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寶寶社交能力,應該從哪入手,做到這幾條妥妥有個好人緣

2021-01-11 虹姐說育兒經

6個月的寶寶喜歡接近熟悉的人,能分出哪個家裡人,哪個陌生人。這個時期父母可以經常抱著寶寶到隔壁鄰居家去串門或抱他到街上去悠閒的散步,讓他多接觸陌生人,為寶寶提供與人交往的環境。

提高寶寶與外界社交能力

見到熟悉的面孔,寶寶能自發地微笑,並發出聲會多一些,但看見照片並不會這樣。

假如讓寶寶平躺,然後父母將他拉著坐起,他會微笑,有時還會高興發出聲。

會以假咳嗽或咋嘴出聲吸引父母或者他人的注意,希望和別人一起玩耍。喜歡被人抱在懷裡,坐起時也會發高興的聲音,躺下時並不安分。洗澡時會用手拍水作樂、在水中踢腿、抬頭。

當寶寶看到自己的奶瓶或母親的乳房時,會表現出非常開心的情緒。當寶寶吃到奶時,會用他的小手拍拍奶瓶或母親的乳房,以表達自己吃飽喝足後的喜悅心情。

當寶寶看見一個他渴望接觸和希望觸摸的物品,而自己又無法夠到時候,他可能會通過喊叫,哭鬧等方式要求父母來幫助他。

而且在照鏡子時,能分辨出鏡中的媽媽與自己,也能對鏡中自己樣子的微笑,「說話」,很可能因為好玩還會興奮地地敲打鏡子。

會用微笑、發聲與人進行情感溝通和交流,也學會流露出期待之情,招手或舉起胳膊要父母抱抱;當被父母抱著時會用小手緊緊抓住父母;如果在他哭泣時爸爸媽媽跟他說話,他會立刻停止哭泣。

也會模仿別人的表情,模仿時會稍微皺起眉頭,衝著人露出微笑; 能分辨出陌生人和父母及親戚朋友等熟人。當兩手輪換著握住物體時,能覺察到自己身體的不同部分,並知道自身與外界的不同。

能分辨出成年人與兒童樣子,還會伸手想去觸摸其他的小寶寶。

當父母給寶寶洗臉時,如果他不願意,他還會將父母的手推開。

●促進寶寶提高社交能力的方法

當寶寶在清醒的時候,父母突然出現在他眼前,但看著他但不做任何表示,寶寶在看見父母的時候,自己會露出微笑。經常跟寶寶玩這樣的遊戲,可以刺激寶寶,讓他學會面帶微笑與父母溝通交流。

●與寶寶一起玩藏「貓貓」的遊戲

坐在寶寶旁邊,面向寶寶,用一張白紙突然遮住自己的臉,停留三五秒鐘以後再將紙快速拿開,看著寶寶說話、微笑,這樣不斷重複幾次,寶寶就會對這個遊戲產生濃厚的興趣,隨即高興地笑出聲來,並伴有四肢的活動。

●怎麼改善寶寶的情緒

隨著月齡的增加,寶寶的情緒會慢慢複雜起來。在其中,最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微笑。微笑是寶寶自身處於舒服狀態的一種生理反應,也是寶寶心理需求的一種具體表現。在這個月份開始,寶寶對媽媽或爸爸情感的要求,遠遠大過了飲食需要。如果寶寶並不是餓得十分厲害的話,媽媽的乳頭對於爸爸來說已經不再是靈丹妙藥了。但是如果媽媽或爸爸對寶寶以哼唱兒歌或搖籃曲等形式加以愛撫,寶寶或許會破涕為笑。所以,媽媽或爸爸應時刻從生活的環境、衣物的穿戴、生活方式、更換玩具、聆聽音樂等方面加以調節,注意改善寶寶不同的心態、情緒。

●如何培養寶寶的親子感情

父母下班回到家第一件事要記得和寶寶多「說話」,如主動逗他玩或給他放一些舒緩的兒歌,讓他得到開心、愉快的體驗。時間久了,寶寶便會和父母建立起感情,每次父母下班回家後,寶寶看到後都會開心地衝著父母笑,手舞足蹈地表現出十分激動的小模樣。

●跟寶寶玩「舉高高」的遊戲

父母將寶寶抱起來,然後高高地舉起,然後接著再放下來。遊戲可以通過身體接觸或愉快的語言交流,帶給寶寶更多開心、快樂的體驗,但一定要確保安全,動作不可過於激烈,既不可以嚇到寶寶,更不可以做出拋接動作。做幾次舉高高的遊戲後,以後再抱起寶寶,他便會提前做好舉高高的遊戲準備。舉高高可以提高親子關係,同時也是寶寶非常喜愛的遊戲之一。

●讓寶寶克服認生的缺點

6個月的寶寶已經逐漸開始認生,因此,要持續採取逐步銜接過渡的方法,幫助寶寶擺脫克服認生的缺點點。由於寶見到「半生」的人就會好一些,所以可以先讓一些有過來往的鄰居、親戚,甚至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和他接觸,讓他慢慢悉周圍的人群,擺脫克服認生的缺點。陽光明媚的日子可以帶寶寶出門去看看,讓他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陌生人、看見陌生事、熟悉陌生環境,慢慢提高適應陌生人、陌生環境的能力。

●如何強化寶寶的母子親情

媽媽下班回到家時,家裡的父母應該抱著寶寶迎上去說對寶寶說:「媽媽回來了,媽媽回來了」。邊說邊將寶寶交給媽媽。媽媽接過來,抱住寶寶後,可以對寶寶說:「快叫媽媽!」,「叫媽媽呀!」同時要親切地教寶寶發出「媽媽」的音節。這一階段的寶寶常常會積極主動與他人搭茬說話。因此,父母無論在忙著做任何事情,都應當不時停下來儘量地向寶寶做出回應,利用一切機會與寶寶說話聊天,為他創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

●要寶寶學會伸雙手求抱

父母要利用各種形式引起寶寶要求被抱抱的願望,如果跟寶寶說要抱他上街,帶他去找媽媽,抱著他去拿玩具等。抱寶寶前,要向寶寶伸出雙臂問他:「爸爸(媽媽),抱抱好不好?」以這樣的形式鼓勵寶寶將胳膊伸給你。

●在忙不可冷落了寶寶

這個月齡的寶寶是十分依賴父母,一旦父母等親人突然離開他時,他就會馬上產生懼怕、悲傷等情緒。所以,父母不管發生任何事情不要突然離開你的寶寶,因為寶寶的調皮,不乖巧而用可怕的表情或語言來恐嚇寶寶。

相關焦點

  • 寶寶在社交時,父母這樣做能培養寶寶的好人緣,你做到了哪些?
    不管是什麼時候,人都免不了要同各式各樣的人打交道,因此對於寶寶來說,家長也需要從小有意識地來培養寶寶的社交能力,這樣對寶寶未來的成長之路也會更加有益。當寶寶進入兩三歲的階段時,會慢慢開始接觸越來越多的人,那麼作為家長該怎麼做,才能讓寶寶擁有一個「好人緣」呢?
  • 寶寶的社交能力如何引導和培養
    幾個月的寶寶就要開始培養社交能力,這會不會太早?其實從寶寶剛出生時起就跟這個世界有了聯繫,那麼無論是小範圍到家庭還是大範圍到社會都需要具備社交能力。不然當有一天你的孩子在集體中不能被同伴所接納並受到排斥時,你再開始著急嗎?那麼我們就來聊聊社交能力如何正確引導和培養吧!
  • 如何培養寶寶的社交能力
    導語:學齡前也就是0-3歲時,是培養寶寶們社會交往能力的重要時期。家長通過觀察發現寶寶不合群並不可怕,但要意識到:或許通過家長的幫助,寶寶可以改善自己的交際能力,可以交到朋友。那麼如何來打造我們的「社交寶寶」呢?這裡倒是有三條錦囊妙計。
  • 怎樣提升孩子社交能力?家長學會3招,讓寶寶輕鬆擁有好人緣
    文章/熊二編輯/樂仔朋友在每個人的人生中都充當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他能夠在成功的時候分享你的喜悅,在你有困難的時候幫你度過難關,成為你傾訴負面情緒的對象,所以對於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兩個朋友。孩子缺少朋友會導致孩子的內心世界變得抑鬱、不自信,缺少逐漸,所以家長一定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幫助孩子大膽地走出去,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做呢?
  • 家長們應該如何去培養寶寶的社交能力呢?試試這幾種辦法
    爸爸媽媽們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開朗活潑,有眾多的好朋友陪伴,開心快樂的度過每一天。可有的寶寶性格有些內向膽小,不敢主動與其他人交流。所以這些家長們可是非常擔心孩子的人際交往問題,尤其是孩子幼兒園的時候。因為幼兒園是孩子開始成長的一個重要開端,家長們也希望孩子在幼兒園裡學到許多東西,培養出一個好的性格和鍛鍊出優秀的交往能力。
  • 3歲就要培養社交能力
    文\張媽編輯\張媽老話說"多個朋友多條路,少個仇人少堵牆",當家長的自然都是希望自家孩子能在小的時候就結交許多的知心朋友,讓孩子有個"好人緣"。但是,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夠擁有這樣的"好人緣",有些孩子從小就有很多好朋友,他們也樂於助人,遇到困難的時候身邊的的人都會伸出援手;有些孩子從小就性格孤僻,不懂得如何與他人分享快樂,更不懂得要顧忌他人情緒,沒有朋友而且不受歡迎,這兩種孩子之所以會出現如此的兩極分化,完全取決於家長的教育。
  • 想要培養高情商的孩子,父母學會這兩招,幫助孩子有個「好人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孩子們有著與生俱來的交往能力,有些孩子能夠輕易掌握並很好地運用,簡簡單單地收穫「好人緣」,但有些孩子卻顯得力不從心。其實,孩子擁有好人緣對孩子的成長和性格的養成非常重要,也是日後孩子成功的關鍵。對於孩子情商方面的培養,家長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 孩子社交能力差怎麼辦?父母使用三個方法,讓娃有好人緣
    人類是群居動物,因此不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中孩子都不可避免地需要與人交流,因此社交能力的好壞就很容易影響到孩子。好的人際關係能夠幫助一個孩子成功,但並不是所有孩子都擁有較好的社交能力。,與這三個原因有關:父母過度保護很多孩子社交能力都是從小培養起來,但孩子在小時候很容易受到傷害,因此不少父母都很害怕自己的孩子成為被傷害的那個人。
  • 如何培養寶寶的社交能力?這些小技巧,爸媽要實踐於日常生活中
    導讀:如何培養寶寶的社交能力?這些小技巧,爸媽要實踐於日常生活中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如何培養寶寶的社交能力?這些小技巧,爸媽要實踐於日常生活中!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3-6歲是培養社交能力的黃金期,掌握三個方法,培養社交小達人
    可見,人際關係能力的重要。曾經有一個權威機構的調查顯示,目前兒童社交能能力並不樂觀,其中有34%的兒童不善於用語言主動與人交往,從側面也能看出,有三分一的家長對孩子的社交能力的培養並不重視。那麼,對於社交能力差的孩子應該如何糾正與培養呢?
  • 3歲時應培養社交能力
    3歲時開始培養孩子社交能力的意義有數據顯示,和同齡人玩得好的孩子,會更容易得到老師和他人的喜歡,在成績上的表現也非常好。比如1-2歲的寶寶會主動接觸其他寶寶,開始有簡單的交流,喜歡模仿其他寶寶的行為。如果你的寶寶在2歲時就已經表現出非常主動的社交行為,家長就需要開始重視孩子的社交能力了。
  • 根據這4個關鍵期引導孩子社交,培養孩子良好的社交能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交能力逐漸成為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很多父母都意識到社交能力對孩子未來整體發展的重要性,所以,從小就重視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但並不是每個孩子的表現都如父母所願。有的父母看起來非常注意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教育,而孩子卻連基本的禮貌都做不到:見到長輩不打招呼,在公共場合大呼小叫,經常與同伴發生衝突……不僅搞的父母當場很尷尬,還擔心孩子長大後不會處理人際關係怎麼辦?孩子社交能力的強弱與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如果說孩子的性格先天因素佔據了較大的比例,但是孩子的社交能力則主要在於後天培養:家庭環境、父母的榜樣、父母的教導等等。
  • 家長如何看待孩子社交圈?明白「汙水定律」,培養寶寶社交能力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雖然這句千古名句十分有道理,但對於孩子來說他們還沒有完全地分辨出哪些是值得相交的朋友,哪些是需要躲避的壞人。二、孩子的社交圈為何要有所選擇?孩子從剛開始就是一張白紙,是通過父母的教導,學校的教學開始有了自己不同的發展,可是如果孩子身邊有不好的影響存在時,寶寶就容易不自覺學習了不好的習慣,變得難以管教。我的弟弟跟我談起過他的一個朋友,讓我深刻地感覺到朋友的影響力之大。
  • 如何培養孩子社交能力?教你6個技巧
    社交能力是學齡前兒童在未來不可缺少的生活技能,所以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能與其他人和睦相處。因此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是父母莫大的責任,那麼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呢?我們來看一看。做好寶寶的第一任朋友父母在寶寶逐漸建立真正的友誼的過程中起著最為重要的作用,因為,友誼意味著關心他人、對社會信息的理解和反應,而父母是最早與孩子打交道的人。對寶寶的需求反應敏捷、處理耐心,常與寶寶「交談」,這樣做對寶寶以後交朋友很有幫助。
  • 性格內向不會社交的人,怎麼樣才能有好人緣?教你四個社交技巧
    對於很多性格內向的人來說,社交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不懂任何社交技巧,也不願意主動表達,不知道自己應該說什麼。 我有一個朋友就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平時很少會與同事交流,只是偶爾需要交接工作的時候才會與同事溝通,平時即使工作遇到困難,也不會輕易去請教別人,只是一個人埋頭想辦法。
  • 培養寶寶社交四部曲
    2歲開始,寶寶進入社交期,作為家長,怎麼樣給寶寶正確培養社交能力呢?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社交四部曲。1. 做好孩子的榜樣。2歲的孩子模仿能力已經非常強了,榜樣這個詞聽起來有些俗氣,但是在社交這件事件上,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我們大人給寶寶展現出社交的愉悅,重視與人的交往,理解對方的情緒,孩子也會模仿我們去做。
  • 社交能力從3歲起培養
    蒙特梭利認為,3-6歲時,孩子進入社交敏感期。抓住敏感期,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事半功倍。育兒專家孫瑞雪把社交敏感期的社交關係發展細分為三個階段:3-4歲:進行一對一交往,通過交換物品實現,有矛盾,但是轉頭就和好。
  • 3個方法提高社交力,輕鬆獲好人緣
    所以,社交能力是每個人都不可缺乏的,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正是社交需求的旺盛期,出現社交的障礙是正常的,這是因為他們一方面十分渴望獲得友誼,另一方面卻又有很強的自我意識與獨立性,生理與心理上都處在發育階段,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差。這個時候,如果家長能對孩子社交上的正確引導,將對孩子形成一些正確的認識和觀念,保障以後學習、工作、生活的順利。
  • 社交高手的忠告:不懂這4個人脈潛規則,就別想有好人緣!
    只有了解了人脈潛規則,你才能避免陷入人際交往的誤區,避免在不知不覺中得罪人,贏得好人緣。那麼,在社交活動中,我們要特別注意哪些人脈潛規則?社交高手的忠告:不懂這4個人脈潛規則,就別想有好人緣!這與古人的韜光養晦是一致的。向人示威是人人都會的,向別人展示自己的弱點卻是少數人才會的,因為這更需要智慧和勇氣。在希望得到別人幫助的時候,我們更應該學會低頭,主動向別人展示自己的弱點。學會低頭,就是在陷入泥潭時,知道及時爬起來,遠遠地離開那個泥潭。
  •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根據關於我們如何獲取知識的社會本質的調查,一個明確的答案是:孩子們通過與他人互動的自然能力來學習生活。 我們經常稱這種社交能力,當我們觀察到孩子們在一起聊天、開玩笑、工作和建立友誼的樂趣時,我們就意識到了這一點。 正是通過這些互動,孩子們使看不見的東西變得可見,跨越邊界,進入了新的學習領域,並激發了思想和情感,從而幫助他們規劃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