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力還不錯,但不擅長說話」:所有不會表達的背後都是不會思考

2021-12-12 知識管理中心KMCenter

在工作中,我們都見過這樣的人,他們總愛表白「我這人就擅長幹活,不擅長說也不擅長寫,我不表現自己」。
我們承認表達能力有高低,但在工作場景下,其實不需要你寫的、說的多麼華麗和文採斐然,只需要簡單、明確就好。但連這個許多人也做不到。在心理學上,將人們解決問題時的思考方式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直覺,由於積累了該領域大量的經驗、技巧和熟悉程度的提升,不需要去深入的分析就自然產生正確的行動和判斷。開車的老手在正常路況下,憑直覺就可以很順利的行駛,下棋的高手根據棋盤的情況自然的下出妙招都是這種情況。另一種思維方式是分析推理,由於問題複雜程度較高而重複度很低,很難直接套用成熟的方法和技能,必須在規則指導下進行按部就班的分析與邏輯推理。面對陌生事物和問題的時候都需要認真分析、嚴格推理,新手考駕照停車的時候腦袋裡不斷默念駕校學習的要領就是這樣的一種狀況。

低於半價京東自營優惠購買

無法簡單、明確表達的背後是對所表達對象掌握不夠深入,欠缺了深度思考、沒有進一步總結、提煉,本質上是還沒有真正掌握

而沒有真正掌握的原因,是人類大部分時候都逃避「推理」,是思維上的懶癌

對於自己真正掌握的東西,大部分人都能表達的很好。譬如你愛玩的遊戲、你熱愛的姑娘!

用語言和文字表達你的所見、所思,闡明自己看到的現象和知道的事實、說明自己的觀點都是表達。

第1點:你認為自己怎麼樣都不算數,你必須讓別人認為你怎麼樣。你要影響別人對你的認識,建立別人對你的認可,必須藉助你的表達來完成。他們認可你的表達,進而認可你的人。要讓別人知道你知道,讓別人認可你牛,則必須會表達!第2點:表達甚或會限制和提升你的思考與學習。我們會發現,那些會表達的人也更加會觀察,譬如同樣的景色、同樣的場景,作家能夠描述的更合理。所以表達能力高會反過來推動你的思考能力和學習能力表達是一種能力。既然是一種能力就需要訓練,但我們的生活和教育在這一塊給予的訓練機會比較少。
傳統的中國文化倡導統一思想,不鼓勵每個人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這樣的結果是大部分的人表達能力因為在生活中沒有機會練習、在學習中生硬的練習,大都水平不高。另一個的結果是許多人也欠缺了表達的欲望:反正說了也沒用,為什麼要說?

關注視頻號聽免費直播

這樣就成了死循環:不需要我表達,我就不說;因為我不說,也就更加不會去表達。因為不善於表達,許多人會有被埋沒,而且也會在工作場景下產生被忽略的感受,然後就只能自我安慰:我其實很牛,只不過是懶得說或寫而已。

如何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

核心在於要不斷的去練習:敢於表達、善於表達。世界上沒有什麼領導妙藥能夠突然讓某個人表達能力一晚上就提高到登峰造極,需要的是你不斷地去嘗試、練習、思考和改進。關鍵是做起來,不要認為自己不會。表達的前提是要有需要表達的內容。當開會時,領導突然讓你來說說自己的想法,很多人就不知道如何去說、說什麼。在任何時候都能夠系統、流暢的表達,背後是要能夠持續的思考,對於表達的部分內容有很多已經深思熟慮形成框架、部分內容進行過初步的歸納與整理、剩下的才可能臨時發揮。

高清版《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思維導圖下載

、講座地址

養成思考的習慣,這句話說出來很容易,但做起來很難。很多人沒有在日常生活中思考的習慣,期望與臨時能夠產生出火花來,這基本上不靠譜。
在思考時,可以學習一些方法,譬如結構化金字塔什麼的,但這個也僅僅是一種當你有思考的原料時幫你梳理的方法,沒有原料思考也不會發生,所以不要認為學會結構化思考的方法你就真的會思考了!當你外語夠不熟練,但又需要跟老外去交流時,你會發現許多時候你明確的知道想說什麼,想要表達的意思已經深思熟慮很多遍了。但由於對另一種語言不夠熟練,你卻找不到合適的詞語、句子合理的表達出來,這個時候就會抓耳撓腮。不僅僅說外語的時候會這樣,用自己的母語表達的時候也有這樣的問題,如果你沒有大量的攝入要表達領域的語料,你就不知道如何表達、或者表達的內容十分刻板,令人生厭。譬如你讀大學的時候跟同學交流的語言,一定豐富多彩生動形象,你也用的得心應手。但這些語言卻不能用在職場上,職場上溝通的語言有自己的規範。還有假如你去菜市場、基層工作的人們中間,他們的表達方式也很生動,許多時候甚至令人叫絕,但可能卻不適合其他的領域。要積累你表達的語料,需要弄清楚你的職業和崗位要求,如果是政府官員你就要多去讀相關的文件、政策或者黨報、領導的講話稿;如果是工程師,則需要了解你這個領域的術語名詞甚或你們的機構裡的工程語言。這方面的練習,一個是閱讀,大量的閱讀,保證每天能達到你領域內嚴肅內容3000字以上(我見過有人日讀10000字以上,堅持了10年);另一個是觀察、記錄、學習,看高手是如何寫的說的。這裡面你會發現許多你根本不知道、不了解的詞彙和語言;再一個就是自己嘗試去說和寫。最不會表達的人,如果說到他擅長的領域,也會滔滔不絕。譬如一個不擅長寫作文的小學生,當講起他喜歡的遊戲時,會發現他說的十分生動、充滿激情而且會打動他人。如果你對一個領域的認識達到一定的深度,其實你自然的會表達的流暢、準確而且富含感情。小孩們寫作文的訓練一般是從描述一件事情、一隻動物、一個觀點開始的,你的表達訓練也要從小開始,將小事情說明、說清楚、說優雅。再考慮將複雜的事情拆解成簡單的事情,去表達出來。但這裡面其實很複雜,能寫一條好的微博,不一定能夠寫好一篇文章。能在微信裡面寫一個好看的文章,不一定能夠寫出一本有價值的書來,這兩方面要求的能力差距還是挺大的。另一個層次性是語言還是文字,同樣的情況下語言更有感染力,但文字的記錄、鑑證和傳播效果更好。當然這兩方面也是互相促進的,如果語言表述很好,文字也不會太差。
這裡有一個誤區,是許多新開始練習表達的人總願意用華麗的辭藻和名詞術語,而真正的高手則追求用最簡單的語言描述。著名作家和編劇劉震雲則追求全文不要用「形容詞」。另一位知名的作家則認為,好的長篇小說最不重要的是文字,更重要的是它的布局、結構和人物關係。當然,我們不用寫小說,但這給我們啟發:在表達時不用多華麗的辭藻,而更多考慮邏輯關係、清楚明了、準確表達意思更重要。

達相當於一個人的外表,而內在是提升表達能力的核心。

如果你肚子裡沒貨,如何巧舌如簧用戶也會發現;但如果你全是貨,卻表達不出來的,只需要學習一下基本的邏輯和金字塔之類的表達技巧,也很容易學會。寫作能力是一種需要鍛鍊的能力,這種鍛鍊是一種值得花點時間、有價值的投資。但這個投資是長線的,不要奢望3個月你的表達能力就提升很多,那種告訴你一晚上就能學會高效表達、21天學會寫文章的一定是有意或無意的騙子。

持續的輸入積累你的語料,嚴謹的分析和思考問題,堅持每天都要說和寫,持之以恆。(本文作者為知名知識管理專家作者田志剛。您可通過微信號:511956894 與他聯繫或加入他的【二班】)

「底層思維能力提升訓練營」報名中

該文內容摘自《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點擊【閱讀原文】直達京東購買。本文作者為知名知識管理專家作者田志剛。您可通過微信號:511956894 與他聯繫或加入他的【二班】

@關注知識管理中心公眾號:KMCenter

發送「1」可以獲取大量高效學習、企業知識管理、個人成長文檔、PPT下載

相關焦點

  • 嘴笨不會說話,怎麼辦
    題主的原文描述是這樣的:「會說話的人怎麼說別人怎麼愛聽,聽眾個個還都心悅誠服,為什麼不會說話的人,會說到一半就不知所錯甚至胡言亂語,聽眾對你毫無興趣。最後都不知道怎樣像個正常人一樣和別人說話了。求教怎樣練習說話?」相信很多不擅長說話的朋友,也和這位朋友有類似的問題。那如果我們不會說話,怎麼辦?發現問題是可貴的,至少知道自己要努力的方向。
  • 嘴笨的我怎樣與他人交流?不會說話的人生,就像不會飛翔的老鷹
    大約是高三的時候,每天學習與高考的升學壓力,以及成長環境的影響造成的情緒壓力,學校和家庭都沒有單獨教人如何說話,造成我經常會出現說話不利索的情況,比如,有一次班主任把我和另一個同學叫到教室外說事情,她問了一個其實很簡單的問題,可不知什麼原因,我心裡明明有答案,可話就是卡在喉嚨裡,說不出來,支支吾吾了半天,被老師訓斥了一頓。
  • 大部分表達能力不高,都是因為思維能力太差
    但另一方面,大部分人又覺得自己不擅長說話和寫文章!用語言和文字表達你的所見、所思,闡明自己看到的現象和知道的事實、說明自己的觀點都是表達。第1點:你認為自己怎麼樣都不算數,你必須讓別人認為你怎麼樣。你要影響別人對你的認識,建立別人對你的認可,必須藉助你的表達來完成。他們認可你的表達,進而認可你的人。
  • 心理問答:兒子兩歲了,還不會說話?語言能力是如何形成的?
    心理學愛好者:我兒子已經二歲了,還不會說話。 另外呢,我再回到你首先提出的這個問題,關於你的兒子兩歲還不會說話,但是我看到你後來補充的信息,是在託嬰所的時候,你的兒子會說話,它可以大叫一聲「讓開」,也就是說他並不是不會說話,似乎只是不能很完整的用句子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在語言能力這方面是有一部分遺傳,有一部分後天的,在遺傳方面,每個人我們所遺傳到的能力確實是有差異,你會發現有的孩子可能不到一歲,他就可以說話,而且可以說一些詞組,有的孩子可能到了三、四歲才能比較完整的用一些詞組。
  • 一個人如果表達能力差,不會說和寫,怎麼改變?
    表現在兩點:第1點:你認為自己怎麼樣都不重要,你必須讓別人認為你怎麼樣。你要影響別人對你的認識,建立別人對你的認可,必須藉助你的表達來完成。他們認可你的表達,進而認可你的人。要讓別人知道你知道,讓別人認可你優秀,則必須會表達!第2點:表達甚至會限制和提升你的思考與學習。我們會發現,那些會表達的人也更加會觀察,譬如同樣的景色、同樣的場景,作家能夠描述的更合理。
  • 一個人如果表達能力差不會說不會寫,該怎麼改變?
    第2點:表達甚至會限制和提升你的思考與學習。我們會發現,那些會表達的人也更加會觀察,譬如同樣的景色、同樣的場景,作家能夠描述的更合理。所以表達能力高會反過來推動你的思考能力和學習能力。表達是一種能力。既然是一種能力就需要訓練,但我們的生活和教育在這一塊給予的訓練機會比較少。
  • 孩子兩歲還不會說話,好焦慮!心理專家:怎樣培養語言能力
    心理學愛好者:我兒子已經二歲了,還不會說話。但我感覺他心裡明白,是小孩子不願意開口還是與家庭撫育有關係呢?另外呢,我再回到你首先提出的這個問題,關於你的兒子兩歲還不會說話,但是我看到你後來補充的信息,是在託嬰所的時候,你的兒子會說話,它可以大叫一聲「讓開」,也就是說他並不是不會說話
  • 工作能力強,不會說話怎麼辦?學會一個公式,拒絕輸在表達上
    01:工作能力強,但是不會表達,會有什麼損失?不得不說,語言不僅僅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同樣的一句話,不同的人通過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產生的效果也會截然不同。職場中,我們會發現有些人的工作能力很強,但是往往都輸在了表達上。
  • 優秀的人從來不會輸在表達上:會說話的人,一開口就贏了
    胡歌回答巧妙,連番躲開蔡康永在問題中挖下的「坑」,還順帶盛讚了小S。蔡康永大讚他:「很會建立和女生之間的安全距離。」如果在職場中,像胡歌這樣的人怎能不如魚得水,獲得領導青睞,取得成功呢?溝通表達能力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會不會好好說話甚至可以決定一個人在職場的未來。
  • 不會拍馬屁怎麼辦?不擅長說話的人,出路在於做好這3點!
    會說話的人很討巧,在很多時候能給自己爭取機會和權益,因為他們懂得識人說話,知道什麼事情能夠讓對方高興,知道什麼話能給自己帶來幫助。但是,這件事的另一面是,不會說話的人就不利了。他們不善言辭,因而可能失去一些機會,也抓不住人脈資源,實在是不利於個人發展。那麼,不會說話的人就沒有出頭之日了嗎?當然不會,畢竟條條大路通羅馬,做不了拍馬屁的人,大家可以另謀生路。例如,把以下這3點做好了,可以彌補在交談能力上的不足,幫助你在工作中獲得優勢:1.
  • 家長不會說話,孩子怎麼會「聽話」:心理學深度剖析說話的藝術
    說話是一件看似簡單,但卻是飽含智慧的事情,會不會說話,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一個人的親子關係質量生活中評判一個孩子「好壞」最常見的說法就是這個孩子是否聽話。不知道外國人是否也以聽話與否來評判孩子,至少在我們國家有這樣的傳統。
  • 嘴笨不會說話——嘴笨人的三種表現(豆瓜)
    算了算了,女生都減肥,高熱量的東西肯定不吃。要不和她聊聊這部電影的導演?我買這場電影合適嗎?她不喜歡看該怎麼辦?你你你……我我我……半天我到底該說什麼?場景4——背景交代:孩子玩手機,你一而再再而三擺事實講道理,他只是敷衍「嗯啊,下次不了」,然後跑到另一個房間假裝複習,下次依然如此。你還想再說些什麼,但突然發現不知道該怎麼和孩子溝通,無論怎麼說孩子都不肯聽,也不願意去做。
  • 孩子3歲了還不會說話怎麼辦?
    孩子3歲了還不會說話怎麼辦?有的孩子三歲了是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但是有的孩子到三歲了還不會說話,一段時間會喊爸爸媽媽,一段時間又不喊了,不會主動去叫人,也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要,讓家長很是著急。那麼,孩子3歲了還不會說話怎麼辦?
  • 孩子兩歲還不會說話,家長學會方法,正確引導他們語言表達
    前段時間遇到一個朋友,他跟我說了他兒子小天的事情。原來前段時間疫情期間,朋友和他老婆發生夫妻矛盾,交流時間少,兩人都在氣頭上,就沒有教小天說話。小天當時正好在學說話的階段,沒有家長的陪伴,只有一人看些電視。朋友以為可以通過電視來學習說話,誰知道小天看電視入迷,小天只聽不說,這樣孩子兩歲多了還不會說話。
  • 不會說、不敢說、不知道說什麼?這7種方式助你成為說話達人
    三次分手,三個對象都給了同一個理由:性格不合,聊不到一塊。她們都覺得和小張溝通很困難,小張不愛說話,而自己跟小張說話他也不給回應,勉強回應了吧總是嗯嗯啊啊的,聽上去很是敷衍讓人生氣。三十還沒對象,這可愁壞了小張媽媽,於是她天天打電話念叨小張,讓小張別太大男子主義,要體貼女孩,多說討人歡心的話。小張心裡特委屈:不是我想說好話,是我不會啊!
  • 孩子3歲還不會說話?多半是家長的原因,家長別再當「傳聲筒」了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每個孩子的成長階段歷程都有所不同,但是一般孩到了1歲左右都會開始說話了,比較早的孩子在一歲左右其實就能夠說很多的話,跟別打招呼,問候別人,回答別人問出的問題。但是總有些的孩子年齡到了三歲還是不會講話,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馬雲:你思想再好,你不會表達也是沒用的!不會表達就是沒思想
    ,我們這位領導的臉直接綠了,沒說話,默默轉身走了。說話就像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說得好,你可以贏得人心,說得不好,舉步維艱!不僅這句「辛苦」回復讓人無語,還有好幾次,領導在會上,讓小王匯報一下活動執行中的環節安排,他總是磕磕絆絆,嚴重缺乏條理性,表達也不清晰,中間還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最終領導還是一點點跟他確認!
  • 不會說話,是會分手的
    初入職場的她,完全不會好好說話。入職一個月後,她終於有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個獨立的項目。做足了準備後,曉雯鼓起勇氣去和客戶對接工作。然而,她準備的產品介紹還沒說到一半,就被客戶打斷。「我是不是什麼都做不好啊?」聽著父親溫暖的關心,她忍不住還是陷入自我懷疑。父親耐心地勸慰她:「你不能一輩子都逃避,人總要走出來的。」是啊,因為自己不會說話,從小到大她不知道吃了多少啞巴虧。
  • 表達能力差、不會說話怎麼辦?掌握這些技巧,開口就能說重點
    會說話的人,也是善於利用時間的人,即使是短短的30秒,如果利用得好,也能充分的表達出自己的思想,讓人驚羨你的睿智。然而,在我們的現實工作中常常會遇到下列情況的困擾: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你說話沒有邏輯,沒有重點,這樣別人就很難明白你說的是什麼,其次,就是你不知道對方到底想聽什麼,總是喜歡「自嗨」。那我們該如何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呢?
  • 不擅長交際的人,要牢記這3句話,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語言交際能力都是我們必不可少的技能。以大學的學生會競選為例,有些人說得很流利,聲音很大,思路清晰,這樣的人肯定可以加入學生會,有些人說話卡頓,以至於一問三不知。這種人肯定會落選,還有一種人具有很強的專業能力但不擅長演講,這也是一個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