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開東:不會忽悠的老師不是好老師

2021-02-15 王開東

趙本山給漢語做出最大的貢獻是,在《賣拐》三部曲中,創造了一個詞——忽悠。這個詞太偉大了,既是騙子的動作,又是騙子的成效,還有受騙者的神態。騙子一忽悠,受騙者忽忽悠悠,暈暈乎乎,被忽悠瘸了,還謝謝嘍。

所謂忽悠往往就是吹牛逼。中國吹牛逼吹得最厲害的人,首推馬雲。這些年過去了,彈指一揮,馬老師當年吹過的牛逼都變成了活生生的現實,這就不是吹牛逼,而是真正的牛逼。如果說馬雲把吹牛逼吹到極致,語不驚人死不休,那麼另一馬則是把低調內斂做到了極致,這同樣也是牛逼。

再回到馬雲,當年他吹過哪些牛逼?

1999年,全國人民還不知道網際網路與漁網有啥區別。馬老師就帶

領一幫人創辦阿里巴巴,面對茫然的18羅漢,阿里集團CEO、董事局主席馬雲再次打起了迷蹤拳,並且發下了四大宏願。

一是「我們要做一個由中國人打造的世界性公司」。

馬雲從來不說中國,向來都是立足全球,造福世界。這個自命為風清揚的獨孤九劍,似乎在國內根本找不到對手,因而感到太孤獨了,不過這個牛逼吹得大了。但2014年,阿里巴巴啟動IPO,最高融資額高達240億美元,達到歷史最大規模。這不是世界性的公司是什麼?

二是阿里巴巴每天上稅100萬。

那時候阿里巴巴尚未盈利,都快當褲子了,但馬雲雙眼灼灼發亮,這是理想主義的光芒。日稅100萬這個目標一定要實現。2006年馬雲宣布阿里實現了這個目標,所有人都不相信,嘲弄馬雲信口雌黃。2012年底,阿里巴巴納稅39億元,平均每天納稅1000萬元。到了 2013年,阿里巴巴集團日均納稅超2000萬元,有大數據作證。當年嘲笑馬雲的人又在哪裡呢?

三是我們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要進入全球網站排名前十位。

什麼叫電子商務?什麼叫世界?什麼叫世界第十?馬雲太張狂了。但十多年過去了,2013年全年,阿里巴巴實現了超過15000億的交易額,成為當之無愧的全球第一,平臺更是一躍為世界前五的網際網路公司。

四是我們的B2B將為網際網路服務模式帶來一次革命。

這個牛逼剛吹了一年,阿里巴巴就被《福布斯》評為全球最佳B2B站點。據說馬雲在上海的一次演講,徹底徵服了一位《福布斯》編輯。這個榮譽自然花落阿里。

但究竟一次徹底的革命是什麼呢?一直到2003年,馬雲創辦了淘寶網,再發宏願: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馬雲說錯了嗎?馬雲沒有說錯。一機在手,買遍天下。天下的確沒有難做的生意了,但問題是,所有生意都讓馬雲做去了。

馬雲之所以如此成功,正如他自己所說,他是一個好老師,你會做好老師,你就會做好的CEO。商人總是想著怎麼把別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老師中想著怎麼把自己的東西變成別人的。馬雲用老師的身份來做商人,瞬間豁然開朗,與所有人都不相同。這是馬雲成功的第一原因。

但馬雲的成功還有三點原因。

第一是口才。馬老師的口才不是蓋的。馬父曾是曲藝家協會主席,馬母曾是評彈演員,都是靠嘴巴吃飯的。馬雲從小耳濡目染,根基不錯。三年高考落榜,又鍛造了馬雲。馬雲蹬過三輪,幹過秘書,還做過搬運工人,社會是一所大學校。

直到憑外語上了杭師大的本科。杭師大也萬萬沒想到當初本科沒有錄滿,通過降5分錄取的馬雲,未來有一天會成為杭師大的門面擔當。馬雲在學習裡擔任學生會主席,兩屆杭州市學聯主席,口才更是席捲整個杭州,小忽悠慢慢練成了大忽悠。

1996年,全國人民還不知道網際網路與漁網有啥區別。馬老師就帶著一臺電腦,風風火火闖北京,直接把央視東方時空欄目組的老師給忽悠瘸了,為自己拍了一部紀錄片。也幸虧是拍了這個紀錄片,否則我們今天怎麼能看到馬老師當年的風採。

接著馬老師又給《人民日報》的老師做了一場演講。牛逼一吹,全場窒息。未來紙質的東西會消亡,網際網路才是兵家必爭之地,一定要看遠方,從此就有了人民網。

馬雲口才最神奇的是,當年他拼命找投資,國人很容易熱血上頭,但錢袋子總是捂得緊緊的。馬雲多次忽悠都不成功。直到遇見日本軟銀的孫正義。

孫正義只給馬雲10分鐘,但馬雲只用了6分鐘就打動了孫正義,孫正義一次投資2000萬美金。很多年之後,央視採訪孫正義,為什麼他選擇馬雲?孫正義說:「他有一雙睿智的眼睛,眼光卓越,閃閃發光。我可以這樣說,從他的交談方式,看待事物的眼光來看,顯然他領導力非凡,所以雖然他的商業模式有缺陷,但他的談吐能力不凡,他有實力成為中國年輕一代的榜樣。」

孫正義一生投資乏善可陳,但投資馬雲一次就夠了,孫正義先是投資2000萬美金,淘寶推出後,孫正義又追加了6000萬美金,獲得阿里30%的股份。等到2014年阿里在紐交所上市時,軟銀持有的阿里股份價值翻了大約2900倍,孫正義獲利超過1500億美元。

第二是格局。

其實如果僅僅憑口才,孫正義也不是那麼被打動的。否則趙本山就可以去忽悠孫正義。孫正義還從馬雲的眼睛裡看到了他的格局,睿智,卓越,領導力非凡,而且斷定馬雲有望成為中國年輕人的榜樣。這才是孫正義厲害的地方。

2000年,阿里巴巴成立一周年。有外國記者問馬雲:「你們至今一分錢不賺,你本人卻依舊口號震天,意欲何為?」

馬雲只說了四個字——改變世界。這就是馬老師的格局,仰望星空,著眼於國家和人類文明的進步,讓這個世界因為有自己而有一點點不同。

格局其實和兩方面有關,一是價值觀,二是遠見。2014年王健林曾挑釁馬雲,「去年我跟騰訊、百度成立了一個公司,有人取名叫『騰百萬』,更可恨的有人給取名叫『玩淘寶』,假設我們三個(王健林、馬化騰、李彥宏)是梁山的晁蓋、宋江和吳用,現在想拉你這個盧俊義入夥,你上不上梁山?」

王健林來者不善,這個提問很有水平,公開秀肌肉,又遞出橄欖枝。馬雲顯然清楚王健林話裡有話,他以一番辛辣嘲諷來表明自己對入夥的態度,他說:「任何一個組織,首先要問你的使命是什麼,願望是什麼,共同的價值觀是什麼,要得到的結果是什麼,只有這樣,才能建立一個了不起的作用,所以我覺得你們三家有點像湊攏班子。

健林需要完全徹底地改革,進行轉型,我深刻理解。另外兩個兄弟認為,反正也不是我出錢,有人去搞阿里,我覺得很高興。真正未來機會之所在,就是如果阿里有機會能夠跟萬達這樣的企業傳統的經濟結合好,大家共同明白的是開拓未來,創造未來,而不是戰役上的防禦、戰役上的抵制,否則任何結合都是烏合之眾。」

僅僅過去了6年,當年的騰百萬在哪裡?沒有共同的使命、願景和價值觀,這些結合是不是烏合之眾?

這些年,馬雲之所以被認為荒謬和吹牛逼,都是因為他與眾不同,這個與眾不同就來自馬雲的遠見。馬雲從來不追風口。他自己就是風口,他把空想變成了現實,把不靠譜變成了靠譜,把吹牛逼變成了牛逼,把一個個笑話變成了神話。

第三是創造。

企業家最大的價值在於創造。馬雲詮釋了企業家精神,他不斷開拓創新,改變了我們的衣食住行。阿里創造了好公司的獨特價值觀「六脈神劍」:客戶第一、團隊合作、擁抱變化、使命、願景、價值觀。

比如在這次的上海金融峰會上,馬雲雖然再次遭受批判,但他有一個觀點非常好。他說,「一直以來我們有一些思維上的慣性,比如總覺得要為了跟國際接軌,必須要做歐美發達國家有,而我們沒有的所謂空白,要填補國內的空白。把填補空白當作追求的目標。」

馬雲覺得這個是有問題的。今天我們不應該要和哪個東西接軌,適應哪國的標準,填補哪個空白,我們要思考的是怎麼和未來接軌,怎麼適應未來的標準,怎麼彌補未來的空白……如果永遠重複別人的語言,討論別人設定的主題,我們不但會迷失現在,而且會錯失未來。

我們試圖彎道超車,但這個道是人家指定的道,而且遠遠把我們拋在身後,我們為什麼一定要走這個道?人家有的我們不一定要有,我們不應該填補了一點人家的空白,就高興得生活不能自理。我們應該走自己的路,創造自己的標準,讓別人和我們接軌,讓人家填補我們的空白。這當然很難,但這是一個革命性的思路。

忽悠是一個老師的基本水平,如果再加上格局和創造,那一定是一個好老師。這是馬老師給我們最大的啟示。

相關焦點

  • 不會講故事的語文老師,不是好老師
  • 一位老師的靈魂拷問:我不會上公開課,就不是好老師了麼?
    有一位老師,幾十年教齡了,在和他交流的時候,他向我發出了一個靈魂式的拷問:不會上公開課的老師,就不是好老師麼?原來,前段時間,市裡來調研聽課,他的一節公開課效果非常差。在交流會上,領導臉色很難看,指桑罵槐地對他表示不滿。這讓他非常難受。
  • 王開東:好老師都是大騙子
    老師千萬不能刻板。我們所教的學生不刻板,我們所教的知識也不刻板。老師怎麼能刻板呢?老師千萬不能停滯。知識更新太快,學生發展太快,一篙鬆勁退千尋。作為老師,必須要與時俱進。時代發展太快了。一天不學自己知道,兩天不學朋友知道,三天不學地球人都知道。你的對手在看書,你的仇人在磨刀,你的閨蜜在減肥,隔壁老王在練腰,不奮鬥只能等死。老師千萬不能守舊。
  • 最會「忽悠」的明星考研老師張雪峰
    他是老師,也是明星,他就是張雪峰。在大學生的世界裡,可能不知道那麼多文學大家,那麼多學科泰鬥,但是對於他,幾乎就是蜚聲中國高等學校。 他是個東北人,天生一張能忽悠的嘴,他又是一名高材生,鄭大畢業。他所從事的行業是帶領眾多不知名高校的學弟學妹們衝向研究生的一個人。
  • 王開東:「教師節,給老師送什麼樣的禮物?」
    這不是我隨便說的,我相信孩子的老師收到這樣的禮物,一定會很感動,會發朋友圈。禮物只是一個載體,感情才是載體背後的根本。在這張很醜的卡片裡,醜與美統一在一起。一個只能做如此醜卡片的孩子,竟然不管不顧做這樣的卡片送給自己的老師,只是為了表達對老師的一份情感,世界上還有比這種情感更珍貴的嗎?
  • 三句謊言,第一句忽悠家長,後兩句忽悠老師
    對孩子的教育,家長要保持一個清晰的頭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材施教」才是培養孩子成才的關鍵,不要再盲目跟風了。培養孩子是一個細緻入微的工作,焦慮盲目只會毀掉孩子!沒有人是全才,也不可能有人是全才,看清楚方向比在「起跑線」上瞎使勁有用的多!
  • 王開東:生命空白一如蟬蛻
    王開東:請用一句話說明觀點,我們需要你簡潔的觀點。袁夢(西南財經大學):人需要心靈的空白。王開東:好。人需要心靈的空白。空白的好處在於,一是容納;二是創造。兩者的關聯在於容納是繼承,創造是繼承基礎上的創新。黃婧媛(後考取蘇州大學):心靈需要空白。
  • 不會踢球的語文老師不是好教練
    為了更好更快的改造好音樂教室,陳校長每天八點不到,就跟裝修師傅們一起研究圖紙、安裝配件,希望保質保量的把教室裝修好黃昏時站在教室前,他腦海中浮現的是教室裝修好之後,孩子們雀躍的樣子。體育改變了我的人生張富達,90後體育老師,現任職於吉林省通榆縣蘇公坨學校。說到「體育改變人生」這件事,張富達深有體會。
  • 不想當校長的老師不是好老師?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麼不想當校長的老師是不是好老師呢?隨著學校教育和班級授課制的出現,教師已經成為一個職業。但是&34;,教師群體仍然繼承著先輩&34;的優良傳統,將培養社會和國家所需要的人才作為自己的責任。
  • 王開東:教師節,何必防火防盜防老師?
    讓老師流淚的教育不是好教育,打悲情牌的教育也不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老師可以做一盞明燈、做一枚火炬,就是不能做蠟燭?不僅汙染環境,還容易失火。說我們是辛勤的園丁。這等於是罵人。園丁所幹的事,老師能幹嗎?揮舞著大剪刀,把花木修剪成人們自己喜歡的樣子,整整齊齊,一般高,一樣大,不允許旁逸斜出。
  • 帶病堅持工作的老師不是好老師
    有家長悄悄拍下了這一過程發到了朋友圈,隨即引發網友們的高度關注,並紛紛點讚,稱該老師為「最美教師」。-2-老師帶病堅持工作,這樣的新聞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次,因積勞成疾倒在講臺上的情形媒體也曾有報導。這樣的老師,其敬業精神當然值得我們感動,但他們的作法,真的並不值得我們提倡。從某種意義上講,帶病堅持工作的老師並不是好老師。
  • 各科老師的「口頭禪」:語文藉口拖堂!數學忽悠聽講!班主任……
    那就是幾乎教相同科目的老師們,都有著驚人相似的「口頭禪」!那麼,各科老師們到底都有什麼樣竟驚人相似的「口頭禪」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盤點一下! 語文老師的「口頭禪」:
  • 天生傲嬌 不會做機的英語老師不是好企業家
    不會做機的英語老師不是好企業家,老羅算是合格的企業家麼?這些對傳統企業又有哪些啟示呢?請看愛暖通的分析。本文為愛暖通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一個教英語的,做起了手機,還搞的風生水起,這兩天刷爆朋友圈,兩天的時間,優酷網絡視頻點擊量已經逼近百萬。文藝青年做機靠譜麼?聚光燈下的羅永浩沒有美感可言,可是其為何有如此之大的影響力,他是個好老師,但是他是個合格的企業家麼?
  • 教師節,何必防火防盜防老師
    那些黑色交易、灰色收入、桃色事件怎麼可能在太陽底下發生?所有的勞動者只要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都值得尊敬。沒有「最光輝」之說。這個帽子會打擊很多人,讓他們逃避光輝的責任,然後把鍋甩給我們。說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老師是工程師,還特麼人類靈魂。整個人類靈魂都等著我們塑造,這也太壯觀太亞歷山大了。
  • 【荔枝高校大會】王開東:高考作文應急「六大絕招」 招招提分!
    今天的荔枝高校大會,我們為您邀請到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蘇州市教育名家、首屆教育領軍人才,蘇州第一中學副校長王開東,拿出壓箱底的六大絕招,助力考生在考場寫作文時,如何巧妙提分。   王開東從教23年,帶過9屆高三,這位名師大咖來頭可不小,他是教育部規劃教材《大學語文》主要編寫者,微信公眾號「王開東」的創辦者(粉絲近20萬),著有《王開東與深度語文》《最好的老師不教書》等16部專著,培養出
  • 王開東:家長挖坑老師,有多少傷害可以不來?
    最後,挖坑陷害老師,違背人倫。千萬不要認為老師只是一個人,老師是一個整體,一損俱損,唇亡齒寒。雖然其他老師不會因此就對這孩子另眼相看,但或多或少會受到某種影響。再教這個孩子,老師可能就會繞道走,不願意和這樣的家長打交道。
  • 王開東:家長吐血栽贓老師,他們為何如此猖狂?
    殺人不過頭點地,但老師這次遇見奇葩了。這不是一般的奇葩家長,而是一個陰謀家,她開始了一系列的栽贓陷害,挑動全網絡百萬人圍攻老師。那麼問題來了,這個家長為何這麼做?其背後究竟有什麼動機?第一是洩憤。個人覺得可能有,但不會佔主要成分。洩憤都是一時的,從這個家長的處心積慮來看,不可能僅僅是衝著洩憤來的。第二是碰瓷。這個佔有較大的比重。
  • 開學對學生是恐怖片,對老師是災難片?
    為何效率低下,老師還是往死裡布置作業呢?道理很簡單,老師的心態是,不管有棗沒棗,先打一竿子再說。多布置總比少布置好,效率低一點也是效率。到了開學,幾乎所有教育局都規定:第一天普通班級必須要上新課,畢業班基本都是期初考,其目的是儘快讓學生收心,走上正軌。
  • 老師好》:沒有學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老師好》的知識發起人:經濟學家薛兆豐影視作品中的教師:帶領學生探索未知的船長影視作品中的教師形象,是社會公眾對於教師這個職業群體最直接的認知方式之一,其中所塑造的教師形象多為正面,蘊含著人們對老師的期待與「好老師」的標準。
  • 我不是一個「好老師」
    好老師,改變學生一生的選擇,可我是一個好老師嗎?我從未如此像今天這樣懷疑過自己。點擊音頻,聽李平老師講故事教師節到了,剛剛畢業的孩子們利用午休的時間三五成群相約來到學校,他們圍在我的身邊,七嘴八舌講著初一生活的點點滴滴。看著這些孩子們,我的心裡充滿了喜悅,這應該是當老師最幸福的時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