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學佛路上的四條岔路,越走造業恐怕越深,一定要儘早回頭

2020-12-16 紅塵若鏡

01《紅塵說禪》系列第326篇

道家聖人老子曾經有一句名言——為學日增,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這也可以看作是世間法和世外法最大的區別,世間法都是拼命的學啊抓啊,好讓自己擁有的越來越多,不管是財富也好學識也好經驗也很人脈資源也好,這都是世間成功的標誌。

但是世外法則完全相反,要讓自己的欲望也好,妄想也好,情愛也好,都越來越少,這樣才能飄然於世外——比如說目標是念佛往生的師兄們,雖然嘴上念佛,但如果身體和內心仍然對這個世界各種戀戀不捨,阿彌陀佛他老人家又怎麼會忍心帶你走呢?

由此可見世間和世外的修行方式是有著極大的不同的,很多師兄都是以世俗間的法則來學佛,又以世俗間的標準來衡量自己學佛的程度,這無疑是緣木求魚,刻舟求劍,很難得到真實的利益。

比如說下面這四種方式就是很常見的學佛誤區,我看到或者聽到身邊很多師兄都是這樣在修行,雖然他們修的也不可謂不辛苦,但很可能卻反而讓佛菩薩們越來越遠,造業也越來越深。

下面我就來一一介紹一下,各位師兄也可以看看自己是否走上了岔路,如有還請趕快回頭,有時候方向錯了,回頭才是岸。

02第一種:迷信學佛

這種情況其實是很常見的,尤其對於年紀偏大,文化偏低的一些師兄,他們學佛,更多是把佛法和佛教看作一體了,這裡面區別還是很大的。

所謂的佛法,其實就是佛陀的教育,把世間世外所有的真相和道理都告訴我們,讓眾生都能破迷開悟,明心見性,解脫生死,自利利他

而佛教本該是「佛陀的教育」的簡稱,比如我的大部分文章都以「佛教」二字開頭就是這個意思,而非那個和基督教,伊斯蘭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的佛教,這一點各位師兄一定要明白。

宗教的核心就是必須無條件的產生信仰,比如基督教就有「信則得救贖,不信就下地獄」之類的戒條,而且教主都是神仙,上帝,主宰,可以掌握信眾的一切

所以走了這條岔路的師兄們就把佛菩薩都看作神仙來拜,同時各種許願祈禱燒香上供捐錢,以為這樣就能求什麼得什麼了,這完全就是迷信和誤解,佛是覺者,是老師,但絕不是主宰,也不會和你搞什麼交易,拜佛其實只是拜老師,求佛也不如求己。

03第二種:學了外道甚至魔道

佛還在世的時候,欲界之主第六天魔王波旬就曾說過,我雖然現在拿您老人家沒辦法,但您入滅兩千年後的末法時代,我會讓我的徒子徒孫穿上袈裟,進入廟宇,讓我的法代替佛法。

某種程度來說波旬並沒說謊和吹牛,現在的佛法確實佛魔不分,或者說外道和魔道的誘惑力和信眾比真正的佛法更大,不少師兄就學佛不成,反而學了外道甚至魔道。

其實佛魔之間並不難區分,比如說魔道很少談因果,也不說什麼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更不會說長遠的利益,而總是搞一些所謂的「易行道」啊,「彎道超車」啊,「種一得百」之類的噱頭,就和世俗法中的詐騙,傳銷,賭博等等一樣,而且還以佛陀為幌子,佛法為包裝。

再加上外道和魔道又喜歡示現一些小的神通——但這個基本都是小事靈大事不靈,壞事靈好事不靈,但沒辦法,喜歡佔便宜和走捷徑乃是相當一部分人的天性,而這些魔門外道就抓住世俗中這些總想著一夜暴富或者快速成功的欲望,雙方一拍即合。

這些師兄請一定記住佛陀涅槃前兩句苦口婆心的訓導——以苦為師,以戒為師,學佛從沒有既舒服又速成的方式,看看歷史上又有哪個高僧大德不是辛辛苦苦修行的呢?哪怕是佛門最大的天才六祖惠能,開悟之後五祖讓他去做舂米等粗活,依然老老實實去幹,並沒有抱怨說我都開悟了為何還要做雜役,更何況別人呢?

04第三種:什麼都學,雜而不精

相比其餘任何世間世外的法則來比,佛法乃是最圓滿的,可以解決一切問題,但是副作用就是太過複雜和深奧。

比如說基督教就一本《聖經》走天下,伊斯蘭教是《可蘭經》,道教經典雖多,但《道德經》以一攝萬,獨佔鰲頭,而佛經就不同了,有著三藏十二部足足上萬卷的佛經。

這裡面雖然有很多「不了義」的小乘和方便法門,但了義的大經也是不少的,比如《華嚴經》《法華經》《金剛經》《楞嚴經》《維摩詰經》《六祖壇經》《圓覺經》《無量壽經》等,無論哪一部都完美無缺,直通彼岸。

這些佛經都非常殊勝,隨便哪一部真的讀進去了都不想再讀世間的「糟粕書」,所以很多師兄就生了「貪法之心」出來,哪一門都想學,哪一部都不捨得放,但這要想全部融會貫通實在太難了,所以導致學的雜而不精。

其實學佛的正確方式是——一開始不妨各門都學一些,看看哪一門和自己最有緣法,最適合自己,但一旦找到就要深入研究才行,否則門門通,門門松,也只能說種了一些善根而已,但都不夠深,只能等未來有緣才能發芽了。

05第四種:不能在生活中學佛

最後一種常見的誤區就是只把佛法當作了「出世」的法則,而忽略了世俗中的部分。

其實《維摩詰經》中維摩詰居士早有開示——世間世外,乃是不二法則,世間法精通了世外法自然也通了,反過來也是一樣,而不是把世俗世外當作是兩個分離的存在,甚至覺得是對立的

就像是維摩詰居士本來就是佛身,故意示現在家的居士身,但是反過來還把如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須菩提尊者,摩柯迦葉尊者等「僧寶」都各種教育和呵斥,甚至還包括未來佛彌勒菩薩,對此佛陀也是視而不見,因為佛法本就是不二法門,看的是誰能解脫的更徹底,而不是看誰出家看誰在家。

像很多師兄都是天天念佛啊,拜佛啊,參禪啊,讀經啊,下了很多的苦功,也給人道行高深的樣子,但是一離開佛堂馬上所有的貪嗔痴三毒又都出來了,佛門有一句俗話——老法師架子大,老修行脾氣大,指的就是這個現象。

所以我們學佛千萬不要擺出一副高高在上,超凡脫俗的樣子出來,只有在日常生活中還能保持一顆出世之心才是真正的修行。

06紅塵說禪

以上就是學佛之中常見的四個誤區,或者說四條岔路——迷信學佛,學習外道魔門,雜而不精,無法把佛法帶入日常生活,這樣學佛修行只會讓佛菩薩越來越遠,弄不好還會造業,那就更加不好了。

當然了,學佛中的誤區絕不止這四種,還有很多,只不過這四種卻是存在最多且危害最大的,有相當多的師兄就陷了進去,而且還不自覺,這不得不說非常遺憾。

總之各位師兄在許佛和修行在一定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和清淨心,按部就班,不慌不忙,千萬不要急於求成和找什麼「易行道」——這本身就是中了貪毒的表現,都是和佛法背道而馳的

相反穩紮穩打,看似緩慢,只要方向正確,利益都是真實不虛的,不要總拿六祖做榜樣,須知千年下來也就這麼一個特例,並沒有多少參考性。

——學佛乃智者所為,紅塵如夢幻泡影,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願三惡道日減一生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相關焦點

  • 佛教:學佛需具足的兩大特徵?希望你全有!
    在學修的道路上,有人學著學著就走了,也有人學著學著就偏了。但不管是學偏了還是學走了,其歸根結底,他們還是給自己種下了一個「成佛之因」,這亦是值得讚嘆的。當然也並不是誰都會學著學著就走,學著學著就偏了。亦有一部分人對於學佛,反倒是越學越精進,越學越「痴迷」。從而用盡一生「去學佛去修行」。但為何他們能夠以一生去學修,反而有人卻會退卻,學偏呢?在這之中,也並不是沒有軌跡可尋,恰恰相反,因為他們所不具足的太多太多。就如這「兩大特徵」而言,他們也並不具備。擁有這兩大特徵,一般學佛都不會學偏!
  • 佛教裡的「三寶」是什麼?學佛就一定要皈依三寶嗎?
    信仰佛教和信仰「鬼神」完全不是一回事。有人說佛學不是宗教,而是一門高深的哲學,或者是一門學問,一門教育。而鬼神之說就完全是屬於迷信之類了。「三寶」是佛教的根本,信仰佛教必須要三寶具足,那麼「三寶」究竟是指的什麼?學佛就一定要皈依三寶嗎?
  • 楞嚴經中這一句話,讀懂的人,學佛路上不會迷路!
    楞嚴經中這一句話,讀懂的人,學佛路上不會迷路!很多人學佛,學到半途,經常會迷失方向,尤其是學佛學得越久,或者看的佛經越多的人,越容易犯這個錯誤。這句話,對於學佛者太重要了,學佛一定要先了解,佛為什麼說了眾多法門,且看似互相矛盾。這種矛盾在金剛經中,最為明顯,比如:所謂眾生,即非眾生,是名眾生。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我們一定要知道,佛為什麼說了法,又不承認自己說了法。其實佛說的,都是方便之法,所謂方便,即非方便,是名方便。
  • 學佛路上,修行人需警惕11種盲修瞎煉!
    不懂佛理還學佛修行,就叫盲修瞎煉。有人總結了11種盲修瞎煉的情況,快來看看自己有沒有中招!  正知正見就是學佛修行的方向目的,方向目的不明確,就會走邪路,果不正,因就不正。學佛修行的目的,是為了眾生了脫生死,不是為了治病,更不是為了名利。有人認為積德行善就是學佛修行,其實積德行善只是佛教的世間法而已。
  • 佛教:這3部佛經,學佛的人,今生一定要讀一次!
    佛教中的典籍,有三藏上萬卷。喜歡讀佛經的人,卻樂此不疲,幾乎每卷都想讀到。作為一般的愛好者,想要讀完所有佛經,在短時間內是不行的。我們還要工作,還要生活,讀不了那麼多的佛經,怎麼辦?有人說,讀的書籍越多越好。事實未必如此。一個人,真正要讀書籍,最好能做到「精讀」。讀佛經也是如此。
  • 佛教:學佛後,出現這3大跡象,說明你走對路了,恭喜!
    不論是研究儒學,還是佛家文化、道家文化,歸根結底就是勸人行善,心中要有正知正念,要有智慧。不論我們信仰什麼,信仰本身要能夠給人帶來正面的力量。就像學佛,許多未曾進入佛門的人往往會將其視為迷信思想,覺得佛教就是搞崇拜神靈,這是大錯特錯的,也是對佛學的嚴重誤解。
  • 佛教:學佛越久,離佛越遠,你也這樣的嗎?
    「學佛一年,佛就在眼前,學佛三年,佛就在天上」,是許多學佛者的真實寫照。學習越久,反而離佛越遠,這是怎麼一回事?有一部分學佛者學了一段時間後,去煩惱、增智也都有感應,但一想到明心見性還有許多路要走,就沒有了信心。那還有什麼理由呢?學佛無道學佛要有方法,即佛教所說的「學佛無道」。
  • 修行後,出現這4大「徵兆」,恭喜你,走對路了!
    佛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如果一個人,僅僅只是將修行,停留於表面,卻心存惡念,甚至於,修行後,你的煩惱越來越多,恐怕你的修行,就是走錯了路。修行的人,非常注重因果。不論你修行,還是不修行,都要懂得尊重因果。很多人,到寺院中去燒香拜佛,希望求佛保佑自己生子發財、消災解難。佛說人的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
  • 佛教:為什麼要學習佛法?學佛的好處
    為什麼要學習佛法?有些人會有疑問說:「學習佛法,真的能減輕苦惱,真正能增長快樂嗎?」我說:「是的!學佛確實是能讓人增長快樂。」因為佛教文化,具備有非常哲理的,非常科學的,正確增長快樂的方法。我們活在這個人間,苦也吃過,樂也享受了,佛法講三世因果,所以後面剩下的一點人生,要謹慎一點樂,考慮考慮自己的來世,在佛教講我們的精神是不會消失的,它會轉到後世中,而後世能轉生到一個有慈悲的家庭是非常不容易得,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能有機會學習佛法。佛菩薩並不是來自於虛空,佛菩薩來自於我們凡夫心的轉變,來自於慈悲心,來自於智慧。
  • 整個佛教的精髓,就是這四句話,一定要牢記!
    這四句話,對於學佛人來說,非常重要,很多人學佛,不知從哪裡開始,不如先看一看這四句話,因為這四句話,每一句都是佛教當中的精髓,了解這四句話,對自己認識佛教,學習佛法,會有很大的幫助。第一句話:先要了解佛教。
  • 佛教:學佛的人,這部佛經,今生一定要讀一次!
    用佛教中的話說,他能看破一切迷,已經證悟了所有的一切,不受後有。佛陀在世時,曾經講了無數的話,這些話,被眾弟子們,結集成文字,即是人們所說的佛經。許多的人,想要修行,想通過修行的方式,讓自己達到解脫。即便成不了佛,也能讓自己,遠離諸多的煩惱,真正覺悟,成為一位清淨的大自在。
  • 佛教:帶著「貪嗔痴」之心學佛,不僅無法解脫,反而要墜入惡道
    這個還真可以有,佛陀從來沒有給大家保證過,學佛就一定會有成果,這如果路走斜了很可能上升不成反下降,我們這個人間道已經是三善道的最底層了,再往下掉,那就只能去三惡道了。尤其是以「貪嗔痴」這三種心態學佛,等於是誤種下了惡道的種子,只會開出惡道之花,結出惡道之果。
  • 學佛感應,出現3種狀態,說明你走對路了
    學佛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佛?學佛有什麼用?佛者覺也,任何一個覺悟的人,都可以稱之為佛。學佛有什麼用?一兩句話無法詳盡,對我們普通人的需求來講,學佛可以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給自己靈魂找一個美麗的歸宿。能把佛法運用到生活中,亦可招財納福。
  • 佛教:這三種道友對您學佛有害無益,最好遠離
    只不過這麼簡單的道理許多人就是看不透,包括秦始皇,漢武帝甚至唐太宗這些明君,最後都在求仙丹得長生不老的歪路上越走越遠,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不說,還付出了健康甚至生命的代價。學佛也不例外,雖然最重要的還是要靠自己,但是如果能有名師益友的話也是一種極大的助力,所以很多師兄在修行中也喜歡尋找「善知識」來做道友,在修行路上相互監督和幫助。只不過有下面三種類型的「道友」,對您的學佛不僅沒有幫助,反而還有妨礙,如果您身邊有的話請一定小心遠離,否則對您的修行絕對是有害無益。
  • 佛教:學佛的人,不要「東奔西跑」,很容易誤入魔道!
    學佛的目的是什麼?不同的人一定有不同的答案。絕大多數人都是站在求世間福報的角度,來學佛修行的,其實這是不正確的,這也不是佛教修行的本意。
  • 我的學佛因緣、學佛的好處以及學佛帶來的改變!
    到了七八歲的時候要開始上學了,就沒有多餘的時間跟著祖母去拜菩薩了。如果遇到周末或者是佛教裡大的節日,我還是會跟著祖母去玩玩、爬爬山、拜拜菩薩。說到我學佛的因,其實真的是很巧合,因為受到祖母的影響,以及她對我點點滴滴的教導,我會覺得跟著祖母去寺廟是去玩的或是去吃齋飯的,還會跟這些老菩薩聊聊天。
  • 學佛第一步學佛入門之認識佛教學習筆記和體會 -----2021-2-11
    >根據我們這幾年跟著淨空老法師講經學佛的體會和總結,學佛有如下的次第:「什麼是佛」、「什麼是皈依」、「學佛有什麼好處」、「供佛像」、「供燈」、「供果」、「燒香」等等這些都是佛教基本術語和常識,這些知識都在佛陀教育網的「學佛入門」裡,把《正確的學佛方法》、《走出學佛的誤區》、《了凡四訓》、《俞淨意公遇灶神記》、《認識佛教》、《三皈五戒的意義及儀式》、《淨宗五個科目》等課程學好,你對佛法就有了基本的了解了
  • 學佛問答:佛教與外道宗教的區別是什麼?聽聽師父講得很清楚
    弟子問:佛教視其他宗教為外道,也同樣為其他的宗教所排斥。目前有位知名的佛教人士提出要三教歸一,要眾教平等,和諧相融,請問師父如何看待?如何處理其它外道的關係為好?萬法唯心造,輪迴生死是由心所造業,那麼將來解脫涅槃成佛也由心所證得,所以讓我們明白:一切都是由心識的變化——心的變化,所以要讓我們明心見性,要了解心的作用,從心地當中下手用功夫。為什麼?心是萬法的種子,一切法皆從心而生起。
  • 學佛第一要知見正
    就是學佛初步的因—「為什麼來學佛」先要搞清楚,不清楚,將來結果就不得圓滿,非但修行時要走彎路,還有誤人歧途的危險。所以知見正是學佛的第一要事。現在這個時代,魔法橫行,不知道有多少邪惡的人使用種種花樣來騙人,榨取錢財,引人入邪路。所以知見第一要正,免得上當受騙,非常重要。今天我們還是要再講知見正的重要。第一種是人天乘。
  • 《學佛群疑》第16講丨破斥「地獄門前僧道多」、「學佛越久離佛越遠」等謬論
    鼓吹此生不了道,就要披毛戴角還的人,一定不是正信的佛教徒,更不能體認到大乘佛法的襟懷。這種觀念阻止許多人出家修行,也使許多已經出家的人感到沮喪和失望,更使得許多出家人變成自私自利,急於自了,不能夠產生利益眾生、淨化社會的願望,所以,佛教被人指為消極、逃避、悲觀。最初這種「此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的觀念,本不出於佛教,乃是出於破壞三寶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