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給漢語做出最大的貢獻是,在《賣拐》三部曲中,創造了一個詞——忽悠。這個詞太偉大了,既是騙子的動作,又是騙子的成效,還有受騙者的神態。騙子一忽悠,受騙者忽忽悠悠,暈暈乎乎,被忽悠瘸了,還謝謝嘍。
所謂忽悠往往就是吹牛逼。中國吹牛逼吹得最厲害的人,首推馬雲。這些年過去了,彈指一揮,馬老師當年吹過的牛逼都變成了活生生的現實,這就不是吹牛逼,而是真正的牛逼。如果說馬雲把吹牛逼吹到極致,語不驚人死不休,那麼另一馬則是把低調內斂做到了極致,這同樣也是牛逼。
再回到馬雲,當年他吹過哪些牛逼?
1999年,全國人民還不知道網際網路與漁網有啥區別。馬老師就帶
領一幫人創辦阿里巴巴,面對茫然的18羅漢,阿里集團CEO、董事局主席馬雲再次打起了迷蹤拳,並且發下了四大宏願。
一是「我們要做一個由中國人打造的世界性公司」。
馬雲從來不說中國,向來都是立足全球,造福世界。這個自命為風清揚的獨孤九劍,似乎在國內根本找不到對手,因而感到太孤獨了,不過這個牛逼吹得大了。但2014年,阿里巴巴啟動IPO,最高融資額高達240億美元,達到歷史最大規模。這不是世界性的公司是什麼?
二是阿里巴巴每天上稅100萬。
那時候阿里巴巴尚未盈利,都快當褲子了,但馬雲雙眼灼灼發亮,這是理想主義的光芒。日稅100萬這個目標一定要實現。2006年馬雲宣布阿里實現了這個目標,所有人都不相信,嘲弄馬雲信口雌黃。2012年底,阿里巴巴納稅39億元,平均每天納稅1000萬元。到了 2013年,阿里巴巴集團日均納稅超2000萬元,有大數據作證。當年嘲笑馬雲的人又在哪裡呢?
三是我們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要進入全球網站排名前十位。
什麼叫電子商務?什麼叫世界?什麼叫世界第十?馬雲太張狂了。但十多年過去了,2013年全年,阿里巴巴實現了超過15000億的交易額,成為當之無愧的全球第一,平臺更是一躍為世界前五的網際網路公司。
四是我們的B2B將為網際網路服務模式帶來一次革命。
這個牛逼剛吹了一年,阿里巴巴就被《福布斯》評為全球最佳B2B站點。據說馬雲在上海的一次演講,徹底徵服了一位《福布斯》編輯。這個榮譽自然花落阿里。
但究竟一次徹底的革命是什麼呢?一直到2003年,馬雲創辦了淘寶網,再發宏願: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馬雲說錯了嗎?馬雲沒有說錯。一機在手,買遍天下。天下的確沒有難做的生意了,但問題是,所有生意都讓馬雲做去了。
馬雲之所以如此成功,正如他自己所說,他是一個好老師,你會做好老師,你就會做好的CEO。商人總是想著怎麼把別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老師中想著怎麼把自己的東西變成別人的。馬雲用老師的身份來做商人,瞬間豁然開朗,與所有人都不相同。這是馬雲成功的第一原因。
但馬雲的成功還有三點原因。
第一是口才。馬老師的口才不是蓋的。馬父曾是曲藝家協會主席,馬母曾是評彈演員,都是靠嘴巴吃飯的。馬雲從小耳濡目染,根基不錯。三年高考落榜,又鍛造了馬雲。馬雲蹬過三輪,幹過秘書,還做過搬運工人,社會是一所大學校。
直到憑外語上了杭師大的本科。杭師大也萬萬沒想到當初本科沒有錄滿,通過降5分錄取的馬雲,未來有一天會成為杭師大的門面擔當。馬雲在學習裡擔任學生會主席,兩屆杭州市學聯主席,口才更是席捲整個杭州,小忽悠慢慢練成了大忽悠。
1996年,全國人民還不知道網際網路與漁網有啥區別。馬老師就帶著一臺電腦,風風火火闖北京,直接把央視東方時空欄目組的老師給忽悠瘸了,為自己拍了一部紀錄片。也幸虧是拍了這個紀錄片,否則我們今天怎麼能看到馬老師當年的風採。
接著馬老師又給《人民日報》的老師做了一場演講。牛逼一吹,全場窒息。未來紙質的東西會消亡,網際網路才是兵家必爭之地,一定要看遠方,從此就有了人民網。
馬雲口才最神奇的是,當年他拼命找投資,國人很容易熱血上頭,但錢袋子總是捂得緊緊的。馬雲多次忽悠都不成功。直到遇見日本軟銀的孫正義。
孫正義只給馬雲10分鐘,但馬雲只用了6分鐘就打動了孫正義,孫正義一次投資2000萬美金。很多年之後,央視採訪孫正義,為什麼他選擇馬雲?孫正義說:「他有一雙睿智的眼睛,眼光卓越,閃閃發光。我可以這樣說,從他的交談方式,看待事物的眼光來看,顯然他領導力非凡,所以雖然他的商業模式有缺陷,但他的談吐能力不凡,他有實力成為中國年輕一代的榜樣。」
孫正義一生投資乏善可陳,但投資馬雲一次就夠了,孫正義先是投資2000萬美金,淘寶推出後,孫正義又追加了6000萬美金,獲得阿里30%的股份。等到2014年阿里在紐交所上市時,軟銀持有的阿里股份價值翻了大約2900倍,孫正義獲利超過1500億美元。
第二是格局。
其實如果僅僅憑口才,孫正義也不是那麼被打動的。否則趙本山就可以去忽悠孫正義。孫正義還從馬雲的眼睛裡看到了他的格局,睿智,卓越,領導力非凡,而且斷定馬雲有望成為中國年輕人的榜樣。這才是孫正義厲害的地方。
2000年,阿里巴巴成立一周年。有外國記者問馬雲:「你們至今一分錢不賺,你本人卻依舊口號震天,意欲何為?」
馬雲只說了四個字——改變世界。這就是馬老師的格局,仰望星空,著眼於國家和人類文明的進步,讓這個世界因為有自己而有一點點不同。
格局其實和兩方面有關,一是價值觀,二是遠見。2014年王健林曾挑釁馬雲,「去年我跟騰訊、百度成立了一個公司,有人取名叫『騰百萬』,更可恨的有人給取名叫『玩淘寶』,假設我們三個(王健林、馬化騰、李彥宏)是梁山的晁蓋、宋江和吳用,現在想拉你這個盧俊義入夥,你上不上梁山?」
王健林來者不善,這個提問很有水平,公開秀肌肉,又遞出橄欖枝。馬雲顯然清楚王健林話裡有話,他以一番辛辣嘲諷來表明自己對入夥的態度,他說:「任何一個組織,首先要問你的使命是什麼,願望是什麼,共同的價值觀是什麼,要得到的結果是什麼,只有這樣,才能建立一個了不起的作用,所以我覺得你們三家有點像湊攏班子。
健林需要完全徹底地改革,進行轉型,我深刻理解。另外兩個兄弟認為,反正也不是我出錢,有人去搞阿里,我覺得很高興。真正未來機會之所在,就是如果阿里有機會能夠跟萬達這樣的企業傳統的經濟結合好,大家共同明白的是開拓未來,創造未來,而不是戰役上的防禦、戰役上的抵制,否則任何結合都是烏合之眾。」
僅僅過去了6年,當年的騰百萬在哪裡?沒有共同的使命、願景和價值觀,這些結合是不是烏合之眾?
這些年,馬雲之所以被認為荒謬和吹牛逼,都是因為他與眾不同,這個與眾不同就來自馬雲的遠見。馬雲從來不追風口。他自己就是風口,他把空想變成了現實,把不靠譜變成了靠譜,把吹牛逼變成了牛逼,把一個個笑話變成了神話。
第三是創造。
企業家最大的價值在於創造。馬雲詮釋了企業家精神,他不斷開拓創新,改變了我們的衣食住行。阿里創造了好公司的獨特價值觀「六脈神劍」:客戶第一、團隊合作、擁抱變化、使命、願景、價值觀。
比如在這次的上海金融峰會上,馬雲雖然再次遭受批判,但他有一個觀點非常好。他說,「一直以來我們有一些思維上的慣性,比如總覺得要為了跟國際接軌,必須要做歐美發達國家有,而我們沒有的所謂空白,要填補國內的空白。把填補空白當作追求的目標。」
馬雲覺得這個是有問題的。今天我們不應該要和哪個東西接軌,適應哪國的標準,填補哪個空白,我們要思考的是怎麼和未來接軌,怎麼適應未來的標準,怎麼彌補未來的空白……如果永遠重複別人的語言,討論別人設定的主題,我們不但會迷失現在,而且會錯失未來。
我們試圖彎道超車,但這個道是人家指定的道,而且遠遠把我們拋在身後,我們為什麼一定要走這個道?人家有的我們不一定要有,我們不應該填補了一點人家的空白,就高興得生活不能自理。我們應該走自己的路,創造自己的標準,讓別人和我們接軌,讓人家填補我們的空白。這當然很難,但這是一個革命性的思路。
忽悠是一個老師的基本水平,如果再加上格局和創造,那一定是一個好老師。這是馬老師給我們最大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