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引言

2021-02-19 不發表就出局










作為正文的第一部分,引言用於提出問題、提煉研究內容、交代研究思路、規劃本文餘下部分的具體安排。好的引言應按一定的邏輯結構書寫,以便讀者在閱讀引言後,能了解論文關心的問題是什麼、清楚問題的來龍去脈與重要性,並知曉論文餘下部分的安排。除此之外,引言還需要為讀者準備一些包括關鍵術語定義在內的基本知識,以便讀者能順利進入全文的閱讀。

標準的引言主要由背景問題、需求問題、剩餘問題和本文研究問題四部分構成,這四部分之間以及本文研究問題與論文餘下部分之間還需要一些銜接內容,以此方式書寫的引言最方便讀者了解問題的來龍去脈並為閱讀全文做好準備。

背景問題  需求問題  剩餘問題  本文研究問題

1. 四個問題之間的銜接與關係

背景問題是所研究的問題的廣義來源或應用對象。大多數情況下,背景是橫向的,以覆蓋面來衡量廣度,一般以應用領域作為背景。也有一些背景是縱向問題的延續,以深度或久遠來衡量背景的廣度,往往以更基礎的問題作為背景

需求問題是背景問題中的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剩餘問題是為了滿足需求,還遺留了哪些需要大家一起做的問題。

本文研究問題是指本文研究要解決的屬於剩餘問題的問題。

相鄰兩個問題之間有一些過渡內容進行銜接。對於需求問題,需要指出其在背景問題中的重要性。在剩餘問題和需求問題之間植入研究現狀分析,用於從現有研究牽引出本文研究內容。在剩餘問題和本文研究內容之間呼應需求,指出本文研究內容對實現需求有何意義。除此之外,本文研究內容之下還需要介紹研究思路(甚至研究目標)以及本文安排,以便過渡到論文餘下部分。

四個問題存在明顯的邏輯關係。一曰倒金字塔關係:背景問題、需求問題、剩餘問題和本文問題涉及的範圍由寬到窄。二曰從屬關係:本文問題屬於剩餘問題的一個子集,剩餘問題屬於需求問題的一個子集,需求問題是與背景問題相關的問題。三曰承前啟後關係:按順序,論文引言先交代背景、接著是需求、需求後是遺留問題、最後才是本文研究問題。

雖然在成文後有以上順序關係,但本文研究問題才是論文的核心,因此,在寫作中我們可以先書寫本文研究內容,再以遞推方式書寫其餘部分。這種遞推更有利於合理地讓各部分保持密切關聯。

正因為如此,往下我們先介紹如何書寫本文研究內容,再介紹如何向上遞推出剩餘問題、需求問題和背景問題,向下遞推出研究思路、本文餘下部分的安排。

...  剩餘問題  本文研究問題  研究思路 ...

2. 如何介紹本文研究問題(內容)

本文研究問題是本文需要具體研究的內容。那麼,如何介紹本文研究內容呢?這可以從已經得到的研究結果來明確要介紹的研究內容。事實上,我們本來可能規划過更多研究內容,或者實際完成了許多研究內容,但在本文中,我們可能只介紹其中部分研究內容的研究結果,有的研究根本沒有給出結果,因此,反過來,我們就只應介紹那些我們將介紹研究結果的研究內容。

你的研究內容,就是你得到主要研究結果的研究對象。舉例而言:(1)如果你的研究結果之一是得到了B與A之間的定量關係,那麼與此相關的研究內容就是B與A之間有定量關係的研究;(2)如果你的研究結果之一是得到了設計某產品或者模擬某類詳細的方法,那麼與此相關的研究內容就是某品的設計方法或某模擬方法研究;如「我們將研究可以進行區域性長周期預測的天氣預報模型";(3)如果你的研究結果之一是澄清了兩個觀點之間的衝突,那麼與此相關的研究內容就是澄清兩個觀點之間的衝突;(4)如果你的研究結果是證明了某個猜想,那麼與之相關的研究內容就是該猜想的證明,如,「在本文,我們將對A猜想是否正確進行證明」。

如何啟動研究內容的介紹呢?這就需要向上銜接剩餘問題。例如,「依據研究現狀分析,我們知道尚需解決...等問題,而本文將考慮其中的...。具體而言,我們的研究內容是...」。

... 研究現狀 剩餘問題  本文研究問題 ...

3. 如何介紹剩餘問題

剩餘問題是指還有哪些問題值得研究,也稱為遺留問題。本文研究內容是從這些剩餘問題而來,因此,剩餘問題至少包含本文研究問題。那麼,如何指出剩餘問題呢?

對剩餘問題的介紹本來是在研究現狀之下,是通過梳理研究現狀指出的需要人們進一步開展研究的問題。指出剩餘問題時,向前應呼應需求,向後應牽引本文研究問題。

為什麼要呼應需求呢?因為,不管前人做了多少工作,可能的剩餘問題的數目是無法想像的,你無法窮舉那些可做的東西,尤其不知道別人還會認為有哪些問題值得進一步研究。如果呼應需求,那麼就能找到對剩餘的問題的數目的合理限定。

可以使用「顯然,為了解決...(需求問題),現有研究現狀遺留了如下問題」或者「不難看出,目前的研究結果離實現....這一需求還有距離,需要進一步開展...等問題的研究」。當然,如果一些之前的文獻指出了還有哪些問題需要研究,而你正好就是研究這些被指出的問題,那麼就只需要明確是研究誰指出的問題。

向下銜接本文研究問題的方式很直接, 可以在介紹完剩餘問題後,簡單陳述「本文考慮其中的...問題,具體研究內容為...(介紹本文研究內容)」。

... 需求與意義 研究現狀  剩餘問題  ...

4. 如何介紹研究現狀

與任何一個研究方向相關的已有研究,都可能有成百上千的相關文獻。這就要求在介紹研究現狀時,只圍繞需求介紹相關工作。為此,可以採取以下策略。

(1)對文獻數目進行必要限定。具體策略可以是,對於大多數早期研究和與本文關係不是特別密切的研究,可以通過引用綜述論文或研究現狀涵蓋的引文較全面的其他文獻等兩類文獻中歸納的綜合性結論來大幅度減少引文數目(使用「文獻【n】介紹了近期人們關於...的一些工作,指出...」或相似句型介紹)。

(2)重點介紹那些與自己工作密切相關的文獻工作,不管年代如何。尤其是那些將牽引出遺留問題的重要研究以及將成為本文研究基礎的一些工作(如研究方法或結論、用於對比的研究結果等)。

(3)適當介紹一些近期發表的文獻。目的是讓讀者知曉當前人們關注的問題是什麼。

不管是何種情況,引用的文獻和總結的現狀均應與本文指出的需求問題有關。介紹現狀時,應歸納出人們解決了什麼問題,獲得了什麼重要結果,提供了什麼有價值的觀點,有什麼限制等,而不能簡單指出誰研究了什麼(除非是要說明引起了眾多關注,但這一般出現在需求與背景介紹中)。

例如,不能寫成「Smith等人(2010)研究了氣象預報模型」,而應寫成「Smith等人(2010)提出了一種可用於解決...且具有...等特點的氣象預報模型」。

研究背景 需求與意義 研究現狀  ...

5. 如何介紹需求問題

前面指出,本文研究內容是研究現狀分析中指出的遺留問題,研究現狀分析是圍繞需求展開的。所謂需求,就是人們的期待,是更大的人群、行業甚至社會期望有什麼突破。這種期待的特徵是,對背景問題有重要意義。

如何突出意義呢?一種是說明引起了較多關注(可以引用一系列近期文獻說明),另一種是給出有意義的理由。

以下三個舉例中,第一種是以關注度來說明重要性或意義,後兩種則是給出有意義的理由:(1)全球氣象變暖與大氣排放是否存在直接關係一直以來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1-10】,但如同Smith等人【3】指出的,還有許多工作要做;(2)宇宙起源一直是熱門研究主題,不幸的是,由於與宇宙起源密切相關的兩大理論支柱——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在諸多關鍵問題上無法彌合分歧,從而需要進一步探索是否存在超越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第三種理論;(3)學術交流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但傳統學術交流方式正面臨反全球化思潮的挑戰,因此需要探討如何在反全球化思潮日益盛行的時代能促進學術交流的新形式。

研究背景  需求與意義  ...

6. 如何介紹背景問題

所謂背景問題,就是需求對之有意義的更廣闊問題。 我們知道,比專業更廣闊的是學科問題,比學科問題更廣闊的是行業問題,比行業問題更廣闊的是跨行業問題,比跨行業問題更廣闊的是社會問題,比社會問題更廣闊的是世界問題。因此,依據需求的定位,總是可以找到更廣闊的背景問題。

雖然如此,背景問題也不能不著邊際地廣闊。例如,如果你僅僅是研究螞蟻久居在洞穴中的爬行規律,你的背景問題就不能上升到包含物理學、數學和化學在內的所有自然科學問題,頂多只是生命科學中的一部分問題。

書寫背景問題時,需要向下關注需求,甚至遠看遺留的問題和本文研究內容。

現在考察這樣一段話:「由於當前的氣象預報無法準確預測一年後的氣象趨勢,因此,發展長周期氣象預報模型具有重要意義」。

在這段話中,氣象預報是背景問題,長周期氣象預報模型就是需求。針對這一舉例,可以在接下來的研究現狀中指出人們圍繞這一需求做了哪些工作、遺留了什麼問題。假設遺留了「為獲得長周氣象預報模型所需要的測量資料庫」,那麼研究內容可以是「能推動建立相關數學理論的關鍵數據測試」。

... 本文研究問題  研究思路 本文安排 ...

7. 如何介紹研究思路

按順序,引言會介紹背景、需求及其在背景問題中的意義、圍繞需求的研究現狀、從現狀遺留的為實現需求的剩餘問題以及本文研究內容。在上面,我們按倒序介紹了這些問題,接下來是介紹研究思路

如何介紹研究思路呢?這就需要去看我們的研究方法是什麼。研究思路主要是研究方法的簡介,即如何得到結果的簡要介紹。不僅如此,在研究思路介紹中,還可以簡單提及我們期望得到什麼樣的結果(但不能在這裡陳述真正得到的研究結果),以及為了實現這樣的目標,研究思路有什麼特殊要求。

...  研究思路 本文安排

8. 如何介紹本文安排

本文安排是本文餘下部分的構成,例如,第2節(章)處理什麼,第3節(章)介紹什麼,...。如果不同章節之間有一些邏輯關係,也需要交代。以下是一個標準的例子:

本文餘下部分由3節(章)構成。在第2節中,我們給出我們使用的研究方法,該方法是在...的方法的基礎上經過...等改進得到的。第3節是針對...問題的研究,將使用...方法來尋找在...的影響下,...所滿足的規律。第4節...。

...   其它要求 ...

9. 引言的其它要求

引言一開始最好給一個概述,對論文面對的問題進行一句話概括,可以是論文標題的一個擴充版本。這種開門見山的概述讓讀者很快了解你要面對什麼問題,因此十分重要。

引言遵循由淺入深的順序,背景和需求應考慮目標讀者很容易讀懂。為此,首先要求文字描述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行話。其次,對深奧的專業術語進行定義,幫助讀者理解(在這裡,不能要求讀者去看別的文獻以理解某術語的意義)。最後,插入必要的能讓讀者一目了然的具象型圖或示意圖。

在研究現狀介紹中,避免給出細節,只有當本文要用到某些細節時,才能介紹細節,但用到的地方應該在論文其餘部分,因此應該在論文其餘部分相應地方去介紹細節

四個問題(背景問題、需求問題、剩餘問題和本文研究問題)之間應採取必要的呼應,否則容易讓引言前後內容之間斷鏈。斷鏈後,讀者就會迷失,搞不清前後邏輯是什麼。

背景與需求通過指出實現需求對背景問題的重要性來呼應。研究現狀可以通過「現在來介紹圍繞需求,人們開展了哪些研究」(或相似句子)來呼應需求。

剩餘問題則可以通過「由現狀分析可知,為了實現...這一需求問題,還需要開展...等工作」來呼應現狀和更靠前面的需求。在介紹本文問題時,除指出是剩餘問題之中的問題外,通過對研究內容進行展開介紹,順便指出這些研究對實現需求有何特定意義

引言的各部分(背景、需求、現狀、剩餘問題、本文研究內容、研究思路和本文安排)的權重往往有差異。依據各自的重要性不同,有的可以短、有的可以長,說清楚即可。

例如,如果目標讀者清楚問題的背景,此時直接指出需求,而不需要背景。如果背景與需求一目了然,那麼可以用一句話將兩者結合起來介紹。

除了以上要求,還應適當考慮引言的長度。整體來說,引言儘可能一頁以上,但最好不要超過全文長度的1/5。其中,研究現狀的介紹往往佔很大比重,以表明作者充分了解研究現狀。

需要特別聲明的是,前述內容中,字裡行間地給了不少例子,但這些例子並未就一篇具體論文構建,因此不一定能照搬。讀者可以依據情形形成自己的句子。

來源:微信公號學位與寫作

編輯:學子

1 Last 2020

第六期教育學專業核心期刊論文寫作與發表訓練營

掃碼了解詳情!

相關焦點

  • 好的論文引言,應該如何寫?
    將要介紹的這種定位論文的方法是基於一個簡單框架呈現的,它將引言分為幾個部分。我同樣採用了這個框架來完成這篇文章的引言部分,以此來幫助讀者通過例子了解如何運用這個方法。在本文的第三段中,本文指出了用一種不那麼抽象並且適用面更廣的方法來寫文章的引言部分。雖然這種方法不是一個固定的「算法」,但它仍然可以用來幫助明確文章如何對於已有文獻有所貢獻。而明確一篇文章理論貢獻的能力被普遍認為是決定一篇論文能否發表在頂尖管理學期刊的決定性因素(Rynes, 2002)。寫到引言的這個部分時,很多作者感到不得不使用很長篇幅來說明文章的眾多貢獻。
  • SCI論文如何寫好引言
    眾所周知,一篇SCI包括了:標題、引言、摘要、方法、結果、討論、參考文獻等內容。當你按這些內容一步一步的完成的時候,你會發現其中總有一些部分難住了你。今天起我們將做一個教學系列,手把手教你如何搞定SCI寫作的每個步驟,首先從引言部分開始。
  • 來自AMJ的證據:如何寫好引言
    我們的目的是討論如何寫一篇引言,讓讀者充分認識和欣賞你的研究所能提供的東西,並激發他們的興趣,使他們能夠進一步閱讀。我們將從結果開始:有效的引言需要什麼?然後,我們將解開這個過程。傑出學者如何發展他們的引言?什麼是最佳做法和陷阱?
  • 如何寫論文中的引言部分?
    1 引言的重要性 其實我當時接到任務之後,就覺得, 嘿,不就是寫個引言嗎,這有啥,不是很簡單的麼,好像也不重要?就隨便找找文獻,然後抄抄摘要,最後引言不就寫好了麼,但當時按照這個思路做了之後,第一版,被導師噴的不要不要的,遂端正態度,好好撰寫,第二版的時候導師稍微滿意了一下,於是就問:「導師,這個intro這麼重要嗎?」然後導師的回答簡直是出乎我的想像,只見她說:「那必須啊,intro是整個論文最難寫的部分!」(當時內心os:嘿,顛覆三觀了哈!竟然是最難寫的部分?
  • 如何寫好引言
    不論寫什麼類型的文章,都需要寫一個引言。有時候,我們不知道如何開頭,便會等到整篇文章都寫好了,才添上一個開頭。那個時候,我們的邏輯相對清楚,寫起開頭來也相對容易。我們都希望寫一個更有意思的開頭,給讀者開出一條路,吸引他們讀下去。
  • 如何寫好論文的引言
    「引言」必須向讀者提供足夠的背景信息,讓他們明白你工作的來龍去脈。它不必也不應是該領域的全面文獻綜述—那是綜述性論文的事情。相反,它應指出「現有問題」,也就是你的研究問題,從而確立該研究的根據。
  • 如何寫論文的「引言」部分?
    常常改寫論文或審稿時,都會發現一些研究生不會寫論文的「引言」(Introduction)。過去,國內中文期刊也不重視這個問題,寫法千奇百怪。多數問題是,寫得很短,或只寫了課題背景。 論文第一部分一般稱為「引言(Introduction)」,不能叫「前言」,「前言」是用在書裡的。有些學生給這部分標題寫得五花八門,比如「課題背景」、「問題的提出」,都是不規範的。寫論文,標題都是簡略的,雖然八股,但格式創新沒有必要,創新還是要在內容上。
  • 如何寫好論文引言
    在寫論文的之前,第一要完成引言,論文引言是指緒論,論文前言或論文導論,論文基本由緒論、本論、結論三要素構成。緒論提出問題,本論分析問題,結論問題解決。引言包涵國內外研究分析現況還有研究背景等內容,這就要去參考別人的文獻,而且有時引用不得當,知網檢測率太高,這就划不來了,這邊小編跟大家分享怎麼寫引言。
  • 如何寫好論文引言:結構為王
    這些問題的背後有一個共同指向就是——引言。最近一段時間被拒怕了,窮則思變,沒辦法,只能好好研究下怎麼寫好論文、而不是寫完論文。對我個人而言,引言一直是我最大的痛點和最短的短板。我自己給自己常貼的標籤就是不會講故事,寫的東西像是記流水帳,想到哪寫到哪。這樣看來,今天的不利局面都是有原因的(小學語文沒寫好)。
  • 如何寫好論文引言:結構為王
    這些問題的背後有一個共同指向就是——引言。最近一段時間被拒怕了,窮則思變,沒辦法,只能好好研究下怎麼寫好論文、而不是寫完論文。對我個人而言,引言一直是我最大的痛點和最短的短板。我自己給自己常貼的標籤就是不會講故事,寫的東西像是記流水帳,想到哪寫到哪。這樣看來,今天的不利局面都是有原因的(小學語文沒寫好)。引言是一篇論文的門臉,內容豐富,以小見大。
  • 論文引言何時寫&怎麼寫?
    大家都知道,簡單地說,引言回答「為什麼研究」的問題;正文回答「如何研究」的問題;結論回答「研究出了什麼」的問題。
  • 論文引言怎麼寫?
    論文的引言,也稱為「導言」序言「」。通常置於論文前面,對論文所涉及的研究進行初步的介紹,通常是一段或數段短文。通俗地講,論文的引言就是論文的開場白。通常,論文的引言要涵蓋如下數點:本論文研究背景是什麼?本論文要說明什麼問題?本論文的研究擬採用什麼方法?其設計的方法是否的合理?可有哪些新的發現?是否有學術價值?讀者能否論文產生興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的引言。
  • 如何撰寫引言?
    不過即使不寫在紙上,也要在心裡給待寫的論文設定臨時標題和大綱。還要考慮一下要寫出的論文是針對什麼水平的讀者,這樣才能決定哪些術語和步驟需要定義或描述,而哪些又不需要。如果頭腦中沒有清晰的目標,寫作時很容易迷失方向。明智的做法是,在科研工作進行過程中就著手準備論文,因為這時科研工作的一切細節在你大腦中還很清楚,寫起來就很容易。
  • 如何寫同行評審期刊論文的引言部分?
    總的感覺是在引言部分introduction寫的不是很好。那麼該怎麼寫呢?英文文章是很格式化或模式化並且講究邏輯。最好的寫法就是倒三角客觀敘說。我用了客觀兩字。啥叫客觀,就是最好引用已經發表的學術成果來組織闡述而不是你自己在那裡敘說。引言的目的就是要讓讀者知道你的研究主題是啥,在這個主題下你研究哪些問題,目的是啥,有啥意義。
  • SCI引言怎麼寫?
    引言是論文的總體概述,目的是向讀者簡略描述短文內容或相關背景,對正文起到提綱掣領和激發閱讀興趣的作用。
  • 決定文章命運的引言,原來要這麼寫
    引言是科技論文寫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常常沒有引起各位萌新的重視。實際上,審稿人會以文章的引言作為閱讀的起點,並希望從中發掘信息,判斷文章是否具有新穎性、研究內容是否具有重要意義以及該論文是否適合在本刊發表。一定程度上,引言決定了文章的命運。
  • 畢業論文的引言要怎麼寫?
    引言用於通俗易懂地引出問題,交代問題的來龍去脈並說明問題的重要性,同時完成向文章主文部分的過渡。如果說標題用於吸引讀者,摘要用於讀者下載全文,那麼引言就用於留住讀者。留不住的話,讀者就不讀下文了。為此,引言要給出研究背景與意義、研究現狀以及本文研究內容三個部分,像賦曲一樣有節奏地牽引出背景、需求、任務和目標。
  • 把英文論文的引言(introduction)寫得更高級!
    篇是繼上一次榜樣君已發的《乾貨|寫論文introduction的滿分套路》的姊妹篇,本篇是講述如何更高級寫英語論文的introduction(引言)。建議先看上一篇啊,點擊這裡看。學術論文中的引言(Introduction)是對全文內容和結構的總體勾畫。引言儘管不像摘要那樣有一定的篇幅限制和相對固定的格式,但在內容和結構模式上也有需要遵循的規律。正如上次發的《乾貨|寫論文introduction的滿分套路》所說,寫introduction有SPQR架構,這是其中一種套路。
  • 畢業論文引言應該怎麼寫?
    畢業論文引言應該怎麼寫?很多的相對於字數比較少的學術論文中,就是在題目之後段落小標題之前,沒有相關的引言內容,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學術論文的引言一般都在一些段落標題上體現,這樣的話會導致讀者無法了解文章的相關背景,就顯得文章不夠完整有缺陷。
  • 論文的引言與摘要有啥區別,應該怎麼寫?
    3、引言的字數一般不會太多,一般不超過500字。4、引言不應與摘要雷同,也不是摘要的解釋。引言常常與結論首尾呼應,引言中提到的問題,結論中應該有所解答。引言寫作技巧:例題引路法:寫作科技小論文,開篇引題,顯示研究問題的實在性,激發讀者順藤摸瓜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