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想要廢除太子劉盈,群臣全力阻止,只能說上天真的眷顧劉邦

2020-12-25 泡麵侃史

《史記》中有一段劉邦想要廢除太子的描述非常的有意思。

原文是:及帝欲廢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為太子,大臣固爭之,莫能得;上以留侯策即止。

大意就是說劉邦想要廢除太子,冊立戚夫人的孩子劉如意為太子,群臣都反對劉邦這樣做,雖然劉邦還是堅持想要廢除太子,但還是被張良的計謀勸阻了。

雖然古代實行嫡長子繼承制,但是這個理由顯然不能解釋為什麼群臣均反對冊立劉如意為太子。

對於劉邦,基本所有人的印象就是貪酒好色,《史記》中也是直言不諱的描述劉邦確實是貪酒好色。

(影視中的高祖劉邦)

但劉邦有一個最大特點就是善於用人,這也是劉邦對於自己的評價。

就是劉邦善於用人這一點,為漢室江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一點在劉邦準備廢除太子劉盈的時候有了一個充分的展現。

讀完下面的內容,你就會不得不讚嘆,劉邦真的是得到一批肱骨之臣,劉邦是真的幸運。

太子劉盈坎坷成長之路

劉盈就是後來的漢惠帝,性格仁厚,柔弱,但是也就是因為這一點,劉邦就想要廢除劉盈。

劉盈的成長之路也是非常的坎坷的,他是在劉邦落魄的時候和呂后生下的孩子。

可以說在劉邦徵戰天下的途中歷盡坎坷,也可以說是九死一生了。

根據《史記》記載:漢王急,馬罷,虜在後,常蹶兩兒欲棄之。

(影視中的太子劉盈)

大意就是說當時劉邦在彭城之戰大敗以後,在逃跑的途中,想要馬跑的快一點,就將劉盈和後來的魯元公主扔下馬車。

這段描述也驗證了太子劉盈在劉邦徵戰天下的過程中也是歷經坎坷,甚至還被自己的父親深深傷害了。

這就是劉盈的成長,在劉邦未起義之前,和劉邦吃糠咽菜,在起義中,擔驚受怕。

雖然成長坎坷,但是在這歷經磨難的成長過程中,劉盈已經不知不覺之間在漢朝這些功臣之中建立了自己的威信。

不論是對於蕭何、曹參這些劉邦最原始的班底,還是對於張良這些後來投靠之人,實際上都已經默認為劉盈為劉邦的繼承人。

畢竟當時劉邦除了劉盈也沒有其他兒子了,雖然後來劉邦寵愛戚夫人,有了劉如意,但是劉如意和劉盈相比,最大的不足就是在群臣中的威信為零。

呂后在朝中的勢力

上面我們說了太子劉盈在坎坷的成長路途中在劉邦的班底中造就了自己的影響力。

但是大家不要忘記了那個在西漢權傾朝野的呂后,他可是太子劉盈的母親。

她可是跟隨劉邦從起義之初到最後得到天下的人,她在劉邦的原始班底中的影響力也是巨大的。

(影視中的呂后)

要知道當時殺淮陰侯韓信的時候,作為漢初三傑之一的蕭何可以沒有和劉邦打招呼直接就和呂后密謀殺死了韓信啊。

還有一直躲避朝局爭鬥的張良,在呂后的要求下,也不得不為呂后出謀劃策。

甚至在劉邦令陳平、周勃殺死樊噲的時候,陳平也是不得不考慮呂后的影響力。

這就是呂后在漢初天下的影響力,雖然不能威脅到劉邦,但是在劉邦死後,以戚夫人當時的勢力。

能夠和呂后對抗的機率為零。所以如果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當上了太子,在劉邦死後,劉如意基本沒有資本能夠打壓呂后。

劉如意強勢個性不適合漢初天下

根據《史記》記載:孝惠為人仁弱,高祖以為不類我,常欲廢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類我。

這是劉邦想要廢除太子劉盈表面原因,大意就是說劉盈太過柔弱,和自己不像,而劉如意和自己比較像。

影視中的劉盈

具體劉邦想要廢除劉盈的原因,我們後期再論,至少劉邦想要廢除太子劉盈的表面的原因是因為劉如意和劉邦一樣的個性。

我們知道劉邦是那種閒不住的人,對於漢初的天下,需要的不是擁有漢武帝、高祖這類開疆擴土打天下之人。

需要的是像漢文帝、漢景帝一樣能夠修養生息之人,從這點來看,劉盈顯然比劉如意更加適合做皇帝。

劉邦沒有想到劉盈、呂后的影響力,群臣想到了,劉邦沒有考慮到天下局勢,群臣想到了。有這樣一批肱骨之臣,我們不得不說上天真的眷顧劉邦。

註:本篇為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劉邦廢除太子劉盈,為什麼沒有成功?
    ,按照規矩,劉盈繼承皇位是板上釘釘,但改立太子這種事情在歷史上,時常發生。戚夫人相貌較好,且能歌善舞,深得劉邦歡心,在某種程度上,的確是因為劉邦寵愛戚夫人,才令劉邦決定去改立太子,但改立太子事關重大,其中涉及到諸多因素,所以說就算劉邦本人也不能完全拍板。史料記載「及高祖為漢王,得定陶戚姬,愛幸,生趙隱王如意。」
  • 劉邦試圖幫戚夫人除掉呂雉,奈何呂雉實力太強,劉邦也無能為力
    劉邦的人生,可以說就是從娶了呂雉之後開始有所起色的,他在當亭長的時候,被秦朝統治者派去護送一群工人到長城去修築長城,結果半路上這些人跑了很多,劉邦因為害怕自己會被問罪,就只能躲起來,這些時間都是呂雉在幫助劉邦照顧家人,並且想辦法解救劉邦。
  • 劉肥是劉邦的長子, 卻沒被立為太子, 劉邦忌憚這個原因不敢立!
    皇位的繼承理論是都是實行嫡長子繼承制,就是說皇位的第一繼承人是皇后生的第一個兒子。劉肥是劉邦在還未成親時與曹氏的私生子,劉邦正經的嫡長子是他與呂后的兒子劉盈。所以劉肥雖為長子卻是庶出,有嫡長子劉盈在他是沒資格繼承皇位的。但嫡長子繼承制只是理論上的,皇位的繼承是有很多變數的,事實上有很多的皇帝都不是嫡長子,卻最後得到了皇位。於是便有了嫡庶之別。
  • 都說虎父無犬子,雄才大略的劉邦,為何有個懦弱短命的兒子
    項羽 劉盈的懦弱和他的父母劉邦、呂雉有很大的關係。 劉邦在從小對劉盈沒有過多關愛,甚至一度遺忘了他還有個兒子。劉盈 據史書《史記·項羽本紀》記載,被項羽追殺的劉邦在逃命時為了讓車馬跑得更快,他企圖將兒子劉盈和女兒推下馬車,還好夏侯嬰護著,劉盈和魯元公主才沒被劉邦扔下車。
  • 呂氏亂政是藉口,劉邦提議周勃為太尉另有深意,只能說呂后不夠狠
    關於秦說漢(302)呂氏亂政,呂氏亂政是藉口,而劉邦又推心置腹地建議周勃為太尉,只能說呂后不夠狠劉邦臨終時,與呂后交談時,不但提到丞相的人選就是陳平,而且還提到讓周勃協助陳平。劉陵曰:「高帝刑白馬盟曰:'非劉氏而為王,天下共擊之'也許有人說,既然劉邦在他生前就已知道呂后不好,為什麼不早殺呂后呢?實際上,劉邦並不是不想,真的做不到。有一次,劉邦想要廢除太子劉盈,改立劉如意為帝,當時朝廷大多數大臣都不贊成,呂雉甚至請出「商山四皓」為帝。最初蕭何、曹參等都是呂家的座上賓,都是呂系的人。
  • 理性的鬥爭:劉如意為何無法成為太子
    事實上,少女時期的呂雉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善良的女子。她不到二十歲就嫁給年長自己二十多歲的劉邦,照顧他的私生子劉肥,從未有過怨言。即使後來漢高祖劉邦稱帝,呂氏一族飛黃騰達的時候,呂后也幾乎沒有因為個人原因而掀起腥風血雨。有人說她殺死韓信、彭越等開國功臣,但說到底也不過是在為劉邦辦事罷了。可以說,劉邦在世的時候,呂后即便遇到心中不悅之事,也會儘量壓制自己的怒火。
  • 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是怎麼處置劉邦的八個兒子的?史料很不可信
    漢惠帝二年,劉肥回京朝見,劉盈以家禮接見大哥,讓他坐上首。這下惹怒了一旁的呂雉:神馬東西,上首位置是你坐的嗎? 毒蛇開始暗暗憋勁,她悄悄準備了兩杯毒酒,放在劉肥面前。劉肥絲毫沒有覺察,他端起酒杯就要給弟弟敬酒。劉盈也不知情,他隨手端起另一杯毒酒,準備跟大哥乾杯。 呂雉大驚失色,抬手打掉劉盈的酒杯。這個怪異的動作,讓劉肥吃了一驚,再愚笨的人心裡也會產生疑惑。
  • 樊噲分明是劉邦的連襟,為什麼劉邦臨死前,還要殺樊噲呢?
    劉邦臨死前,有人告密說:樊噲計劃等劉邦死後,幫助呂后殺戚夫人和趙王劉如意,劉邦聽後大怒,馬上命令陳平和周勃去把樊噲殺了。劉邦為什麼聽到這樣一句話就下令殺樊噲呢?劉邦的老丈人呂公很有眼光,劉邦在沛縣當泗水亭亭長的時候,去呂公家赴宴,呂公精通相面之術,一眼看出劉邦有帝王之相,宴會結束後,呂公單獨把劉邦留下,一打聽劉邦還沒有娶媳婦,呂公喜出望外,馬上決定把女兒呂雉嫁給劉邦,劉邦是個大齡青年,因為不務正業,婚姻上也是個老大難,有這天上掉餡餅的事,當然高興得答應了。
  • 司馬遷說呂后是劉邦「微時妃」,意思是說呂后身份是妾不是妻嗎?
    如司馬遷在為殷商寫傳記的時候,就說殷商始祖契的母親是帝嚳的次妃,再從後邊的「三人行浴」來看,次妃應該不是繼室,而是妾。 司馬遷在為周作傳記的時候,就說周的始祖棄的母親是帝嚳的元妃,元是第一的意思,既可以理解為第一個妻子,也可以理解為髮妻、嫡妻。 所以,妃,既有妻的意思,又有妾的意思。
  • 劉邦的八個兒子,都啥結局
    他是庶長子,其母親是劉邦娶呂雉之前的情婦曹氏。公元前201年受封齊王。劉邦在世之時,劉肥有過一段平安歲月。公元前195年,劉邦去世,呂后專權,劉肥過上了膽顫心驚的保命生活。公元前193年,齊王劉肥朝見漢惠帝。漢惠帝劉盈想與長兄一敘兄弟之情。飲宴之時,劉盈與劉肥行的是平等之禮,且讓這個兄長上座。
  • 劉邦崩逝,劉盈懦弱,如果沒有呂后這樣強勢的太后,漢朝會如何呢
    劉盈繼位時16歲,按前朝慣例,他在20歲的加冠禮之後便可親政,但實際當時呂后依舊執掌朝政,他卻縱情酒色,虛度光陰,以碌碌無為結束了短暫的一生。因此,劉盈懦弱的人格一覽無餘,相比較13歲時登上秦國王位便籌劃奪回王權的嬴政來說,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 呂雉有任意殘害劉邦諸子的能力嗎?根本沒有
    劉肥出生的時候,劉邦還是一名快樂的單身漢,四處遊蕩,回到家就遭劉太公吐沫星子蓋臉。推算劉肥要比二弟劉盈大十二三歲,呂雉進劉家門的時候,劉肥約十歲。高祖五年,劉邦登基稱帝,當年劉肥被冊封為齊王,並離開長安就藩。漢惠帝二年,劉肥回京朝見,劉盈以家禮接見大哥,讓他坐上首。
  • 漢高祖劉邦對於呂雉後來的黑化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藉此機會,劉邦也渾水摸魚揭竿而起,成為了一支義軍首領。伴著劉邦開始起義,開始「創業」,呂家可謂是傾囊相助。除了資金扶持以外,呂雉的兩個兄長呂澤和呂釋都加入了劉邦的隊伍,呂雉的妹妹也為了劉邦擴充實力而嫁給了粗鄙的屠夫樊噲。進封漢王后,劉邦開始與項羽巔峰對決而爭奪天下,打響了最後的戰役。
  • 呂后唯一一次的手下留情,只因他跟劉邦說了一番話!
    呂后在獨掌大權之後,對於得到劉邦寵幸侍寢的那些妃子可謂是恨之入骨,其中最恨便是戚夫人。呂雉曾因為漢軍大敗被楚軍所俘,後來直到楚漢議和才被放回歸漢,而回到劉邦身邊的呂雉卻發現劉邦身邊早已有了寵幸的戚夫人,因為年輕貌美經常服侍在劉邦身邊並深得寵愛,還因為寵愛她甚至想要廢自己兒子的太子之位,這一切的一切讓她怒不可遏,可是因為自己的丈夫對這些姬妾的寵愛讓她暫時忍住了。
  • 張良一生足智多謀,歸隱前獻出的一計,卻差點斷送了劉邦的江山
    因此,當他看到劉邦逐漸穩固帝位以後,就獻出了最後一計,之後就退隱山林。從此以後,史書上就再也沒有記載張良出謀劃策的事情了。可就是張良這最後一計,卻差點葬送了劉邦的江山。眾所周知,劉邦晚年的時候,和呂后的關係很不好,這不好直接體現在太子之位上。
  • 劉邦最後為什麼沒有立戚夫人為皇后呢,真正的原因你了解多少
    劉邦很清楚,如果他死了,戚夫人會遭受呂后的瘋狂報復。那劉邦為什麼不直接讓戚夫人當皇后呢?戚夫人自然是不用說的,肯定會有這樣的想法,但她的基礎和能力,還無法達到那個高度。所以只能想別的決策,首先想到的是換太子。如果太子是劉如意,那麼她的夢想就會實現。劉邦很想把太子換成劉如意。為了保護戚夫人,劉邦去世前,還一直在糾結此事。
  • 作為劉邦和呂雉唯一的愛女,魯元公主是什麼下場?
    西漢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呂雉是個毒後,她在歷史上威名赫赫,曾以女子身份臨朝稱制,手握西漢最大的權力,但是就算她再怎麼厲害,再怎麼呼風喚雨,她僅有的兩個兒女卻都過得不如意,下場悽慘。漢惠帝劉盈就不多說了,劉邦生前不喜歡這個兒子,還一度想要廢掉劉盈的太子之位。等劉盈終於榮登大寶,卻一個不小心被親生母親折磨戚夫人的法子給活活嚇得病倒,沒過幾年就英年早逝了,死的時候才23歲。
  • 劉邦為何不把第四句寫出來?他是真不敢
    在和匈奴的戰役中,劉邦等人被圍困於白登山,足足七天七夜。不過,上天眷顧劉邦,最終讓他逃過了一劫。所以,劉邦的心中仍然充滿擔憂。而這第三句,就相當於詩歌四要素中的第三部分,「轉」。圖片:劉邦與他的髮小們劇照按理說,「轉」之後就到了「合」,也就是總結。
  • 魯元公主:父親劉邦把我當棋子,隨母親顛沛流離,高貴卻可憐
    還是司機夏侯嬰見到被踢下馬車的兩個孩子十分的可憐,就停下馬車,將兩個孩子重新放到了馬車上繼續駕車。劉邦十分的惱怒又一次將兩個孩子踢下了馬車,夏侯嬰見狀,又一次將兩個孩子救了回來。劉邦面對追上來的士兵,放下身段向追兵首領求饒,最終逃過了一劫。
  • 韓信從被劉邦賞識,到被呂后斬殺,為何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可以說,沒有蕭何就沒有後來的劉邦,他是當之無愧的「元謀功臣」。因此,蕭何在劉邦集團中有無可替代的地位,那他費盡力氣去追的人,劉邦當然也大感興趣。 蕭何無疑是韓信的伯樂,而且相比夏侯嬰,蕭何說的話分量更重,能夠起到影響劉邦的效果。是蕭何成就了韓信,這點毋庸置疑。但是話又說回來了,蕭何為什麼要推薦韓信啊?是因為個人交情嗎? 顯然不是!韓信投奔劉邦很晚,並且長期只是一個小官,跟蕭何攀不上什麼關係。蕭何推薦韓信,是真的覺得他可以幫助劉邦一統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