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李鎮西:真正尊重人的教育在學校如何發生?

2020-12-25 芥末堆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李鎮西:真正尊重人的教育在學校如何發生?

作者:寧寧 發布時間: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李鎮西:真正尊重人的教育在學校如何發生?

作者:寧寧 發布時間:

李鎮西的身份有兩個,已卸任的成都市武侯實驗中學校長,四川省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在今天上午的論壇演講中,排在他前面的演講者有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詹姆斯·莫裡斯、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平原、美國麻薩諸塞大學波士頓分校終身教授嚴文蕃。他說這麼多高屋建瓴的專家發言後,輪到他一個普通中學老師來講,大家可能會有很大落差。

但現場的實際情況是,15分鐘的演講過程裡,聽眾席響起不下三次的掌聲,比前面幾位演講者都多。他說我今天是來講故事的,用一張張他親手拍攝的學校師生的圖片來講。講他的學生,他的老師在學校的日常。就是這些日常激起了聽眾席上一陣陣的掌聲。

以下是整理後的演講實錄:

我縮小到學校民主管理的一個理念,就是學校文化。學校文化的題目還是大了,再縮小到對人的尊重,怎麼激發師生的尊嚴感、成就感、幸福感。

 剛才錢穎一談到民主原則並不能簡單地適用於每個領域,但是核心理念對人的尊重可以有不同的呈現。我今天的課件就是照片,就是故事,沒有什麼文字。我去年卸任校長,我們學校原來是農村學校,88%是當地農民孩子。如果按照一般的重點中學標準,成就感來自考清華、北大。我們學校是初中,不直接對高考,我們有很多拔尖學生,參差不齊。怎麼讓孩子有尊嚴,讓老師幸福,這是要思考的問題。

我們校園沒有標語口號,沒有大幅照片,沒有領導照片,有蔥蘢的樹木和一群活潑的孩子。這幾張照片都是我拍的。這是兩個教學樓之間分別兩幅巨幅照片交相輝映。這張照片是一次體育課我給孩子抓拍的,蓬勃的氣息撲面而來,他們向誰撲過去呢?我曾經把這個照片放大無數倍,掛在教學樓的牆上,寫了幾句話,表達對蓬勃氣息的一種感受,青春的氣息。他們的對面是我們的老師,也是我抓拍的。我曾經給這個照片也寫了句話,我想說明媚的笑聲是心靈散發的陽光,心中只有裝著陽光,才可能在孩子們面前有那麼明媚的笑容、燦爛的笑容。

我們學校無論民主管理也好、學校管理也好,都指向人。這兩段話我是在人民教育上一篇文章當中一句話,成都市武侯實驗中學是一所不刻意追求特色、不著力打造品牌的學校,不是不要特色、不要品牌,不可以追求、著力打造,我想讓每個老師、每個孩子有幸福感、快樂感、尊嚴感、價值感。

今天一定要起一個題目的話就是「人是學校文化的主角」。唐燕老師有一天到我辦公室哭訴,不當班主任,班裡的孩子管不了,遲到、曠課、打架,我說恭喜你有了科研對象,任何後進生都是科研對象,跟蹤他、研究他、思考他、剖析他,你會成為教育專家,她去研究去了。一年後回家生孩子,給我留下一本幾萬字孩子的成長故事,每天跟蹤,有分析、剖析、故事、細節,後來我把這段文字寫進一本書。

再後來她回到學校,不當班主任了,當辦公室主任。後來找到我說,我還想當班主任,她說我現在沒有研究對象心裡空,又當上班主任。過了幾年,我們學校辦公室主任到另外一個學校做副校長,全校老師競聘辦公室主任,她沒有報名,書記動員下,報名了,票數最高。教育局覺得這個年輕人很不錯,提拔她,上了研修班,專門培養一把手校長。過了兩年,她找到我說李老師,不行,你得尊重我,我打算辭去辦公室主任,退出研修班,就想做班主任,現在學校哪個班問題最多交給我,不是我多高尚,不是我多麼有能耐,而是我想研究。

到現在為止,唐燕還是一個普通的班主任。而且沒有幾乎任何榮譽,如果她不是三年前辭去辦公室主任,現在極有可能在另外一所學校當副校長,但是她認為幸福比優秀更重要。

我們學校這樣的老師很多,我每次看年輕老師精神不怎麼樣,萎靡不振,但是到講臺上神採飛揚,老師並不知道,看到老師課堂上形象,我每次聽課抓拍最傳神瞬間。

這些老師的照片,他們很驚訝,原來這麼帥、這麼美。把這些照片放大,掛在校園裡,滿校園都是老師們青春勃發的工作照,這就是對於他們的最大鼓勵。所以在學校看不到我一張照片,看不到各級領導視察照片。學生和老師是學校文化的主角,不是領導

這是我們學校普通老師,今年5月份,搞新教育開放周,她面對全國老師做20分鐘的演講,朱老師當時在下面,感動地手舞足蹈的笑,笑的特別開心。她當時這樣說,我並不領先,但是我在行進,我並不優秀,但我很幸福。

這張照片是我們學校一年一度體操比賽。有一年體操比賽過了一個星期,我在校園裡巡視早自習,一個小女孩追上來,一本正經地說,上周咱們年級搞體操總決賽,你怎麼沒看完就走了呢?我當時特別感動,感動她在乎我對他們的在乎,我也很慚愧,當時的確中途走了。我給她解釋,當時接到一個電話去開會,當時沒有看完。她若有所思點頭說,我跟你說,在觀看表演或者比賽的時候,中途離場是很不禮貌的,我說我知道了。但其實我當時心裡特別慚愧,我不好意思跟她講,當時我走的時候,專門給身旁的副局長打了招呼,我說抱歉,陳局長。我想為什麼能跟局長打招呼,不跟孩子們解釋兩句抱歉我去開會,不能看完比賽?一句話體現了對人尊重。我們尊重不是尊重領導,尊重每個人。

後來把這件事在全校大會上講,我們強調民主思想,但是一不留心暴露出對人的不尊重。這個事我們學校很多老師都知道,我給孩子們拍了很多照片,怎麼產生的這些照片?我拿著相機到處拍最感人的鏡頭,我為了取得視覺衝擊力效果,這張照片剛拍完,後面孩子在笑,原來體育老師正拿著手機在拍我。

 孩子們很多精彩的鏡頭被我化作永恆。隨處可拍,孩子們課堂照片,多傳神,經過他們的同意,尊重每個孩子,指普通孩子,並不一定是三好生或者十佳。有這樣的校園氛圍,孩子們很熱愛這個學校。這是最近幾天我們校園的情景,特別美麗,他們在微信上曬。孩子們用這種方式表達對學校的愛,銀杏葉組成各種圖案。

校園開放書吧的柱子上有這麼一個故事,我們鐫刻在柱子上。2009年教師節中午,周顯慧老師在我旁邊吃飯,她說李校長,我太感動了,今天早上,我的學生太好了。這個學期她剛接了別人管不下的班,很多差生。9月10日,開學不到一個星期,怎麼覺得很好?今天早上,幾個特別調皮的男生到農貿市場給她買一條魚,熬魚湯,送到學校作為教師節禮物,她沒喝,等到中午去學校給每個孩子嘗一口。這是她給孩子們餵魚湯的照片。

楊明老師想辦畫展,他是美術老師,始終因為機會不成熟,後來他帶領學生參加陶藝大賽,有獨特的創意,先是做竹簡到後來字丁,再到後來電子讀物,獲得特等獎。這幾個作品做成雕塑,放到校園內,讓每個老師的成就成為自己的豐碑,這是以人為本。

校名誰來寫,有人說我來寫,我覺得不合適,請名人寫都不合適,讓孩子寫。初一五班的一位同學的字,鐫刻到校門上。我說等你80歲的時候,告訴孫子說,這是奶奶當年留下的字。我們小學也是五年級的學生寫的。成都市武侯實驗中學附屬小學,無論哪位領導人題詞,都不如孩子的字讓我感動。這是我們的學生,這是以人為本。

在我們學校有一個特殊的亭子,怎麼來的?三年前的十年校慶,讓老師們、同學們收集很多物品,鋼筆、課本、教材、書,裝起來埋在底下,百年校慶再啟封,為90年後的師生留下珍貴的教育現場。

我有兩封信,寫給百年校慶的一封信,寫的什麼,埋下去了,90年以後就知道了。挖掘的時候歡迎在座各位去參觀。其實我寫的信告訴他們今天的學校是怎樣的,我們的追求是怎樣的。

我這樣寫道,我說不必用堆疊的榮譽來證明教師的成功,教師的光榮就印在歷屆學生的記憶裡,這就是我們的追求,我們所有的追求是希望踐行我們的理念、校訓,讓人們因我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謝謝大家!

1、本文是

芥末堆網

原創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

了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

告訴我們。

來源: 芥末堆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

相關焦點

  •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首屆(2015)年會 現場圖文直播
    論壇簡介 由《經濟觀察報》與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共同發起的「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首屆(2015)年會」 嘉賓介紹
  •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七屆主題年會在北京舉行
    12月11-13日,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七屆年會在北京舉行。本次年會由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主辦,元知智慧教育論壇合辦,今年年會的主題是「營造教育新生態」。
  •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七屆年會在京舉行 專家學者共論「營造教育新...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吳婷】12月11-13日,由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主辦、元知智慧教育論壇合辦的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七屆年會在北京舉行,今年年會的主題為「營造教育新生態」。諾貝爾獎獲得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官員、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官員、中國著名的教育家等60餘人在論壇發表演講。
  • ...用思想照亮未來——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七屆年會在北京舉行
    聚焦教育新生態   用思想照亮未來——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七屆年會在北京舉行  12月11-13日,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七屆年會在北京舉行。本次年會由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主辦,元知智慧教育論壇合辦,今年年會的主題是「營造教育新生態」。
  • 中國的「蘇霍姆林斯基式教師」:三十載平民教育路
    中新社成都9月10日電 題:中國的「蘇霍姆林斯基式教師」:三十載平民教育路  中新社記者 殷櫻  「平民教育是培養『人中人』的素質教育。」56歲的平民教育踐行者李鎮西認為,平民教育就是讓人人都得到受教育的權利。  9月10日是中國第30個教師節,也恰逢成都武侯實驗中學校長李鎮西執教的第一個班畢業30周年。在教師節前夕,李鎮西與他的第一屆畢業生舉行了30周年畢業聚會。回望三十載教學之路,李鎮西感慨,是學生們的愛讓他一直在平民教育路上前行,也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激勵著他做事業的開拓者。
  • 首屆中國丹麥教育論壇舉行 12位專家共話未來教育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新教育研究院院長、中國丹麥教育論壇中國方主席李鎮西。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供圖中新網北京9月22日電 (記者 馬海燕)首屆「中國丹麥教育論壇」22日線上舉行。中國和丹麥的12位知名教育專家學者共同探討疫情給教育帶來的挑戰、影響與啟發,共同展望人類未來教育的可能性。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新教育研究院院長李鎮西擔任中國丹麥教育論壇的中方主席。他說:「這次疫情讓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生命教育、誠信教育、科學教育、合作教育、公民教育。」
  • 探究教育之路 助力兒童成長——中國兒童中心與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1月31日,中國兒童中心與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國兒童中心主任苑立新和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秘書長馬國川共同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未來,雙方將開展深度合作,攜手致力於實現學前教育的優質發展,提高校外教育的質量和水平,推動中國兒童的健康成長。
  •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程介明:面對不確定的時代,大學教育應如何...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程介明:面對不確定的時代,大學教育應如何變化?發布時間: 2016-12-17 14:47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 李鎮西:「教育的100種可能,是源於孩子的100種可能」
    記者丨何安安李鎮西已經寫了83本書。近日,李鎮西的第83本書《教育的100種可能》經由灕江出版社出版,這位被稱作「中國的蘇霍姆林斯基式教師」的知名教育者說,「教育的100種可能,是源於孩子的100種可能。」
  • 聚焦教育新生態,極客晨星少兒編程聯合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聯合舉辦...
    12月12日,極客晨星少兒編程與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北京市日壇中學實驗學校聯合主辦的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七屆年會在北京召開。本次論壇主題為「走向常態化的項目學習」,會上,極客晨星創始人兼CEO展爽與教育部中考改革專家組副組長,山西教育廳原正廳級督學張卓玉、北京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王磊、首都師範大學教授、人工智慧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蔡可、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課程與教學研究室主任、上海學習素養課程研究所所長夏雪梅、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副主任、研究員、浙江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張豐
  • YiYi英語創始人譚佳璐受邀參加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於2014年12月14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是為對教育改革具有長期認真思考的資深學者提供的一個交流平臺,平臺的最大特點是跨界交流。論壇成員既有教育理論家,也有教育實際工作者,既有經濟學家,也有人文學者,將來還要邀請政界、企業界、自然科學界的人士參加。"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將堅持實事求是的精神,聚焦於中國教育改革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努力架設起學術研究與公共政策之間的橋梁,為深化教育改革和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建言獻策,聚智啟思。
  • 信息化如何改變西部教育?第二屆中國西部教育發展論壇在京舉行
    來源:環球網8月23日,第二屆「中國西部教育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與西北師範大學聯合主辦,北京樂平公益基金會、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和北京新東方公益基金會協辦。論壇主題為「信息化如何改變西部教育?——停課不停學的經驗與教訓」。在23日上午的開幕致辭中,民進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副秘書長、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朱永新做了論壇概述。
  • 教育的溫度-讀李鎮西的《教育的智慧》
    把每一個學生培養成幸福的人,是有溫度的教育思想。李鎮西老師,堅持自己的教育理想,一直堅持每天寫教育日記,教育手記和教育隨筆。他寫下了近20萬字的學生心理諮詢通信和青春期教育論文,決不人云亦云,做一個勇於獨立思考的教育者。多少年的教育實踐,他形成了這樣的教育思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著眼於每一個人的發展,而不是培養考試機器,而教育學生學會做人,乃是教育的核心思想。
  • 【李鎮西】如果一所學校沒有特色,就不是好學校嗎?——在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七屆年會上的演講
    剛才周國平先生講到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與教育的關係,我就想到,信息技術可以給教育生態增添積極的新的因素,也可能給教育生態帶來消極的東西。比如,有人已經指出,高科技正讓應試教育越來越精緻。今年三十人論壇的主題是「營造教育新生態」。我演講的題目是:我想辦一所沒有特色的學校。
  • 第二屆中國西部教育發展論壇在京舉行
    開幕致辭中,民進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副秘書長、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朱永新做了論壇概述。他指出,新冠疫情讓我們重新定義學習,思考技術如何賦能教育。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全世界進行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網際網路教育實驗,線上教育也經歷了一次真正意義的「大考」。「後疫情時代」,教育同樣需要「新基建」。要把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有機結合起來,重構學習中心和學習流程。
  • 第二屆中國西部教育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
    中國日報8月24日電(記者 鄒碩)8月23日,第二屆「中國西部教育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與西北師範大學聯合主辦。論壇主題為「信息化如何改變西部教育——停課不停學的經驗與教訓」。在23日上午的開幕致辭中,民進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副秘書長、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朱永新做了論壇概述。他指出,今年的新冠疫情,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定義學習,思考技術如何賦能教育。
  • 第二屆「中國西部教育發展論壇」在京舉行
    8月23日,第二屆「中國西部教育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與西北師範大學聯合主辦,北京樂平公益基金會、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和北京新東方公益基金會協辦。論壇主題為「信息化如何改變西部教育——停課不停學的經驗與教訓」。開幕致辭中,民進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副秘書長、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朱永新做了論壇概述。
  • 就學校品牌問題與李鎮西老師的兩次商榷
    ——就學校品牌問題與李鎮西老師的兩次商榷 文 | 王正 身為一個四川人,生於蜀長於蜀,雖大學畢業即執教羊城,但對巴蜀教育家始終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李鎮西老師也就成了我非常欽佩乃至崇拜的教育人。雖未曾謀面,但李老師「鎮西茶館」的文章我卻常常拜讀,每每奉為圭臬。
  • 紅星書評|李鎮西:個人愛好可以尊重,晦澀文風不宜提倡
    編者註:此文為教育哲學博士、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李鎮西先生撰寫的最新文章,經李鎮西先生授權,今日在紅星新聞發布。原文標題為《你有寫作的自由,我有不讀的權利——我看那篇有爭議的高考滿分作文》。一個考生完全有決定自己怎麼寫的權利和自由,包括李鎮西在內的任何人都不容置喙(對不起,我這裡也有意用了一個不常用的成語,其實就是無權多插嘴的意思,嘿嘿!)也就是說,人家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和別人是否看得懂一毛錢關係都沒有!人家寫的本身就不是時事新聞、人物通訊或社會評論,更不是「如何做水煮肉片」的說明書,又不是給大眾讀的文字,關你什麼事?
  • 教育專家李鎮西:為什麼要讓孩子都出類拔萃?要找到適合的路
    教育專家李鎮西:為什麼要讓孩子都出類拔萃?李鎮西很認同一位教育家的名言:千萬不要讓分數成為一個人精神領域的全部內容。他認為如果一個人只能在分數上表現自己,那麼可以認為他根本沒有表現自己。「為什麼現在很多家長都要讓孩子非常拔尖,出人頭地呢?」李鎮西表示,每個人的天賦、經歷、成長環境不同,適合其人生規劃也不盡相同,家長和老師需要主動幫助孩子找到屬於他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