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寶寶,媽媽的身體會發生各種各樣的變化。除了胖、乳房下垂、屁股大等外形變化之外,還有腰痛、頭痛、骨盆痛、漏尿等等各種生理不適。
可由於每天看娃,很多媽媽對自己的身體根本無暇照顧,但是媽媽們,我們要知道,這些看似不痛不癢的問題,背後都和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
產後修復的好不好,決定了你是加速衰老還是逆生長。但是呢,不少媽媽對產後修復的認知和做法都是錯誤的。今天小脈就和各位產後媽媽說下常見的十大產後修復誤區。
乘風破浪生下娃,披荊斬棘產後路上,產後媽媽們千萬不要踩這些坑。
坐月子不能洗頭和刷牙
生完孩子後,我們第一個產後修復的項目就是坐月子。
不少人認為,在月子期間,是不能洗澡洗頭。就連謝娜、蔡少芬等明星媽媽都曾表示在月子裡就洗過一次頭,甚至都沒有洗頭。
事實上,產後媽媽更需要注意個人衛生,否則不僅會增加傷口感染的機率,還可能會降低母乳餵養的成功率。
通常來說順產媽媽第二天就可以淋浴,而剖宮產媽媽則要在傷口癒合後方可淋浴,在此期間可以用毛巾進行擦浴。
此外,即使是在月子期間,也要堅持刷牙。
因為在懷孕生娃過程中,由於激素的原因,牙齒會變得很敏感,很容易發炎出血。若再不注重口腔衛生,很容易引發牙周炎等口腔疾病。
產後第一天可以漱口,第二天就可以用溫水+軟毛牙刷刷牙了。
我恢復的挺好,不用42天複查
有些媽媽認為自己月子坐的好,本身也沒有什麼不舒服的,所以就不想去醫院進行42天複查。
這種想法是非常危險的。其實,這跟產檢一樣,做不做是你個人的選擇,沒有強制性,卻是非常重要的。
產後不檢查不治療,不僅不會及時發現問題,還可能耽誤最佳治療時間,進而留下隱患或後遺症。
那為什麼是產後42天複查呢?
其實,產後42天複查並不是說一定要在產後42天去醫院檢查,只要是在42~56天內去醫院複查即可。
之所以是這個時間段,是因為媽媽在生完寶寶後,除了乳房,身體其他的器官恢復到孕期的水平則需要6周左右。所以,建議產後媽媽一定要按時去做42天複查。
產後42天複查,不僅媽媽需要複查,寶寶也是要進行體檢。
寶寶體檢包括身高、體重、頭圍、心肺檢查等常規檢查,還有聽力運動發育能力、神經反射等神經系統檢查等。
產後收腹帶可以恢復身材
瘦肚子是絕大多數媽媽產後進行的第一個恢復身材的舉動,不用運動,還能瘦肚子的產後收腹帶變成了媽媽們的首選。
只要輕輕一點,不僅能促進傷口癒合、惡露排出,還能減脂塑形、促進子宮恢復、擁有小蠻腰。產後收腹帶廣告中的每一個字都說到了媽媽的心坎裡,這麼健康有益的東西,不買都覺得虧待自己。
但是,產後收腹帶真的有這麼神奇嗎?
答案肯定是沒有。首先,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使用產後收腹帶會比不使用收腹帶腹部變下的更快。
其次,產後收腹帶只是把撐大的子宮擠壓變小了,並不意味著子宮真的恢復了。我們前面說了,產後子宮恢復需4~6周的時間,子宮回縮時,惡露就自然排出。
此外,哺乳、走路等促進子宮收縮的效果遠比帶收腹帶的效果要好的多。弱弱的問:大夏天的帶個產後收腹帶,不熱嗎?不怕起痱子嗎?
有的商戶還會宣傳收腹(束縛)帶可以修復腹直肌分離,但目前沒有足夠數據證據表明束腰對腹直肌分離有修復作用。
腹直肌分離是需要專業的產康師進行檢查評估的,每個媽媽的身體情況都是不一樣的,千萬不要被商家吹的看似美麗的泡沫所欺騙。
如果每個人綁腹帶就能瘦了,為什麼產後還有那麼多人去做產後康復呢?
沒有症狀,就不用康復
有些媽媽產後可能沒有較為明顯的疼痛和不舒服,或是是忽視了高低肩、腰疼、肚子大等問題。
但這些都隱藏了我們的健康問題,很大可能是已經存在了腹直肌分離、盆底功能紊亂。也許數月或者幾年之後才逐漸出現腰背痛,小便控制差、子宮脫垂等問題。
所以,我們要及時檢查,早發現早治療,抓住黃金期。別等出了大問題後才後悔莫及。
我娃都1歲了,做康復也沒用了
產後修復有三個重要的時期,分別為黃金期、理想期、有效期。
黃金期:產後42天~產後6個月內,這段時間進行康復效果最快最好。
理想期:產後6個月~1.5年內,屬於產後女性的理想恢復期。經過黃金期的恢復,身體狀態已經基本穩定,處於恢復肌體損傷的最佳時機。
有效期:產後一年半至三年內,屬於產後女性的恢復末期。
所以,並不是說過了黃金期就沒有用了,只要在有效期內,就不晚。而且,有不少媽媽生娃兩年多了仍然有腹直肌分離、骨盆紊亂、產後下腰痛等各種問題。
雖然已經錯過了最佳恢復期,但只要開始就不晚,過了黃金期,更要專業的產後康復,進行正確的康復訓練方法,依舊可以取得良好的康復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