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女子買二手車23萬貸款變29萬 律師:公司涉嫌欺詐

2021-01-07 四川新聞網

優信二手車成都分公司

  「這就是欺詐行為!」22日,羅女士與優信二手車的溝通再一次不歡而散。

  去年7月,羅女士在位於成都石羊場車站附近的優信二手車成都分公司購買了一臺二手寶馬5系轎車,總價36萬元,首付近13萬,貸款23萬餘元,分36期進行還貸。不過,在還款9個月後,羅女士突然發現,自己的電子借款合同上所載的貸款金額竟變成了294175元。「比23萬足足多了6萬餘元出來!」這讓她難以接受。

  羅女士幾次找到售車及辦理貸款的優信二手車公司,希望弄清楚這筆錢是如何出現的,具體明細如何,並要求退還該筆錢。但目前,優信二手車方並未給出答案。

  異常

  貸款23萬買優信二手車 還款9個月後發現貸款變29萬

  還款9個月後,羅女士突然發現自己的車貸款出現了異常。「明明當初貸款的金額是23萬元,但貸款合同上的金額咋變成了29萬多了呢!」

  去年7月15日,羅女士以36萬元的總價在優信二手車公司購買了一臺寶馬5系轎車,當月23日前後籤訂了貸款合同。其介紹,購車時,首付近13萬元,貸款23萬餘元,每月的還款金額為9259元。「但籤合同的時候,沒有注意上面還沒填寫金額。」

  羅女士介紹,自己買車的那段時間,有朋友也購買了同品牌的車子,貸款金額和還款期數也相當,但每月自己的還貸金額卻與朋友的還貸金額相差甚大。「他們每月的月供是7500左右,我是9200多,整整多了一千多元。」

  為了弄清原因,4月18日,羅女士最終通過查詢電子貸款合同才發現,自己當初的23萬餘元的貸款金額變成了29萬餘元,「相當於多了6萬元,同時我每月也都是在按照這29萬元的貸款在還月供。」

  根據羅女士手上的電子合同顯示,其貸款金額確為294175,貸款期限為36個月,貸款利率為8.30%,還款方式為等額本息,合同籤訂時間為2018年7月24日。

  「按照目前的還款情況來計算,我的實際還款總額為33萬多,比我原本貸款的23萬,整整多出了10萬元的利息。」羅女士介紹,「我憑什麼要出這麼多錢,這6萬元是怎麼多出來的,如果我不看合同,還一直以為是按照23萬來還款的,他們必須給我解釋清楚。」

  於是,羅女士找到了優信二手車公司。

  追問

  為何會多出6萬元 「在優信的運算成本裡面」

  羅女士介紹,其第一時間與當初為自己辦理購車業務的工作人員取得了聯繫,不過對方表示已經離職,建議其與優信公司總部進行聯繫。之後,羅女士又與優信總部取得了聯繫,優信總部則在隨後讓成都分公司向羅女士進行了回復。

  「成都分公司給我聯繫的時候,我就提出了這6萬元錢到底是怎麼回事,我為什麼不知道有這筆錢的存在。」羅女士說,「當時對方的解釋是這筆錢只是在帳面上給銀行看的,貸款還是23萬,但我們的還款還是按著29萬的貸款金額在還啊。」

  羅女士說,在自己再三的追問下,對方才表示「這筆錢就是他們優信公司掙了」。

  在羅女士與優信一名工作人員的對話錄音中,羅女士詢問為何會多出這筆6萬元的貸款,對方回答「這6萬元錢應該在優信的運算成本裡面」,那這筆錢是怎麼花的呢?對方接著稱「人工成本,向銀行貸款申請,信用額度,這些我們都要花錢……」

  那是否能給出一個帳目清單出來呢?對方則稱「我咋給你明細嘛」。

  「也就是說,優信是承認在貸款金額上多了6萬元出來的,只不過給出的解釋是他們有運營成本在裡面,實際上,這筆錢也就是進了他們的口袋。」羅女士氣憤地說。

  質疑

  6萬元用到哪去了 優信稱「我們沒有清單」

  22日,羅女士與朋友一道再次來到了優信二手車成都分公司,追問該筆6萬元錢產生的緣由。不過,對方並未給出解決結果,其解釋也並不讓羅女士滿意。工作人員提出,將向上匯報情況,讓羅女士等待。此次溝通,記者也在旁進行了旁聽。

  現場,對接羅女士的一名杜姓負責人表示,其公司不是銀行,「這筆錢,雖然是我們這裡辦的,但也是我們從銀行貸出來的」。該工作人員承認羅女士的實際貸款金額為23萬,合同顯示為29萬餘元,多出的6萬元則「包含我們的一些成本和利息在裡面,從售前到整個售後服務,是有些成本的」。

  該負責人接著稱,羅女士的購車貸款是先由公司墊付給羅女士,再由公司向銀行辦理貸款。對該說法,羅女士一位隨行朋友質疑,按此說法,即相當於優信先為羅女士墊付23萬餘元,後優信再從銀行獲得29萬餘元的銀行貸款,從中賺取了6萬元,但卻需要羅女士來償還買單。

  隨後,該負責人又解釋,29萬其實是羅女士的最低還款金額,即便當天借款當天還,也是如此。溝通後期,該負責人表示,可以向公司申請,退一點錢出來。

  「為什麼要退呢?」羅女士問提出需要給出一個清單,「我們該給的就給,不該給的不給,必須給一個說法。」

  「我們沒有清單!」該負責人提高嗓音說。其表示:「我也可以給你編,但沒有意義。」

  最後,該負責人離開了辦公室,表示去為羅女士向上級匯報處理,讓羅女士自行安排等待結果。

  律師說法

  多出的錢款 應返還當事人

  四川華楚律師事務所邱隆芬律師認為,在羅女士購車貸款的情形中,首先應當理清其與二手車公司、銀行金融機構等多方的合同借貸關係。從目前已有情況來看,羅女士購車總價36萬元,首付近13萬,理論上只需貸款23萬元即可,但借貸合同上呈現為29萬餘元,其總價已超出購車的實際總價。

  邱隆芬認為,該超出部分是沒有法律依據的,如果二手車公司在為其辦理貸款時沒有明確說明費用的構成,是否包含相應的服務費用,在合同中也沒有記載,這筆錢應當返還給羅女士。建議羅女士與二手車公司先進行協商解決,也可在隨後向法院提出變更合同訴求。依照《合同法》54條規定,因重大誤解訂立或者顯失公平訂立的合同,當事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合同。

  北京藍鵬(成都)律師事務所王英佔律師同樣認為,在此案例中,應當明晰合同的籤訂和約定情況。目前來看,銀行將錢貸給了二手車公司,二手車公司為羅女士進行的墊付,如果貸款金額為29萬餘元,而實際需要墊付的車款為23萬餘元,那麼二手車公司是沒有依據佔據該筆超出的6萬元欠款的,應當返還羅女士。

  王英佔表示,從消費者權益來講,如沒有服務成本等方面的特別約定,二手車公司涉嫌價格欺詐,當前車輛總價已經遠遠超出實際約定價格。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杜玉全 實習生 伍偉欣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9萬公裡變3萬?西安男子買二手車裡程表被調 發動機出故障被4S店拒賠
    近日,聽眾毛先生向交通91.6反映,自己前不久買了一輛二手車被嚴重調表,最近車輛發動機出現質量問題,但因為調表的原因,4S店拒絕賠償。毛先生說:「當時買的時候是3萬8千多公裡,給我出了份檢測報告。然後開了兩個半月,冷卻液就滲到發動機裡去了,去4S店檢查要更換整個發動機總成。」因為這輛車的發動機質保為5年15萬公裡,發動機出現問題後,毛先生便把車開去了4S店,經檢查漏冷卻液屬於質量問題。
  • 貸款20萬被扣近3萬技術諮詢服務費,優信二手車變相「砍頭息」
    原標題:貸款20萬被扣近3萬技術諮詢服務費,優信二手車變相收取15%「砍頭息」 來源:探長讀財 作者:探長
  • 9.8萬買二手車惹煩惱 雙方爭論不清或打官司
    前不久,賀女士買了一輛二手車,結果,煩惱跟著而來,至今沒有消除。 發動機被動過?這輛二手車是賀女士從嘉興車城的一個二手車老闆那裡買來的,花了98000元,本田車。因為是通過貸款購買的,所以很多手續都是二手車老闆幫忙操辦的,包括到車管所過戶上牌。購車當天下午過了戶,老闆說已經很晚,來不及籤合同了。賀女士要求寫一份質量保證書,保證發動機沒有被動過,老闆說明天再寫。車拿到後,賀女士不太放心,總擔心質量有問題。於是,她就將車開到4S店去找修車師傅看,結果,修車師傅的說法讓她大吃一驚,「發動機被拆開過,缸體被動過。」
  • 開了16萬公裡的車裡程表竟只有6萬公裡
    據童先生介紹,2個月前他在抖音上刷到一個賣二手車的廣告,廣告中標註的二手車價格讓他大為心動,於是他就加了對方工作人員的微信,並在對方的邀請下去了位於嘉定的一家二手車市場看車。現場,童先生看中了一輛裡程表顯示為6萬公裡多一點的奔馳A180,因為接待他的業務員成先生一直推薦說這是女孩子的一手車,且只開了三年,覺得價格合適的童先生就以13.4萬元的價格買下了車。
  • 為好身材3萬買3套塑身衣 女子穿兩個月很難受 商家:她是成年人
    網上也曾報導過,聽信商家鼓吹,塑身內衣可以讓身形變得更好,花幾千上萬元買塑性美體內衣,實際上根本沒有人任何作用。近日,記者接到河南新鄉一名姓王女子求助,稱幾個月前花了3萬塊錢買3套塑身衣,已經穿了2個多月,身材一點沒變,穿著很難受。
  • 成都女子稱網貸2萬還100萬 民警:遭遇「714高炮」了
    記者 鍾美蘭 2018年8月,因為做生意資金短缺,成都市民王倩向4款APP貸款2萬,沒想到,這筆貸款成為她的噩夢,此後不斷越滾越多,截至今年5月,王倩一共還款100多萬。「借了2萬,到帳後發現只有1.4萬元,扣了30%~35%『砍頭息』。」
  • 劉亦菲"教父"中國富豪榜排23 曾涉嫌欺詐被告
    是教父也是經紀人    百萬元為亦菲辦成年禮  南方都市報的報導中,陳金飛稱15年前的一個偶然因素,自己成為劉亦菲的教父。後來,他又支持當時只有14歲半、正在美國讀書的劉亦菲回國進入娛樂圈並親自給她改名「劉亦菲」。
  • 涉嫌多宗罪 律師聯合徵集綠大地民事訴訟
    偵查完成後,會提起刑事訴訟,而中國證監會對綠大地公司、保薦機構何時處罰,股民何時提起民事賠償訴訟,則拭目以待。  委託徵集  鑑於綠大地公司涉嫌存在欺詐發行與虛假陳述行為,根據《證券法》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凡是權益受到損害的綠大地投資者均可考慮委託律師提起民事賠償訴訟。
  • 女子利用保險公司規則買航班延誤險獲利300萬被拘,律師說:不犯刑罪
    導讀:近日,一女子(李某)利用航班延誤向保險公司索賠300萬的事件引發熱議。保險公司針對李某的行為向公安機關進行了舉報,稱涉嫌保險欺詐。但網友、律師幾乎是一邊倒,認為「合法,但不合情」。
  • 女子貸款60萬做美容,每月利息就1萬多,女子:月薪才2500
    在杭州就有位月薪2500元的女子,被美容院忽悠貸款了60萬,每月要還款1萬多,面對市場監督部門的執法人員,負責人是把消費憑據都給弄沒了,我們一起來看看怎麼回事?事情是這樣的,陳女士是在杭州富陽一家叫做可諾丹婷的美容院消費的,她在七八年前就是該美容院的會員,前些年美容院是沒有消費套路,以陳女士2500元的月薪,偶爾來消費一次也能承擔,但是從2018年起消費模式就變了。
  • 買二手車儘量不要貸款買車,有可能比新車還貴,看看其中有哪些坑
    如果大家有關於二手車的疑問,無論車型的選擇還是車價的估算,都可以留言給我,看到會第一時間回復您!如果說買一臺家用二手車比買同款的新車還貴,大家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二手車貸款就能做到。很多朋友在評論區留言問我關於二手車貸款的事,我的回答統一是不建議貸款。
  • 跑了8萬多公裡被調成4萬多 法院:二手車商「退一賠三」
    籤合同後,他特地讓二手車商補了一張「證明」,書面承諾該車沒有出過重大事故,實際公裡數為4.3萬公裡。毛先生以為這樣就安心了,哪知道把車開到4S店一查,車子的實際裡程數竟然是8萬多公裡。近日,江寧區人民法院判決購車合同無效,雙方退車退錢,二手車商還要為自己隱瞞車況的行為承擔三倍賠償。2019年2月1日,毛先生在南京市江寧區某二手車銷售中心看中一輛新奇駿。
  • 男子修完奧迪看結算單懵了:花1.7萬 合計卻寫2.8萬
    在律師看來,4S店的行為涉嫌消費欺詐,同時還存在騙保的情形。車輛撞到障礙物後,騰先生的車出現了損壞,騰先生聯繫了保險公司和救援。車輛之後被拖至成都三和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下簡稱「成都三和汽車」)。第二天,騰先生收到了保險公司發來的定損簡訊,顯示定損金額為2.8萬元;之後,2.8萬元加上拖車費590元被支付到騰先生的卡上,隨後他將費用轉給了成都三和汽車。
  • 女子在平安普惠分期貸款17萬後質疑「被套路」,小編一查,平安普惠...
    我已經還款23期了,每個月30號還款都跟準時,從來沒逾期,本金20萬已經還了18萬多了。上個月因為疫情原因生意不是很好,一下子資金周轉不過來,我跟客服說了延緩2天,我資金到帳就一定給,可是他們還是電話威脅我說當天不還就搞我徵信,爆我通訊錄,然後還電話騷擾我老公和父母,並幾個人加我微信威脅我,我於2號中午也按很守時轉了款過去。下午天明還是打了電話來騷擾我沒接。
  • 光大信託兩筆貸款踩雷萬家樂 人人網6000萬美元賣身
    草根投資案拖累萬家樂 光大信託兩筆貸款踩雷除了和國商投的貨款糾紛,草根投資案導致的萬家樂子公司浙江翰晟被封,也讓光大信託的兩筆信託貸款踩了雷。貸款擬分筆發放,貸款總額預計人民幣2億元,各筆貸款期限均為1年。浙江翰晟分別於2017年11月21日和2017年12月22日取得借款1000萬元和1106萬元。10月29日,光大信託向浙江翰晟發出《提前還款通知書》,因《信託貸款合同》項下的貸款本息全部立即到期,要求浙江翰晟在10月29日前(含)將全部本息支付至指定信託專戶。
  • 彈個車、瓜子二手車:野蠻生長几時休?
    而後一年共繳納54000元的貸款。一年後發現是租車款並不是購車款。然後聯繫客服,客服說後期幾個方案選擇購車方式,第一個分期付款沒有通過,又選擇第二個方法繼續租車的方式,以租代購。第一年租車期間超過2萬公裡交過2次購買裡程的錢共計7200元,客服說是後期買車會歸納在購車尾款裡。我們也就默認了。
  • 女子謊稱有口罩詐騙219萬餘元 獲刑12年被罰30萬
    警方迅速趕往現場,誰都沒有想到,這一場救人行動背後,牽扯出疫情期間成都最大的口罩詐騙案……10月13日上午,涉案金額達219萬餘元的詐騙案在成都市金牛區人民法院開庭。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這也是今年成都市詐騙數額最大的涉疫情詐騙案(已宣判案件中)。
  • 在二手車平臺疑買到「調表車」
    「當時去看車的時候,公裡數顯示的是5萬公裡,內飾也比較乾淨,我就認為是比較新的車,但是買後的一年持續在修,到2017年3月,維修費大概花了三四萬塊錢,出差我只能蹭同事的車去,然後這個車就送到維修廠。」4月20日,解先生告訴記者,大概3月15日的時候,他將此問題與優信二手車反映,至今沒有答覆,車子現在只能停在那裡。
  • 2年花了34萬還被強制貸款!江蘇23歲女子深陷美容院「套路」
    12月10日,23歲江蘇泰州女子小櫻(化名)告訴天目新聞記者,自從2018年11月她踏進了一家名叫可諾丹婷的美容院後,便像掉進了深淵一般。兩年裡,小櫻前後消費近34萬元,其中貸款13萬元。「好多項目都是被強行推薦,甚至私開項目,讓我必須交錢。我說沒錢,他們還在我護理時,查看我手機餘額,或者幫我進行網絡貸款。」
  • 查徵信竟有1200萬貸款記錄 可能涉及金融犯罪
    然而,有一名女子查徵信竟有1200萬貸款記錄,如果不是列印徵信報告,都不知道自己貸款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是誰貸的這筆巨款呢?近幾年,「被貸款」事件屢見不鮮,而且,本人根本不知情,到最後才知道「被貸款」的。這不,有一名女子查徵信竟有1200萬貸款記錄了,原本女子列印徵信的,看到了徵信之後,讓女子晴天霹靂!竟然冒出了1200萬貸款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