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宏晨副教授關於英語學習動機自我系統的闡述

2021-01-07 搜狐網

  過去自我、當前自我與可能自我的相互作用

  ——許宏晨副教授關於英語學習動機自我系統的闡述

  8月24日是世界應用語言學大會召開的第一天。當天下午,各個分會場進行了多個研究方向的工作坊和論文宣讀。北京外國語大學外語教學與研究中心副教授許宏晨介紹了他關於第二語言習得研究的論文《英語學習動機自我系統——基於中國大學生的結構方程模型研究》。

許宏晨副教授

  首先,許宏晨老師回顧了從社會文化、社會心理學角度進行的第二語言習得動機研究以及綜合方法的研究趨勢,重點介紹了21世紀以來Dörnyei教授通過社會心理學與社會文化綜合研究的方法。

  許老師認為Dörnyei教授構建的模型是二語習得動機研究的一項進步,但認為構建的多自我系統存在社會文化方面的缺陷,其模型中二語學習經歷這一因素包含的影響因素過多,過於寬泛,導致無法對動機機制進行研究。而在社會心理學方面,其內部理想自我和應該自我之間的關係不清晰,當前自我被忽略。

  接下來,許老師引入了當前自我概念,即學習者對當前學習的自我評價。他介紹了自己的實驗過程,從中國7個主要地理區域的11所大學的本科生中抽取825個樣本,進行作文篩選、問卷調查,並與其他國家樣本相對比,通過T檢驗和One-way ANOVA檢驗,證明了該模型可以被建立。

  許老師提出,第二語言習得動機系統應由過去自我、當前自我和可能自我構成,其中過去自我與可能自我、當前自我與可能自我之間存在直接聯繫,而過去與當前自我又有著間接聯繫。實驗證明,整個系統可以解釋41%的語言習得動機的不同。當前自我和可能自我可以共同轉化為現實自我。

  最後許老師表示該研究也存在局限性,如只能研究有意識的自我對學習的影響,而無法涉及無意識自我的影響,其研究方法主要是數據統計,缺少綜合方法,因此今後還要進一步採用綜合方法改進二語習得動機自我系統的研究。

  本文的理論貢獻在於提出了英語學習當前自我,並驗證了其在動機自我系統中的重要中介作用,從而彌補了Dörnyei二語動機自我系統理論忽略當前自我的不足。本文在研究方法方面將結構方程模型穩定性檢驗和模型比較技術引入到動機和自我認同的關係研究當中,還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驗證性因素分析結合起來判斷模型優劣,增加了統計檢驗的效度和理論模型的可信度。

  出席的學者們對許宏晨副教授的研究表現出濃厚興趣,並提出社會心理學相關問題,會場學術氣氛濃厚。許老師表示此項研究還需進一步改進和深入。

(責任編輯:卜範龍)

相關焦點

  • 關於學習動機理論的系統學習
    在教師類考試中,教育心理學模塊有一個常考點和難點就是學習動機,在學習動機中主要考察的包括學習動機的分類、學習動機與學習效率的關係等,而關於學習動機的理論是這一部分的重點內容,其中韋納的歸因理論是最常考的,除此之外還有強化理論、需要層次理論、自我效能感理論等,而這些理論究竟和動機有著怎樣的關係呢?今天我們主要講一講這些內容。
  • 關於學習動機
    關於學習動機理論(20210207)「動機」探討的無非就是:是什麼引發了個體行為?個體為什麼選擇這一行為?個體為什麼能夠持續這一行為?很多學者對學習動機及其作用都進行了解釋,由此派生出多種不同的動機理論。本書第八章《學習動機》林林總總的介紹了十餘種學習動機的理論,它們總是想從複雜個體內部與外界情境中找到最能影響個體學習動機激發的關鍵點。
  • 學習動機有哪些分類?
    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內部動機是指由個體內在興趣、好奇心或成就需要等內部原因引起的動機,對學習活動影響大,時間持久。例如:學生的學習興趣、求知慾等都屬於內部動機。 外部動機是指個體由外部誘因所引起的動機,由外在的獎懲或害怕考試不及格等活動之外的原因激起的動機,對學習活動影響較小,維持的時間較短暫。
  • 高中英語教師英語學習動機重建之旅的開始
    我是一名高中英語教師,也是一名英語學習動機重建研究者。對於英語學習動機的研究始於研究生期間關於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缺失的思考。當時的我還是一名研二學生,業餘時間出去做兼職,接觸到很多學生,他們對英語喪失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即動機缺失。
  • 學習動機的分類
    廣西教師招聘考試中,「學習動機的分類」這一部分的內容會以單選題、多選題以及判斷題的形式出現,如給出分類標準,讓你選出這個標準下的有哪些類型,或者出一道例子型的單選題讓你選擇答案,具體內容如下:1.內部學習動機與外部學習動機根據動機產生的誘因來源不同,分為內部學習動機和外部學習動機(1)內部動機是指人們對學習本身的興趣所引起的動機,動機的滿足在活動之內
  • 關於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和興趣的問卷調查表
    關於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和興趣的問卷調查表你好!我是一名英語(師範)專業的學生,現在在做一份關於中小學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和興趣的問卷調查。
  • 關於學習動機分類的幾點重要問題的考證
    關於學習動機分類的幾點重要問題的考證學習動機是教育心理學中的重點章節,基本上所以的教育理論的考試無論是各地的教師招聘考試,還是教師資格等教育理論相關考試都是考查的重點和難點。尤其其中學習動機的基本分類在各地考試中總是以理解性的考題多次出現,而且考查的頻率和難度都相當之高。
  • 松原教師招聘筆試知識點——學習動機的分類
    所以本文將就這部分的內容進行梳理,並輔配合相應的習題,以便各位考生更好地掌握學習動機的分類這一知識點。一、學習動機的一般分類1.根據動機產生的動力來源不同,學習動機分為內部學習動機和外部學習動機。內部學習動機是指個體內在需要引起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本身的興趣想聯繫。
  • 題集|13 動機功能;自我調控系統;自我概念的功能;舒茨的基本人際...
    動機理論提出者動機的期待價值理論的提出者是託爾曼。赫布和柏林等提出了動機的喚醒理論,徳西提出了自我決定理論,尼科爾斯和德韋克提出成就目標理論。(注意:考生須熟記動機的幾個理論及其提出者,並會簡單概括理論內容。)動機功能動機的功能包括:(1)激活功能:動機具有激發個體產生某種活動或行為的功能。
  • 熱點聚焦 | 英語通用語視角下的學習動機、語言態度和語言意識
    英語雖然是使用範圍最廣的語言,但從我國未來的發展需求來看,學習者僅掌握英語這一門外語已經不能充分參與國際競爭,我們需要更多高質量的多外語人才。這一需求不僅為外語教學提出了全新的挑戰,也為教學科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多語環境下語言學習過程有哪些變化?學生的學習動機、策略、態度、意識等與僅學習一門外語時又有哪些不同?
  • 學習動機理論之自我效能理論和成就動機理論
    ③言語暗示:積極的言語暗示能夠提高個體的自我效能感;消極的言語暗示會降低個體的自我效能感。④情緒喚醒:通過調整個體的情緒狀態,減輕緊張和負面的情緒傾向,可以提高個體的自我效能感。三、自我效能感的作用班杜拉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是學習行為的決定因素之一,自我效能感在學習活動中對學生的心理和行為具有多方面的影響。
  • 小學科二重點|三大學習動機理論
    學習動機的理論這知識點屬於教育心理學部分,相對來說出現頻率較高,在教師資格小學教育教學與能力考試當中是備考的難點和易錯點,需要加強理解結合例子去記憶。這部分的知識點的考查形式主要以單選題、辨析題為主,也容易出現材料分析題。在學習這部分知識點的時候需要重點把握學習動機理論的流派分類,代表人物和核心觀點,在做題的時候從理解的基礎上抓住關鍵點去作答。
  • 什麼是學習動機?怎樣增強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的構成學習需要和學習期待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學習的動機系統。1.學習需要指個體在學習活動中感到有些欠缺而力求獲得滿足的心理狀態。內驅力和誘因都是形成動機的因素。學習需要和學習期待是學習動機心理結構的兩個基本成分,但學習需要是學習活動的最根本動力,佔主導地位。
  • 「我為教師狂」之二—了解學習動機!
    1.根據動機產生的誘因來源不同,學習動機分為內部學習動機和外部學習動機內部動機,指的是個體由內在需要引起的學習動機,如好奇心、求知慾等。外部動機,往往是由外部誘因引起,與外部獎勵相聯繫,如學生努力學習是為了得到老師的表揚、父母的獎勵,又或者是為了不被批評懲罰,都是外部動機。
  • 知行合一,學用一體——記「基於'產出導向法'的英語教學」研修班
    本期研修班特邀中國政法大學張文娟副教授、中國地質大學張伶俐教授、北京化工大學邱琳副教授、北京體育大學孫曙光副教授、北京工業大學陳浩副教授和北京外國語大學畢爭博士擔任主講專家,圍繞「產出導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簡稱POA)的理論體系、課堂實踐和教學研究三方面,向來自全國一百多所學校的250餘位教師系統介紹了POA在外語教育領域的創新與發展。
  • 行為動機來源於自我效能感,這4種途徑可以產生和提高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是人類行為動機、健康和個體成就的基礎,是決定人們能否產生行為動機和產生行為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只有人們相信他們的行動能夠導致預期結果,才願意付出行動,否則人們在面對困難時就不會有太強的動機也不願長期堅持。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往往表現為更樂觀,更樂於迎接挑戰,更能夠發揮自身的水平。
  • 學習動機的五大理論
    家長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會獎勵允許學生多看一會電視、多玩一會遊戲,或者買一個玩具等等。2.需要層次理論需要層次理論的代表人物是馬斯洛,其主要觀點:認為人的行為動機都是在需要的基礎上被激發出來的。而人具有5種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所以馬斯洛認為人因為有了內在的學習需要會產生相應的學習動機。
  • 每日一練學習動機
    馬斯洛他認為,人的需要分為七個層次,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認知的需要、審美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其中,前四種需要被定義為缺失需要,後三種需要為成長需要。因此本題選 D。(單選題)下列屬於內部動機的是( )。A. 學好英語可以得到小紅花B. 學好英語可以得到老師表揚C.
  • 孩子學習動機不足,試試「自我參照效應」法,或許能「柳暗花明」
    01彬彬準備利用暑期學習英語。他從最基本的26個英語字母開始學起。學習一段時間以後,彬彬已經能按照順序把26個英語字母一個不拉地按照順序說出來,但是只要一打亂順序,按照單個字母來說,彬彬的反應速度就變得很慢,開始猶豫不決,還經常說錯。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學習動機有哪些分類
    2.根據學習動機內容的社會意義,學習動機分為高尚的動機和低級的動機(1)高尚的動機,核心是利他主義,學生把當前的學習同國家和社會的利益聯繫在一起。如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2)低級的動機,核心是利己的、自我中心的,以眼前的利益為主,如學生努力學習就是為了考個好成績以拿到獎學金,買自己想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