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勳:與世界的關係運行在每一天

2020-12-23 人民文學出版社

首本原創散文日曆

每年的八九月份,圖書市場就會湧現多種風格各異的日曆書。今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重點策劃了蔣勳的「行旅之美」散文日曆——《蔣勳日曆 2021》。這本日曆與目前市場上出現的日曆相比,最大不同在於它的原創性。

首先,它是一本精美的四色彩印圖文書。文字部分收錄了蔣勳最新創作的散文作品,這裡面有世界各地的遊歷漫步,有各地風物的生動介紹,有人文歷史的溯源探尋,有電影音樂的不期相遇,也有對故園舊友的綿遠思念,還有對中外傳統文化的重新體悟,更有對藝術和美的隨時發見。伴隨文字的照片,每一幅都是蔣勳親自拍攝。這些照片是作者對自己所思所見的見證和說明,與文字一起構建了蔣勳的日常生活。藉助日曆這樣明晰的形式,蔣勳溫柔又謙卑地分享他與世界每一天的相遇。

其次,它兼具手帳和筆記本的功能。日曆左側是蔣勳拍攝的圖片和隨想文字,右邊是體貼的留白,便於讀者記錄和寫下提示文字,同時也是蔣勳溫暖的對話邀約:我的美學功課,也可以是你的美學留步。讀者可以隨時在右側寫下自己忽至的思緒或者開始一個心動的計劃。

當然,它的基礎日曆功能也很完備,公曆、農曆、節日,一應俱全,方便查詢標記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事項。

日曆創作源於暖心祈福

2020年是很不一樣的年份,全球疫情尚未過去,所有人都在忽然到來的間離中,重新調整自己與世界以及自己和他人的關係。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蔣勳重新思量了世界與我們自己的關係。在花木雲嵐和四季輪轉中,世界通過自然無時無刻不在彰顯它的律法和愛,蔣勳用228張歲月隨影、48幅心靈畫作、260篇感官行旅、52周私密筆記耐心地勾勒每一天,引領讀者謙卑柔和地與自然相處,做一個健朗開闊的人,在天地間坦然行走;引領讀者在喧囂中靜下心來,去看,在世界物象的背後,見眾生,見萬物,也見自己。他耐心呈現給讀者自己真實的每一天,希望在這些最真切的日常生活裡,能傳遞友善、平安和盼望,希望大家跟他一起,無論面對什麼樣的波瀾,都可以不驚、不懼、不怖。內心安頓,世事安穩。

《蔣勳日曆2021》帶著對世界和自然的充分敬意,帶著對生命的不斷省悟,帶著對自身的不斷接納,敞開的不僅僅是歲月留下的印痕,也是溫暖自律的蔣勳自己。我們推出這本日曆,是想實現蔣勳與他的廣大讀者有一個類似面對面的交流。希望廣大讀者在日曆的翻閱中,能找到自己與世界關係的再認識和再平衡。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值得我們擁抱和讚美。這是蔣勳創作這本日曆書的初衷,也是他對讀者的滿滿善意。我們適時推出這本日曆,就是促成這樣的心願早日達成,我們所有人在經歷了疫情的考驗後,日日都是好日。

精心打造日曆的完美形態

日曆書想要在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場域,突出重圍,除了需要特別獨特的內容創意,更需要在編排體例、設計製作等方面專注用心。日曆書對功能和顏值的需求,相對於普通書而言,要苛刻很多。《蔣勳日曆 2021》更換了十幾遍設計稿,僅僅一個封面的顏色,就匯總了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兩地多位設計師的意見,最終選定的Pantone7465EC作為封面色。它清新優雅,柔和恬靜,在繁雜的世界中迎來靜默的美意,完美呈現了《蔣勳日曆2021》的生命質感,我們稱它為「可心藍」,甫一面市,就受到了廣大讀者的肯定。日曆採用鎖線裸脊的設計,也是多位設計師共同參與的選擇,它保證了每一頁都可以被平整打開,便於書寫和記錄,也寓意每一天都是平等的,需要認真對待。

《蔣勳日曆2021》可以自我閱讀、獨自記錄,也可以送贈給閨蜜友朋,大家一起擁抱和更新每一天的生活。

雖然是日曆,但《蔣勳日曆 2021》作為原創日曆,它完全不用撕,翻開每一頁都是全新的一天。即使用完也不用扔,過去的每一天都是你的韶華記憶。當2021年結束時,我們希望這本日曆完整保存了你一整年的心情和瑣憶。

蔣勳在《蔣勳日曆2021》序言中寫道:「我們捨不得,或捨得,歲月都這樣日復一日。庚子漫漫,即將辛丑,合十敬拜歲月,眾生平安。」

相關焦點

  • 蔣勳:今日山水如此溫柔,眾生都好
    但是走在田埂上,我還是跳出「江東猶苦戰」一句,心裡一驚,知道這樣曬肚皮多麼奢侈,也多麼不安,回首看世界,也還是不忍。小滿,田裡抽了新穗,我在池上畫四公尺長的一幅雨後大山:大部分農田裡的稻秧也結穗了,剛剛結出一粒一粒小小的穀粒,還要兩星期到芒種,還要再兩星期到夏至,小小的穀粒就要更成熟飽滿了。我喜歡「小滿」兩個字,很喜悅,很自信,卻也很謙遜,很謹慎,對自己的存在很滿足,卻沒有囂張喧譁。
  • 妙語如珠,蔣勳讓你感受文字的極致
    蔣勳最新散文集《歲月靜好:蔣勳日常功課》!這一次,蔣勳用圖文互現的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這裡面有風雪和雨露的流轉,也有星月花木的私語,更有大自然中各種聲音、色彩和線條的喚醒,還有哲學與美的沉思。這是蔣勳在二十四節氣中的功課,也是我們體悟自身和宇宙關係的功課。
  • 【毛の作文斬|言成】名人名言系列之蔣勳(二)
    ——《蔣勳細說紅樓夢》真正的人生不是一直悲哀的,真正的人生有時候在最巨大的悲哀裡面,還要你必須努力強顏歡笑過日子。——《蔣勳細說紅樓夢》你時時刻刻、念念不忘的執著,到最後是一場空。——《蔣勳細說紅樓夢》生活的美學是對過去舊有延續下來的秩序有一種尊重。如果尊重消失,人活著再富有,也會對擁有的東西沒有安全感。
  • 跟著蔣勳漫步二十四節氣
    蔣勳新書《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中,用圖文互現的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近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首先做的是顏色的功課。蔣勳說色彩是信仰的本質,正是帶著這樣的敏感,蔣勳引領讀者從最基礎的顏色來仔細體認節氣。美人蕉的鵝黃、苦楝的粉紫、白流蘇的雪白,這是春天百花接力競放的顏色。
  • 用音樂述說少年蔣勳的臺灣故事
    蔣勳音樂劇《少年臺灣》劇末的九重唱,歌詞來自蔣勳的詩《願》:「如果你是島嶼,我願是環抱你的海洋」 曾獲臺灣金鐘獎、金鼎獎及三度金曲獎最佳男歌手的殷正洋,飾演「少年蔣勳」這首歌的歌詞來自蔣勳的詩《願》,在他內心,這代表了《少年臺灣》真正深沉的心事。書寫臺灣的心事《少年臺灣》出版時,「喚回少年臺灣的精神」成了臺灣媒體熱衷討論的話題。但提及這個問題,蔣勳卻說,「我沒有能力談什麼是『臺灣精神』。」這本關於臺灣島嶼故事的小說,描述的是蔣勳青少年歲月的記憶。
  • 隈研吾 & 蔣勳:如何塑造新時代的東方美學?
    蔣勳:「曲折」與「留白」之美Chiang Xun 微紀錄片《蔣勳:記憶消失太快,人會很焦慮》,Lens出品,雷克薩斯贊助壓力過大的時候,蔣勳會跑到臺東的小鎮池上。▲ 蔣勳在臺東池上的居所「記憶消失太快,人會很焦慮。」「古代園林設計,裡面的路從來都不會是直路,」蔣勳說,「它們就是要你慢下來。」園林曲折離奇的小路,讓人不自覺從不同的視角、方位中感受整個空間,在環境中轉換自己的角色。
  • 臺海觀瀾|蔣勳說紅樓為什麼受歡迎——兩岸文化交流漫談(一)
    入迷之後,只聞其聲還不夠,林青霞還要見到真人,要見到蔣勳這個人。真人在哪裡?在臺灣的高雄。每個周五,蔣勳在高雄說紅樓。於是,林青霞不論有多忙,每個周五,她都要從香港飛到高雄,當面聆聽蔣勳講紅樓。每每聽到動情處,林青霞就會淚流滿面。
  • ◁蔣勳:恢復你的生活美學,從吃開始
    點擊上方「365讀書」可訂閱本刊<365天,每天陪你讀書>每晚9點更新電臺節目希望丨能和您的耳朵成為朋友作者 :蔣勳當然我們真的太忙了,不可能每一天都這樣費工,我只是建議朋友:是不是有可能一個禮拜的兩天,如周休二日那兩天,或者一天,或者一餐,坐下來跟家人好好吃一頓飯,恢復你的生活美學,從吃開始。提到自己做菜的經驗,只是希望跟大家分享生活裡一些非常小、非常細碎、你不容易注意到的快樂,好比我剛剛提到把蒜片爆香的快樂、把洋蔥炒到金黃色的快樂、番茄被小火熬煮到釋放出非常漂亮豔紅色的快樂。
  • 蔣勳:美到底是什麼?什麼捨得?什麼捨不得?
    這是拂塵記的第452篇原創文章,字數1496,閱讀大概需要3分鐘從3年前買了一本《孤獨六講》開始,我就此入了蔣勳老師的「坑」,聽遍網上能搜到的所有講座、訪談,聽了3遍《細說紅樓夢》,有很多個夜晚,都是聽著他的聲音入睡。
  • 臺北行記 | 聆聽美與詩意——記蔣勳與羅智成
    他說美的教育要從小開始,而最好的方式不是給孩子讀康德的美學理論或者去看高大上的藝術展覽,而是把孩子帶到大自然中,去發現每一朵花兒的色彩,氣味,每一片葉子的形狀,聆聽每一種鳥叫的聲音,看雲,聽風……幫助孩子們充分打開感官世界,這才是最好的美學功課。 第二個是蔣勳老師對於美的定義。
  • 「雲門舞集」版《九歌》受熱捧 蔣勳:過度註解
    近期,臺灣著名舞蹈團體「雲門舞集」版《九歌》來大陸巡演,帶來了一場震撼人心的視覺盛宴,同時,臺灣美學大師蔣勳的《九歌:諸神復活》也同期出版,倒是可以作為一次全方位普及屈原《九歌》的機會。  「雲門」取自中國最古老神話中的名字,是指一層層飄渺朦朧通向神秘世界的入口,而屈原的《九歌》恰恰是神話的集大成,仿佛千年之前就註定要成為今日林懷民的作品。臺灣雲門舞集創始人、編舞大師林懷民在對觀眾提出不了解《九歌》不懂現代舞,是否成為觀舞的障礙時表示,觀眾大可不必捧著《楚辭》做功課,更要把「什麼是現代舞」的問題拋開,用心來感受,「我想舞蹈和音樂不是要讓所有人看懂聽懂的。
  • 蔣勳:梳理三千年文脈,用美的啟示滋養心靈
    ——蔣勳蔣勳,一個為大家熟悉的名字。 他的人生,簡直是開了掛他 貫通藝術、美學、文學、繪畫等領域,他涉獵廣泛,並且都有著極高的文化造詣他寫過的一些經典語句,也帶給了我們諸多感觸與思考。所以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推薦—— 《蔣勳說文學之美》 , 這套書是蔣勳梳理中國文學脈絡後,對中國近三千年文學之美的解讀。分為 《蔣勳說唐詩》、《蔣勳說宋詞》 《蔣勳說文學:從詩經到陶淵明》、 《蔣勳說文學:從唐宋散文到現代文學》、 《美, 看不見的競爭力》 五冊,並隨書附贈 《生命裡的善與美》演講光碟 。
  • 《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在節氣更替中找回生命的秩序
    知名美學大家蔣勳在最新的散文作品《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人民文學出版社)中,用圖文互現的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書寫日常生活中面對人生、面對社會、面對大自然的省思。二十四節氣不僅蘊藏著自然流變的節奏,也提醒著我們在時序更替中找回生命的秩序。
  • 蔣勳家世故事中的記憶心理
    最近,《中華讀書報》(2020年6月3日)刊登了王民權題為《「杜撰」得太美了——蔣勳家世故事獻疑》一文,提到蔣勳在對記者講述自己的家世時,曾說「母親是滿族正白旗人,外曾祖父是西安最後一任知府」,辛亥革命的時候,「家裡的東西被搶了3個月才搶光」,「被搶空了的家宅依然佔據著西安二府街的整條街道」等語,王先生認為都缺乏必要的史料支撐,「疑似杜撰」。
  • 蔣勳:坐看雲起與大江東去 從品味唐詩到感覺宋詞
    這套「蔣勳說唐詩宋詞」系列圖書,它不僅能將詩詞帶入孩子的心靈和精神世界,也是一套極其出色的中國美學入門書。因為解讀詩詞的人是感受和傳遞能力極強的作家、畫家、詩人蔣勳,他也被臺灣各界譽為「藝術門檻的最佳引路人」。
  • 蔣勳:歲月·捨得
    (蔣勳)(本文選自《歲月靜好:蔣勳日常功課》序,人民文學出版社授權刊發)
  • 蔣勳:《詩經》完全不用翻譯,詩是沒有辦法翻譯的
    《蔣勳說文學:從<詩經>到陶淵明》,這本書我讀得還算順暢,因為其文字與我不隔。「如果你喜歡文學,喜歡創作,我建議你多去接觸民間的東西,因為民間的東西才方便你再創作。你越碰《紅樓夢》,越不敢寫東西,它只會讓你沮喪,因為它實在太偉大了。它完美的形式和成熟的語言,會把你綁住。」讀到此處,我忍不住笑了。
  • 豆瓣8.1分,蔣勳《孤獨六講》:如何才能讓自己不害怕孤獨?
    從來沒有人像蔣勳這樣,把孤獨掰開了揉碎了地講,他對於孤獨的思考,在字裡行間悉數呈現。蔣勳先生在書中引用了柏拉圖來進行註解:每一個人都是被劈成了兩半的不完整個體,終其一生都是尋找另一半,卻不一定能夠找到。有時候你以為你找到了,有時候你以為你永遠找不到。孤獨是人類的本質。
  • 青梅竹馬,兩小無猜,蔣勳將李白的這首詩解讀出別樣的精彩
    唐詩是中國詩歌史上最瑰麗的珠寶,唐詩的繁榮與唐朝的富庶有著直接的關係,當時國富民強,以致滋生了一大批文人雅士,其中最傑出的代表之一,當數詩仙李白。《長幹行》寫一個女子對夫君離別後的思念,從小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夫君。全詩追憶了自己與夫君之間從小到大,到離別,到刻骨銘心的思念,到盼望夫君歸家的過程。
  • 【鋒語者】《忘言書》之「宿舍」 · 蔣勳作品
    《忘言書》之《宿舍》作者:蔣勳  朗讀:張鋒  供稿:馬玲我的宿舍有頗大的院子,遷來以後,花了一些時間料理,兩年間,已經花木蓊鬱作者簡介:蔣勳。中國臺灣知名畫家、詩人與作家。50歲離開了執教多年的高校,轉向公益演講,進行"美的教育與傳播"。他的聽眾來聽課是為了撫慰心靈,與學業和分數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