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周史記:日本「慰靈」慰的是什麼鬼
【一周史記】
齊魯晚報 記者 王昱
本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將於本月底訪問珍珠港,此舉將使安倍成為戰後首個訪問該地的日本首相。在這則新聞中,有一個殊堪玩味之處—— —據安倍自己的說法,此行的目的在於為戰死者「慰靈」,然而,轉過頭來日本外務省又宣布,首相此訪不會對美道歉。
這就讓很多人看不懂了:你剛說了去「慰靈」,轉頭又說並無歉意。沒有歉意,沒有對那段歷史的正確認識,死在珍珠港的美軍亡魂怎麼得到安慰呢?
這種疑問,其實與對日本文化的不了解有關。的確,無論是中國的「告慰死者」,還是西方人說的「願他的靈魂在天堂安息」,都是以對死者追思、緬懷為前提的,但日式的「慰靈」卻不是那麼回事兒。其所「慰」之「靈」不一定是好人,有時恰恰相反,越是惡人、惡鬼,反而越需要「慰靈」。
要講清這其中的經緯,不妨說說日本歷史上那個最大的鬼故事。
一說起「慰靈」,普通日本人腦中都會本能地浮現出一個名字:平將門。此公於公元903年出生於日本上總(今天東京)的一個武將家庭,從小天生神力,特別能打,很快混成了當地最著名的熊孩子,搞得鄉裡雞犬不寧。
孩子雖然熊,但長大了也想有個正經職業。成年後的平將門跟他堂哥平貞盛一起離開鄉下老家,到京都去找工作。平將門以為自己此次必能大展宏圖,孰料,他堂哥一到京都就給天皇當起了「弼馬溫(左馬允)」,而他走了一堆的後門,好不容易謀了個一官半職,偏巧此時傳來消息,說他爹死了。
那個時候的日本學唐朝,官員死了爹必須回家守孝。於是平將門丟了工作,帶著對堂哥和朝廷一肚子的羨慕嫉妒恨回了老家。平將門回家沒兩天,就跟人因為土地的事兒起了糾紛,跑到人家的領地大肆屠殺,光房子就燒了五百多戶。
鄰裡們看到這惡棍管不了,跑到京都去上訪。要說那時的天皇也是糊塗蛋,因為正趕上自己登基要大赦天下,居然把平將門這樣的重案犯也一塊兒赦免了。平將門大難不死,非但不覺得僥倖,反而認定朝廷軟弱可欺,乾脆把自己的黑惡勢力從小流氓集團升格為反政府武裝,佔據關東八國(其實也就上總附近那點地)。再後來,他居然登基稱帝,自稱「新皇」,與天皇分庭抗禮。
平將門如此明目張胆的作死行為很快招致了朝廷鎮壓,而朝廷派來治他的剛好是他那位堂哥平貞盛。兩兄弟一番惡鬥下來,將門最終被貞盛一箭射死,梟首示眾。
死後的平將門開始各種搞怪。他在京都被展覽的首級好似被表情包附體,每天變換一種表情。到了第二十天,這顆腦袋居然平地飛升,飛回老家上總去了。之後曾參與討伐他的將領們紛紛死於非命,且死狀都極為恐怖。如此靈異事件,嚇壞了老百姓,朝廷不得不在上總為他修建了「首冢」,用以慰靈。
明治維新以後,新政府在平將門首冢故址上修建了大藏省(財務部)大樓,可大樓建起來之後,凡是敢搬進去辦公的人,無論大藏大臣還是小課長都離奇死亡。最後,大藏省全體官員搞了個盛大的慰靈儀式,此類怪事據說才少了些。
二戰之後,美軍的東京指揮總部恰好就設在將門首冢附近,不信邪的美國大兵想把已成廢墟的大藏省清理出來當停車場,但工程人員清理到了將門首冢前的時候,操作推土機與挖掘機的工人突然暴斃,接著負責這個工程的美軍參事官也突然死在兩公裡外的住所,其繼任者在接任的第二日就發生車禍死了,連停車場工程的設計者也意外墜樓。這下不信邪的美國人也害怕了,把地又還給了日本人,日本文部省撥款重修了平將門首冢,豎立慰靈碑,直到今天,那裡依然香火不絕。
有關平將門的這些故事,當然不過是些傳說。不過,從中我們不難窺見日本「慰靈」文化的獨特之處:平將門是公認的日本「第一惡人」,本來並不值得懷念。然而,正是因為他生前惡貫滿盈,人們對他過於恐懼,反而要去討好他死後的靈魂,好讓他不再作祟。那些做了平將門刀下鬼的亡魂卻反而無人祭祀—— —誰讓他們不如平將門厲害呢?
在日本人看來,只有強者才配被「慰靈」,這無關善惡。日本的慰靈文化,其實是其民族心理的投影,它裡面有對強者的崇拜,有類似「寧惹君子不罪小人」的生存智慧,可惜,卻唯獨缺少了對善惡是非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