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精蛋白民間價漲300倍 多地缺貨停心臟手術

2021-01-12 騰訊網

患者:「這種藥既不難做,又不貴,為什麼買不到?」

醫院:「就是因為太便宜了,才買不到。」

藥企:「啊!全國就我們一家在做這種藥!」

相關部門:「藥品停產屬企業的市場行為,我們將該情況向有關業務單位匯報後,方可給出答覆。」

「救心藥」魚精蛋白民間價格暴漲300多倍

藥,廉價也是一種錯?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李妍|北京報導

「這幾個病房的患者都是做心臟外科手術的,都因為缺這個藥(魚精蛋白)等著呢,醫院都停做手術了,只有緊急搶救的才能做,像我們這樣沒有生命危險的都得等著。」李阿姨靠坐在病床上,唉聲嘆氣。

她的手術已經一拖再拖,卻仍然遙遙無期。「這要等到什麼時候啊?住一天院就要花好幾百塊錢啊!」李阿姨越來越焦急。

今年7月底開始,李阿姨就在北京的安貞醫院排隊,等待做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可萬萬沒有想到,這一等,竟等了近兩個月。「醫院一直沒有藥,手術根本安排不了,我們也想了很多辦法,都行不通。」李阿姨的兒子曾聯繫北京市的其他醫院,希望能安排手術,但得到的答覆都一樣:「缺魚精蛋白,做不了。」

為了拿到魚精蛋白,李阿姨的兒子甚至跑回老家——四川成都,託親戚從醫院購買,但同樣「一針難求」。

李阿姨還在等待……

多個地區心臟手術被迫暫停

魚精蛋白,是從魚類新鮮成熟的精子中提取的一種鹼性蛋白質的硫酸鹽,是心臟外科手術中的必備藥品,且不可替代,一旦缺貨,心臟大血管手術都無法開展。

安貞醫院醫務處處長、心臟外科專家孔晴宇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由於魚精蛋白的緊缺,該院絕大多數心臟外科手術都被迫暫停了。「我們醫院目前庫存的魚精蛋白只有80支,只夠10~20個病人的用量,已保存起來用於急診搶救,之前安排的擇期手術都只能推後。」

為了獲得魚精蛋白,安貞醫院也想了各種辦法。「我們在向別的醫院『借』,也建議有能力的患者從外地購買。」北京安貞醫院醫務處副處長張蘭對《中國經濟周刊》說,「一個月前,我們就發現市場上買不到魚精蛋白了,我們僅能保證庫存,於是就發出了預警,要求醫務處全力以赴找藥。」

安貞醫院是北京市心臟病手術最集中的醫院之一,往常每個月都會安排300臺左右的心臟外科手術,而現在,擇期手術都被暫緩。整個8月,安貞醫院進行的心臟外科手術只有幾十臺。

「為了控制魚精蛋白的用量,我們醫院要求手術使用魚精蛋白必須經過醫務處審批,這算是特殊時期的管制辦法吧!」張蘭說,魚精蛋白緊缺並非首次,早在兩年前,魚精蛋白就曾一度緊俏,這幾年,該藥一直供不應求。

其實,不只是北京市的醫院,從廣東到山東,從四川到浙江,最近,全國多個地區都爆發了魚精蛋白緊缺、心臟外科手術被迫暫停的情況。

「全國都緊缺,到哪兒都買不到藥,別說市內的調配,就是跨省調度都拿不到藥。」張蘭說,他們也在等待有關部門的調配,希望能儘早解決供應危機。

9月初,在衛生部的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及魚精蛋白全國緊缺的相關問題,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表示:「此事應由國家藥監局負責,衛生部只負責藥品生產的審批和質量安全,價格問題由發改委管理。」

隨後,國家藥監局相關負責人公開表示,藥品停產屬企業的市場行為,待將該情況向有關業務單位匯報後,方可給出答覆。

一時之間,魚精蛋白面臨「沒人管」的窘境。

在我國,藥品的管理共有四個部委參與。藥品定價由發改委制定標準和監督;衛生部則擬定國家基本藥物採購、配送、使用的政策措施;國家藥監局負責藥品行政監督和技術監督,負責制定藥品研製、生產、流通、使用方面的質量管理規範並監督實施;國家醫藥儲備管理的工作則由工信部負責。

「四個部委參與管理,就會造成銜接和合作上的不暢,出了問題就沒有部委能夠統籌大局,為此負責,這是制度上的詬病。」衛生部全國合理用藥監測系統專家、中國非處方藥協會專家孫忠實教授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採訪時表示。

好在事情終於出現了轉機,9月12日,為了緩解全國魚精蛋白緊缺的形勢,國家藥監局緊急召集相關製藥企業開會,要求「全力保障魚精蛋白的市場供應」。

全國只有一家廠商在生產

李阿姨了解了魚精蛋白的基本情況後,很意外,「這種藥怎麼會緊缺?」

魚精蛋白並非「高科技產品」。「它在臨床上已經使用了50年,蛋白的提取工藝也並不難。」孫忠實說,「而且主要原料是海魚,在我國從來不缺。」

另外,魚精蛋白的售價非常低廉,並非「高價藥」。「魚精蛋白注射液的價格為一盒5支裝11.18元,平均每支才兩元多。大概一位病患手術中會使用4~8隻,最高花費不足20元。」孫忠實說。

「既不難,又不貴,為什麼還買不到呢?」李阿姨很困惑。

「就是因為太便宜了,才緊缺。」孫忠實說,由於藥價過低,利潤空間太小,生產廠家就沒有了積極性,所以乾脆停產,導致藥品供不應求。

據國家藥監局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國內只有三家企業擁有生產魚精蛋白的生產批文,分別是上海醫藥集團旗下的上海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下稱「上海第一生化」)、悅康藥業集團旗下的北京凱悅製藥有限公司以及多多藥業有限公司。其中,只有上海第一生化在持續生產。

上海第一生化有136項產品,魚精蛋白對於這家藥企來說,實在是微不足道。

該公司副總經理孫忠達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採訪時表示,此前他們並不知道自己是全國唯一的魚精蛋白生產商,這次「短缺危機」和「全國轟動」都是他們始料未及的。「去年,我們一共生產銷售魚精蛋白120萬支,平均一個月向市場投放10萬支。今年1—8月,我們只向市場投放了20萬支,巨大的落差直接導致市場供應告急。」

至於投放量減少的原因,據孫忠達介紹,多年來該公司一直向青島一家供應商採購原料,但從去年下半年起,出於安全監管和降低成本的考慮,開始自己供應原料。另外,2010年版《中國藥典》的頒布實施對藥品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對原料的標準和生產工藝的要求也要相應提高,根據相關規定,經過3個月的考察期後該藥才能批量生產,所以耽誤了供應。不過,我們從未停止生產魚精蛋白。」

一場轟動全國的魚精蛋白短缺危機,就這樣在不經意間登場。

孫忠達坦言,僅考慮企業利潤的話,生產魚精蛋白「非常不值」。「我們每月的生產能力是1000萬支,但魚精蛋白一年的全國需求量也不過120萬支,所以,在我們企業136項產品中,魚精蛋白所佔比例實在太小,而且市場還在縮小。」另外,魚精蛋白屬「限價產品」,盈利空間非常小。「如果企業只生產魚精蛋白,肯定是要虧本的,所以要搭配別的效益好的藥,才能收支平衡。」

北京凱悅製藥有限公司負責人則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在2007年拿到魚精蛋白的生產許可後,公司一直沒有生產該藥品,原因有三,「一是魚精蛋白是醫保目錄藥品,有最高限價,利潤空間太小,甚至不夠生產成本和流通成本。其二,魚精蛋白的原材料是太平洋深海魚,這種魚的成熟期在四五月,受自然條件約束和波動的可能性非常大。三是魚精蛋白的生產工藝比較複雜,是非終端滅菌的無菌產品,對生產過程技術要求很高,生產這種藥非常不划算,幾乎是沒有利潤或者入不敷出。」

為緩解此次波及全國的「緊缺危機」,在國家藥監局的要求下,北京凱悅製藥有限公司已經啟動生產,上海第一生化也開始加班加點提高生產量。

「我們已經把庫存藥分批發往最緊缺地區,目前庫存僅剩1萬餘支。」孫忠達介紹說,「本月13日,以新原料製成的第一批9萬餘支新產品已全部完工,進入到最後21天的產品檢驗周期,本月底、下月初就將全部投向市場。之後,我們就能恢復每個月8萬到9萬支的供應量,滿足全國市場的需求。」

「緊缺」背後的博弈

其實,魚精蛋白的緊缺絕非偶然。

早在2007年,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就曾委託中國價格協會、北京大學醫藥管理國際研究中心課題組開展專題調研,並形成《廉價短缺藥品價格問題調研情況報告》。

該報告顯示,2002年1月—2007年6月,媒體和地方醫療機構報告的疑為短缺的藥品合計為286個品種,其中14個品種已經沒有經銷,此外有6種藥品雖有供應,但是靠消化庫存維持,生產經營企業缺乏積極性,存在短缺風險。

課題組給出的解決之道是,一方面要注重解決短缺個案,保障臨床供應和用藥安全;另一方面要不斷改革完善體制機制,從根本上解決廉價藥品的生產使用問題。

2009年底,北京市醫藥集中採購服務中心也曾在官網上發布通知,專門針對短缺和低價藥品進行招標。在這份「短缺藥品目錄」上可以看到,除了血製品等老面孔外,維C銀翹片、去痛片、紅黴素等常見普通藥品都紛紛上榜,魚精蛋白和治療亞硝酸鹽中毒的特效藥「亞甲藍」也都赫然在列。

目錄「註解」顯示,該目錄是由北京市各醫院根據2008年臨床使用中收集的數據而制定,這些品種在全國也大多屬於短缺品種。

為什麼這麼多藥品面臨短缺?為什麼短缺多年難以根治?

據孫忠實介紹,從1992年起,我國開始嘗試建立基本藥物目錄製度。目前,我國共有11500種藥物,其中,已有307種屬於「基本藥物」,2300種屬於「醫保藥物」,這兩類藥物已經基本覆蓋了患者的日常必需。對於這兩類藥物,國家實行價格管制政策,並已先後27次降低藥物價格,以保障患者利益。

例如,國家對「基本藥物」實行招標採購政策,採取報價中標的形式,以保證質量穩定的低價藥入選。對於「醫保藥物」,國家實行最高限價政策,控制藥物的價格波動。而對於這兩類藥物之外的藥,主要採取市場定價的方法。

「可是這幾年原材料價格猛漲,人工成本也在上漲,相應的制度卻在一味控制藥價,不允許市場價上漲,利潤空間被逐漸壓縮,直至沒有利潤,甚至變成虧本生意,企業還怎麼做?我們也曾申請適度提高價格,但是一直沒有回應,違背市場規律的管制是行不通的。」一位藥廠的高管人員透露說,很多藥廠都存在著低價競標,但並不生產相應藥物的情況。「都是賺個名頭,打個廣告,等到藥物真正短缺的時候,相關部門又緊急召集藥廠,要求必須生產,藥廠為了應付差事就交一批藥,等過了這段時間就停產,短缺又會發生。」

孫忠實認為,針對魚精蛋白短缺的情況,相關部門在「頭疼醫頭、腳疼醫腳」,並沒有起到真正的根治的作用。「其背後的根本原因在於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之間的矛盾和博弈,市場需要不斷依供求關係調整價格,但缺乏彈性的現行機制顯然已無法滿足這個需求,如果還不改變現行的體制,類似的問題肯定還會不斷產生,簡單的低價政策,只可能遭到企業的抵制和退縮,最終受害的還是廣大的病患,這與調低藥價的初衷是不相符的。」

孫忠實建議,衛生部、發改委、藥監局和工信部四部委應該成立統一的統籌協調工作組,對目前經常緊缺的臨床必需用藥進行調查研究,並修改和完善相關的政策,建立長效機制才能避免類似情況的一再發生。

「首先,應保證供求信息的透明,做到及時的報告和反饋,有關部門應該先於媒體了解相關信息。其次,應及時解決緊急情況,要求廠家增加生產,加強配送。如果這些藥供應短缺是因為價格偏低的原因,發改委應考慮調價,保持廠商的生產積極性。有必要時,可以啟動政府補貼,以保證廠商的利益,從而保證藥品的及時供應。」孫忠實表示。

9月19日,李阿姨的兒子輾轉打聽到了購買魚精蛋白的消息,每支600元,是醫院公布價格的300倍。李阿姨的主治醫師建議她慎重考慮,怕藥品來源不明,有質量問題。但李阿姨很猶豫,因為她不知道還要多久才能等到醫院裡的正規用藥……

(中國經濟周刊)

相關焦點

  • 幕後:魚精蛋白為何此時缺貨?
    智慧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用如此通俗的一句告訴我們,一旦在某個地方摔倒過,就該本能的長點記性,這是人類原始反應。幾千年的古語,如今卻失靈了!這幾天,心臟外科手術常用的藥物魚精蛋白——又缺貨了。為何是「又」?因為同樣的情況,5年前國內剛剛發生過!
  • 北京安貞阜外醫院心臟手術藥魚精蛋白暫夠用
    近日,受廠家停產的影響,一支售價僅十幾元的魚精蛋白,在全國多地出現缺貨的情況,導致部分醫院的心外科體外循環手術無法進行。「心外科比較常見的體外循環大手術主要有置換瓣膜、搭橋等,如果沒有魚精蛋白,醫生是肯定不會開刀的。」協和醫院心外科張恆副教授表示。
  • 一隻「魚精蛋白」,能挽救多少「心」?
    魚精蛋白,這個聽起來很陌生的心臟病手術必備藥,突然在日前被爆出現全國性「缺貨」。這是自2011年以來,魚精蛋白第二次缺貨。在全國範圍內看,目前僅有兩家企業生產魚精蛋白。多家醫院表示多例心臟病體外循環手術已被迫暫停、推延,多少病人「命懸一針」。魚精蛋白為何會缺貨?心臟病人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挽救自己的心?什麼是「魚精蛋白?」
  • 上海全力組織生產緩解心臟手術藥「魚精蛋白」供應緊張
    新華網上海9月13日電(記者 俞麗虹、周琳)記者13日從上海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了解到,針對國內部分省份心臟手術用藥「硫酸魚精蛋白注射液」出現供應緊張的情況,上海市相關企業已加大力度組織生產,9萬支注射液月底即可投放市場。
  • 救命藥全國告急 魚精蛋白到底是什麼為何如此短缺
    「魚精蛋白誰能找到現貨?等著這個藥做手術,請朋友幫忙找找。」……自從加入醫療圈,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的微信朋友圈中經常會看到大量緊急找藥信息,基本上都是「不惜代價的跪求」。近期,一種稱為魚精蛋白的手術用藥在全國多地出現短缺甚至斷貨。「有朋友讓我幫忙找,說有多少要多少,但這不可能,我只好從北京和湖南兩家醫院調了一些給他應急。」北京一位醫療資深人士對記者表示。魚精蛋白是一種高效抗菌劑,在心臟手術中必不可少,無可替代,短缺、斷貨導致手術無法正常進行或延後。
  • 女童出生12天接受心臟手術 心臟停跳51分鐘(圖)
    出生僅僅12天,患有嚴重先心病的小西西(化名)就進行了心臟手術,醫生讓孩子心臟停跳51分鐘,然後鴿子蛋大小的心臟進行了一番「裝修」,為她重新建立了一座「心牆」,還用一把「小傘」堵住了她破損的「心眼」,挽回孩子寶貴生命,西西也是國內報導年齡最小的進行「心臟缺損鑲嵌手術」的患兒。
  • 心臟擴大到原來的1.5倍,經過1小時手術,4天後出院!這技術……
    心臟擴大到原來的1.5倍,經過1小時手術,4天後出院!今年,許先生再次複查時發現,由於未能及時進行手術,心臟已經擴大到原來的1.5倍,心功能嚴重下降,心超提示重度主動脈瓣反流,情況極不樂觀。
  • 心臟大血管外科成功實施罕見巨大左右冠狀動脈瘤合併多瓣膜病變手術
    圖1 心臟彩超提示巨大冠狀動脈瘤合併多瓣膜疾病CT冠狀動脈造影(見圖2)顯示左、右巨大冠狀動脈瘤,左側動脈瘤幾乎佔據整個胸腔,遠端冠脈迂曲,左側冠脈迴旋支遠端顯示不清。由於術前的檢查無法完全評估患者的病變範圍,預計手術方式基本涵蓋了成人心臟外科的大部分術式組合,手術存在極大的難度及不可預知性。
  • 巴斯德回應流感疫苗停售原因,五聯疫苗缺貨多地採取替換方案
    五聯疫苗潘太欣在2017年12月因8批次疫苗未通過食藥監總局批籤發手續而導致國內存貨緊張;凡爾靈流感疫苗被指有4批次效價下降,緊急停售。而對於凡爾靈,賽諾菲巴斯德公司表示停售系觀察到效價下降後主動採取的預防性措施,已主動與所有相關衛生監管部門溝通,停止使用剩餘的相關批次疫苗。
  • 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開創第三代外科手術 營收100倍增長
    營收100倍增長,股價60倍漲幅自成立以來,ISRG公司業績增長斐然,股價表現更是一騎絕塵,表現靚麗。ISRG營收從2000年的0.26億美元增長至2013年的23億美元,約100倍增長;股價從2000年上市的10美元,漲至2013年最高約600美元,60倍漲幅。
  • 心臟外科手術百年傳奇
    :只有充分的暴露、仔細的止血才可以給外科醫生必要的冷靜,使他們可以在手術臺上清晰地思考,有序地操作。如何避開血流的幹擾,安全地打開心臟呢?對於這個問題,絕大多數的醫生自然是迴避的,然而,任何年代都不乏那些富有智慧和想像力並且勇於實踐的人,來自加拿大的外科醫生比奇洛就是其中之一。或許是受加拿大常年冰天雪地的靈感刺激,比洛奇做了一系列動物的低溫麻醉實驗。他發現體溫下降,身體對血液氧氣的需求減少,血流變慢,心臟有可能出現短暫停跳。
  • 卡介苗皮試劑:缺貨半年 到貨漲價三倍
    熱聞快讀:    「卡介疫苗皮試試劑缺貨半年多,剛恢復供應價格卻漲了三倍多,這是奇貨可居還是趁火打劫啊?」市民張小姐此前因為8個月大的兒子一直沒有接種卡介疫苗而擔驚受怕,如今皮試試劑終於恢復供貨,但價格從20餘元漲到70多元,導致她一肚子不滿。
  • 心臟急救藥「硝酸甘油」短缺?多家藥店缺貨 大醫院可正常購買
    不過最近,有患者向《新聞360》反映,在南京各大藥房都買不到硝酸甘油,擔心藥品斷貨;有的還反映,他買到的硝酸甘油只是"換了一種包裝",價格就比原來貴上十幾倍。究竟怎麼回事呢?【多家藥店缺貨 網上藥店價格漲了10倍】李先生告訴記者,他患有心絞痛,需要常備硝酸甘油片,一旦發病就要立即服用。半個月前,李先生在外面突感不適,急需硝酸甘油片,但跑遍附近各家藥店,都沒有這個藥。最終李先生只能硬忍著疼痛,堅持到家後服藥。
  • 心臟手術之後 是否能運動?
    在門診中,曾遇到一位做了心臟瓣膜置換手術1年的60歲大叔,觀其精神矍鑠,步履穩健,自述術後一直在家,未曾出門運動鍛鍊,體重增長10多斤,問及其是否可以運動?心臟術後是該靜養,還是運動?其實,引起心臟問題的常見疾病,通常都是瓣膜病或者冠心病,但很多人都有點諱疾忌醫,久而久之,其心臟問題就愈加嚴重,直到對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後,才會選擇就醫進行手術。在手術前,大部分人的活動能力已明顯下降,表現為稍微運動就心跳加速、氣不夠用,或者運動後就出現胸悶、胸痛等不適。
  • 女嬰心臟多出一根血管 1分鐘心跳300下(圖)
    蘇晞教授和韓宏偉主任抱著小夢夢進入手術室  出生時心臟比正常人多長了一根「電線」,剛剛3個月大的小夢夢心臟一分鐘狂跳300次。  小夢夢是湖北黃梅人,出生1個多月後因肺炎住院,醫生發現她心律異常。之後,小夢夢的心臟就像脫韁的野馬,經常1分鐘之內狂跳300次,「擂鼓」似的心跳讓她口唇發紫、意識模糊。  四處求醫無果,小夢夢的父母9月26日找到武漢亞心醫院。醫生檢查發現,在小夢夢的心房和心室旁邊多出了一條「小路」,就像是多餘的「電線」,截獲了心臟發出的電波,引起心臟狂跳。
  • 男嬰大動脈長反出生13小時手術,核桃大心臟縫300針
    山東省立醫院心外科醫生為出生13個小時,體重只有2.7公斤的小樂樂進行了大動脈調轉手術,目前患兒恢復良好。4月20日晚上,山東省立醫院心外科王安彪主任醫師在外出會診回濟南的高速路上,接到醫院打來的緊急電話。一名剛剛出生不久的男嬰,因為完全性大動脈轉位而導致缺氧渾身青紫,氧飽和度已經從80%掉到了40%,急需手術救命。
  • 妊娠期心臟手術真有那麼可怕嗎?——上海六院勵峰
    善於吸收國內外最先進的手術理論和方法,並有開拓性工作。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開放,越來越多的家庭計劃著追生二胎,本來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很多人都面臨著高齡孕婦的問題。由於隨著年齡的增大,人的生育能力不斷下降,而在懷孕與生產過程中所承擔的風險也會比正常年齡生育的人大得多。其中,妊娠期心臟病是威脅母嬰健康的常見因素之一。
  • ...心臟直視手術|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先天性心臟病|心臟|房間隔缺損
    4月24日上午,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首例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體外循環下直視手術」成功完成,標誌著心臟大血管外科醫療技術水平又邁上一個新臺階。此例手術的成功開展,為魯南地區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帶來了福音。據悉,27歲的患者鍾某,2年前診斷為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
  • 女子1分鐘心跳300下 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停不下來
    女子1分鐘心跳300下 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停不下來時間:2015-10-01 13:44   來源:糗事大本營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女子1分鐘心跳300下 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停不下來 心臟病是一種很可怕的疾病,隨時都有要人命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