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醫專三全育人系列⑥|「疫」路雲陪伴 心理育人有特效

2020-12-18 瀟湘晨報

2020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中國大地。居家隔離成為了日常,寒假被一次又一次加長,正處在生理、心理發展特殊時期的青年學生的心理行為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和影響,特別是將要成為白衣衛士的醫學生,疫情下心理應激反應尤為強烈。為守護醫學生心理安全,陪伴他們安然度疫,益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快速反應,在雲端上為學生提供全方位心理健康服務。

宣傳普及到位,思政引領有特色

為防範學生因對疫情認識不足引發恐慌、茫然等情緒,為防控隔離措施不適應引發焦慮、孤獨情緒,益陽醫專協調學校附屬醫院及臨床醫學系,組織相關學科醫學專家編寫新冠疫情科普宣傳資料及製作疫情科普視頻。同時利用網絡資源精選了二十多篇針對新冠疫情的專業網貼,在校園網、微信公眾號、班級QQ群、雨課堂、直播平臺等新媒體,向學生宣講新冠肺炎的醫學知識和居家情景下的防護措施,提供有效調節身心問題的方法以及獲取專業心理幫扶的渠道,指導學生科學甄別網絡信息,不造謠、不傳謠,不過度恐慌。

2月4日學校發出了《致全校師生的一封信》。同一天,學工處副處長、心健中心主任羅湘蓮向全體學生推送了《益陽醫專的寶寶們,你們還好嗎》等原創文章,從心理輔導切入,強化思政引導。2月7日至8日,組織全校各班舉行了以「正確面對疫情,主動有所作為 」為主題的網絡視頻班會。2月12日,學校下發了《益陽醫專關於開展「讓隔離的日子充滿陽光和色彩」系列活動實施方案》。「我為防控做宣傳」「寫篇日記曬心情」「靜下心來讀本書」「線上學習創佳績」「我陪父母說說話」「拍張照片曬家鄉」等一系列活動全面開展,號召學生用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疫情,加強醫學專業知識學習,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做有擔當有情懷有溫度的醫專人。

同時學校發揮先進引領作用,挖掘身邊優秀典型,傳播正能量。在本次疫情阻擊戰中,益陽醫專畢業生中有30多位主動請纓參與馳援武漢疫情抗擊的校友;學校附屬醫院出現了大批主動請戰參與益陽疫情防控的醫護人員;在校學生中也有很多人主動投身當地社區疫情防控。學校利用《天使湖》公眾號、官網、微信等媒體向學生推送了《戰鬥在疫情最前線的醫專校友們》、《戰疫最前線,益陽醫專人》、《沅江:「00」後醫學生助力疫情防控》、《青春有擔當,益陽醫專學子抗疫勇當先》、《我的爸爸是抗疫英雄》、《抗疫醫生的一封家書》等多篇反映學校師生抗疫事跡的圖文。全校師生學習先進典型,汲取榜樣力量,進一步提升了職業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危機幹預及時,分類引導有特效

學校第一時間成立了益陽醫專疫情心理緊急幹預小組,利用危機幹預網絡迅速完成動態排查,掌握學生心理狀況,列出重點人群,分類分人實施針對性幫扶與幹預,並及早紮實推出多種求助途徑。

為及時開展對學生的緊急心理援助,校心健中心中心向全校心理輔導老師發出倡儀,組建24小時緊急心理幹預志願服務團隊。接受了系統培訓的羅湘蓮、傅明宇、魏吉槐、劉梨梨四名心理老師和傅明宇等老師積極響應。2月1日,益陽醫專線上24小時心理緊急援助服務正式開通。對有學生家人被確診、家人或本人被醫學隔離的情況,心理老師主動與學生對接,提供心理援助及追蹤服務。疫情期間處理學生心理求助126人,成功實施危機幹預8人。

學校還利用益陽市高校心理工作者微信群工作平臺,組織全市四家高校心理老師成立心理志願服務團隊,面向我市一線抗擊疫情的附屬醫院醫務人員、一線疫情管控人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疑似患者及家屬、益陽市廣大民眾等提供心理援助志願服務。另外經過層層選拔,從2月到8月底,學校還派出資深心理諮詢老師參加教育部心理熱線援助平臺,為國內外同胞提供心理援助,專業水準贏得同行和督導組的高度評價。教育部華中師範大學心理援助熱線平臺專門為抗疫期間主動作為的羅湘蓮主任寫來感謝信以表敬意。

聯動協調強化,上下發力有亮點

學校黨委召開線上心理健康專題工作會議,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體步署、強化督查;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過線上工作群,動員系部心健專職輔導員、系部班主任輔導員、班級心理委員、學生心健組織,全力參與抗擊疫情、打響心理防護的保衛戰;全體輔導員、班主任關注「京師在線平臺」微信公眾號,在線參加高校疫情心理援助熱線相關工作的系列培訓和大學生心理應激系列講座,要求進一步提升學校心理健康工作隊伍加強疫情心理援助的能力;組織全校班主任、輔導員,及時摸排學生心理動態,提供心理輔導,要求排查覆蓋到每一位學生。從每天的疫情防控情況統計報表中篩選出重點對象,對湖北籍學生本人或家人與武漢籍人士有過密切接觸的學生進行實時跟蹤,對出現身體異常情況的學生進行特別關注。

2月1日,嶽陽湘陰一名女生的母親被送隔離點,父親已經過世,該同學一個人在家深感無助和恐慌。獲悉後,該校周奎書記、劉柏炎校長,第一時間指示要高度關注該同學的心理健康,確保學生情緒穩定。副校長劉高華、學生工作處處長、心健中心老師、班主任輪流對該同學進行心理疏導,解決了她的困惑。

據了解,疫情期間,益陽醫專一萬多名學生全部納入遠程心理幹預網絡。全體學生情緒穩定,精神狀態良好,未發生一例心理惡性事件。學校雲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還被《人民日報》及市內媒體報導。

學生進行心理測評

育人先重育德,育德先育心。近年來,益陽醫專高度重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放在思政教育的重要位置。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益陽此次啟用雲端大數據來提升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智慧化管理,進一步優化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時效性、精準性、科學性。「疫」路雲陪伴,「益」心齊守護。未來,一個全覆蓋、全方位、全人員宣傳、教育、關注、應對、引導、感染的工作體制,一個省內心理健康教育精品工程,將不斷助力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為創新和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質量和水平貢獻益醫力量。

【來源:益陽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益陽醫專:「疫」路雲陪伴 心理育人有特效
    同一天,學工處副處長、心理健康中心主任羅湘蓮向全體學生推送了《益陽醫專的寶寶們,你們還好嗎》等原創文章,從心理輔導切入,強化思政引導。2月7日至8日,組織全校各班舉行了以「正確面對疫情,主動有所作為 」為主題的網絡視頻班會。2月12日,學校下發了《益陽醫專關於開展「讓隔離的日子充滿陽光和色彩」系列活動實施方案》。
  • 探索實踐育人新途徑 上海交通大學戰「疫」雲分享系列講座啟動
    探索實踐育人新途徑 上海交通大學戰「疫」雲分享系列講座啟動 2020年03月17日 15:1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查建國 夏立 陳鍊 字號 內容摘要:近日,上海交通大學戰
  • 致敬最美逆行者 漯河醫專成功舉辦第二屆英語手抄報大賽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報導:近日,為讓青年一代大學生更準確地了解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豐富校園文化,推進立德樹人、三全育人教育工作紮實開展,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以下簡稱「漯河醫專」)公共外語教學部特舉辦了第二屆「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系列英文手抄報比賽。
  • ...抗疫精神、致敬最美逆行者 漯河醫專成功舉辦第二屆英語手抄報...
    時值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1周年之際,為讓青年一代大學生更準確地了解和應對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敬畏生命,勇於擔當,進一步豐富校園文化,推進全校立德樹人、三全育人教育工作紮實開展,漯河醫專公共外語教學部特舉辦第二屆「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系列英文手抄報比賽。本次大賽的活動主題為:弘揚偉大抗疫精神、致敬最美逆行者。
  • 戰「疫」現場成為育人生動課堂
    依託網絡,如何提升思政育人的有效性和針對性?華東師大孟憲承書院黨委副書記萬姍姍說,全體導師和輔導員都參與了「雲班會」的集體備課,同時,書院聘任的學生導師、兼職班主任等也悉數加入。「抓住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做好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必須要形成育人合力。」
  • 高校「三全育人」體制機制建設試點單位、「八個相統一」高校思政...
    高校「三全育人」體制機制建設試點單位、「八個相統一」高校思政課建設示範點培育單位擬定名單公示2020-11-08 15 : 19 來源:廣東省教育廳根據《廣東省教育廳關於培育建設「八個相統一」高校思政課建設示範點的通知》、《廣東省教育廳關於開展高校
  • 東華理工大學積極構建「三三三」心理育人新模式
    東華理工大學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積極構建「三三三」心理育人新模式,率先在江西省內開通疫情心理輔導熱線,參與志願心理援助服務300餘名師生,《疫期心理危機幹預工作指南》、系列專題心理微課等惠及全校16個學院、2萬餘名師生…… 強化「三育」,多措並舉提素養 疫情防控,教育是基礎。
  • 渾南校區「三全育人」之倡議文明自習活動啟動
    9月17日,渾南校區「三全育人」之倡議文明自習活動啟動儀式在生命學館B305室舉行。學生處、研究生院、渾南校區管委會、渾南校區9個學院、渾南校區物業服務公司等單位的代表到會參加啟動儀式。儀式上,各部門和單位代表分別發言,針對渾南校區目前存在的教室文明行為規範問題建言獻策。
  • 三全育人:「三個抓好」打通育人最後一公裡
    中國江蘇網訊 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出臺了《「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方案》,明確各部門及各類人員在育人體系的中職責、任務,充分調動各類人員的積極性,形成同向同行、協同有力的育人合力。(一)抓好學生工作治理體系改革。一是重塑學生發展評價體系。
  • 上海創新「三圈三全」育人大格局,從思政小課堂走向社會大課堂
    百年老校沈巷小學是青浦區研學實踐首批試點學校,今年防疫背景下,學校創新學生自主進行線上線下、課內課外相結合的「雲研學」,立足課程、文化、活動、實踐等育人途徑,在校園泖峰文化的開放課堂中,培養泖峰好少年上善、自強、勤勉、奉獻的品質。
  • 三全育人進行時|十年育種,百年育人:「水產動物遺傳育種領航團隊...
    以《分子生物學》為例,講授基因組學研究前沿時,不僅引入我國獲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1%項目」,更引入我國水產動物基因組學研究進展,通過自然融入這樣的代表人物和科學事件,達到春風化雨的育人效果。以水產動物遺傳育種特色為共性,講好育種故事。彰顯課程自身的個性,充分發揮課程鏈的協同育人效應。
  • 浙江省溫州市第三中學陪伴育人 預見未來
    原標題:浙江省溫州市第三中學陪伴育人 預見未來而這種精神恰恰是三中師生精神的真實寫照,也是學校育人成效的直接體現。陪伴德育:預見學生成長未來教育的使命是讓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成為「大寫的人」。學校在教育實踐過程中不僅在乎學生的學業成績,更在乎他們自信和陽光的心理。「陪伴德育」可以說是學校育人模式的一項重要特色,主要通過師生溫情陪伴、同學快樂陪伴、親子暖心陪伴這三項舉措來實施。
  • ...合一——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仙女鎮中心小學「三全育人」特色辦學
    原標題:至善盡美 知行合一——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仙女鎮中心小學「三全育人」特色辦學全國教育大會指出,要在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培養綜合能力,培養創新思維。學校教育則應積極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養料,在學生心靈深處埋下真善美的種子。
  • 【三全育人 五育並舉】馬凱學:面向產業痛點與未來,深化產教融合...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深刻闡釋了「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等一系列根本性問題,為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大力構建以家國情懷為統領的《創新中國》《北洋微電講堂》等課外課程,匯集「家國情懷-行業背景-專業教師-輔導員-企業校友-朋輩學生」等三全育人要素,將思政教育與國家和行業急需融合,使學生融入為中國夢和強芯夢而奮鬥的新時代洪流。
  • 華北電力大學控制與計算機工程學院課程思政建設助力三全育人
    朱慧花從「後花園」到「百花園」華北電力大學控制與計算機工程學院課程思政建設助力三全育人在華北電力大學控制與計算機工程學院自動化專業通識導論課《系統工程導論》課堂上,授課教師師瑞峰將其正在開展的能源交通融合發展的前沿課題引入課堂
  • 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1+1+3」思政育人模式開出絢麗之花
    原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崇德書院黨總支書記徐超主持申報的《「微時代」背景下高校「三大文化」協同育人微信平臺構建探索》獲批立項。近年來,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崇德書院依託傳統節日,將優秀家訓文化蘊涵的修身之本、治家之道、處世之要、為學之宗等內容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緊密融合
  • 肇慶學院:組合拳凝聚三全育人合力
    肇慶學院每年都有一批像劉潔這樣的學子響應國家號召,參加援藏支教、「三支一扶」等。這是肇慶學院建校50年來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縮影。學校堅持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職能部門分工負責,根據問題、創新、特色的育人導向,建立健全協同融合機制,推進全員育人協同協作、全過程育人貫穿始終、全方位育人滲透拓展,努力實現人人、時時、處處育人。
  • 「家校協同育人系列報導」如何化解初中生逆反心理?
    「有逆反心理的孩子一般比較敏感,對老師有戒備心理,同時也渴望老師的理解和信任,要想解除孩子的顧慮,化解孩子心中的戒備,最好的方法是關愛孩子。」老師要學會傾聽,與學生共情,當孩子難過時,體會孩子的內心世界並真誠地幫助孩子,做好孩子的拐杖,這樣,孩子會越來越有信心,在班集體裡會越來越幸福。
  • 漯河醫專:發揮外語特色立德樹人 落實課程思政全程育人
    為進一步開拓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建設思路,使之在學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發揮重要作用,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家國情懷的新一代接班人,由漯河醫專公共外語教學部聯合教務處、校團委主辦,以抗擊新冠疫情為主題的漯河醫專第十五屆英語演講比賽決賽於12月9日圓滿落下帷幕。
  • 福建確定8所高校為第二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校
    新京報訊(記者 楊菲菲)12月3日,福建省教育廳公布了該省高校「三全育人」(即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培育建設單位立項結果,確定5所高校轉為「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8所高校為第二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培育建設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