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改善民生 山東花了3.8萬億元!

2020-12-23 大眾日報

「十三五」時期,山東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財政的支出更有「底氣」。12月23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6-2019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分別完成8755億元、9258億元、10100億元和10740億元,連續突破萬億元大關,年均增長6.8%,其中80%左右用在民生上。

省財政廳副廳長姜龍介紹,近年來,全省各級財政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保障改善民生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選項,「十三五」期間全省財政民生支出總量預計將超過3.8萬億元,民生支出佔比保持在80%左右,各項民生政策得到較好落實,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

聚焦「幼有所育」「學有所教」,支持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十三五」期間,全省實現財政教育支出1萬億元左右,教育支出佔比連續8年超過20%,穩居全國第一位。在學前教育方面,我省率先出臺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標準,支持新建改擴建幼兒園近1.6萬所,學前教育毛入園率從2015年的81.97%提高到90.4%。在義務教育方面,支持實施消除「大班額」工程,新建改擴建中小學4064所,66人以上超大班額全部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實現動態清零。安排高等教育支出930億元,普通本科高校生均財政撥款達到1.9萬元,並實施高校預算撥款制度改革,形成「基礎撥款+績效撥款+競爭性項目撥款」3個三分之一的資金配置結構,促進高校內涵式發展。

聚焦「勞有所得」,支持穩定和擴大就業。「十三五」期間,全省實現財政就業補助支出130億元左右,重點用於落實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就業創業補貼政策,支持創建國家級和省級創業示範平臺。累計發放穩崗補貼67.4億元,惠及企業職工2239萬人次。今年為應對疫情衝擊,頂格實施減免社保繳費政策,減輕企業負擔900億元以上,幫助企業穩定就業崗位。

聚焦「病有所醫」,支持健康山東建設。「十三五」期間,全省實現財政醫療衛生支出4400億元左右,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550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經費標準提高到74元。今年疫情以來,全省各級財政累計投入資金170億元,確保人民群眾不因擔心費用問題而不敢就診,確保各地不因資金問題而影響醫療救治和疫情防控。

聚焦「老有所養」,支持提高養老保障水平。「十三五」期間,全省財政補助養老保險基金支出1300億元左右,提前一年實現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省級統收統支,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實現16連增,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由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142元。五年來,省財政安排養老服務專項資金23.56億元,支持全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今年疫情期間,省財政發放一次性運營補助2570萬元,支持養老服務機構正常運營和疫情防控。

聚焦「住有所居」,支持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十三五」期間,全省實現財政住房保障支出2804億元左右,支持改造各類棚戶區255萬套(戶)、城鎮老舊小區7700個、農村危房22.2萬戶。通過發放住房租賃補貼的形式幫助21萬戶次城鎮家庭解決了住房困難。

聚焦「弱有所扶」,支持改善困難群眾生活條件。「十三五」期間,全省實現財政社會救助支出760億元左右,支持完善「基本生活救助為基礎、專項救助為支撐、急難救助為輔助、社會慈善為補充」的社會救助體系。特別是在今年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全省各級財政籌措資金近120億元,較大幅度提高各類345萬困難群眾救助保障水平,切實兜牢基本民生底線。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代玲玲 報導)

相關焦點

  • 改善民生,重慶花了1.6萬億元
    改善民生,重慶花了1.6萬億元 2020-12-22 14: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十三五·我們的故事|改善民生!重慶5年時間花了1.6萬億元
    「十三五」時期,重慶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財政「家底」也在不斷變厚。但這些財政的錢都花在了哪裡?12月22日,記者從重慶市財政局了解到,2016年-2020年,重慶財政支出總量超過2萬億元,其中80%左右用在了民生上。
  • 「十三五」福建完成建築業產值5.6萬億元,總產值排名全國第7位
    福建省住建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蔣金明介紹相關情況 東南網記者 張立慶 攝東南網12月4日訊(本網記者 張立慶)4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福建省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第四場新聞發布會,福建省住建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蔣金明介紹相關情況時表示,「十三五
  • 數字經濟領跑 「十三五」前四年北京GDP增加1萬億元
    1月1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經濟發展專場。據了解,「十三五」期間,北京市宏觀經濟運行總體穩定,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隨著新舊動能迭代,北京全員勞動生產率提升,人均地均產出提高,前四年地區生產總值增加1萬億元。期間,數字經濟成為其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撐,佔全市GDP比重近四成。
  • 北京:預計「十三五」期末地區GDP將超3.6萬億元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林恩全表示,「十三五」時期是北京發展史上具有重要裡程碑意義的五年,「十三五」時期北京經濟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北京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地區GDP)2016年-2019年年均增長6.6%,從2015年的2.5萬億元提升至2019年的3.5萬億元、增加了1萬億元。
  • 山東公共預算收入規模居全國第五,政府支出破萬億元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沈童 濟南報導 12月23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山東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介紹了「十三五」時期山東省財政改革發展情況。記者了解到,「十三五」時期,山東省財政收支持續增長,財政實力穩步提升;財政調控多措並舉,支持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
  • 「十三五」末北京GDP預計超3.6萬億
    「十三五」期間,北京經濟規模擴大1萬億,GDP總值將超過3.6萬億元;實現了人口、建設用地規模「雙下降」;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4.8萬元提高到2019年的6.8萬元;消費主引擎作用更加凸顯,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七成,北京經濟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呈現韌性強、質量好、結構優、動力足的鮮明特點。
  • 「十三五」期間新增減稅降費累計將達7.6萬億元左右
    「十三五」期間新增減稅降費累計將達7.6萬億元左右——為企業減負 為創新加油(大數據觀察)本報記者 王 觀《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08日 第 07 版)據統計,2016年至2020年新增的減稅降費累計將達7.6萬億元左右,特別是2019年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全年新增減稅降費達到2.36萬億元,佔GDP的比重超過2%,拉動全年GDP增長約0.8個百分點。
  • 山東舉行「十三五」時期困難群眾救助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12月2日山東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時期困難群眾救助工作情況  12月2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發布會第六場,請山東省民政廳副廳長趙立傑、社會救助處處長邢洪銳、社會事務處處長紀德成介紹「十三五」時期困難群眾救助保障工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民生改善 民心所向
    比一比收入,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08元,增長10.0%,高於GDP增速2.2個百分點。「十三五」期間,一項又一項民生決策深謀遠慮,一件又一件民生實事落地生根,一幅又一幅民生願景化為現實。生活在這座城市中的人,心中也增添了更多暖意和幸福。
  • 件件民生實事託起群眾幸福夢——「十三五」時期武侯區人社工作紀實
    轉眼「十三五」即將落子收官。 時間丈量著發展的進度,也標示出攀登的高度。「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十三五」的民生大樂譜上,一串串醒目的人社數字猶如悅動的音符,讓旋律更加高亢動聽。 ——就業關乎千家萬戶福祉,關乎社會大局穩定,一頭連著老百姓的飯碗,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
  • 【財經翻譯官】這幾萬億元的「錢」,怎麼來?怎麼花?
    2019年,我國實施的大規模減稅降費已達2.36萬億元,今年繼續實施新增減稅降費約5000億元。加上今年新出臺的階段性減稅降費政策,預計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而接下來,常態化防控疫情、修復經濟、拉動經濟都需要花錢。2020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下降,支出卻要保障增加,尤其是民生支出只增不減。那麼,「錢」從哪兒來呢?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給出了答案。
  • 「十四五」規劃建議順應億萬群眾的期盼 促增進民生福祉、改善人民...
    在回答關於「『十四五』規劃建議中在社會民生領域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新內容」問題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國家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寧吉喆表示,「十四五」規劃建議順應億萬群眾的期盼,對增進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舉措。
  • 安徽曬出「十三五」財政帳本:保障民生 護航發展
    記者從12月7日召開的「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全省財政總收入預計累計完成2.5萬億元,預計較「十二五」末年均增長6.9%。「十三五」期間,全省財政總收入預計累計完成2.5萬億元,預計較「十二五」末年均增長6.9%。2019年,地方財政收入達3183億元、居全國第11位、較「十二五」末前進3位。財政支出規模實現新突破,2016-2019年,全省財政支出分別完成5523億元、6204億元、6572億元和7392億元,連續跨過2個千億元臺階。
  • 山東:就業優先,夯實民生之本擦亮幸福底色
    「農民工工作穩不穩定、收入是不是在增長、有沒有自己的房子住、孩子上學問題解決得怎麼樣……」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就業工作,強調「就業是民生之本」,「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必須抓緊抓實抓好。」山東堅持把促進就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改善民生頭等大事,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創新就業工作體制機制,著力破解結構性就業矛盾,努力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加充分就業。
  • 「十三五」以來我國民生事業的歷史性進展與創造性經驗
    「十三五」以來,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體現在生活保障、制度建設、精神創造乃至人類發展等各個層面。在生活層面,為絕對貧困人口提供較為健全的生活保障。2016年以來,我國累計5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全國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年純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至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幅超過30%。
  • 廣西銀行業保險業「十三五」時期及2020年發展成效
    一、「十三五」時期廣西銀行業保險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一是廣西銀行業保險業業務實現平穩較快增長。「十三五」時期,廣西銀行業保險業克服經濟下行等不利因素,實現了業務平穩較快增長。廣西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各項貸款餘額分別從2.28萬億元、1.81萬億元增至3.51萬億元、3.52萬億元,年均增長9.04%、14.26%,廣西轄內各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從386億元增至725億元,年均增長13.44%。
  • 回眸十三五丨平潭:民生為本 繪就幸福底色
    民生大於天,民心重於山。一座幸福之城,須有鮮明的民生底色。回眸「十三五」,「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貫穿於平潭發展的每一個瞬間。通過開展民生補短板攻堅戰、實施「保障民生補齊短板工程」,新建一批、改擴建一批、撤併一批學校,擴大資源供給,同時規劃調整全區學校布局,合理配置優質教育資源。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實驗區教育項目總投資37.77億元,新增學位22296個。
  • 「財經翻譯官」這幾萬億元的「錢」,怎麼來?怎麼花?
    今年的全國兩會是不同尋常的,在經歷了一場全民戰疫之後,這次特殊時期、意義非凡的重要會議承載了更多期許。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和挑戰,停工停產導致稅收收入下滑。2019年,我國實施的大規模減稅降費已達2.36萬億元,今年繼續實施新增減稅降費約5000億元。加上今年新出臺的階段性減稅降費政策,預計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
  •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十三五」時期甘肅省貫徹綠色發展理念...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汙染防治效果明顯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十三五」時期我省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取得顯著成效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文 潔秋日的蘭州,蔚藍的天空飄著朵朵白雲,黃河水穿城而過,向東奔流……不論黃河岸邊散步的市民,還是中山鐵橋上的外地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