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父母的焦慮,正在毀掉下一代!每年都有2億家長在犯這個錯…

2020-10-18 畫啦啦少兒美術官方號

對於孩子的成長,你焦慮過嗎?

去年,噹噹聯合艾瑞諮詢發布了《孩子的成長,父母的焦慮—2019成長焦慮白皮書》揭露了一個殘酷的真相:91.5%的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充滿了焦慮。

我們的掌中寶,成為了最大的焦慮製造者。

為了孩子的成長,中國的父母究竟有多焦慮?

我想起了前段時間香港的一部紀錄片《沒有起跑線》,裡面有些家長的瘋狂操作不禁讓人瞠目結舌。

在香港,為了保證孩子每天有6個小時讀書,甚至一天要上兩個幼兒園;

為了讓孩子掌握藝術特長,參加的藝術班不僅要拼質量,更要拼數量,別的孩子參加6個班,我就要參加8個;

因為頭一胎2歲時爭取名牌幼兒園學位面試失敗,二胎還沒出生就已經提前制定一系列的興趣班,讓下一胎贏在子宮裡!

身為家長,雖然我們可能沒有像那位媽媽一樣做法那麼極端,但也一直處於焦慮中。

「孩子準備上幼兒園了,到底怎樣才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呢?」

「孩子很快就幼升小,如何才能讓孩子進入名牌小學接受更好的教育呢?」

「為了讓孩子有個一技之長,要怎樣才能在有限的預算裡為孩子報些興趣班呢?」

關於孩子學習的焦慮,始終緊緊地牽引著我們家長的神經,生怕因為自己的不給力,就錯失了孩子更好的未來。

畢竟,孩子的未來,我們輸不起。

於是,為了不讓孩子「輸」,很多家長把這些焦慮,悄悄地轉移給了下一代,慢慢地扭曲成「拔苗式教育」。

為了讓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不惜以犧牲孩子的童年甚至健康為代價,也要讓孩子嚴格地踏上自己精心制定的康莊大道上。

不是孩子輸不起,而是父母怕輸

所以,我們到底為什麼而焦慮?

著名心理學者張怡筠說:

「大多數父母焦慮的主要原因是自己的內心不夠強大,在諸多比較的環境中迷失教育方向,從而失去對自己情緒的控制,開始變得焦慮不安。」

簡言之,就是當被焦慮充斥大腦的時候,我們很容易迷失對孩子的教育方向。

媽隊的朋友小莉就是這樣活生生的例子。

因為自己本身出生於農村家庭,吃了不少因學歷較低而受到社會毒打的虧,痛定思痛的小莉,把全部的希望都給予在女兒身上,希望女兒接受好的教育,不要重蹈覆轍自己慘澹的人生。

可是,人的欲望就像無底洞一樣,當女兒無法滿足自己的高要求時,小莉就忍不住對她冷嘲熱諷。

語文考了第一名,小莉毫不留情地罵她:「有什麼好驕傲的,你看自己的數學,連及格分都達不到!」


運動會拿了400米冠軍,小莉卻冷漠地質問她:「怎麼在學習上就不這麼努力,你看看你們班長,成績又好,各方面都比你強。」

好不容易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的成績,卻被媽媽批得一文不值……

知乎上有個很火熱的話題:什麼樣的孩子最累?

其中,一個最高贊的回答戳中了無數孩子心:父母的欲望有多深,孩子活得就有多累。

很多次,我看到小莉女兒都是默不吭聲地坐在一旁忙自己的事,不愛與人溝通,完全失去了孩子在6歲這年齡段該有的童真與靈性。

其實,很多時候,父母不想讓孩子輸,不是孩子輸不起,而是父母怕輸。

怕自家孩子不如別人優秀;

怕孩子重走自己的錯路。

與其說,這種「拔苗式教育」是為了孩子好,倒不如說它切中了家長的攀比和自我補償的心理。

父母的焦慮不應由孩子買單

前段時間,世界冠軍田亮曬出女兒的健身視頻火爆熱搜,小小年紀卻擁有如此流暢的腿部線條,瞬間羨煞幾十萬網友。

出生於跳水冠軍的星二代家庭,森碟並沒有被強迫繼承爸爸的跳水之路,沒有要有「女孩子該有的樣子」而強行送去學鋼琴芭蕾,也沒有被活生生地調教成愛穿裙子、能歌善舞的小名媛。

相反,在這樣寬鬆的環境下,森碟長成了一幅陽光明朗的模樣。

不僅完美地繼承了爸爸的運動基因,網球、衝浪樣樣不在話下,更在第一次參加世界比賽就獲得了標槍和跑步的銅牌。

網友們都很好奇:別人家孩子都在埋頭苦幹的時候,自家孩子在放任地跑,不會很焦慮嗎?

葉一茜說道:「不能因為自己的擔憂而去壓抑女兒的天性,唯有在她上山下海時,守在她身邊,為她的安全兜底。」

真正有智慧的父母,不會把焦慮轉移給孩子,讓孩子為自己的焦慮買單,而是尊重孩子的的天性,讓孩子成為自己人生的掌舵者。

著名作家小霍丁·卡特說:「我們希望有兩份永久的遺產能夠留給我們的孩子,一個是根,另一個是翅膀。」

希望我們都能幫助孩子長出飛翔的翅膀,而不是成為禁錮孩子的「牽線人「。

原創不易,喜歡的話歡迎關注和轉發喲!

相關焦點

  • 中國父母的教育焦慮,正在毀掉我們的下一代
    、「孩子考了99分,我很焦慮!「,還是「我家孩子4歲,詞彙量1500夠嗎?」折射出的都是中國父母的教育焦慮。《中國親子教育調查現狀》顯示:87%左右的家長承認自己有過焦慮情緒,其中近20%有中度焦慮,近7%有嚴重焦慮。
  • 父母的焦慮,正在毀掉孩子的專注力,怎麼辦?
    這離不開專注力的培養,而現實卻是父母的焦慮,正在毀掉孩子的專注力,怎麼辦?如此這般,等孩子開始上學了,父母的焦慮只會有增無減。TA在一旁寫作業,你在一旁嘮叨個沒完;TA一點事兒沒做好,你就氣不打一出來;TA正在彈鋼琴,你會忍不住點評;TA報的一堆興趣班,你未必知道哪個是TA真心喜歡和擅長的?
  • 中國式父母的焦慮,正在毀掉多少孩子
    說起輔導作業的痛苦,相信很多家長都深有體會!這不,前段時間,湖南一父親就因輔導兒子寫作業突發腦溢血。《中國家長教育焦慮指數調查報告》報告也顯示,2018年,68%的受訪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感到「比較焦慮」、「非常焦慮」,僅有6%不焦慮。這些家長的焦慮來自於對孩子的不滿,總認為別人家孩子優秀,自家的孩子一事無成。
  • 馬雲談教育:每年都有2億家長在犯暴躁的錯誤
    因為在中國,孩子18歲之前,決定孩子命運、決定孩子學習的是家長。家長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今天社會的焦慮傳導給了家長,家長又把焦慮傳給了學校,學校又把這些焦慮傳給了孩子。這個媽媽內心究竟有多焦慮,連幾個月大的孩子睡覺都要訓練?
  • 年入百萬資產千萬,卻有很深的挫敗感:父母焦慮,正在毀掉下一代
    媽媽的出發點沒有錯,但她的焦慮令她做出了「超前」行為,而根本沒有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  日常生活中,不乏這樣的家長:孩子考試不及格,補課;孩子身高不理想,補藥……  甚至,不惜一切代價,只為給孩子「天價」報補習班。  不久前,優勝教育突然倒閉的消息,上了熱搜。學校關門,員工被辭,學生交了錢沒課上。有一個家長在接受採訪時,幾近崩潰。
  • 高考自主招生論文造假:教育功利主義正在毀掉下一代
    它既是對高考這個社會公平底線的踐踏,更是對正常教育的極度扭曲。教育功利主義,造成誠信和底線的缺失,正在無情地毀掉我們的下一代!它既是對高考這個社會公平底線的踐踏,更是對正常教育的極度扭曲。 當然,學生在這個事件中表面上是獲得了一時的「成功」,可能憑藉看似有水平的論文而獲取招生加分,但實際上也是最大的受害者。 甚至可以說,讓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用這種不正當甚至是違法的手段,獲取進入大學的通行證,這無疑是在毀掉這個孩子。
  • 焦慮的中國父母,正在廢掉下一代:面對焦慮,我們該如何"自救"
    據《中國家長教育焦慮指數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家長整體上處於比較焦慮的狀態。超半數家長因為孩子的學習、成長和未來感到焦慮;75%的家長已開始為孩子的教育&34;。我們身邊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小歡喜》裡面的宋倩一樣,他們對孩子的教育總是非常的焦慮。
  • 它會「毀掉」下一代嗎?
    ;十年前,人們驚呼電腦及網際網路應用會毀掉下一代;現在,人們開始驚呼手機會毀掉下一代……人類發展的歷史證明:沒有任何力量能毀掉下一代,除了上一代。這個農民之家,本就因女主人身患腦瘤一貧如洗,兒子的服毒讓這個因病返貧的家,更雪上加霜。......手機引發的連鎖悲劇,不勝枚舉。 手機,正在成為這個時代教育無能和溝通無力的替罪羊但是,關於殺死孩子的罪名,手機不背這個鍋!
  • 這3種「窮人思維」,正在毀掉下一代,別讓你的格局限制孩子發展
    為人父母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青出於藍,能夠超越自己,擁有燦爛的人生。然而在當前的社會形勢下,很多人悲觀的發現階級正在逐漸的固化。窮人思維所帶來的狹隘格局,正在不知不覺的毀掉下一代,限制了孩子今後的發展。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什麼是窮人思維,以及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吧。
  • 多數父母深信不疑的「教育雞湯」,正在毀掉孩子,不少家長中了
    文/山爸爸育兒記現在孩子學習壓力越來越大,多數家長怨聲載道,倍感焦慮,引起重視後,教育部發出了《中學生減負措施》,目的就是讓學生減少學業上的壓力,利用課餘時間發展孩子的其他能力,不過這一措施,也存在很多爭議。
  • 中國式父母,正在用付出毀掉下一代
    小學到大學的教育花費上,中國香港以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三倍的13.2萬美元高居榜首,新加坡、臺灣和大陸分別以7萬、5.6萬、4.3萬美金位列第三、第五和第六。一位當高管的媽媽,月薪三萬,可因為孩子一個暑假就花了三萬五,她連新衣服都不敢買。於是,當人們問為什麼中國人都不願意生孩子,答案無一例外:貴和累。傾家蕩產幾乎成了中國式教育的代名詞。可父母的付出和犧牲卻沒有換來熱氣騰騰的好日子,反而造成了很多親子關係的困局。
  • 直升機式父母,正在毀掉下一代
    光考高分不行,我必須有進步他才高興,才會誇我獎勵我。明年就要中考了,我擔心極了,要是考砸了怎麼辦?天啊,我一想到爸爸的反應,就覺得自己快要崩潰了。」……天下父母心,父母總是不忍心看到孩子遭遇困難。但為什麼父母們給孩子製造了這麼大的壓力?
  • 毀掉下一代的真是遊戲嗎?智慧父母都是這麼面對孩子網癮的
    關注【實戰家庭教育】做智慧父母!之所以寫這篇文章,是因為最近看到很多粉絲針對孩子網癮問題的留言,抱怨遊戲不該存在,國家應該關閉遊戲,每每看到類似的話,就覺得心痛,痛的是那麼多家長在抱怨而不是去解決問題,即使有一天遊戲真的關閉了,那個網癮的孩子已經長大了!
  • 只因父母的這種行為,9歲女孩發生性早熟,很多家長依然在犯
    導讀:只因父母的這種行為,9歲女孩發生性早熟,很多家長依然在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只因父母的這種行為,9歲女孩發生性早熟,很多家長依然在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你的焦慮,正在毀掉你的孩子
    李雪認為,這正是家長每天「吃糖等於近視,看電視等於近視」負面催眠的結果。研究者Fisak B等人通過探討焦慮代際傳遞的中介過程發現,父母的焦慮會通過親子互動傳遞給兒童。堂哥懊惱地說:「我擔心他不夠努力,從小就經常對他說像我們這種沒有背景的孩子只有好好讀書、努力爭第一才有出路,沒想到卻害了他。」長大後的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種種看法和理解,其實都來自於父母在童年時期給我們心中播下的「潛意識」種子。
  • 你的「窮人思維」正在毀掉下一代,別讓父母的格局限制孩子的未來
    窮人思維和貧窮是兩回事,但是彼此之間有有著某種聯繫。很多人究其一生都只能困在狹隘的窮人思維裡,這和家庭環境、父母教育有很大的關係。你的「窮人思維」,正在毀掉下一代在一檔電視節目當中,有人對一群高三的孩子做過一個小實驗。
  • 「中國式禮貌」正在慢慢毀掉孩子,父母不但視而不見,還沾沾自喜
    講文明懂禮貌,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優良傳統,即便是在今天依然有很多家長會非常注重孩子的禮儀教育,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才。但是也許大家並不知道,如今的中國式禮貌,正在一點點的毀掉孩子,父母千萬不能視而不見,更不能沾沾自喜,一定要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 中國式父母,請停止用「聽話」毀掉下一代
    這說明他們跟家長的觀點不同,就像小林,他兒時喜歡下圍棋,但爸爸卻逼迫他彈鋼琴。小林的想法並沒有錯,這是他獨立思考得出的結果,這是孩子思想成熟的表現!根據相關研究表明,愛頂嘴的孩子,有80%長大以後獨立判斷能力較強,反之,只有24%長大以後能夠遵循自我想法做事。
  • 2歲孩子發現口腔潰瘍,中國式餵飯,正在侵害著下一代
    有的家長會讓孩子一邊看電視一邊餵飯、有的家長讓孩子玩著玩具吃飯、有的家長追著孩子餵飯,孩子玩到哪,餵到哪……這樣的壞習慣是老一輩子的人們傳下來的,也被成為中國式餵飯。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吃得飽,營養好,畢竟現在的時代溫飽已經不是問題了,可是好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多吃一口,絞盡腦汁。可是就是因為家長的這些做法,正在毀掉孩子。每年都有各種各樣的因為追著餵飯而產生的悲劇。
  • 網紅現象,正在毀掉下一代:多少人的三觀,都輸給了網紅的五官!
    網紅現象,正在毀掉下一代:多少人的三觀,都輸給了網紅的五官!社會發展越來越快,不得不說有時候掙錢需要捷徑。最近一位社交類的直播軟體捧紅了一大波人群,他們正是花一樣的年齡,本應該享受學習的樂趣,可是他們的三觀卻在發生微妙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