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究竟有何厲害之處?中國五千年兩個半聖人為何有他?

2020-12-19 一蓑煙雨一念塵

中國五千年悠久歷史,誕生了不少出類拔萃的人才,其中最最最極致的人才叫作聖人。

中國有很多聖人,如詩中聖人杜甫,酒中聖人杜康,兵聖孫武,武聖關羽,畫聖吳道子,書聖王羲之,大聖孫悟空等等。

但這些「聖」都是某一方面造詣突出,達到了常人無法企及的高度,稱之為「聖」,但這些聖人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聖人。

真正意義上的聖人,是思想上的聖人,是精神上的聖人,是民族的精神導師,是超脫凡人的軀殼,接近於神的聖人,這樣的聖人就寥寥無幾了。

有人說,中國五千年來,只出來了兩個半聖人,第一個是孔子,這個不消多說了,古今公認的,第二個是王陽明,這個是今天說的重點,剩下的半個是曾國藩,這個爭議比較大,也不是今天的重點。

今天重點來說一說王陽明。

王陽明又叫王守仁,他是明朝的思想家,軍事家,他一手創造了「心學」,他在中國不太有名,貌似還沒有道士王重陽出名,但他卻在日本聞名遐邇,婦孺皆知。

所謂牆內開花牆外香。

我有個朋友到了日本,發現日本公交車上,有個中年男人在翻看《傳習錄》,書名是用繁體漢字寫的,朋友覺得很奇怪,這是什麼書啊?怎麼使用漢字寫得呢?

朋友和日本男人聊了起來,後來才驚訝地發現,書的作者居然是明朝的王陽明。朋友根本沒聽說過此人,回去上網搜了搜,才發現王陽明居然是被埋沒了的聖人。

有人說,沒有王明陽,就沒有日本的崛起,這種說法或許有些誇張,但王陽明在日本大火特火了幾百年,這是真實的。

1905年,日本軍官東鄉平八郎在日俄戰爭中擊敗了俄國艦隊,當大家追問取勝之道時,東鄉平八郎舉起一塊腰牌,只見上面寫道:

一生伏首拜明陽。

當年的日本,對王明陽崇拜已及,如早稻田大學創始人大隈重信,日本國立銀行創始人澀澤榮一,三菱集團創始人巖崎彌太郎等,都從王明陽的心學中獲益匪淺。

王明陽的心學到底有何厲害之處呢?

打個比方,金庸武俠裡面,哪個男主角武功最厲害?我認為是令狐衝,他之所以厲害,不是因為七星大法,不是因為易筋經,還是在於獨孤九劍。

獨孤九劍的精髓是什麼?無招勝有招,隨心所欲,不拘泥於一招半式,沒有招式,就沒有破綻。試問,一個毫無破綻的武功,誰又能擊敗他呢!

而心學也是如此,它講究隨心而動,從內心深處尋找真理,心產生理,「理」化而生萬物。

當然,我的認識非常淺薄,連皮毛都沒悟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好好研究一下王陽明,對你的人生一定大有裨益。

相關焦點

  • 【陽明心學】王陽明究竟有什麼厲害之處?中國五千年兩個半聖人為何...
    普遍認為中國古往今來只有兩個半聖人一是孔子,半個是曾國藩,還有一個就是比曾國藩還早的王陽明。近代有人對曾國藩的評價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官、為將、為相一完人」。這半個聖人的評價就這麼高,那麼一個聖人的王陽明又是什麼樣的呢?
  • 中華五千年,王陽明憑何成為「兩個半聖人」之一?這4個字是答案
    中國近代有一種說法,說是「中國有兩個半聖人」,而普遍認為,這個「兩個半聖人」一是孔子,半個是曾國藩,還有一個就是比曾國藩還早的王陽明。近代有人對曾國藩的評價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官、為將、為相一完人」。這半個聖人的評價就這麼高,那麼「一個聖人」的王陽明又是什麼樣的呢?
  • 「一生伏首拜陽明」王陽明究竟厲害在哪?《夢想帝王》手遊給你答案
    如果非要從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找出來一個最接近"完人"的,那叔我首推王守仁。王守仁,幼名王雲,字伯安,號陽明先生,這後人大都稱他為王陽明以表尊敬。用俗氣一點的話說,王陽明稱得上是明朝的全民偶像。如今,王陽明的哲學思想在包括韓國,日本在內的大中華文化圈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至今仍然有著不小的積極意義。
  • 「千古第一等人」王陽明,一生有三立,學會受益匪淺
    不由大為好奇,開始領略他的一生,實在是令人驚嘆。很多人說,中華浩蕩文明史五千年,只有「兩個半」人能稱得上是極為罕見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聖人,分別是孔子和王陽明,再加半個曾國藩,可見其思想對後世的影響有多深,直追孔孟。
  • 中國聖人榜的半壁江山——明朝一哥王陽明
    今天先給大家講這本呂崢老師寫的明朝一哥王陽明。呂崢老師也很厲害的,他師從心學大師,周月亮,他現在是中國傳媒大學陽明書院特聘教授,也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知行書院特聘導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他曾經被評為當當網第5屆文化類影響力作家。那咱們說回王陽明,為什麼要講他?他厲害在哪?有沒有了解的?在中國的思想界有4座豐碑,孔孟朱王。
  • 王陽明:「有一種感情,叫閉口不言;有一種智慧,叫明知不問」
    王陽明:「有一種感情,叫閉口不言;有一種智慧,叫明知不問」王陽明有言:「內外雙得,是求有益於得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做人做事不僅要注意初心內在還應注意方式方法。而說這句話的人,正是中華五千年燦爛歷史文化中僅有的兩個半聖人中的其中一位,王陽明先生,和他同為聖人的是孔子先生,還另外半個曾國藩,這個比較有爭議,我們暫且不提他。但王陽明是實至名歸的聖人,他的「陽明心學」正是被古今中外,多少名人大家所追捧的思想。
  • 王陽明為何說「滿大街都是聖人」,讀懂這句話,人生觀瞬間飛升!
    王陽明為何說「滿大街都是聖人」,讀懂這句話,人生觀瞬間飛升!對曰:「見滿街都是聖人。」先生曰:「你看滿街人是聖人,滿街人到看你是聖人在。」王汝止之前有次回來,王陽明問他在街上看到了什麼,小王說「滿大街儘是庸庸碌碌無用之輩」,老王呵呵一笑百媚生,當場懟他:「那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庸庸碌碌無用之輩」。小王氣結,然而師尊在上,他豈敢吐槽。
  • 王陽明一生的智慧精義,藏在《傳習錄》這兩句話中,參透福至心靈
    中國五千年悠久歷史,誕生了不少出類拔萃的人才,春秋時期魯國大夫叔孫豹稱「立功,立言,立德」,三立成聖!真正意義上的聖人,是思想上的聖人,是精神上的聖人,接近於神的聖人,這樣的聖人就寥寥無幾了。有人說,中國五千年來,只出來了兩個半聖人,第一個是孔子,這個不消多說了,古今公認的,第二個是王陽明,這個是今天說的重點,剩下的半個是曾國藩,這個爭議比較大,也不是今天的重點。今天重點說一下王陽明,開創心學,立德!一己之力平定寧王朱宸濠叛亂,多次剿匪,生平無一敗績!這是立功!「知行合一」《傳習錄》,這是立言!
  • 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二十一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很長時間之內,西方人都認為中國沒有哲學,直到馮友蘭先生將中國哲學史翻譯為外文,並在西方一些大學進行授課,西方人才逐漸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也就是中國哲學。隨著人們對中國哲學的研究越來越深刻,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提出了這樣的觀點,他認為在21世紀,王陽明的心學將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 王陽明究竟牛在哪?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教你做真正內心強大的人
    有一種說法,是說中國古往今來只有兩個半聖人:一個是孔子,一個是王陽明,另外"半個"則是曾國藩。近代有人對曾國藩的評價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官、為將、為相一完人"。這半個聖人的評價就這麼高,那麼一個聖人的王陽明又是什麼樣的呢?王陽明曾經問他的老師:"何為人生第一等事?"老師:"好好讀書,像你父親一樣讀書做狀元"。王陽明:"登第做狀元,恐怕不算是人生頭等大事"。
  • 王陽明:遇到比你厲害的小人,有3種辦法對付他,輕鬆贏到最後
    說起小人,我們很多人都遇到過,包括聖人王陽明也是如此。王陽明,字伯安,浙江餘姚人,明朝中期人士,他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偉人,他的心學思想融合了儒釋道三家之精髓,是宋明心學的集大成者。
  •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對於我們現在的處境來講,有何借鑑意義?
    讓我們把目光轉回來,投向500年前,那個時候,還是明朝,中國歷史上僅有的兩個半聖人之一的王陽明還在,他所創立的心學,已廣為傳播。心學有三個部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我們今天主要就知行合一這部分,結合當今現狀,做出適當的分析,以期古為今用。
  • 王陽明:心理素質強大的人,都有著3個特點,讀完頓悟,終身受益
    中華五千年,聖人兩個半。兩個半聖人就是指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孔子、王陽明,外加曾國藩這半個聖人。能和孔子齊名聖人的王陽明是我國心學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對海內外諸多學者名人產生過巨大影響的「陽明心學」的創始人。王陽明說:心理素質強大的人,都有這3個特點,讀完後頓悟,終身受益。
  • 十年寒窗苦讀,他為何在科舉時主動棄考?只因老師王陽明
    曾經有人說,中國有兩個半聖人,一位是孔子,半個是曾國藩,另一位就是王陽明。王陽明是個傳奇人物,他不僅懂哲學,還懂打仗,善教育。作為哲學家,他創立了「陽明心學」,提出了「知行合一」等學說,遠播韓國、日本。
  • 為何王陽明的出生有看點呢?和尚道破天機,靠奶奶迎接、爺爺拯救
    據傳,王陽明的出生是頗富含神話的色彩,在五百年前的洞庭湖上,一片扁舟逆水而行,有一位青年站在船頭低聲吟誦。其詩詞以觸景生情的方式,來憑弔楚國屈原,同時也抒發出自身的感情,一路奔波,使得眼中露出奔波的勞累,但眼中片刻又閃爍出憂傷帶著剛毅的神情,他就是繼二程、朱、陸後的大儒王陽明。
  • 中國古代的聖人,都是為什麼被稱為聖人呢?又都有哪些人
    中國古代的聖人,都是為什麼被稱為聖人呢?又都有哪些人浩浩中國五千年出現了許多的偉人也有人被稱之為人聖,但是為什麼會被稱之為聖呢,這個字又有何意義?古代歷史上有多少人可以擔當得起這個字?在司馬光的書籍當中他是這樣形容聖這個詞表示一個人他德才兼備,而且對於社會有著極大的貢獻所以被人稱之為聖。那麼人們想到的第一個聖人那邊是孔子。孔子的思想可謂源遠流長長達兩千多年,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對當今社會有著很大的裨益。像現在許多外國的思想學者也都在研究中國孔子的學問。在古代中國儒家的思想也是被奉為無上的尊典,這就能夠看出孔夫子的思想是多麼的有長遠影響。
  • 王陽明被後世喻為「近五六百年唯一一位聖人」,為何...
    王陽明被後世喻為「近五六百年唯一一位聖人」,為何有如此高的地位,他究竟對中華文化作出了哪些貢獻。同時代的顧炎武批評心學,空談心性,明後期成為顯學,導致明朝滅亡。這種批評有沒有一定的道理呢。蔣介石最崇拜此人,抗戰必勝,建國必成,這種理念和陽明心學有什麼聯繫。
  • 王陽明:「此心不動,隨機而動」,是王陽明心學中最可怕的一部分!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他還可以當之無愧地被稱為偉大的文學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他的哲學絕非是書齋裡的空想,他本人也踐行知行合一,因此他能夠在各個領域都把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這才有了傑出作為。他崇尚"此心不動,隨機而動"的八字真言。
  • 王陽明的心學是怎樣的?如何用思想平定明朝的宸濠之亂?
    什麼是王陽明的「心學」? 有人說,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半聖人,第一個是孔子,第二個是王陽明,半個則是曾國藩。王陽明被稱為聖人,其實就是因為他提出了「心學「思想。心學"是儒家的一個分支學派,主要強調內心的修煉,他曾說「心即理」。王陽明認為,每個人內心都具備良知,而良知可以讓人了解天理,也就是事物運行的最高法則。既然天理在我心中,那麼,我唯一要做的就是用實踐去驗證內心的天理。 可是,由於內心經常受到個人私慾以及外在環境的影響,導致良知經常被蒙蔽。
  • 《知行合一 王陽明》從格物致知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王陽明》一書,是一部歷史類書籍,介紹的是我喜愛的一位聖人王陽明,此書作者度陰山。有句話說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半的聖人,或者說完人,兩個指的是孔子和王陽明,另外半個指的是曾國藩。王陽明在很小的時候就立了理想成為聖人,哪怕在外人眼裡看來是多麼幼稚的想法,但他卻始終堅持,並且為了成為聖人而做了各種各樣的嘗試。關于格物致知,王陽明是得到了高人的指點,但如何格物,如何致知,還是做了很多的嘗試,其中格竹子一事比較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