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校長運營圈專欄作者CK47。
最近在思考一個問題:一、二線城市k12教培行業已進入或即將進入競爭紅海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未來三、四線也會),那麼對於我們來說,突破點在哪?
全文共計3800字,建議閱讀時間5分鐘
教培行業進化編年史
社區機構風口到來
社區機構面臨的問題
教培行業進化編年史
我們先分析一下K12教培機構的進化之路:
1、行業發展初期,大量的機構都囤積於學校周邊。因為這個行業最大的特點是用戶高度集中,對著學校門口可以獲得最大的曝光度,以最低成本獲客。
直到今天,我給四線城市教育創業者的最大建議依然是「對著學校門口」。這個現象的出發點是教育機構降低自己的招生難度,但是對於學生和家長來說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尤其大量的課程是在周末上課,此時學校周邊的交通便利性很是問題。
2、行業進入爆發期之後,開始出現了一些比較大的機構,在城市人流量最大的商業區甚至是商場建立大校區成了最優選擇。
直到今天,新東方進入任何一個新城市都會先在城市中心建立旗艦店。這個方案有兩個好處:一是覆蓋面廣,提升機構的品牌效應;二是大校區的運營成本相對於同等面積的幾個小校區的疊加較低。但是,這個方案雖然降低了單位面積的運營成本,卻也大大增加了單位面積的房租成本,這部分成本必然會轉嫁到家長的頭上。
3、行業進入成熟期之後,經過市場培育的家長選擇機構不再隨機(看到學校門口有一個就進去了),也不再盲目相信硬廣(再顯眼的位置、再好的裝修對於招生意義並不大),機構的口碑成為家長決策的最重要的依據。
所以很多大機構不再選擇門店,反而選擇交通便利、房租低一點的寫字樓作為校區。學而思就是此方案的忠實擁躉,忠實到我去瀋陽學而思偷雞,在樓下轉了三圈愣是沒找到門口,最後才發現在消防門進入。
進入該時期的機構開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學內容的建設,至此之後教培行業進入了良性發展。
4、行業進入後成熟期,即我們所謂的紅海,大家都在吹名師,都在吹教學質量,此時競爭的差異點在哪呢?新東方給我們提供了思路,就是提供更加細化的教學服務。
教學內容和教學服務是教學質量的兩條腿,哪條腿有問題教學質量的提升都快不了。新東方的教學七步法在業內引起了大量的討論和模仿,指出了教培機構進化的新方向,那麼沿這個方向走下去,下一站是哪呢?
教學七步法主要側重於課堂的教學管理,課後的教學管理主要通過家長間接完成。未來課前、課後的教學管理也必然會成為教培機構發力的方向,甚至是更主要的方向——畢竟學生的自學時間是大大多於上課時間的,除去某些頂級學生確實需要非常高端的老師,對於絕大多數學生來說,管好比教好更重要。
這個思路並不是空想,有興趣的校長可以調研一下教培行業已經進入競爭「血海」的臺灣省,優秀機構「海底撈」式的教學服務讓家長得到了很大解放,並達到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以上的分析為我們指明了方向,那麼我們如何做到更加優質的課前及課後服務呢?我想社區機構很可能就是一個突破點。
如果說新東方、學而思等巨頭可以類比成沃爾瑪、家樂福的話,那麼社區機構的目標應該是成為711(甚至可能沃爾瑪、家樂福也開始做社區店)。
社區機構風口到來
相比沃爾瑪等大型超市,711連鎖超市最大的優勢有兩個,一個是基於超市自身便利性好,另一個是提供打包快餐的服務,尤其是早餐。
第一個優勢自不必說,第二個優勢的體驗效果非常好,給時間緊張的上班族提供了路邊攤之外的另一個選擇。之前事情特別煩亂的時候,我和UncleW常幹的一件事就是蹲在711門口吃盒飯、啃包子。
社區機構的優勢是類似的,不光是方便了家長,也提供了大機構所不能提供的其它服務。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上,存在的問題有幾個:不會教、沒時間、管不了、不想管。
當下的K12教育機構解決的無非是「不會教」的問題;「沒時間」的問題靠託管基本上就可以解決;「管不了」的問題一般在青春期的孩子中有很多,而在其它年齡段頻次很低;「不想管」的問題相對來說比較普遍,並不是家長主觀上放棄孩子,而是很多家長的懶惰性在作祟——反正我花了錢了,老師就全靠你了。
教學七步法中的課後管理全靠家長進行。通過調研我發現,每個班都有那麼幾個「不靠譜」的家長,給教學七步法的落實造成了問題。社區機構能夠很好的解決上述後三個問題。
1、目前託管市場逐漸受到行業重視,標準化程度越來越高。尤其在小學,下午3點多放學了,父母要上班,孩子的課後時間支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相對於讓爺爺奶奶帶孩子,越來越多的有支付能力家長傾向於給孩子找一個高質量的託管班。
目前的託管班大多比較原始,看護及輔導功能較多,教育功能較少,未來融入更多的教育功能是必然的。如果託管機構能夠開在社區內,會給家長帶來很多便利,大大減輕家長接送孩子的負擔。
2、在工作中,我發現很多年級比較大的孩子的家長在與孩子的溝通上是存在障礙的。老師由於第三方的身份,反而能夠和孩子更好地溝通。但是目前老師和孩子交流的場景基本處在課上,很少有機會進行單獨的溝通。
社區機構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和課後,留存在機構更多的時間,老師利用這些時間對孩子進行作業落實、心理輔導等工作。
很多小城市的機構都有個標配——自習室,專門讓非上課時間的學生上自習使用,值班老師也可以進行作業輔導,但是北京卻很少有機構有。我曾經向北京某機構負責人諮詢這個問題,他的回答是:房租太貴了,怎麼可能有多餘的屋子上自習,而且機構離學生家還很遠,讓父母送來上一節自習也不太現實。
相比較行業的「沃爾瑪」們,社區機構會面臨低得多的房租成本,可以拿出多餘的面積作為學生課前課後的學習場所。尤其是大型連鎖社區機構,如果能像幼兒園、超市一樣成為開發商的物業配套設施,會有更大的議價能力去爭取更低的房租。
3、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到了高年級,如高中,就有了自己的時間規劃能力,而且自己水平有限,不能、也不需要對孩子的學習進行督促。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青藤大部分生源都是高中生,我發現有相當數量的高中生時間規劃能力極差,完成任務的能力很低,結果是無論老師講得多好,作業沒做,成績一樣提不上去。
我們試圖用教學七步法改變這個情況,但是實際情況是,很難通過家長對高中生的作業進行監督。因為高中生家長總覺得除了給孩子掏錢補課已經幫不了孩子什麼了,管多了孩子也會很反感。
於是我們推出了託管班服務,對自制力差的孩子進行了公立校之外的所有學習時間的管理。
除上課時間外,每天孩子都要按時到特定的教室進行學習,會有各科教師值班對學生相應科目的作業進行督促,並保證質量。結果託管班學員的提分效果非常顯著,該服務的續費率也很高,而且大大降低了該學生在本機構的退課風險。
社區機構面臨的問題
其實社區機構已經不是什麼新概念了,北京的文新學堂很早就打出了「做教育界的711」的口號,龍文等機構的模式也與之類似,但是我們並沒有看到這些機構在該模式下迅速做出口碑並全面爆發。
社區機構一定是傳統機構模式的升級迭代版本,而不是純粹為了節省成本或者規避大機構的競爭而打造的低質低價模式。
我們先看一下711是如何成功的。711說穿了無非就是傳統的小賣店。但是在我們眼裡,不同於傳統老舊的小賣店,它大抵算是一個「有逼格」的小賣店。我認為,它的逼格來源於其優質的、經過篩選的商品質量,良好的、統一的品牌形象,令人愉悅的購物體驗和服務(如微波爐食物加熱等)、以及較高的平均商品價格。
之前談論這個問題,有朋友反對我的類比,認為教育行業和零售行業最大的區別在於,711雖小,但是賣的商品和大超市的商品是一樣的,用戶沒有選擇成本,不會對商品的品質產生懷疑。而教培行業並不能保證小機構和大機構的教學品質一樣。
我認為,這個因素存在,但是也應該看到,711的一大優勢——打包快餐是基於自己的供應鏈的,並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所以雖然現在大機構在教研,管理方面的優勢使其在與單個小機構的競爭中是有優勢的,但是如果小機構在各業務線方面得到系統支持,其教學質量並不一定比大機構差。
我們簡單的對教育機構的業務線進行拆分,大致可以分為招生、運營、教學、教研等四部分。在校長運營圈之前的文章中,我曾經對目前教培行業TO B(機構)市場進行了分析,我們能夠發現,針對教培行業各條業務線進行支持和標準化的企業也是越來越多。
1、成熟市場的教育機構招生早已經不是傳統的撒撒傳單就能做到的,必須以家長社群為基礎,通過線上內容和線下活動結合協同運作來完成。社群營運和流量分發方面,家長幫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思路;關鍵時間節點的線上線下活動等,一米智聯等機構也做出了模板式的產品。
2、每個機構的運營業務線差別很大,這不是百花齊放的結果,而是每個機構的進化速度不同。因為大家的業務其實是高度同質化的,所以一套先進的SaaS系統是能夠做到教培機構的運營業務標準化的。
3、TO B(機構)輸出教研的公司,教研及教學的標準化已經從原始的教材輸出進化到了後來的教材+課件再到現在的教材+課件+培訓。隨著教學系統的不斷完善,教師的個人能力對教學質量的影響將越來越弱。
目前,國內已經有公司如課外喵(上周A輪融資3000萬元)等產品,試圖整合上述業務線進入自身系統,對加盟或者直營校區進行業務改造與後續支持,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除上述利好因素外,在線教育最近幾年的蓬勃發展也給社區機構的發展帶來了更多可選的方案。以雙師課堂為例,目前定位基本在教育不發達的地區,如三四線城市,或者一線城市的郊區等。但我相信一線城市的社區機構可能是更好的應用場景。
因為不發達地區的家長觀念同樣比較落後,一個新產品或模式在發達地區沒普及並形成勢能前,在不發達地區的推廣阻力應該很大。而一線城市的社區機構作為「綠洲中的沙漠」,也是教育資源匱乏的地帶,同時家長的觀念較為先進,有利於雙師課堂模式的推廣。
同時,雙師課堂「教學、管理分離」的屬性也和社區機構「強管理」的理念不謀而合。
CK47和UncleW的奮鬥:誰能定格一個正在縣裡萌發的新芽【連載一】
應用新東方高思班課、1對1教學七步法的實操案例【UncleW】
繼教學七步法提升了服務,我們要用課堂三要素來提升教學!【Uncl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