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今天接著介紹粥品,它極有東北特色,名為大碴子粥。
小編雖然是北方人,但是離東北較遠,這款粥是在一個東北飯館中喝到的。小編家鄉也廣泛種植玉米,最常見的吃法是把它磨成細玉米面做粥喝,這麼大顆粒的碴子是幾乎沒有的。當時看著那麼大一大碗大粒玉米,覺得它應該不好喝,但是喝了之後才發現它比玉米面要美味的多。它保留著更多的玉米清香,而且很有嚼勁,看著顆粒很大,但是因為去掉了皮和胚芽,實則很軟,細嚼開來來就會被它那清甜的味道則折服。
大碴子的做法也很簡單,秋收時把玉米棒曬乾,拿去加工,工人就會按照需求磨成合適的大小。除了有大碴子之外還有小碴子,它的顆粒要更小一些。因為大碴子很硬很大,需要提前浸泡,在它充分吸飽水分後變得膨脹,此時再煮粥,耗費時間會更短。
與它搭配的芸豆也是一個妙物,它味甘性平,可以滋補腸胃,益腎溫中,它所含有的胺基酸種類特別齊全,纖維素含量也比較高,可以有效的預防便秘,預防結腸癌,它的澱粉含量比較低,而且多為直鏈澱粉,所以較難吸收,能更好的維持血糖穩定,有利於減肥瘦身。它的顆粒較大,顏色紅鬱,看起來就很有存在感,吃到嘴裡更是又面又甜。它之所以是紅色,因為含有一種天然的色素,名為花色苷,這種成分抗氧化性特別強,可以提高免疫力,預防衰老。不過它不能過量食用,每天用50克就好。因為它特別容易引發脹氣和腹痛,如果本身腸胃能力較弱,或者有腸胃疾病,則要少吃。
剛才已經提到了,大碴子粥要提前浸泡,但是我們今天並不是原始做法,而是無需浸泡,直接煮製。用普通的鍋肯定不行,所以本次用的是高壓鍋,這種鍋煮粥燉肉非常快,但是卻有爆炸之憂。所以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完全掌握技巧,正式煮粥時要先查看一遍,確保鍋子的功能正常,在熬粥過程中一定不要開蓋,等鍋開之後要調成小火細煮。它的做法是這樣的。
準備
它需要的食材如下
大碴子2/3碗,紅芸豆1/3碗,水6碗。
都準備好,正式開工。
製作
1把大碴子和芸豆按照分量舀出,其實它們的佔比並不固定,喜歡哪一種可以多加一些,只要總數是一碗即可。
2把它們放入水中,衝洗兩遍,不要下手搓,否則營養物質會大量流失,只要把漂浮的雜物去除即可。
3洗淨後立即放入鍋中,加入需要的水量,蓋蓋開始熬煮,先煮30分鐘。
4時間到了開蓋,此時會發現粥已經熟了,但是還達不到綿軟的程度,用勺子攪拌一遍,防止糊鍋。
5蓋上蓋子,繼續燉30分鐘。
6時間到了再次開蓋,就會發現它已經很軟爛了,此時就可盛出食用了。
小貼士
1如果喜歡稀粥,可以把水量調為七碗。
2除了芸豆之外,還可以加一些紅棗和花生。
3如果沒有高壓鍋,用普通的燉鍋也可,但是一定要提前浸泡,最好過夜。
4在食用時可以配一點小鹹菜或者一個鹹鴨蛋。
總結
在喝了大碴子粥之後,小編就分外嫌棄玉米面粥了,誰讓它既沒口感又沒香氣呢?後來問了一下本地的師傅,它們也可以做成碴子,於是小編就可以經常喝它了,你也趕緊嘗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