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芝師姐:宗教領域的複雜性讓一般人很難看到事實真相,每當我看到萬分虔誠的佛教徒,內心都會生起十分的同情和尊重,我自己也曾經是其中最虔誠的一員,當假佛法偽善的面紗一層層掀開的時候,真實的樣貌竟然是如此醜陋不堪,讓人難以接受。
(轉載)曝舍利子是佛界最大騙局,到底是怎...
2015-04-19 生命中不... 摘自 今日頭條
據中國日報16日報導,美國科技大學法學博士宋祖德在微博說:七祖祖德以為,舍利子被吹噓得很神,其實非常簡單,真正佛門之人必定是素食,屬鹼性體質,吸入大量纖維素和礦物質,經人體新陳代謝後,以結晶體的形式沉積於體內,死後經火燃燒結晶體顯露出來很正常,與是否得道成佛無關。普通人愛吃肉,屬於酸性體質,體內不會殘留結晶體。
那麼「舍利子」究竟是什麼?看一位資深人士的介紹
今年初,一位收藏界的朋友邀我參觀他高價沽來的一個「佛腦舍利」,那東西存放在一個水晶玻璃器皿中,顏色(琥珀色)和觀感都很像我以前做化學實驗時用的合成樹脂。朋友介紹說,這東西最大的神奇之處是,碰到「有緣人」,它還會在器皿周圍生出小舍利子。揭開玻璃蓋,異香撲鼻;仔細一看,器皿及蓋子上果然有著亮晶晶的好幾粒小「舍利」。「神奇吧!你的科學是不是不能解釋了?」因知道我從來不相信這類東西,陪伴我參觀的另一位收藏界朋友提出質難。
我當場給出了讓他們沮喪的解釋:這些所謂的「神奇」之處,只能說明這個「舍利子」是假的,原因簡單而明了:無論是「異香撲鼻」,還是「生出小舍利」,都證明了這個所謂的「佛腦舍利」具有強揮發性質;「小舍利」正是揮發物升華後再結晶的結果。舍利子本應該是火化產物,強揮發性物質怎麼可能還存在?要驗證其真假很容易,只要拿高火燒一次就清楚了(它會迅速玩完)。
我還告訴他們,生產這類東西,成本不會比生產樟腦球(主要有效成分為萘)之類高出太多;給我一顆「小舍利」,我帶回去在實驗室中化驗其主要成分(基本判斷為一種或幾種芳香烴),就可以複製出來:以合成樹脂為基架,摻以幾種芳香烴的混合物即可。合成樹脂基架可以保證「舍利子」不至於在一段時間後如樟腦球一樣消失。
後來我了解到,民間收藏的「舍利子」為數還不少,並且多數具有「異香撲鼻」及「遇到有緣人會生出小舍利」的特性。看來這類作假還是規模化的。期望我這篇文章不至於讓某些收藏家去撞牆。
但問題還不止於此。在我看來,所有不同於正常骨灰的、有著特異形態的那些五顏六色的所謂「舍利子」均值得懷疑。
原本,「舍利」(sarlra)指的僅是修行者的遺體、遺物、遺骨及其火化後留下的骨灰,並無特殊的含義(參見前佛教協會會長、中國佛學院院長趙樸初所著《佛教常識問答》)。近現代號稱有考古學界介入的兩次最重要的「舍利子」發掘事件——1851年在印度山奇掘出舍利弗和目犍連(釋迦摩尼的兩個得意弟子)的骨灰,以及1898年在尼泊爾南部掘出釋迦族供奉的釋迦摩尼骨灰,均未見其有特異性的報導。尤其是舍利弗和目犍連的骨灰,曾在科學昌盛的英國存放多年,居然也沒有科學家報導、研究它有何異狀。
「舍利子」或許是在中國一步步被神化的。中國的正史著作中,最早開始神化舍利子的大約是《魏書》最後一篇《釋老志》:「大小如粒,擊之不壞,焚亦不焦,或有光明神驗」。直到唐代的《法苑珠林》,還描述舍利子一般只有三種顏色:白色、黑色和紅色。
但到了今天,白色和黑色的舍利子已經毫不稀奇,甚至可以被大家輕視、忽略了,改而代之的是各種顏色、具有神奇效應的舍利子。與此同時,死後能產生五顏六色的舍利子已經不限於高僧大德,在家修行者、乃至於世俗「有道者」均可有此「法力」。
是因為今天的修行者其「修為」已經遠遠超越佛祖了嗎?我想即便是這些修行者本人也不能同意這一解釋。我給出的最簡單明了的解釋是:越來越豐富、越來越神奇的舍利子,純粹是科學發展的產物。藉助於化學手段可以輕鬆生產前述產生「異香撲鼻」及「生出小舍利」等特殊效果的「舍利子」,而要獲得具有各種顏色並能經受高溫煅燒而不酥化脆裂的超硬材料,今天也比千百年前容易、經濟多了。
最近一二十年,神化舍利子的風氣有爆炸式發展之勢,我認為這種現象是對「信仰高於迷信」的官方論點的一種挑戰。
。。。。。。
本來,以造假的手段製造「舍利子」來譁眾取寵甚至牟利(主要是一些景區),完全是對釋迦摩尼的一種侮辱;然而當下的佛教信眾為了維護某些「高僧」「大德」及其門徒的面子,以及為了捍衛舍利子神話,卻可以棄佛祖的尊嚴於不顧。
總有人喜歡強調一句話:「有很多現象是科學解釋不了的」。我的回答是:確實有著太多有待於未來科學去解釋的問題,而且隨著科學各領域的細分及研究的深入,未知問題還越來越多;然而,這些問題卻不是普通公眾能提出的。公眾自認為科學不能解釋的問題,要麼是偽問題(「現象」事實上不存在),要麼很容易解釋。在此不謙虛一句:想拿神秘現象挑戰科學界,請先過我這一關。(更多精彩內容可以查閱靈芝師姐微博)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