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是一項能力,而能力一定是通過訓練才修煉成的。
科學家試驗證明:一個新的詞語,只要你在公眾面前講出五次以上,這個詞語就會永遠變成你腦海中的一個詞條,以後就是屬於你的詞彙了!請注意:一定是講五次以上,而不是看五次以上或聽五次以上,所以,大膽地去表達吧,講多了,口才自然就來了。下面為大家介紹15種訓練口才的方法!
自己讀書,大聲地讀出來。每天堅持朗讀一些文章,既練習口齒清晰伶俐,又積累一些知識量信息量。大家多讀一些積極向上的文章,特別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我們強烈建議大家能夠讀熟背透。每天堅持朗讀半小時以上,堅持兩年三年,你不是大師也成大師!
複述法簡單地說,就是把別人的話重複地敘述一遍。可以找一位夥伴一起訓練。首先,請對方隨便講一個話題,或是一個故事。自己先注意傾聽。然後再向對方複述一遍。這種練習在於鍛鍊語言的連貫性及現場即興構思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如果能面對眾人複述就更好了,它還可以鍛鍊你的膽量,克服緊張心理。
背誦,並不僅僅要求你把某篇演講辭、散文背下來就算完成了任務,我們要求的背誦,一是要「背」,二還要求「誦」。這種訓練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培養記憶能力,二是培養口頭表達能力。天長日久,那些文章字句自然就轉化為自己的詞語了,練到一定時間就能張口就來口出華章。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
平時空閒時,你可以隨便拿一張報紙,任意翻到一段,然後儘量一氣呵成的讀下去。而且,在朗讀過程中,能夠注意一下,上半句看稿子,下半句離開稿子看前面(假設前面有聽眾)。長期以往,你發現自己記憶力加強許多,快速理解力和即興構思能力也在加強。
找一篇演講辭或一篇文辭優美的散文。先拿來字典、詞典把文章中不認識或弄不懂的字、詞查出來,搞清楚,弄明白,然後開始朗讀。一般開始朗讀的時候速度較慢,逐次加快,一次比一次讀得快,最後達到你所能達到的最快速度。讀的過程中不要有停頓,發音要準確,吐字要清晰,要儘量達到發聲完整。因為如果你不把每個字音都完整地發出來,那麼,如果速度加快以後,就會讓人聽不清楚你在說些什麼,快也就失去了快的意義。
我們的口才培訓,要求學員能夠講100個以上的故事,不同時候要能夠講不同的故事,而且現場就能想出符合場合的故事。這就要求我們積累大量的素材。同時還要講得動聽,講得精彩,熟能生巧,講多了口才就來了!
讓學員進行角色扮演,組織角色語言去演講,叫「情境模擬訓練法」,比如扮演律師,扮演市長答記者問,扮演領導開動員會,扮演新郎新娘即興發言等等,還可以選擇小品中的角色扮演,直接讓學員去演小品,去扮演作品中出現的不同的人物,當然這個扮演主要是在語言上的扮演。這種訓練的目的,在於培養人的語言的適應性、個性,以及適當的表情、動作。
我們每個人從小就會模仿,模仿大人做事,模仿大人說話。其實模仿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我們小時候學說話是向爸爸、媽媽及周圍的人學習,向周圍的人模仿。那麼我們練口才也可以利用模仿法,向這方面有專長的人模仿。這樣天長日久,我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小的時候我們都學過看圖說話,描述法就類似於這種看圖說話,只是我們要看的不僅僅是書本上的圖,還有生活中的一些景、事、物、人,而且要求也比看圖說話高一些。簡單地說,描述法也就是把你看到的景、事、物、人用描述性的語言表達出來。描述法可以說是比以上的幾種訓練法更進一步。這裡沒有現成的演講辭、散文、詩歌等做你的練習材料,而要求你自己去組織語言進行描述。所以描述法訓練的主要目的就在於訓練同學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的條理性。在描述時,要能夠抓住特點進行描述。語言要清楚,明白,要有一定的文採。一定要用描述性的語言,儘量生動些,活潑些。這可以訓練我們積累優美詞語的應用能力。
建議你在自己的起居室中或是辦公室某一牆面安裝一大鏡子,每天在朗讀過程中,去對著鏡子訓練,訓練自己的眼神,訓練自己的表情,訓練自己的肢體語言,這樣效果更好。
如果條件允許,我建議您每隔一周時間,把自己的聲音和演講過程拍攝下來,這樣反覆觀摩,反覆研究哪兒我卡殼了,哪兒手勢沒到位,哪兒表情不自然,天長日久,你的口才自然進步神速。看一次自己的攝像比上臺十次二十次效果都好。
如果你想練就一流的運氣技巧,一流的共鳴技巧,我教你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就是:躺下來大聲讀書。當我們躺下來時,必然就是腹式呼吸,而腹式呼吸是最好的練聲練氣方法。每天睡覺之前,躺在床上大聲地朗讀十分鐘,每天醒來之前,先躺在床上唱一段歌,再起來。堅持一至兩個月,你會覺得自己呼吸流暢了,聲音洪亮了,音質動聽了,更有穿透力了,更有磁性了!
寫日記是最好的自我溝通的方法,每天寫上一千來字,既整理自己的思路,反省當日之進步與不足,梳理自己的情緒,釋放一些不快,又可以學會遣詞造句,天長日久,手能寫之,口必能言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你的焦點在口才訓練上時,你必然就會關注平時生活工作中的口才技巧。興趣在哪裡,焦點到哪裡;焦點到哪裡,學問到哪裡!這種方法進步更快。即使看電視,也在注意臺詞的優美,交際的儀態,幽默的笑眼,必然進步神快!
建議各位辦公桌上和家裡都放一本《新華字典》和《現代漢語成語詞典》,有空就翻翻,不認識的字多看看,認識的字也再看細些,你會發現中國的文字博大精深,堅持下去,你的詞彙量會越來越多,你的口才自然越來越棒!
很多同學認為生活中缺少鍛鍊的舞臺,沒有公眾場合發言的機會。其實,這是一種誤區,我們平時生活工作中,公眾演講的機會太多了,只是我們沒有發現,沒有這個意識去參與。
口才是一項太重要的技能,對孩子以後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力,如果你看到了這篇文章,你應該感到幸運,因為它可能會改變你,或者你身邊的人。如果你想突破口才的瓶頸,就按照以上的15個步驟,堅持下來,驚喜就會出現。
1、《鄉愁》
作者:余光中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2、《鄉愁》
作者:北石
我的鄉愁
是牽著風箏的線
離鄉越遠
思念越長
我的鄉愁
是心中珍藏的酒
離鄉越久
味道越醇厚
我的鄉愁
是隱藏在天宇的星鬥
夜深人靜時
便一顆一顆閃亮起來……
我的鄉愁
是一遍一遍的月圓;
我的鄉愁
是一列一列的帆船;
我的鄉愁
是隔不斷的海水;
我的鄉愁
是遠方的岸.
故鄉是磁石
故鄉是胎盤
我的鄉愁
是孩子對乳汁的期盼
是無以回報的忐忑
是堅定不移的歸心和眷戀!
3、《南方的夜》作者:馮至
我們靜靜地坐在湖濱,
聽燕子給我們講講南方的靜夜。
南方的靜夜已經被它們帶來,
夜的蘆葦蒸發著濃鬱的熱情──
我已經感到了南方的夜間的陶醉,
請你也嗅一嗅吧這蘆葦叢中的濃味。
你說大熊星總像是寒帶的白熊,
望去使你的全身都覺得悽冷。
這時的燕子輕輕地掠過水麵,
零亂了滿湖的星影──
請你看一看吧這湖中的星象,
南方的星夜便是這樣的景象。
你說,你疑心那邊的白果松,
總仿佛樹上的積雪還沒有消融。
這時燕子飛上了一棵棕櫚,
唱出來一種熱烈的歌聲──
請你聽一聽吧燕子的歌唱,
南方的林中便是這樣的景象。
總覺得我們不像是熱帶的人,
我們的胸中總是秋冬般的平寂。
燕子說,南方有一種珍奇的花朵,
經過二十年的寂寞才開一次──
這時我胸中忽覺得有一朵花兒隱藏,
它要在這靜夜裡火一樣地開放!
那年冬天,你圍著綠色加長的圍巾,站在雪花漫天的山谷。在我沉甸甸的記憶裡,山谷裡沒有行人,沒有聲音,只有雪和雪中的雪白。這是一個永遠的謎,像音樂一樣飄渺、像雪山一樣沉靜!我從你的身旁走過,帶不走你身上的一片雪花,亦帶不走你雙眸中的一絲憂愁。多少年以後,我突然想到,那裡正是我夢的開始,我思的源頭。只是多了時空、多了蒼茫、多了我這零餘者落寞的腳步……在河裡浸一浸,在風中搖一搖;於是,歡快的旋律就流蕩起來了。風箏在天上飄,哨音順著孩子的手,順著風箏線,升到雲層中去了。 新翻的泥土閃開了路,滴著黑色的油,哨音順著鏵犁的鏡面滑過去了。呵,那裡面可有蜜蜂的嗡嗡?可有百靈鳥的啼囀?可有牛的哞叫?在河裡浸浸,在風中搖搖;於是,歡快的旋律就流蕩起來了。她悄悄的掀開姑娘的頭巾,從他們紅潤潤的唇邊溜過去。他吻著 拖拉機的輪胎 ,他爬上了司機小夥子的肩膀。呵,春天吹著口哨,漫山遍野的跑;在每個人的耳裡,灌滿了一個甜蜜的聲音——早!初春,大地從沉睡中甦醒。田野裡飄來一陣陣泥土的清香;草兒吐露出嬌嫩的幼芽,好奇地窺視著人間;姑娘們穿著豔麗的衣裳,在碧綠色的草地上歡快地歌唱。萬木爭春,小溪譁譁作響,兩岸鋪上翡翠般的地毯。舉目眺望,大自然一片生機,令人陶醉,使人神往。只有一棵橡樹默默地站在一旁。它沒有穿上新裝,它那飽經滄桑、滿是皺紋的老皮一絲不掛地袒露著;它雄偉、挺拔、巍然屹立,乾枯的樹枝直指天穹,猶如高舉雙臂,祈求上帝憐憫。可是它的血液已經凝滯,生命的火花已經消失,嚴酷的寒冬結束了它的殘生。不久前,它還神採奕奕,英姿勃勃。然而,自它睡下去,就再也沒有醒來。幾天之後,來了幾個人,七手八腳把它鋸斷,又把它連根刨出,裝車運走。在生長過它的地方,只剩下一堆黃土。 橡樹啊,我童年的夥伴和朋友,你曾賦予我多少甜蜜的幻想!我喜歡在你高大的軀幹上攀登,在你堅韌而富有彈性的樹枝上盡情地悠蕩。多少次,我在你那幽靜、涼爽的濃蔭下悠閒地歇息,自由地暢想。如今,那些甜蜜的時光同你一起離開了我們可愛的故鄉。幼小的橡樹長出第一批嫩葉,又把枝條向四處伸延,轉眼之間填補了你留下的空間。茁壯的幼苗變成參天大樹,孩子們又會在它的樹蔭下嬉笑、玩耍,成年人又會在那裡歇息、暢想。像藍天上一朵浮雲,像夏日裡一陣徐風,像鮮花輕輕地點頭。也許,孩提時母親的微笑,直到白髮蒼蒼也能回憶,也許初戀時少女一次揚臉時的微笑,會陪伴著你終生的跋涉,也許屈辱時一位友人的微笑,會溶化你心中冰山般的鬱結;我總是在尋覓你,在匆匆而去的車窗後的影子裡,在黎明降臨最初碰到的熟人的第一聲招呼中,在那些有花朵和沒有花朵的土地上。也許在我臨終時刻,我所珍盼的,就是我喜愛的人的一次微笑。掃碼關注!
為小學生選擇適讀圖書,請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