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南京12月1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李潤文)2020年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當天上午8時,南京郵電大學聯合全國66所高校進行線上公祭,讓當代大學生在找尋所在城市當年抗戰史的遺蹟或母校辦學足跡的過程中,穿越14年的抗戰史,在這個跨越時空的找尋歷程中,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2016年,南郵和兄弟高校第一次發起高校聯合公祭活動,南京有10多所高校參與,一直到今年擴展至全國的67所高校。今年的在線公祭除了原有的宣誓環節外,增加了在線獻蠟燭小程序,公眾可以掃碼進入公祭平臺,點擊蠟燭,進入到中國地圖界面,選擇相關抗戰史的地點,通過今昔對比圖,緬懷歷史,還可以點擊留言,發表自己的公祭感言,保存並分享到朋友圈。
2005年由南京郵電大學校友——全國政協委員趙龍在全國兩會上第一次提交提案,呼籲每年12月13日舉行國家公祭,由國家領導人參與公祭活動,2014年這一提案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式通過。南郵發起聯合公祭活動,旨在響應校友,國家公祭日是為了守護不能忘卻的記憶、捍衛不能否認的真相,為的是喚起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祈盼戰爭的陰霾遠離人類,和平的陽光灑滿人間。以「祭·誓」作為聯合公祭的主題,也是想讓大學生發表自己的態度,不忘歷史、矢志復興。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