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為何說「滿大街都是聖人」,讀懂這句話,人生觀瞬間飛升!
說明,本文原為某問答內容,現單獨整理成文,更多內容,敬請關注「另類文史」,另類君有一大把的心得體會與您分享^_^
另類君解題^_^
王陽明的確當得起「聖人」這個稱謂。「滿街走的都是聖人」這句話出自《傳習錄》。
一日,王汝止出遊歸。先生問曰:「遊何見?」對曰:「見滿街都是聖人。」先生曰:「你看滿街人是聖人,滿街人到看你是聖人在。」
王汝止之前有次回來,王陽明問他在街上看到了什麼,小王說「滿大街儘是庸庸碌碌無用之輩」,老王呵呵一笑百媚生,當場懟他:「那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庸庸碌碌無用之輩」。
小王氣結,然而師尊在上,他豈敢吐槽。
在他外出遊歷若干年後,火氣消減,稜角磨平了,他看到了滿大街人,已經換了一種心態,不止是「三人行必有我師」,而是「滿大街走的都是聖人」,可見心態已煥然一新。
王陽明另有《詠良知》,通俗易懂地寫道:
「個個人心有仲尼,自將聞見苦遮迷。而今指與真頭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他認為每個人其實都有孔子之心、從善之心,只是後天被外界的見聞習俗的潮流所幹擾蒙蔽,一旦自己的真心被指明認知,便不會懷疑自己的良知。聖人其實與常人沒有本質區別,同心同性,所以王陽明認為「滿街都是聖人」是個肉眼可見的真實不虛的場景,而非五毛特效。
我們今天的小年輕們,常常年輕氣盛,覺得自己不可一世,自信心爆棚,不把別人當回事,如果能讀懂「滿大街都是聖人」這句話,心態自然瞬間平和,人生觀也將飛升,無需多言,自然上下級關係,同事關係都會水乳交融,不至於把自己搞得孤立無援,人生自然實現騰飛跨越。
孔子是大家公認的聖人,然而孔子一生「惶惶然如喪家之犬」,在世的時候幾乎沒做出什麼了不起的業績,他成為聖人全是拜後代弟子們的著書立說所賜。
與孔子相比,王陽明以一己之力立下不世功勳,並創立陽明心學影響中國數千年,
老王昔年龍場悟道,平定叛亂,著書立說,總督兩廣,短暫的一生中立功、立德、立言,他以一人之力完成,所以用彪炳千古來形容他,沒毛病。
日本有個叫東鄉平八郎的人,是海軍元帥,率眾全殲了俄國海軍艦隊,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在慶功宴上,他對同袍和天皇的溢美之詞未置可否,在天皇連番追問下,他只是拿出一枚自刻的印章,上面是七個字:一生伏首拜陽明。
老王的一生是光輝燦爛的一生,他的學說影響的不只是中國本土,還有日本韓國、新馬泰等國家,而他「滿大街都是聖人」的言論,我們現代人咂摸起來,還是很有味道滴!
另類君言盡於此,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