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做全勤小明星」
小寒過後
全國都開始正式進入降溫模式
但在山東煙臺
有一個3歲小朋友悟空
為了得到幼兒園的全勤小獎狀
即便冒著大雪
也要堅持去幼兒園
據媽媽講述
當天雪很大
家離幼兒園又很遠
一開始想著給孩子請假
但小悟空為了得到幼兒園的全勤小獎狀
表示一定要上學
「我馬上就要拿到全勤小獎狀了
我要當全勤小明星」
看到悟空這麼堅持
媽媽臨時買了一個小雪板
拉著他去幼兒園
「悟空,奧利給!」
母子倆花了半個小時
才到幼兒園,媽媽頭上
眉毛上都結了冰
但媽媽表示
為了孩子!值了!
小悟空冒著大雪去幼兒園
其自律的精神及行為
想必也是媽媽
平時一點一滴累積培養出的好習慣
#如何養成好習慣
那麼
如何幫助孩子培養好習慣呢?
把握以下4點
培養孩子的好習慣並不困難!
01
21天習慣養成法
如果想讓孩子堅持做一件事,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這件事成為他的日常習慣。
美國心理學家拉施裡認為:
一種行為重複21天就會變為習慣動作,而90天的重複會形成穩定的學習習慣。3大階段尤為關鍵:
#第一個階段
從第1天~第21天,屬於被動階段
#第二個階段
是從第21天~60天,屬於主動階段(產生認同)
#第三個階段
是從第60天~90天,屬於自動化階段(內化於心)
只要能幫助孩子堅持90天,就會內化成為一種習慣,而且這種好習慣會伴隨孩子一生。
舉個例子:
若想培養孩子堅持練舞的習慣,最初肯定離不開父母的監督;經過一段時間後,如果孩子在不經父母的提醒就能主動練習,這時,父母便可以給孩子適當的鼓勵,如給予禮物、周末郊遊等。
在習慣的養成過程中,家長在恰當的時機,給予孩子正強化,就如同適時給一輛快速行駛的汽車加油,油加得到位,車就能行駛得更遠。
當然,不同的行為習慣形成的時間也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堅持的時間越長習慣越牢。
02
目標管理法
意志薄弱是當前孩子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絕大部分孩子遇到一點挫折與困難,就想要放棄。
父母不妨幫助孩子制訂一些目標,並列出詳細的實施計劃,然後讓孩子逐個實踐。有了目標,孩子就有了前進的方向。
03
注重孩子的第一次
中國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提出了這樣的觀點:
無論什麼事,第一次做得好,第二次也就容易做好;第一次做錯,第二次也就容易做錯。
孩子的種種壞習慣,都是由於一開始學習的時候,孩子的父母或老師沒有留心去指導他們,以致後來一誤再誤,養成習慣,成了「第二天性」。
因此,要想把小孩教育好,或者培養一個長期興趣時,一定要在他們第一次做的時候就教好,選擇合適的方法or機構引導,以免留下隱患。
04
賞識教育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長的讚賞與鼓勵,父母要適時鼓勵孩子,在孩子每前進一小步、取得一點小成績的時候,肯定孩子付出的努力,讓孩子體驗到認同感,得到心理上的滿足。
適度地讚賞孩子,可以強化孩子的正確行為,並讓孩子將其逐漸地內化成一種品質。
例如,在第壹街舞,我們的老師都會通過賞識教育,定期地幫助孩子回憶、總結這一階段發生的事情,讚賞孩子好的行為,讓孩子回顧自己近期的總體表現,使其具有積極的心態,心中充滿動力。繼續學習舞蹈!
#在最後
把握上面這4點,幫助孩子多培養一些良好的習慣,都將對孩子的一生都將影響深遠。
不過在這個冬天,KUY老師也歡迎更多小朋友加入到第壹街舞的隊伍中來!第壹街舞將陪伴孩子一起,養成更多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