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會發現孩子在沒有學會走路之前,他是特別不喜歡媽媽抱他,而是想要自己走路的,可是當他真正學會走路的時候,他又特別討厭走路,這讓很多寶媽非常疑惑,為什麼孩子會有這樣的想法,會有這樣的行為呢?
第一:想法
他們害怕與媽媽分開,當孩子自己會走的時候很多,其他親戚就會牽著孩子到處走,這個時候母親就可以做其他的事情,那麼就會離開他們的視線,寶寶就特別擔心媽媽會離開他們的視線,所以才會要媽媽抱。
影響
讓孩子覺得特別不安全,他們會特別害怕離開的,媽媽會哭會鬧,這個時候其他人怎麼哄都是沒有辦法解決的。同時也比較影響媽媽,因為在這個時候媽媽只能抱自己的孩子,沒有辦法做其他的事情。
應對方法
01.讓孩子跟著媽媽的屁股後面去轉,這個時候其實孩子不是不願意走,而是他們不願意離開媽媽,那麼這個時候可以讓孩子跟在媽媽的屁股後面轉悠,這個時候孩子就會喜歡走路,也不會想要媽媽抱住自己。
02.耐心的和孩子解釋媽媽要做的事情,牽著孩子,跟著孩子去看看媽媽在做什麼事情,這個時候他們不會打擾媽媽去做事情,也會乖乖的聽著其他親戚的話,牽著其他親戚的手。
第二:想法
孩子他其實是非常害怕陌生的環境和陌生人在這樣的環境裡,他沒有任何的安全感,所以他特別喜歡待在媽媽的懷抱裡,他認為待在媽媽的懷抱裡才是最安全的,這個時候孩子就不願意走路,就希望媽媽抱著他。
影響
會讓媽媽感覺特別累,尤其是在出門的時候,孩子少說也有二三十斤,持續抱著孩子走很長一段路,媽媽也堅持不住,會讓媽媽特別的勞累,這個時候空閒的人想要幫助媽媽分擔,也沒有辦法解決。
應對方法
01.可以讓親戚抱著孩子,讓孩子熟悉親戚或者熟悉一定的陌生環境之後再讓孩子下來走路,媽媽陪在旁邊不要走開,不要讓孩子感覺到沒有安全感,這個時候媽媽可以適當的放鬆放鬆,有親戚幫助自己帶孩子。
02.可以牽著媽媽的手和牽著親戚的手,一邊一個一起共同的牽著孩子走路,在這個時候孩子兩隻手都抓的緊人,他就沒有那麼害怕,如果他只有一隻手抓住媽媽,那麼他另外一隻手什麼都抓不了,他就會產生害怕的感覺,而這樣的方法可以解決他們害怕的這個問題。
第三:想法
很多孩子他們是玩累了,走累了,才會想要媽媽抱他們,在剛剛學習走路的時候所依靠的力量還是大人的力量,而在學習走路了之後,學會走路之後,他們完全依靠的是自己的力量,所以走一段路他們就會感覺累,他們在累了的時候就想要媽媽抱。
影響
如果這個時候不抱孩子,就會讓孩子特別的累,他們的肌肉也會頂不住,就像我們逛了一天的街,兩條腿都酸麻了是一樣的感覺孩子能支撐的時間和大人是不一樣的,所以這個時候能夠抱孩子就儘量抱孩子,別讓他太過疲勞。
應對方法
01.我們會有很多的手推車,這個時候可以讓孩子坐在手推車裡,既節省了我們一部分的力氣,又讓孩子沒那麼累,而且在手推車裡孩子也會比較乖,不給我們添太多的麻煩,他也不會哭,不會鬧,讓我們也安心。
02.適當的抱一抱孩子,等孩子放鬆之後,再讓孩子下來走一段路,等他累了的時候再抱一抱他,這樣反覆鍛鍊孩子,讓他走的路越來越強,讓他的骨骼和肌肉成長的速度更快。
第四:想法
孩子這個時候身體不舒服並且剛剛哭鬧過,自己的情緒也不是很好,在這個時候孩子他是不想動,想賴在媽媽的懷裡尋求安慰,所以要求他們走路,他們會特別的反抗,會哭會鬧,甚至會整個人彈跳起來。
影響
如果這個時候忽視孩子的情緒,忽視孩子身體的不舒服,那麼就會導致孩子更加的難受,孩子難受的時候身體反應是特別大的,而且孩子不像大人抵抗力那麼強,所以在孩子身體比較虛弱的時候,我們還是儘量滿足孩子的這些要求。
應對方法
01.當孩子情緒不對時,我們首先的要做的就是安慰孩子的情緒,別讓孩子對這件事情有著反抗的心理,我們不要逼著孩子走路,但是也不要完全的依著孩子的心思,可以對半折中先給孩子走一段路,再抱一抱他。
02.但孩子身體不舒服時,一定要諮詢好孩子是哪裡不舒服及時的就醫,這個時候不能忽略了這個問題,在這個過程當中儘量抱著孩子,因為他不舒服,是全身上下都沒有力氣讓他走路,他根本就走不了。
第五:想法
孩子他不想走路,他知道他撒嬌之後你會妥協會抱他,所以他一直用這個藉口用這個方法來威逼你讓你妥協,這個時候的孩子他是有一點自己小小的心計的。
影響
孩子在學習走路這一塊會變得特別懶,動不動的就要你抱上街在家,他都想讓你抱著他,他不想自己再走來走去,這個時候會讓他們學習走路的,這個過程變得比較慢。
應對方法
01.詢問孩子不想走路的原因,針對原因想辦法哄著孩子多走一段路,每次讓孩子多堅持走一段路之後再抱他,讓孩子養成這樣的習慣之後,他就慢慢喜歡上走路。
02.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法,讓孩子更加把心思放在走路上,比如說在走路的過程當中,指著前方的物品吸引他的注意力,讓孩子忘記想要抱抱這件事情,那麼孩子就會持續的走路,等他反應過來已經到家了。
孩子的想法大致都是如此,而針對不同的想法,我們也應該用不同的應對方法,這樣才能幫助到孩子幫助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