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青島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調查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活病毒。
儘管之前我國24個省份報送了298萬份檢測結果,僅在22件食品及包裝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且病毒核酸載量較低,此前也未曾分離到活病毒,但這次冷凍食品外包裝查出活的新冠病毒,還是提醒我們一定要重視從冷凍食品包裝感染的環節。
但是並不是說就不能吃冷凍食品了。只要我們注意防護,一樣的可以安全地吃冷凍食品。
哪些人可能感染呢?
本次從青島冷鏈食品外包裝分離出活病毒,證實了在冷鏈運輸特殊條件下新冠病毒可以在物品外包裝上存活較長時間,在特定環境條件下,物品表面存活的病毒可能導致無有效防護的易感接觸者發生感染,感染風險人群主要為冷鏈物品從業人員。
搬運、加工工人感染中風險,所以這些人更要加強防護,戴手套、勤洗手、不要用髒手摸身體的任何部位,如果發現自己發熱、咳嗽等,一定要在戴口罩的前提下立即到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就診,並主動告訴醫生自己的職業和接觸史。
中國疾控中心建議工作中經常與具有較高新冠病毒汙染可能的冷鏈產品密切接觸的行業從業人員,如從事冷鏈產品裝卸、加工、銷售等的人員,需增強防護意識,做好日常防護,避免皮膚直接接觸可能被汙染的冷鏈產品,接觸冷鏈產品後未脫掉可能被汙染的工作服並洗手消毒前不摸口鼻眼,工作完成後需立即洗手消毒,定期進行核酸篩查。
作為普通消費者,怎樣才能安全吃冷凍食品?
一方面我們國家已經在從源頭上儘量減少這種可能性;另一個方面,作為消費者採買處理屬低風險,所以也不要就不敢吃冷凍食品了。
但我們還是要注意加強防護措施,一是儘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觸進口冷凍水產品及包裝,能戴一次性手套就戴手套,不能戴手套的,在接觸進口冷凍水產品及包裝以後一定要及時洗手;二是千萬不要不洗手就用接觸過進口冷凍水產品及包裝的手,直接去觸摸眼睛,嘴巴,鼻子等;三是在製作和保管食品的時候,一定要養成生熟分開的習慣;四是吃進口冷凍水產品的時候一定要煮熟煮透。這樣就沒有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