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看到父母帶著孩子,總是會在商場裡大肆購買物品,有的時候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滿足,還會出現大吼大叫的情況。這樣的情況還不是個例,太多的孩子都會有這個情況,父母對於孩子的行為也是比較困惑,對於孩子的需求到底要不要滿足,滿足還不夠要怎麼做。
就像前幾天遇到閨蜜,閨蜜和我說他家孩子小天的事情。他們有一次逛商城遇到一個玩具店,小天當時就看上了一個恐龍玩具,但是家裡同樣的恐龍玩具太多了。閨蜜不想滿足小天的願望,買回家之後,只會簡單地玩一下,就會放在儲物間,家裡也沒有多少地方儲存。但是沒有辦法,閨蜜不幫小天買,小天就在商場大哭大鬧,為了小天不再哭鬧,就幫助他買這個玩具。
許多的孩子都會有欲求不滿的情況,到底什麼原因,導致他們需求那麼多,總是一副欲求不滿的狀態。其實很多都是父母的教育造成,父母平時給予孩子太多,對於他們的要求總會滿足,幫助孩子養成不好的壞習慣。尤其是父母的給的太多,導致孩子的需求很強烈。當他們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出現哭鬧的情緒。
有的孩子欲求不滿,是缺乏安全感造成。父母對於他們的生活不是太過於關心,陪伴他們的時間也是比較少。孩子就會通過一些物質來滿足安全感,尤其許多時候通過索取物質,也會得到父母的重視,孩子就會經常選擇這樣做。
需求太多,欲求不滿的壞處有很多。其中最簡單的就是對物質要求比較高,出現拜金的情況。當父母無法滿足孩子的需求的時候,父母和他們之間的關係就會出現裂痕。甚至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做出一些犯法的事情,從而毀了自己。
甚至孩子在學校社交也會出現問題,沒有多少同伴一起玩耍。當孩子出現欲求不滿的情緒的時候,父母要重視他們的行為,找到正確的方法幫助他們改正。
父母要陪伴他們。
其實孩子最重要的需求就是父母陪伴在他們身邊,但是許多父母平時忙於工作,想要賺錢提供好的物質給家庭,忽略了孩子的教育。孩子見到父母的時候,就會拼命地索取,完成內心的慰藉。平時多抽點時間陪伴他們,多和他們交流溝通,避免他們出現需求太多的情況,孩子對於需要也會有正確的理解。
父母學會了解孩子。
父母要試著多理解他們的內心,當孩子出現欲求不滿的情況時,要了解他們內心到底是怎麼想的。如果只是簡單地滿足一些小小的要求,處理就是比較簡單。孩子的要求太多,父母滿足不了他們就會出現尷尬的情況,父母要知道他們到底為什麼需要,並且找到辦法幫助他們解決。
父母和孩子做到約法三章。
父母其實可以和孩子做到約法三章,孩子的適當的要求父母會幫助他們滿足,許多無理的要求就需要他們自己進行爭取。尤其是和孩子逛商城的時候,提前和他們說好要買什麼,如果買了不是計劃好的。
以後就不會帶孩子出來逛商場。平時孩子的需求,父母也可以鼓勵他們用勞動獲取報酬來獲取,體會到不管得到什麼都需要付出,孩子下回需要的時候就會好好考量了。
育兒寄語:生活中父母和孩子陪伴時間最長,不僅是最親密的人,也是孩子的導師。當孩子出現欲求不滿的時候,父母就要做好榜樣,從自身引導他們。對於他們的需求也不要總是滿足,而是要學會付出才會得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