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錯事說謊時,我們知道不要懲罰孩子,卻往往忽略了這一點

2020-09-05 沐青聊育兒


在生活中,大部分的家長都碰到過這種情況:

「去洗手過來吃飯。」,「我洗了手了。」


明明沒有洗,小手都還是幹的......


姐姐:」我沒有打妹妹啊「明明父母就在旁邊,都看到了......

孩子總是會有意或無意的撒謊,讓家長又擔心又困擾。怎樣才能減少孩子說謊呢?

讓孩子先保證說實話,可以減少25%的撒謊機率

在讓孩子說話之前,先與孩子溝通,讓孩子保證能夠說實話。

專門研究兒童說謊的專家,維多利亞·塔瓦爾博士(Victoria talwar)對孩子進行了一個觀察的實驗。

老師將孩子帶到一個設有隱形攝像機的房間,玩「猜一猜「的遊戲。孩子面對牆壁,老師拿出一個會發出聲響的玩具。孩子必須根據聲音猜出來是什麼玩具,猜對三個,就有獎品。



第一題和第二題都很簡單,孩子很容易就可以猜出來。第三題比較難,孩子不容易猜出。老師突然說要離開一下,馬上回來,並告訴孩子不可以偷看。

然而大部分的孩子都偷看了,卻說謊告訴老師,「沒有偷看。」

在第二階段的觀察遊戲中,增加了一個環節,讓孩子玩一半停下來,對他們說:「問你一個問題,但在我問之前,你可以向我保證,一定說實話嗎?」(孩子回答會。)那請問我剛剛離開的時候,你有沒有偷看?」

結果:讓孩子先保證說實話,可以把讓撒謊減少25%。

我們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要學會提前告知,這樣能更好提醒孩子說實話而不是說謊。

用兩則故事的效果來告訴你,如何減少孩子說謊的機率

也許孩子說謊的原因多種多樣,三歲的孩子在面臨著被處罰的可能時,就會不分青紅皂白的說謊。



​等到上了小學說謊的原因就會複雜許多。躲避懲罰可能是主因。其他的原因有可能說謊是幫自己的小夥伴保密。有可能是一句取笑的話,也可能是吹牛,來抬高自己的身價。

但是對於孩子來說,說謊的主因仍舊是做錯了事情,想要逃避責罰。


最近有一部紀錄片《小孩的神秘生活中》老師從教室離開,叮囑孩子們不要吃桌上的巧克力和零食。但是老師出去後,孩子經不住糖果的誘惑,偷吃了。後又想起來,「老師知道了怎麼辦?」因為害怕被責罰,所以決定一起說謊。


對於他們來說,說謊能讓自己避免因為做錯事而受到懲罰。




在「猜一猜」的觀察實驗中,研究人員用另外一種狀況來阻止孩子說謊。在問「孩子有沒有偷看之前」,先講一則故事。


一則是《狼來了》的故事,主角幾次三番的撒謊,最後連人帶羊都被狼給吃掉了;而另外一則故事是《華盛頓與櫻桃樹》爸爸很生氣的問「是誰把櫻桃樹砍了?」,小男孩承認是自己做的。爸爸說:「我很高興你承認樹是你砍的,聽你說實話,讓我比有一千顆櫻桃樹更高興。」



我們一般都會覺得《狼來了》的故事能更有效的阻止孩子說謊。但是在實驗中,這則故事卻沒有半分的效果。聽完了《狼來了》的故事,孩子反而比平時撒的謊更多。


反之聽完《華盛頓與櫻桃樹》後,男女生都有減少說謊,男生減少75%,而女生減少50%。

在說故事的時候,為了避免華盛頓是美國的第一任總統而受影響。所以找到的孩子是對華盛頓不了解的加拿大孩子,並將華盛頓的名字用其他名字代替,其餘的內容不變,結果功效卻是一樣的。

為什麼同樣教孩子不要撒謊的兩則故事。一則故事可以大大減少撒謊,而另一則卻一點效果都沒有呢?



《狼來了》的故事,結尾孩子受到了嚴厲的懲罰。而處罰,只會讓孩子想到撒謊的代價。這樣孩子反而不會去想,說謊對別人有什麼影響。

那麼只要我們告訴孩子:做錯事情,爸媽不會生氣,不會懲罰你。孩子就會說實話了嗎?也不全然如此。

讓孩子減少說謊,不僅教孩子說謊是不對的,更應該教會誠實的價值

我們知道孩子做錯事而說謊不要懲罰孩子,卻往往忽略了這一點:讓孩子減少說謊,不僅教孩子說謊是不對的,更應該教會誠實的價值。

大部分的家長都會說「做錯了事情沒關係,爸媽不會生氣,也不會懲罰你,但是你要說實話。」可是,在觀察實驗中,這種做法,並不能完全的減少說謊。

因為孩子可能不會相信父母的這種保證。孩子會認為,對於保證,父母更希望的應該是我沒有做錯這件事。

所以對於孩子有效的方法是:「假如你偷看了,我不會生氣;要是你能說實話,我會很高興」。這樣既保證了說謊不受到處罰,也指出了說實話的價值。



《華盛頓與櫻桃樹》中的故事,孩子既沒有因為砍了樹做了錯事而受罰,還因為說了實話而受到了誇讚。

正如塔瓦爾博士說:「爸媽既要教小孩誠實的價值,也需要教小孩說謊是不對的。」

給孩子說實話的預告,對於犯錯的孩子不要急著生氣和懲罰,讓孩子知道說謊是不對的,更應該強調誠實的價值。

因為童年撒的謊意義是非常重大的,父母的反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日後的人生。

相關焦點

  • 孩子說謊騙人?或者做錯事,孩子卻不願意承認怎麼辦?
    這句話到孩子口中,可能就簡化為「不是我。」他自動忽略了自己剛才的舉動。說謊是一種不良行為,大家都不喜歡。2)如果小孩為了得到某種食品,玩具而有意說謊,家長不要認為小孩稚氣可掬而一笑了之,更不能認為這是小孩的「聰明」而四處炫耀,這會助長小孩的說謊習慣。
  • 父母越嚴厲,孩子越容易撒謊?說謊的孩子更需要愛,而不是懲罰
    從那以後,我和她爸爸都特別注意孩子的一言一行。我們在孩子面前絕不說謊,即使是善意的謊言,也不當她的面說。妞妞再也沒有跟我們撒過謊。02應該說,這位媽媽是個用心愛孩子的家長。她在知道孩子說謊的情況下,既沒有生氣,也沒有立即追問或拆穿謊言讓孩子難堪,更沒有簡單粗暴地打罵孩子,逼孩子承認。
  • 孩子說謊,要不要懲罰?謊話背後的秘密值得探尋
    許多研究發現,越早學會撒謊的孩子,擁有更加成熟的智力和情商。不過,你知道孩子撒的第一個謊是什麼樣的嗎?你又能分辨孩子是否撒謊嗎?我們該如何正確面對孩子們撒謊的舉動?你做了什麼?」達爾文描述道,威廉滿眼寫著內疚地回答:「沒做什麼。」達爾文曾對此感到十分憂慮,因為他認為小小年紀就能撒謊是一個不良徵兆,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就會變成沒有道德的成年人(事實上,威廉長大後成了一名銀行家),這一點得到了不少父母的共鳴。
  • 孩子做了錯事,你家孩子是說謊騙你還是實事求是?
    很多孩子長大了,做錯事情了之後知道要受到批評或者挨打了,很多小朋友就會在做錯事情後選擇說謊欺騙父母,這時候作為父母的我們要怎麼辦呢?當孩子說謊時,家長肯定是不能縱容的,以為這樣會讓孩子變得謊話連篇,會害了孩子。家長可以以身作則,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需要以身作則,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 家長必讀:孩子說謊怎麼辦
    孩子說謊,是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不可避免會遇到的問題,也往往讓父母困擾。父母通常認為,說謊是一種不誠實的表現。當孩子出現說瞎話、說謊話的現象時,大多數父母都會火冒三丈、氣急敗壞:小小年紀就騙人,長大了還怎麼得了!
  • 我家孩子總說謊,怎麼辦?先分清孩子「說謊」類型,再教育孩子
    璐璐這種其實不算真正意義上的說謊,孩子6歲前還沒有形成完整的道德觀,所以他們對真假、實話和謊言並不能真的分清楚。因而咱們做爹媽的,先別急著給孩子貼標籤,這孩子怎麼愛說謊,一點都不老實。」其實璐璐身上出現的這個問題,很多孩子身上也會出現。而且我們大人對於孩子的「說謊」行為,似乎特別介意,總覺得說謊的孩子就是品德敗壞,所以一定要儘早糾正過來。
  • 孩子為什麼會說謊,父母用這三招,幫助孩子改掉說謊行為
    好像記憶中都有,當我們長大成人之後,我們會給自己說謊行為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美其名曰「善意的謊言」,大人們說的謊都是善意的,而小孩子說謊是絕對不能允許的,同樣是謊言,但是性質卻完全不一樣。還記得你第一次說謊的情景嗎?當時的感受是如何的,內心像不像小鹿一樣亂撞,我們思考過孩子為什麼會說謊嗎?
  • 孩子為什麼會說謊,父母可以使用這三招,幫助孩子改掉說謊行為
    1.安全的需求,害怕受到懲罰這是馬斯諾需求層次理論中提到的,因為安全需求,人們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往往可以採用各種方法,當然也包括撒謊。哲學家羅素說過:「孩子不誠實幾乎總是恐懼的結果」。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基諾特分析兒童說謊的原因時也說:「說謊是兒童因為害怕說實話挨罵而尋求的。當孩子有了一些基本的是非辨別能力,他們發現錯誤時,會本能地害怕可能遭受的懲罰,特別是曾經做過錯事並且受到懲罰的孩子。」
  • 孩子做錯事以後,父母怎麼懲罰才科學?
    4、罰坐國外一些家庭會在家裡設置靜坐區,當孩子做錯事後,家長可以要求孩子進入靜坐區罰坐,不到規定時間不許離開這塊區域,期間也不允許發出任何聲音。家長長時間的冷落會讓孩子感到難受,從而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錯了事。
  • 孩子說謊怎麼辦?
    雲朵老師:關於孩子做錯了事情不承認我們前面的問答有涉及,可以看一下:孩子做錯事不肯認錯,喜歡推卸責任怎麼辦?今天我們來說說孩子說謊的問題,孩子做任何的事情總是會有動機和原因的,我們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想一想,孩子為什麼會說謊呢?
  • 如何糾正孩子說謊的毛病,家長不妨嘗試這幾個教育方法
    孩子說謊怎麼辦?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有個誠實守信的孩子,可現實生活中,孩子不但做錯事不肯認錯,反而還學會了編織謊言,企圖矇混過去,這讓許多家長非常頭疼。那麼,如何糾正孩子說謊的毛病呢?據調查顯示,2歲的孩子說謊話的概率為30%,3歲時則達到50%,而對於4歲的孩子來說,每兩個小時說一次謊話的高頻率,幾乎要把撒謊變成很正常的現象。
  • 說謊的孩子就一定是壞孩子嗎?
    然而,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很多父母都會遭遇孩子謊言的襲擊,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接下來其中的一些父母有可能雪上加霜,他們會漸漸發現:孩子越大,謊言會越來越多、說謊的本領越來越強、謊話也越多越高明。
  • 孩子說謊,被拆穿後拒不承認是什麼心理?父母可給他適當的懲罰
    卡卡媽認為,想要糾正孩子說謊的壞習慣,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先弄清楚孩子為什麼要說謊。因此,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為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當他發現自己做錯事之後,往往會選擇用說謊來掩飾。因為他知道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會令父母不喜歡。因此,面對孩子經常說謊的行為,父母也應該進行反思,看看自己有沒有不良的習慣。例如,會不會有時候「言行不一」。
  • 孩子好說謊,先別著急發火,找到說謊原因再教育
    許多心理學的研究結果都表明,為了避免懲罰而說謊是一種在幼兒早期就會出現的情況,這種避免懲罰的說謊對孩子來說是一種自我保護,就像成人有時不得不說謊來保護自己一樣。從這個意義上說,說謊是具有適應價值的,說謊似乎是出於生存與適應的「自然行動。」大多數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父母懲罰的嚴厲程度與孩子犯規時的說謊有關。父母懲罰得越嚴厲,孩子越可能說謊。
  • 孩子為什麼會說謊?兒童心理學家有一些特殊的看法
    幾乎沒有人一生中從未說謊,而且我們每天都會遇到說謊者和各種謊言。但是當我們面對孩子說謊時,卻驚慌失措不知道怎麼辦。有些孩子會撒謊,是因為他們知道說真話會帶來懲罰。很顯然,家長經常會在孩子說出真相之後去懲罰他們做的錯事,這會讓孩子困惑。試著鼓勵他們說真話,也許可以減輕懲罰,讓您的孩子不再害怕說真話。
  • 孩子老說謊怎麼辦?撒謊不見得是壞事,4個方法幫助家長引導孩子
    孩子從小就很喜歡說謊?說謊是孩子成長中經常出現的問題之一,有些父母認為孩子說謊會導致以後經常撒謊,所以就會對孩子進行批評,有的家長甚至會動手打罵孩子。但是往往這樣做起不到作用,反而破壞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那麼應該怎麼避免孩子撒謊,教你4個辦法。
  • 芽米6+2早教--​孩子說謊,要不要懲罰?謊話背後的秘密值得探尋
    許多研究發現,越早學會撒謊的孩子,擁有更加成熟的智力和情商。不過,你知道孩子撒的第一個謊是什麼樣的嗎?你又能分辨孩子是否撒謊嗎?我們該如何正確面對孩子們撒謊的舉動?說謊是許多人痛恨的行為,因此許多家長認為,孩子說謊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可是,把成年人的道德觀強加於兒童的自然發展法則之上,是明智之舉嗎?
  • 「告訴媽媽,你為什麼要撒謊」面對孩子「說謊」,家長應該這麼做
    隨著我們一起去了解吧!媽媽將買回來的小蛋糕擺在桌上,但是做完飯出來後就不見了。媽媽問孩子:「康康,是你偷吃了小蛋糕嗎?」「不是我!」康康想也不想的回答。家裡就只有康康跟媽媽兩個人,憑空消失的蛋糕幾乎不用想也知道是康康吃了,可是為什麼孩子不承認呢?
  • 解決孩子愛說謊的5招秘籍,用到第5招時,家長就要當心了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碰到孩子說自己這裡不舒服,那也不舒服,但也會發現孩子並不是真的生病。或許有的家長會認為,孩子之所以這樣說,只是為了不想上課,或者想要逃避考試。不排除孩子們會有有這些小心思,但這並不是所有孩子們說謊的初衷。下面這個故事裡,孩子也在撒謊,但卻讓媽媽無比慚愧。
  • 孩子撒謊怎麼辦?千萬不要先指責,這樣做效果會更好
    對於已經懂事的孩子來說,說謊只是他們逃避責罰的一種方式。 他們往往不會意識到這是多大的問題。孩子是為了躲避責罰而說謊,我們第一個要做的,是反省自己:平時是不是對孩子太過嚴厲,導致孩子害怕說出實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