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大開元寺百歲高僧荼毗圓滿 舍利子入塔

2020-12-11 廈門網

  百人誦經送傳淨長老舍利子入塔

  泉州大開元寺百歲高僧荼毗圓滿,舍利塔建在南安豐州石亭寺,現場眾人共憶長老生平

  廈門網訊 據海峽都市報報導,10日上午11點,陽光明媚,天空湛藍無比。在南安豐州的石亭寺裡,泉州大開元寺百歲高僧傳淨長老的舍利子連同靈骨的入塔儀式如期舉行。

  2017年8月13日晚,傳淨長老在開元寺內安詳圓寂,荼毗圓滿後,示現舍利子,連同靈骨先被迎請回開元寺安奉。長老的舍利子連同靈骨的供奉方式,在一番商榷後,決定選址石亭寺,建舍利塔。

  舍利塔就矗立在「慧光講堂」門前(長老號「慧光」),塔上刻有長老的法相,與慧光講堂相望。舍利塔身後有巨石為背,文竹在側,頭頂是成片參天的古木,涼涼的冬風吹過,樹葉婆娑的聲音,清脆無比。

  長老愛靜舍利塔與慧光講堂相望

  「長老愛靜,石亭寺裡有長老的徒孫,這裡是安靜的山腰,長老肯定也是喜歡的。」開元寺的道契法師說,開元寺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寺裡不能私自建塔,需要經過國家文物局審批才可以,在幾番商榷之後,最終將大師百年後供奉的地點,選在了石亭寺裡。

  長老生前就曾到過石亭寺,2016年在這裡落成的「慧光講堂」,便是以長老的號來命名的。紅磚木扇門的講堂十分古樸,長老生前曾來這裡為弟子開釋,「塔與講堂對望,因緣就是這麼合和。」

  昨天上午11點15分,長老舍利子連同靈骨的入塔儀式正式開始。泉州大開元寺方丈道元法師主持,佛教界、社會人士、佛教信徒等百餘人到場共誦佛經。三四米高的舍利塔,塔頂被打開,舍利子連同長老靈骨,被放入塔身的槽內。

  「石亭寺離泉州市區很近,想來的時候,就可以來看長老。」入塔儀式前後約半個小時,長老生前的信徒們,久久不願離開,他們自發繞著塔身誦經祈福。長老雖已離開近5個月,但不舍的信徒們,依舊哭紅了眼。

  生前不舍花寺裡一分錢舍利子五顏六色

  「舍利來自於梵語,是印度人死後身體的總稱。在佛教中,僧人圓寂後的骨灰均稱舍利;在火化後,產生的結晶體,則為舍利子。」道契法師說,長老荼毗圓滿後,示現許多五顏六色的舍利子,有些在手電筒的照射下都會反光,似鏡面一般。舍利子在佛教中,受到尊敬和供奉。

  「長老畢生嚴持戒律,道心堅固修行高深。」昨天的入塔儀式現場,許多人憶起了長老的過往。道契法師說,長老過世前,都不捨得花開元寺一分錢,每個月廿六開元寺勤佛日,他的侄女來吃一碗開元寺的齋面,長老都要往功德箱裡投錢。道契法師親眼看見,還曾幫長老投遞過。

  長老生前行善無數,在上世紀50年代,因為時代的原因,長老曾被迫還俗,在一家碾米廠上班,退休後又再返開元寺。「長老的卡上,留有退休工資10萬元,應該是為他的身後事預留的。為了不違背長老生前的堅持,這筆錢都用在了他的身後事上。」

  讀書不多卻懂英文通透開悟善解人心

  「長老從小習武,19歲的時候,每天都要跑上東塔的二層,然後往下跳,再跑上去,跳下來……跳上跳下十幾次,練硬功。所以長老身體一直很硬朗。2005年,長老已經80多歲,我比他小了近50歲,掰手腕都掰不過他。」在道契法師眼裡,長老一生活得自律勤奮,雖然讀書不多,但竟然連英語都懂。

  勤奮的長老,對佛理奧義的參悟更是通透。開元寺的一位僧侶說,他在2001年前後,曾因為陷入困惑,心存想要離開開元寺的念頭。有一次,他在看《華嚴經》時,裡頭有一個字不懂,前往長老那裡請教。「長老從這個字講起,講到勸解我不要離開。我當時都震驚了,想離開的心思從來沒有與人透露過,長老竟然看出來了!他定是已開悟的人,看得透我的心。」

  長老圓寂的當天,道契法師曾去看望。當時是傍晚5點半,長老臥在床,撫著胸口,已十分虛弱。「我在心裡說著,我去為您誦《地藏經》吧。但我沒有說出口,長老已經對我點頭了。」道契法師說,原來長老已通透到可以感知他的想法了。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福建百歲高僧火化 燒出舍利子五顏六色(圖)
    在南安豐州的石亭寺裡,泉州大開元寺百歲高僧傳淨長老的舍利子連同靈骨的入塔儀式如期舉行。2017年8月13日晚,傳淨長老在開元寺內安詳圓寂,荼毗圓滿後,示現舍利子,連同靈骨先被迎請回開元寺安奉。長老的舍利子連同靈骨的供奉方式,在一番商榷後,決定選址石亭寺,建舍利塔。舍利塔就矗立在「慧光講堂」門前(長老號「慧光」),塔上刻有長老的法相,與慧光講堂相望。
  • 舍利子是否存在,又是如何形成,已有人申請專利
    ——白居易《遊悟真寺詩》 喜歡佛學的朋友一定對舍利子非常感興趣。因為佛家盛傳,只有那些得道高僧修為達到一定境界後,他們圓寂後才會留下舍利子。舍利子也不是只有一種,它有很多不同顏色。
  • 蘄春發現舍利子供塔 疑藏有五祖寺高僧舍利子
    荊楚網消息(楚天都市報)(記者周亞峰通訊員張壽來)日前,蘄春縣向橋鄉羊角尖廟在維修擴建時,發現一個舍利子供塔,可能藏有元明時期五祖寺高僧的舍利子。  據出土石碑記載,該舍利子供塔最早始建於元代至大四年,於清朝乾隆四十九年重建立碑,埋藏了附近東山寺、仁壽寺、弘慧寺等5座寺院高僧的遺骨。
  • 舍利子之謎:為什麼只有得道高僧死後才有?它究竟是什麼?
    據佛教典籍記載釋迦牟尼佛荼毗後,其弟子阿難尊者等在其骨灰中共得舍利八萬四千顆。這些舍利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火化後未燃盡的遺骨,包括頭頂骨、肩骨、中指指骨、牙齒等,另一種則是五光十色,晶瑩透亮的舍利子。當今存世的唯一一塊佛頂骨舍利出土於南京明代大報恩寺地宮中的阿育王塔中,是整個佛教界至高無上的絕世聖物。而佛陀所遺留的其他舍利子則形態不一,有較為稀少珍貴的蓮花狀舍利子及菩薩狀舍利子,更多的則是形似珍珠、瑪瑙、水晶、鑽石的舍利子,且光彩照人,絢麗奪目。
  • 佛教聖物舍利子為何高僧火化才有,真要功德圓滿?其實有現實依據
    舍利子則是舍利中的堅固微粒,又叫「堅固子」,在佛經上,舍利子是僧人生前因六波羅蜜(菩薩的修行)、戒定慧等功德燻修而自然感得,如今舍利的意思為「遺身」,是印度人死後身體的總稱,但舍利子的形成其實也有現實依據。
  • 參訪泉州開元寺 林中森按閩臺習俗「添油」
    林中森參觀泉州開元寺。  參訪泉州開元寺,可算是林中森閩南之行最放鬆的行程。昨日下午,他在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及省、泉州市臺辦工作人員陪同下,專程參訪這座千年古剎。開元寺古色古香,香火鼎盛,林中森虔誠地拜拜,還給了添油錢。  開元寺位於泉州最有文化底蘊的西街,建於唐朝垂拱年間,至今逾1300年歷史,是古泉州府三大寺廟之一,也是最具有閩南建築風格的寺廟之一,體現泉州「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的文化特點。寺廟裡也有不少臺灣遊客在參觀,認出林中森,熱情地跟他打招呼。  開元寺裡古木參天,高僧佛塔矗立。
  • 本煥長老化身窯昨開啟 出現大量七彩舍利子(圖)
    晶報記者謝銀波    昨日,在本煥長老法體進入化身窯後的第7天,弘法寺昨日向外公布,長老化身窯已開啟,分揀到了大量舍利子,並將於今日下午就本老舍利子情況向媒體召開新聞發布會。    昨日上午9時許,美麗的仙湖弘法寺後山,本煥長老荼毗地。弘法寺方丈印順大和尚、法師、居士以及安保人員等七八十人共同見證了本老的化身窯開啟儀式。
  • 為何得道高僧死後會留下舍利子?舍利子到底是什麼?有何神奇之處
    埋下之後會有一部分高出地面,稱之為塔,如同中國的墳墓一般。還有人會將放有骨灰的器皿放入屋內,同樣稱其為塔。舍利與塔是印度人民用來朝拜供奉的,如果是得道高僧經過火化而留下的舍利,在他們看來會尤為珍貴據傳2500年前釋迦摩尼涅槃之後,弟子遵循囑咐將其遺體火化,最後骨灰中遺留下來一塊頭頂骨、四顆牙齒、兩塊肩胛骨、一節中指指骨,被後人稱之為佛舍利。此外留下了很多晶瑩剔透、五光十色的小珠子,便是舍利子。
  • 聖嚴法師荼毗出舍利子和舍利花
    2月10日臺灣「今日新聞」報導,臺灣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的法體,8日下午進行荼毗(火化)儀式。雖然聖嚴法師在遺書中載明,要求弟子「勿撿拾堅固子(舍利子)」,但外界仍舊相當關切,聖嚴法師的法體究竟是否燒出舍利。根據當天為聖嚴法師進行荼毗(火化)儀式的管理員透露,聖嚴法師法體的確燒出了舍利子和舍利花,不過,法鼓山也將之視為骨灰。
  • 如何提高舍利子鑑定者的知識面
    舍利子被人們吹捧的太久,可是實際上舍利子其實並不為高僧所獨有,普通人也有可能有設舍利子。
  • 舍利子穿手串?你的命有多硬敢戴它?
    舍利子的意思就是人的遺體火化以後未完全焚燒乾淨的個別骨頭。舍利就是火化以後的遺骨。《心經》中,是指佛祖的弟子舍利弗尊者。他是智慧第一的阿羅漢。一般地說,舍利子是指得道德高僧園寂後,一種佛教的儀式叫荼毗,我們俗稱火葬,荼毗後不是如俗界全是灰,而是有物——有形的,能看見的,這種「物」就叫著舍利子,舍利子越多,說明這高僧成就越大,斷了輪迴,不在六道了。
  • 科學角度解釋:舍利子究竟是什麼?
    答案:舍利子不是結石,而是人體骨骼在火化時骨質重結晶的產物。什麼是舍利子?佛教中認為得道高僧,修為高的人死後被火化能夠產生色彩斑斕的晶體,這些晶體中黑色的是頭髮舍利,白色的是骨骼舍利,紅色的是肌肉舍利,琥珀色的是大腦舍利。
  • 淺談舍利子與舍利塔
    dhātuyo 指荼毗後之遺骨;前者即稱全身舍利,後者稱為碎身舍利。《長阿含·遊行經》卷四、《菩薩處胎經·常無常品》卷三等有全身舍利與碎身舍利之說。另外,將遺骨全部收入一塔者,稱為全身舍利;而將遺骨分置多處者,稱為碎身舍利。關於全身、碎身舍利之說,有人認為起源於古代印度梨俱吠陀時期所行之土葬與火葬二法,而以土葬之遺體稱為全身舍利,以火葬後之遺骨稱為碎身舍利。
  • 泉州開元寺廟會:延續的傳統
    開元寺大雄寶殿前香客雲集。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拍攝2018年2月11日,臘月廿六,是泉州大開元寺今年春節前的最後一個勤佛日,被稱為「尾敬」。「尾敬」是泉州人十分重視的日子,這一天,傳統泉州人借花敬佛,手提貢果、貢品赴開元寺朝拜。隨著開元寺勤佛日盛名遠播,新泉州人、觀光客也參與其中,成為這盛會中的一員。
  • 泉州旅遊必去的景點——開元寺
    開元寺 跟五店市是泉州旅遊,非常知名的景點,不管是外地來的遊客或是當地的泉州人,也會到此一訪再訪,除了佛教信仰會到開元寺 上香拜拜,開元寺 寬敞的休閒空間,不少長輩跟父母會帶小孩來這裡走走,說開元寺的傳奇故事,讓小孩對於開元寺 的一切,更加好奇一分,也能無形間的教導,佛教的習俗等等
  • 荼毗後形成的舍利子,暴露了和尚修行的真假
    而修行之人則不同,圓寂荼毗之後,有的能成為石頭之物的舍利子,還有的能成為七彩琉璃之物的舍利子,數量多少也有區別,但是,也有的像凡人一樣成為骨灰,這說明,他雖然名義是修行,其實就是一個凡夫俗子,假道修行。那麼,這些現象到底是怎麼回事?從外形來看,凡人與修行人沒有什麼兩樣,為什麼有這麼大的不同?
  • 得道高僧死後所化「舍利子」,到底是何物?怎麼形成的?
    在很多影視作品和小說中,得道高僧死後都會留下一名名叫「舍利子」的東西,而舍利子也被佛家視為至寶,可能有些人就好奇了,這個舍利子到底是什麼樣的東西,為什麼千百年來一直被如此神話,又為什麼只有得道高僧死後才能化出舍利子呢?
  • 青藏高原的神秘現象:修行高僧圓寂身體虹化,和舍利子一樣無解
    在佛教裡,舍利子無疑是最神秘的傳說。高僧圓寂後,遺體火化,骨灰中的結晶體,就是舍利子。在藏傳佛教裡,也有一個非常神秘的傳說——虹化。蓮花生大士,是印度佛教傳說中,最偉大的大成就者之一,也是藏傳佛教的主要奠基者。大約一千多年前,公元八世紀左右,蓮花生大士應藏王赤松德贊迎請入藏弘法,成功創立了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寶齊全的佛教寺院——桑耶寺。自從蓮花生大士到了西藏,修行者虹化的現象,也就不斷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