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副秘書長陳有棠:目前市場對個人養老產品和...

2020-12-20 和訊保險

  2020年12月1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第十屆社會保障論壇暨《中國養老金髮展報告2020》發布式——「養老基金與資本市場」研討會在北京民族飯店召開。本次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社保實驗室)與長江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中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香山財富研究院協辦。

  來自國家財政部、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銀保監會、社保基金理事會等部門的嘉賓,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學者、養老金業界代表及媒體共聚一堂,就養老基金與資本市場發展這一重大主題進行研討,為中國養老金事業發展建言獻策。在上午第二單元的嘉賓演講中,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副秘書長陳有棠發表了精彩演講。


  以下為陳有棠發言實錄:

  大家上午好!感謝主辦方的邀請,也非常榮幸有機會向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和各位參會代表來分享介紹保險資管業參與養老金市場建設情況,同時我也想借這個機會跟大家介紹一下保險資管業協會在這方面做的工作。

  一、保險資金參與養老金三支柱建設成效顯著

  二、構建養老金與資本市場良性互動發展

  三、協會助力推動養老金市場發展方面的工作

  因為時間關係,第一部分,我簡單一帶而過,目前第一支柱方面基本養老保險資金方面,應該是運營快速增長,我們有一個調研的數據,2019年末10家保險資管機構通過帳戶及產品形式管理的基本養老金超過1500億元,增速比較快。第二支柱方面,企業年金佔比過半,職業年金方面截止到去年年底9家機構管理的年金規模已經超過2000億,在職業年金髮展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第三支柱方面,到今年9月底有23家保險公司參與試點,提供了66款產品,累計實現保費收入是2.7億元,參保人數4.85萬人,應該說是剛剛起步,這個數值都比較小。

  第二方面是構建養老金與資本市場良性互動發展。養老金是由機構投資者管理的長期資金,對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積極作用不言而喻,剛才很多領導都講了。海外的研究也表明歐美國家資產管理規模中34%來自養老金,14%來自保險。在美國市場中,養老金配置佔資本市場規模50%左右,充分發揮了市場穩定器的功能。從另外一個方面講,或者反過來講,資本市場是養老金投資的重要領域,對養老金的發展也至關重要。

  近期,郭主席在金融街(000402,股吧)論壇講話上提出來,我們的金融總資產達到160萬億元,其中90多萬億元是銀行存款,而且絕大多數低於1年期,可轉為養老資產的規模非常龐大,如何將這一部分資產轉為養老金,我想在推動三支柱建設中應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在完善制度過程中,目前財政稅收是討論的重點,希望通過稅收優惠、財政補貼作為激勵引導作用,來推動自願性個人養老金的發展。從國外的實踐來看,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的作用是經常達不到預期。我最近看了齊傳鈞副秘書長的文章,齊傳鈞副秘書長一會兒是主持人。我看了他的文章,自願性個人養老金能填補公共養老金缺口嗎?裡面提到一個是美國,為了鼓勵人們參與私人養老金計劃,美國在制度設計時提出了特別慷慨的稅收優惠,但是從個人退休帳戶中佔比最大的IRAS來看,繳費收入佔資金流入的比例很少超過5%。通過職業年金計劃資產轉過來的資金基本佔95%以上,有關數據表明,美國個人退出帳戶雖然發展很多年,但是對擴大覆蓋面卻收效甚微,邊際貢獻率只有6%。

  德國李斯特養老金運行中,低收入家庭只做象徵性的繳費,其餘都來自補貼,即使高收入國家也有50%來自補貼。但是早期的運行結果來看,也遠遠沒有達到預期的覆蓋率。因此在建設養老三支柱過程中,除了重視稅收激勵以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從財富保值增值的角度出發,加強資本市場和其他金融市場的建設,提供適合長期資金投資的產品和服務,是養老金投資能夠獲得長期穩定的收益,才能不斷地吸引短期資金轉化為中長期養老保險資金。

  郭樹清主席在這個論壇上關於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和發展中的講話也提出了兩條腿走路,一方面抓業務規範,另一方面開展業務創新試點,根據郭主席的講話精神,我結合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實際談三點粗淺的思考。

  一是以業務規範促進養老金保值增值。剛剛大家都說了養老金是長期資金,適合長期股權投資,通過這個投資有利於平滑經濟和市場波動對收益的影響,但是在「資管新規」之前,由於理財業務不規範,擠佔了不少應該屬於保險基金和養老金權益投資空間,以銀行資本補充工具為例,銀行的理財資金大量互相持有對方的基本工具,一方面導致風險聚集在銀行體系內部,另外因為互相支持,所以資本供給的價格也很低,偏離市場價格,大大影響了保險資金參與投資的積極性。同時會導致資本貴、資本稀缺的屬性難以體現,弱化了資本對信貸擴張的約束作用。

  目前來看,銀行的資本補充還是面臨非常大的缺口,從工農中建四家大型銀行來看,因為7年之前我一直在銀保監會大型銀行部工作,這四家銀行都是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在2024年抵押滿足總損失係數能力達到要求,在目前銀行理財新規逐步落地的情況下,它對它的約束越來越大,四家大行資本補充應該面臨非常大的壓力,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隨著理財新規的規範,也給養老金、保險資金提供了很好的銀行資本供給配置的機會。從目前的數據來看,這個資本補充去年是發了1萬多億,今年也是1萬多億,後面持續幾年應該都有3萬億的規模。

  二是以業務創新促進養老資金保值增值。養老金的多元化配置是實現其保值增值的基礎,當前在新冠疫情持續蔓延、國際形勢變化和金融市場波動上升的情況下,黃金大宗商品的避險工具的投資日益凸顯,在環境研究方面,我們協會聯合上海黃金交易所、世界黃金協會以及業內機構連續三年對這方面進行了持續研究,環境在負利率的環境下表現良好,並且具有商品屬性,能夠對抗長期通脹。因此,可以適度放開黃金大宗商品投資政策,以多樣化的工具對衝系統性風險,也有利於養老金的投資政策。

  三是以制度創新促進養老資金保值增值。目前市場對個人養老產品和一般理財產品的認識差異不大,個人養老金的積累意識不強,還未完全建立起長期投資的理念。中國養老金融調查報告2020年數據顯示,接近64%的調查對象在養老理財和投資中將確保本金安全作為第一位的目標,因此考慮到目前的市場狀況和個人投資理念,在制度或者產品設計上,個人建議也可以試點發行保本型的個人養老產品。這是個人的三點粗淺思考。

  最後介紹一下協會的相關工作。

  一是我們協會成立養老金專委會,蘇罡董事長是我們的專委會委員。我們做了一些工作,比如編寫了《中國保險業養老金管理藍皮書》,組織召開了新發展格局下養老金投資管理機遇與挑戰的研討會,並進行了閉門討論,從制度、產品、投資、服務等各方面對三支柱的發展提出了一些建議,我想這些建議近期我們也在整理,會報給監管部門。

  創辦養老金雙周評期刊,跟蹤國家政策、監管法規、市場熱點,並進行專題分析,給行業提供及時的信息。

  二是推動行業投資能力建設,剛剛肖首席也提到投資能力這個行業比較欠缺,我們在協會做了一些工作。一個是培訓交流,我們辦一系列的培訓班,養老金投資管理,債權投資,股權投資,風險管理、大類資產配置,我們也舉辦了一些交流的專題、講座,另外我們對股權投資方面也創辦了專門的計劃來推動大家對股權投資的行業認識。另外我們還助力稅延養老的投資,受監管委託,協會負責對個人稅延養老保險投資經理、組合經理的註冊和後續培訓,並對其所管理的投資帳戶情況進行全面分析總結。

  國際合作方面我們參與了國際養老金監督官組織北京年會的組織工作,並且在這個基礎上做了一些調研,參與編寫了《公平與效率的綜合平衡-中國現代養老金體系的制度選擇和實踐路徑》,另外做了兩個報告,《新冠疫情對全球養老金體系的估值的影響》,《全球發達經濟體養老金第三支柱監管政策及市場》。

  最後是開展項目的對接,對於保險資金養老金投資高質量的投資標的。 今年我們累計收集融資項目800餘個,融資規模達到3.5萬億元,在我們資管會平臺上發布實體項目155個,線上對接資金規模接近2800億元,涵蓋了各行各業,發布金融產品50個,對接資金超過1700億元。另外我們還聯合浙江銀行、湖南、湖北、廣西、山東等11個戰略合作省市政府部門召開了19場保險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線上發布會。

  以上就是我們協會的相關工作,下一步協會將按照服務監管、服務會員、服務市場的定位,認真落實銀保監會的監管政策要求,認真做好服務工作,促進行業加快養老金布局,加快養老產品創新,加強養老金的投資者教育,助力行業提高養老服務水平和投資能力。 為養老三支柱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最後,再次感謝主辦方的邀請,也希望今後有更多的機會跟大家一起交流合作。謝謝!

  

(責任編輯:李亦斐 HF063)

相關焦點

  • 中共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和中國精算師協會聯合委員會召開特殊...
    本網訊 記者錢林浩報導 為確保疫情防控期間理論學習不放鬆,結合目前疫情防控形勢,中共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和中國精算師協會聯合委員會(以下簡稱「聯合黨委」)2月11日以微信群「線上學習」方式開展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集體學習
  • 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曹德雲:積極探索保險資金投資醫養健...
    本次論壇探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下構建醫療健康產業生態的新機遇和新挑戰。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做了主題為《保險資金投資醫養健康產業實踐與機遇》的主旨演講。以下為曹德雲副會長本次演講的文字整理:(有刪減)疫情影響之下,國際國內的保險市場呈現「冰火兩重天」的境地。
  •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會長段國聖:險資股權投資瞄準三大領域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會長、泰康資產執行長段國聖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以來,一系列政策落地為保險資管發展保駕護航,為險資提升長期投資回報提供了更多路徑和選擇。未來險資股權投資將重點挖掘大消費、大健康、大科技領域。此外,保險資管機構穩健的投資風格與居民長期養老儲蓄的投資需求相契合,保險資管機構應注重與其他金融同業機構的合作,積極布局養老財富市場。
  • 個人養老金政策調研:減稅提高養老待遇
    個人養老保險,又稱為第三支柱,不久前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要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這對逐漸邁入老齡化社會,但是養老保險基金需要大額政府補貼的中國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專家呼籲對個人養老金免稅「個人養老保險金需要強有力的政策支持。」人社部原副部長、中國社會保險學會會長胡曉義近期表示,「有一些乾脆免稅!」
  • 2020中國資產管理年會(暨)第十三屆中國資管「金貝」獎頒獎典禮將...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2020中國資產管理年會【暨】第十三屆中國資管「金貝」獎頒獎典禮將於8月在上海舉行。年會將邀請國家金融管理部門、權威金融機構、學術機構的領導和專家共同探討資管子公司與外資、大類資產配置、養老理財、資管...
  • 曹德雲:目前我國經濟金融發展挑戰和機遇並存
    來源:新浪財經11月10日消息,21世紀亞洲保險論壇今日在北京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為「洞見未來、變革中的保險業」。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出席論壇,並發表主題演講。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 曹德雲曹德雲表示,目前我國經濟金融發展正面臨著複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環境,挑戰和機遇並存。
  • 清華五道口會議報名 | 《公平與效率的綜合平衡——中國現代養老金...
    【MBA中國網訊】面臨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的趨勢,在原保監會國際部的指導下,由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支持,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立項,成立了「公平與效率的綜合平衡——中國現代養老金體系的制度選擇和實踐路徑」課題組,就我國養老金體系建設的重要基礎性問題開展專題研究
  • 中國結算FISP平臺與保險資管業協會「基金一站通」合作項目正式實施
    (原標題:中國結算FISP平臺與保險資管業協會「基金一站通」合作項目正式實施)
  • 銀保監會:不同稅延養老保險產品應設立單獨投資帳戶
    中新網7月6日電 中國銀保監會6日在官方網站上發布了關於印發《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辦法》中規定,對不同稅延養老保險產品應當設立單獨的投資帳戶,保險公司應當根據稅延養老保險業務和資金特點,按照「普通帳戶」和「獨立帳戶」管理要求,實行分帳戶的資產配置管理和資產負債管理。資料圖: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中國養老金第三支柱研究報告》
    來源:金融界網站2020年11月20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保險業協會)發布《中國養老金第三支柱研究報告》。該課題由保險業協會主辦,聯合麥肯錫公司和國內外知名保險機構和養老金投資機構,通過對美國、英國、德國等第三支柱養老金體系的國際對標研究和經驗學習,聚焦中國第三支柱養老金體制建設和發展改革,為中國第三支柱養老金髮展提出舉措和藍圖。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指出,「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到來,發展第三支柱已經十分迫切。金融業可以,也應該能發揮重要作用。
  •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召開第五屆理事會第一次會長聯席會議
    來源: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圖集 12月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保險業協會)在武漢召開第五屆理事會第一次會長聯席會議,保險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邢煒主持會議。保險業協會副會長、秘書長、副秘書長,人保集團、國壽集團、中國信保、中再集團、太保集團、平安集團、中華保險集團、陽光集團、泰康集團、富德保險控股、太保財險等名譽會長、副會長及授權代表參加會議,保險業協會紀委書記列席會議。會議圍繞保險業和保險業協會如何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展開討論。
  • 首家保險私募基金談生意經 「資產荒」中尋機遇
    保險「新國十條」落地逾一周年,國家層面頻推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業的各種利好政策,保險監管部門進一步放寬保險資金運用領域。在這個大背景下,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作為保險業「雙輪驅動」的動力之一,保險資金管理穩健,則保險行業發展穩健。2015年是保險資產管理行業取得優秀成績的一年,也是大步邁向市場化的一年。保險資管公司的高管們如何看待當前市場形勢?
  • 平安養老險:尋求個人商業養老年金保險新突破
    平安養老險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當前養老方面的新焦點,平安養老險近期推出 「平安心心相連」產品系列,首期「平安安之心養老年金保險(萬能型)」,已於5月1日正式上線,今後還將進一步提供多樣化的保險產品和健康服務,全面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養老服務需求。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60歲以上老年人已達2.5億人。如何過上有品質的老年生活正在成為人們關心的話題。
  • 第三支柱助推完善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 堅定「兩條腿」走出...
    助推完善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顯然也是「十四五」時期保險業向高質量轉型的題中應有之義。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近日召開的「中國壽險業峰會2020暨人身險專委年會」上,如何推動以個人商業養老保險為代表的第三支柱養老金髮展,也成為業內人士討論的熱門話題。
  • 平安養老險甘為民:個人養老保障市場空間廣闊
    12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推進完善金融服務,促進人身保險發展,有利於更好服務民生保障和經濟社會發展。近年來,我國人身保險平穩較快發展,目前商業人身保險已在全國達到一定覆蓋面,但也存在保險產品供給不足、保障水平不高等問題。
  • CDF新聞|中國保險資管協會公布A類GP名單:創東方投資名列其中
    11月13日,銀保監會發文《關於保險資金財務性股權投資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取消對險資在財務性股權投資的限制,一改以往只能投資保險類企業、非保險類金融企業與保險業務相關的養老、醫療、汽車服務等企業的局面,近20萬億資本蓄勢待發。
  • 中國信託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蔡概還:我們的養老產品很少 養老服務...
    2020年12月1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第十屆社會保障論壇暨《中國養老金髮展報告2020》發布式——「養老基金與資本市場」研討會在北京民族飯店召開。本次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社保實驗室)與長江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中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香山財富研究院協辦。
  •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聯合發布...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為2020年「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系列發布成果之一,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保險業協會)近日與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以下簡稱社科院人口所)聯合發布《2018-2019中國長期護理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 天弘基金:打造底層資產投研能力 加強養老金產品研發創新
    包括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金維剛、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樹強、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董克用、中國社會保險學會會長、中國銀行副行長胡曉義、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養老金管理部主任陳向京、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副會長鍾蓉薩、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熊軍等業界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