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卷江湖雨暗村
回憶故鄉的冬天,人的記憶真是很奇特,許多年過去了,而對於故鄉這裡的所有細枝末節,卻一直珍藏在我人生記憶的最底層,一旦遇到,就會閃電似的翻湧而出。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石一鳥原來是如此的熟悉,仿佛這些年來它們根本不曾改變過。兒時每到冬季垂涎的水庫青魚便是如此!
記得大人把青魚醃製入味後煎至金黃色,再用「油水燜」的獨特燒魚技法簡單調味,這樣燜熟的魚肉細嫩,湯汁濃鬱鮮美。
製作:
1、水庫青魚1條(重約1750克)去鱗放血,去內臟,洗乾淨,剞花刀,抺鹽20克醃製10分鐘左右。
2、不粘鍋燒熱,放150克,將魚背面放鍋底,煎至金黃撈出。
3、炒鍋中放毛菜油50克燒熱,放入薑片150克煸香,放入魚,烹入谷酒30克,然後倒入純淨水2千克大火燒開,改中火,蓋上蓋煮至湯成奶白色。
4、然後放食鹽10克、蒜片30克、青椒圈35克、新鮮紫蘇15克煮5分鐘左右,放味精5克,將魚塊用筷子夾好,擺入大砂鍋中,原湯放白醋5克燒開,倒入大砂鍋中,撒上蔥花30克即可。
梅花香自苦寒來
關鍵:
只煎皮不煎肉毛菜籽油煎魚肉,可以為魚肉增色增香,令其口感更滋潤。
中原的冬天就像是一個浪漫純情的少女,急於展示她的嫵媚,早早的就降到了人間。冬,或許多了幾許愁思,幾許百結,冬色裡流動著呢喃的語言,愛到深處情更暖,千年不老的月色,遙寄著脈脈深情。醉人的冬天,寂寥的江畔,又飄起鵝毛般的大雪。
注意煎魚的火候和方法,將毛菜籽油燒至四成熱時下入青魚,要先將魚背面、有魚皮的一面朝下煎制,此種煎制方法能將魚身肉質最鮮嫩、味最濃的部位突出出來。下魚肉的同時下入魚尾,也只煎單面,待表面略微結殼、出香後撈出。注意煎制魚塊時,要保持四成熱油溫煎1分鐘左右,魚皮顏色金黃、變得堅挺不易碎,即可出鍋。
月長空 ,雪如鏡,冷無聲,雪傾城,雪花飄月不見,當日風景已去,迎來的是冰雪寒天,還沒來得及欣賞,春夏秋裝,飛雪卻肆無忌怠,風中崢嶸,雪梅鑲嵌,踏雪尋梅,腳步深陷,晶瑩的銀花,滑進眼帘,又是一個冬季,月升中天,銀光閃閃灑落進夜晚。
故鄉,你好!
你的點讚,在看, 滿足我一切味蕾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