示,公示期為5天。這次晉升副高級教師只有一個名額,但根據成績依次公布了3名參評教師的分數。
  • 取消教師職稱評定按教齡直接晉升?教師表示支持,這個方法合理嗎
    文|晗媽教育指南如今隨著國家對「教育」行業的不斷重視,教師的薪資待遇也在不斷地提高,尤其是一線教師,和班主任這類辛苦的崗位國家更是優先提升薪資待遇,可即便如此,教師行業仍然面臨一個問題「職稱」難評。先來了解一下教師職稱評定標準和流程教師的職稱一共有5個等級,分別是:正高級教師、高級教師、一級教師、二級教師和三級教師,教師的職稱越高,不僅代表著教學能力越強,還很大程度地影響著教師們的收入。教師的職稱評定,先要進行申請,而學校要根據,上面分下來的指標,對申報人進行篩選,申報人數多,學校內部就會進行評選,內部競爭非常激烈。
  • 取消教師職稱評定!按教齡晉升職稱!這才能讓老師們安心做教育
    教師職稱,一線教師心中永遠的痛。現在教育的兩大尷尬:年老教師難評高級職稱,年輕教師難獲高薪待遇!評職稱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很多老師心頭的痛,教師們被太多教育之外的因素影響。有的老師選擇辭職,有的老師選擇妥協......
  • 院士建議取消職稱評定,老師紛紛贊成,職稱評選要退出舞臺了?
    唯一指標就是職稱,教師想要提升自己的薪資,就的評職稱,職稱越高薪資就越高。但是,職稱的評定是否公平,年輕教師是否有評職稱的機會,或者年輕教師需要多少年才能評上高級職稱?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沈巖提議取消各類職稱評審,弱化院士的社會影響力。沈院士之所以能夠提出這樣的建議,並不是空穴來風,因為現實中的職稱評選確實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
  • 正處於評職稱的老師們,同感不: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教師之切膚之痛
    職稱是見利忘義有理者,職稱是平民寒心活該者。  職稱是黑白顛倒正確者,職稱是怨聲載道無奈者。  職稱是陰謀詭計合法者,職稱是爾虞我詐必然者。  職稱是辛勤教師憤慨者,職稱是按勞分配破壞者。教師們都半信半疑,但聯想到教育以往的素質教育改革、教育體制改革、新課程改革,一個領導上去向東改,換個領導就全部否定了又向西改,東一頭西一頭,結果在原地打轉,最後都是半途而廢,換湯不換藥,越改越糟,所以都不免擔心。2002年、2003年、2004年真是陽光普照大地的三年,簡直換了人間。這三年裡只要夠職稱年限,不看工作成績、不要論文、不用模範,無論是學校燒水的還是看大門的,都堂而皇之的晉了中、定了高。
  • 為什麼教師建議取消職稱評定,或按教齡晉升,聽聽一線老師的聲音
    教師職稱既然有名額限制,那麼優先權必然在學校領導。很多老師反映所在學校高級職稱的評定一般都是根據學校領導職位的高低,然後按先後順序依次進行。雖然不少學校也會按照積分排隊,但眾所周知的原因,學校領導和普通老師根本不在一個起跑線上。證書分值越大,檔次越高,越為高層次領導所把控,依次順延,到不了普通老師手裡,特殊情況除外,多數普通基本一無所有。所以也只能望洋興嘆。
  • 教師在職稱評審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多少個中小學中級職稱,多少個中小學初級職稱進行評比,如果你評定的職稱等級剛好在指標範圍內,那恭喜你順利評到職稱,但是如果你要評定的職稱,參與人數多甚至比較龐大,那通過各項指標打分從高到低,分數夠進分配名額內就評到,分數不夠就只能再等等,但是打分具體細則,各個學校有一點差別,有很多學校在體育學科的打分細則是沒有優勢的,很多我們的工作內容、競賽獎項是加不到分的,所以體育老師要評選的難度就高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