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后唯一一次的手下留情,只因他跟劉邦說了一番話!

2020-12-14 騰訊網

  呂后在獨掌大權之後,對於得到劉邦寵幸侍寢的那些妃子可謂是恨之入骨,其中最恨便是戚夫人。呂雉曾因為漢軍大敗被楚軍所俘,後來直到楚漢議和才被放回歸漢,而回到劉邦身邊的呂雉卻發現劉邦身邊早已有了寵幸的戚夫人,因為年輕貌美經常服侍在劉邦身邊並深得寵愛,還因為寵愛她甚至想要廢自己兒子的太子之位,這一切的一切讓她怒不可遏,可是因為自己的丈夫對這些姬妾的寵愛讓她暫時忍住了。

  在表格的最右列,有一個「侯第」,明確為次序,也就是說,在一個表格裡,有兩個次序排列,前者以蕭何居首,應為高祖始封十八侯,而後者則以曹參居首,應為漢惠帝在位時,曹參為相國時的重排。

  不過無論哪個排序,周呂侯呂澤和建成侯呂釋之都不符合「上侯、位次第一」的說法。也就是說,要麼這段記載裡,呂祿和陳平睜著眼說瞎話,要麼就是這個次序本身就不是歷史真相的全部。事實恰恰是後者。

  有一次他在朝堂上提及了此事,大臣們一聽劉邦要廢太子,大驚失色,紛紛站出來反對。太子是天下的根本,廢掉太子也就意味著動搖了天下的根本,況且太子並沒有什麼過錯,怎麼能夠輕易廢掉呢?不過劉邦是不會善罷甘休的,再說他畢竟是一國之君,如果他執意要廢,任何人都拿他沒辦法。這個消息一傳出,第一個感到恐慌的人就是呂雉,如果太子劉盈被廢,那麼她的皇后之位也就不保了,她很快就會被戚夫人所取代,因此呂雉非常害怕,終日惶恐不安。

相關焦點

  • 司馬遷說呂后是劉邦「微時妃」,意思是說呂后身份是妾不是妻嗎?
    如司馬遷在為殷商寫傳記的時候,就說殷商始祖契的母親是帝嚳的次妃,再從後邊的「三人行浴」來看,次妃應該不是繼室,而是妾。 司馬遷在為周作傳記的時候,就說周的始祖棄的母親是帝嚳的元妃,元是第一的意思,既可以理解為第一個妻子,也可以理解為髮妻、嫡妻。 所以,妃,既有妻的意思,又有妾的意思。
  • 如果韓信娶了魯元公主,做了劉邦和呂后的女婿,還會被呂后殺嗎?
    淮陰侯韓信最終為婦人呂后騙殺,臨死前,韓信很不服氣地說,「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意思是說,他韓信後悔沒在楚漢相爭時照蒯通建議地那樣背漢自立,才落到現在為兒女子所欺詐致死的結局,這難道不是天意嗎?
  • 韓信晚年有多慘,劉邦說煮了他,呂后說扎死他,最後死在鍾裡
    劉邦問了呂后一句:韓信死時,有什麼遺言嗎?呂后回答他:韓信說,他後悔沒有用蒯徹的計策。劉邦想起了那個齊國的辯士蒯徹,很生氣,下詔全國緝捕蒯徹。很快,蒯徹被押送長安。劉邦問他,是你教韓信謀反。蒯徹說,是我,可惜他不聽。他要是用我的計策,陛下怎麼誅滅他。劉邦大怒,說我把他烹殺,煮了他。。
  • 劉邦老婆呂后的蹊蹺死因:民間說被瘋狗咬傷,最後因狂犬病發而亡
    我們跟大家聊過好幾個中國古代帝王的非正常死亡,有一個人其實是很有意思的,這個人應當是中國古代最知名的女政治家之一——劉邦的老婆呂后。呂后就是沒稱帝,實際上人家在後半生是有著帝王般的權力的,而且呂后當政的時候,對呂家人是大加封賞的。如果按照正常推算,呂后能夠多活幾年的話,很有可能漢家天下未必能一直姓劉,可能就得姓呂了。
  • 韓信從被劉邦賞識,到被呂后斬殺,為何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劉邦帶來的人馬多有思念家鄉而逃走者,劉邦也管不了,索性放任去留。可當他聽說連蕭何都走了,當場氣得罵娘。結果一兩天後,蕭何回來了,說自己只是去追逃走的人,劉邦才感到心安。 為什麼劉邦這麼看重蕭何呢? 因為他在劉邦的大業中太重要了。
  • 大功臣韓信被呂后處死,死前說了一句話,劉邦聽後竟害怕不已!
    秦末的時候為了參加反秦鬥爭而投向了項羽,但是後來項羽也一直沒有重用他,於是他的好友蕭何便向劉邦舉薦了他,於是韓信便入了劉邦帳下。劉邦不僅戰魏國,得三秦,勝趙國,還被劉邦封以齊國,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開國功臣,卻被呂后用計殺死,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審食其與呂后有感情,劉邦劉盈都饒過他,為何劉長卻把他錘死
    應該說,在那時候審食其與呂后還沒有產生感情。但是,隨著劉邦在外打江山,身邊的美女越來越多,甚至當戚夫人與劉邦朝夕相處以後,呂后的心理肯定發生了變化,對劉邦已經有了不滿。再後來,當項羽前往攻打齊地,而劉邦趁此機會奪取了項羽的都城彭城,並在彭城大鬧項羽的後宮。項羽知道以後,立刻回防,把劉邦打得大敗,劉邦趕緊逃跑。
  • 曹參本身並沒多大能力,為何劉邦、蕭何、呂后都推薦他當宰相
    劉邦去世前,呂后到劉邦的病床前問劉邦,蕭何去世後,應該選誰當宰相(指右丞相)?劉邦說曹參。呂后又問曹參去世後呢?劉邦說王凌。但是無論是劉邦,還是蕭何,卻都只是推薦曹參當宰相。而且,呂后最後竟然也真的就讓曹參當宰相了,這是一件奇怪的事。我為什麼會說呂后讓曹參當宰相,是一件奇怪的事呢?要知道,當劉邦把韓信遷封到楚地,把齊地給了他的長子劉肥以後,就封曹參為齊地的宰相(先叫相國,後來叫丞相),曹參跟著齊王劉肥多年,與劉肥的感情非常深。也就是說,曹參是劉肥的人。
  • 劉邦死後,匈奴單于為何要給呂后寫「情書」,呂后是如何應對的?
    這封信的大致意思就是說,他匈奴大單于也是單身,呂后死了老公同樣也是單身,兩個人過的都很孤獨,沒有一點樂趣,不如他們兩個結合一下,搭火過日子吧。很顯然這是一封帶有屈辱性的信!呂后可是一個狠辣的角色,當她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氣得是直哆嗦,匈奴真的是太無法無天了。
  • 都說呂后心狠,將戚夫人做成人彘,專家:你看她是怎麼對呂后的
    她在司馬遷的筆下是唯一一位可以記載在《史記·十二本紀》中的女性,與始皇嬴政,楚王項羽平分秋色。但她原是漢高祖劉邦的結髮之妻,是歷史上第一個皇后。 只因其是劉邦之妻,數次擄掠,任意欺凌。每一次項羽處於弱勢,呂雉就是最好的擋箭牌。但是她的丈夫,她兒女的父親,天下的漢王。卻沒有對自己這個結髮之妻產生任何一點點的憐愛之情,不聞不問。 且在公元前203年,呂雉終於自楚營中解脫歸來。漢王劉邦的後宮之中,還出現了一個女人—戚姬。
  • 呂氏亂政是藉口,劉邦提議周勃為太尉另有深意,只能說呂后不夠狠
    關於秦說漢(302)呂氏亂政,呂氏亂政是藉口,而劉邦又推心置腹地建議周勃為太尉,只能說呂后不夠狠劉邦臨終時,與呂后交談時,不但提到丞相的人選就是陳平,而且還提到讓周勃協助陳平。劉陵曰:「高帝刑白馬盟曰:'非劉氏而為王,天下共擊之'也許有人說,既然劉邦在他生前就已知道呂后不好,為什麼不早殺呂后呢?實際上,劉邦並不是不想,真的做不到。有一次,劉邦想要廢除太子劉盈,改立劉如意為帝,當時朝廷大多數大臣都不贊成,呂雉甚至請出「商山四皓」為帝。最初蕭何、曹參等都是呂家的座上賓,都是呂系的人。
  • 為什麼有劉邦的寵幸,戚姬還是鬥不過呂后|思想食堂
    口述/姜鵬 整理/思想食堂劉邦生命中有兩個很重要的女人,一個是呂后,生了個兒子叫劉盈,被立為太子;一個是戚姬,生了個兒子叫劉如意。後來劉邦因為寵愛戚姬,想廢了劉盈,立劉如意為太子,但沒成功。現在他因為他的情愛和欲望要換太子,『骨肉之間,雖臣等百餘人何益?』我跟戚夫人對他來說功能是不一樣的,我在他心目當中怎麼可能替代戚夫人呢?」不過張良最後還是給出了一個主意,讓呂后去請「商山四皓」來給太子做背書。
  • 西漢最牛開國功臣:當面罵劉邦,呂后向其跪拜,百官都怕他
    公元前202年,劉邦終於徹底擊敗項羽,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劉邦稱帝後,沒有忘記那些為他出生入死打天下的開國功臣們,「訖十二年,侯者百四十有三人」。在這些開國功臣中,有一位牛人,他居然敢當面辱罵劉邦,甚至連跋扈囂張的呂后都向其跪拜,滿朝文武沒有不怕他的!
  • 劉邦病逝於長安長樂宮中,呂后卻四日不發喪,這到底有什麼名堂?
    簡單地說,利用秦始皇帝的權威來打壓其他人,順利地完成權力交接。到劉邦這裡也一樣,可能在一些現代人的眼裡,覺得劉邦不過爾爾,但在當時人的眼裡,劉邦卻是非常厲害的,他兩年破秦,四年滅項,坐擁天下之後仍舊馬不離鞍,親自部署親自指揮,將謀反的諸侯王誅殺殆盡。
  • 呂后傳奇:善良的呂后為何會變的心狠手辣!
    我們現在一想到呂后,除了一些歷史學家會想到呂后在她在專權那個時期,漢朝的社會繼續向前發展,繼續執行休養生息政策,在她之後迎來了文景之治,這是呂后歷史的正面意義!但是絕大多數人想起呂后,首先會想到他專權,殘酷,狠毒,陰險,因為呂后給後人留下的印象比較多的就是怎麼整治跟他爭寵的這個戚姬,如何跟蕭何合謀把韓信給弄死等等,反正都是這害人的殺人的爭權力的這樣的事情。
  • 天不怕地不怕的呂后卻怕這個男人
    呂后是中國歷史上出了名的「女暴君」,人彘多出名?呂后發明的。韓信有名吧?呂后下令當著她的面斬成兩段。彭越是開國功臣,劉邦打算流放他,呂后把他帶回長安,殺掉做成肉粥分賜諸侯王。劉邦的長子劉肥雖然不是呂后親生,但是在呂后膝下養育多年,但是呂后差點用毒酒毒殺他,毫無母性可言。對幾個沒有養在膝下的兒子就更狠了,被呂后活活毒死的、活活餓死的、嚇到自殺的。呂后執政十幾年間,殺人無數,為人處世說一不二,比劉邦更加剛愎自用,可就是這樣一位鐵腕手段的獨裁者在面對這個強敵時也不得不低頭。
  • 冒頓單于要在劉邦去世之後,給呂后寫情書,呂后是什麼反應?
    在滎陽、成皋對峙之前,深受劉邦的賞識,可是,成皋、滎陽被攻破之後,御史大夫周苛以及紀信等人全部悲慘殉國,可唯有韓王信投降了項羽。後來劉邦重整旗鼓殺回來,韓王信再次歸順劉邦,因此,此事過後,劉邦對韓王信便是有了隔閡。
  • 劉邦明知自己死後戚夫人會遭呂后報復,為何不立戚夫人為皇后
    劉邦十分想將太子改為劉如意,為了保護戚夫人,在劉邦死前,他也提出過改立太子的要求,但最後不了了之。戚夫人的種種不良企圖,被呂后看在眼中,記恨在心中,劉邦很清楚如果他死後,戚夫人必定會遭受呂后瘋狂的報復,那麼為何劉邦不直接立戚夫人為皇后?
  • 劉邦辛苦打下的天下,因酈商一席話,避免了漢朝第一次傾覆危機
    小人物改變大歷史,有時一個不起眼的人、一句不經意的一番話,直接改變了歷史的走向。就在西漢初期,在劉邦剛死後,酈商的一席話,挽救了即將傾覆的大漢天下。呂后像劉邦一樣,也擔心自己的兒子難以駕馭功勳赫赫的大臣,畢竟在劉邦駕崩之時,太子劉盈只不過17歲的樣子。 劉邦死了,呂后有點慌了,慌亂到差點毀掉大漢王朝。當劉邦已經去世4天,呂后秘不發喪,竟然與劉邦的家臣審食其密謀誅滅軍功集團。
  • 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什麼不繼承皇位?
    齊王劉襄是劉邦的長孫,劉肥的長子,漢惠帝六年,公元189年,劉肥去世,劉襄繼承齊王之位。公元前187年,呂后封她的侄子呂臺為呂王,從齊國割出濟南郡做為呂臺的封國,公元181年,呂后又封劉澤為琅琊王,從齊國割出琅琊郡做為劉澤的封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