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 寶寶閱讀 關注我喲
☀ 寶寶閱讀:讓更多孩子愛讀書讀好書這幾天,北京某著名小學的校園霸凌事件持續發酵,我相信每位父母都關注到了。事件的真相到底如何,吃瓜群眾們很難了解,但這個事件的積極意義在於,它啟蒙了千千萬萬的中國家長,讓大家知道了霸凌不是「鬧著玩兒」,校園霸凌一直在真實生活中上演著,除了教育自己孩子勇敢地對霸凌說「NO」以外,還需要學習如何正確處理校園霸凌事件。
校園霸凌不僅在中國校園裡有,在國外的校園裡也不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妨借鑑一下國外的處理方法,很多國外繪本裡面的處理方式就值得借鑑。雖是兒童繪本,但同樣適用於家長們學習。
美穗一起床就覺得全身不對勁‚一下子覺得頭痛,一下子又肚子疼‚一點也不想去上學。正想逃學到公園玩的美穗被阿達發現,大喊:老師‚美穗逃學。緊接著阿達打小報告、在桌上畫線恐嚇美穗等一連串行為‚讓美穗害怕不已。阿達折斷了美穗最心愛的鉛筆‚美穗氣憤之餘朝他狠狠丟了一塊橡皮擦後落荒而逃……原來美穗真正不想上學的原因是因為害怕見到坐在隔壁的小男孩阿達……
本書的內容完全出自作者武田美穗自己的生活經驗,書中的阿達便是她剛上學小學時同桌的那個小男生。這第一手經驗,使得本書格外貼近兒童的心理,也別具了一番生活的趣味。對成人來說,讀完這本書,也許我們對孩子不想上學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許還會勾起你對童年時代那個「阿達」的記憶。阿達的關切,以他的方式表達出來,在美穗眼中便成為兇巴巴的惡劣行為。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微妙,在本書中生動貼切而又含蓄地表現了出來,實在值得細細品味。
在孩提時代,波特納曾有過一個布奇奇那樣的玩伴,讓她飽受折磨,最終,芭芭拉對她進行了報復,也就有了這部作品!
布奇奇·巴克爾來我家,是天下最糟糕的事情。布奇奇就是那個拽我頭髮撕我書的傢伙。她討厭「我」的寵物蜥蜴——大塊頭。還說「我」是烏龜,而她是專吃烏龜的布奇奇龍。 哦——天哪!她還要來「我」家住!這可怎麼辦?布奇奇的霸道讓「我」害怕到反覆做夢的地步,*後實在忍不住,把煩惱告訴媽媽,得到媽媽的建議後,自己想出了一個回擊布奇奇的辦法。
喜歡欺負人的孩子和容易受欺負的孩子,這一對立的角色看來不會那麼容易消失。不少孩子們在現實生活中都面臨著這個問題,家長也很關心這些,但這種負面話題在平日的交流中往往會被避諱。
故事中,媽媽的態度很值得回味:當第一次聽到女兒「不愛跟布奇奇玩」的抱怨時,媽媽回答「要學會和各種各樣的人相處」。生活中孩子們的打鬧時有發生,很多時候孩子們可以自己化解,並不需要大人太多的介入。也許媽媽正是抱有這種思想,以為「我」不過是與布奇奇發生了一點小摩擦。在得知布奇奇要到「我家」來住時,「我」再一次大喊表示抗議,媽媽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坐下來耐心地與「我」交談。這時的媽媽也並沒有被激動的情緒衝昏頭腦,去教孩子該如何報復,而是以關切和理解的姿態進一步引導到女兒「去告訴布奇奇,你不想玩那個遊戲」,很平和的一句話,卻是在鼓勵女兒要學會向布奇奇說「不」,要學會獨立思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很多時候引導孩子自己尋找答案遠勝直接告訴孩子該怎樣做。 這是一本給我們提供話題的書,我們不妨以這本書為契機,與孩子一起討論下朋友的話題。
這天在叢林裡發生了一連串大欺小、強欺弱的事件──大象仗著自己龐大的身軀,硬是搶了河馬在池塘裡泡澡的位置。被趕走的河馬看到較小的獅子趴在小路上曬太陽,也仗著他的塊頭大,命令獅子滾開。然後獅子欺負獵豹、獵豹欺負小猴子。
小猴子一肚子委屈的向媽媽訴苦。媽媽鼓勵他要勇敢的對抗霸凌的行為,要他去告訴獵豹樹枝上的空間夠大,對他們兩個來說綽綽有餘。但是小猴子很害怕塊頭大又兇猛的獵豹,他根本沒有勇氣去向豹要個公道。
於是媽媽決定陪伴小猴子一起去找獵豹,而且鼓勵他明確的告訴獵豹他不喜歡獵豹以這麼惡劣的方式對待他。有了媽媽的支持和陪伴,小猴子也有了勇氣對獵豹說:「不要命令我。這棵樹夠大,足夠容納我們兩個。你可以把我當朋友,和我一起分享這個空間啊!請不要再用這麼惡劣的方式對我了。」獵豹想了想,看了看小猴子和猴媽媽,於是同意讓小猴子和他一起待在那根樹枝上。
小猴子的行為讓獵豹想到自己也應該去告訴欺負他的獅子不可以這樣對待他。於是小猴子和猴媽媽陪獵豹一起去找獅子;然後小猴子、猴媽媽、獵豹陪伴獅子去找河馬;最後,小猴子、猴媽媽、獵豹、獅子陪伴河馬去找大象。不管你是大是小、是強是弱,大家一起和平相處要比欺負別人來得有意思得多了。
霸凌的方式可以是肢體的、言語的、人際關係的。面對不當的對待,最重要的是一開始就要有適度的反應,拒絕施暴者進一步的行為。
就像故事中的猴媽媽教小猴子適度堅定的告訴獵豹他不喜歡那樣被對待。
「我不喜歡……」、「我不想……」,教會孩子對不喜歡或讓自己不舒服的嘲笑戲弄時說不,必須從日常生活中開始。而且,我們不只要教育孩子不被霸凌或霸凌別人,也要培養孩子友善而正義,結合善的力量來對抗霸凌行為,而不是當個冷漠的旁觀者。
欺負與被欺負的事情連環發生,錯誤的思想和行為正在傳遞,聰明的猴子媽媽和勇敢的小猴子成了錯誤行為的終結者和拒絕無理要求的倡導者,錯誤行為又反過來得到了一一糾正,正能量得到傳遞。
受害者要學會:拒絕以大欺小,勇敢捍衛自己的正當權益;威脅實施者要懂得:一起分享比獨自佔有更快樂,在分享中培養團隊合作意識。
當別人欺負你時,你是不是有勇氣說「不」?你的態度決定別人怎麼對待你!
安迪個性溫和,家裡只有他一個小孩,雖然他有很多玩具,卻沒有玩伴。因為擔心失去朋友,即使隔壁鄰居比利總是指使他,甚至把他的東西佔為己有,他就是無法拒絕比利的不當要求。
有一天,安迪在朋友瑪莉的溫暖友誼支持下,終於開口對比利說「不!」,並且讓比利知道:「我可以說不行,而且不用告訴你為什麼。」
這個舉動著實讓一向強勢的比利嚇了一大跳,因為安迪從來沒有反抗過他,但是卻也讓比利知道他再也不能這樣霸道、欺凌安迪,而且如果他要和安迪玩,就要平等對待他,也要和他分享他的玩具。
溫和的小孩、瘦弱的小孩、弱勢的小孩,這樣的孩子是不是就只有被欺負的份,只能忍受別人不當的對待?
如果──安迪真的拒絕比利的要求,他就會沒有朋友嗎?
要向別人說「不」,確實需要──勇氣。只是這勇氣從何而來?
在這個故事中,並沒有大人的支援,而是朋友瑪莉的友誼給了安迪勇氣,終於讓他大聲說出「不!」,自己解決了這個問題。但是並不是每個霸凌事件都能靠孩子自己解決。孩子們有時會因為被威脅不能告訴大人,或者因為不想成為告密者而被同儕看不起,因而隱瞞事情,如果再加上孩子們之間的漠視、師長和父母的不察,很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
孩子要有能力拒絕不當的對待,這個能力必須從孩子小時就開始培養起,讓孩子學會說「不!」。還有,父母的責任是要每天了解孩子的生活狀況,察顏觀色,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相信──當他遇到問題時,他可以百分之百的放心說出來,父母一定會幫助他。
受害者要學會:拒絕無理要求,不受威脅,自己掌握話語權和行動權;威脅實施者要懂得:不當「小霸王」,尊重別人的意願,不強迫別人做不願做的事。
其他動物一見到鴨嘴獸就嘲笑起來沒完:「它從蛋殼裡鑽出來的,是巨型鴨子嗎?不是,它沒有翅膀。被扔進水裡竟然沒有被淹死!那它是土撥鼠?才不是呢,它長著鴨子嘴!」為了不再受嘲笑,鴨嘴獸漂洋過海,來到了一個叫做「澳大利亞」的地方。那裡住著肚子上有袋子的大兔子——袋鼠、長著小丑鼻子的考拉、從蛋裡鑽出來的針鼴和不會飛的鴯鶓。鴨嘴獸在這裡生活得非常快樂,原來世界這麼大,誰都可以幸福地生活!
受害者要學會:悅納自己。不能改變環境,就選擇適合自己的環境;威脅實施者要懂得:尊重並學會欣賞身邊的「異類」,擁有一顆包容的心和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湯姆一點都不想去幼兒園,因為班裡新來的「小霸王」總是欺負他,更讓他傷心的是自己的好朋友保羅也和其他同學一樣假裝沒有看到,結果「小霸王」對他的欺負和排擠變得變本加利。保羅把這件事告訴老師以後,老師用一個「邊緣人」的遊戲巧妙地化解了班裡這場危機,也消除了排擠的行為。書的最後有「寫給父母的話」,指導家長可以為孩子做些什麼。
《不要隨便順從別人》——面對哪些情況時,你可以大聲說「不」呢?
萊奧在紙上畫了一隻叫「阿不」的小熊,他是來教萊奧學會正確說「不」的。比如為了安全說「不」:不要吃陌生人給的東西;紅燈亮的時候拒絕過馬路。為了保障自己的權益說「不」:不縱容插隊的現象。為了遵從自己的意願說「不」:不喜歡媽媽的朋友抱抱和親親時要說「不」。有些「不」是不受歡迎的,比如:睡覺前不刷牙、挑食。所以說「不」一定要在真正需要的時候。
奧利佛不喜歡玩男孩子常玩的遊戲,因此被同學嘲笑為娘娘腔。奧利佛不喜歡打球,喜歡跳舞,而爸爸媽媽為了讓奧利佛運動,便送他去學踢踏舞。全班更變本加厲的嘲笑奧利佛像女生一樣愛跳舞。有一天,學校派奧利佛參加校外才藝比賽,全班看到了他驚讚的舞姿,從此對他改觀,稱呼他為大明星。
作者很體貼小孩的心情,他將嚴肅的「霸凌」主題,透過好笑的故事,讓動物演出一場」腦力與體力「的大對決!從故事中,被欺負的動物根本不敢制止獅子,只好尋求別人的幫助。沒想到竟然是一隻小兔子幫了大忙,換個角度想,如果動物們團結合作,也許他們也有能力自己解決問題呢!本書是和小孩討論「霸凌」的絕佳故事,除了故事有趣,最重要的是它強調團隊合作以解決問題,而不是把重點放在霸凌。
在非洲的草原上,有一隻兇惡的獅子,他仗著比其他動物強壯,到處欺負弱小。動物們都受不了獅子的霸凌,但是誰也沒有勇氣阻止他。於是,動物們只好請狒狒在網絡上登廣告,以一百隻羚羊為報酬,徵求高手前來拯救他們。
在引導故事時,父母可以先說說未來可能遇到的狀況,比如當不小心讓同學受傷時、或是同學強行借文具、抑或是同學的行為讓你覺的不舒服時,應該要怎麼面對?
也許如故事裡,有同學會像強壯的熊、麋鹿和老虎來挑戰獅子,但是當你在孤立時,要怎麼阻止呢?
在這本繪本裡,誰也沒想到,這隻聰明的兔子竟然贏了每一場比賽!無論是比賽吃棉花糖、機智問答、彈跳耐力賽、畫圖或是越野賽跑,真是一隻智勇雙全的兔子!獅子只好乖乖臣服,答應從此以後不再欺負草原上的動物。
我們生活在一個小小的世界,霸凌問題一直是存在的,也許有些小孩並不是要欺付人,只是不知如何表達?但這些如果不妥善處理,小惡作劇可能會擴大成嚴重的傷害。
繪本的好處就是,每次翻開來都有不同的過程及不同的結局,還有不同感觸,這本獅子與兔子的對決結局絕對讓你莞爾一笑~
本書由德國反霸凌的權威穆斯塔法·賈南所執筆,介紹對抗校園霸凌的各種面向、應對之道以及如何組合對策,因應不同問題的時間和地點差異。
告訴家長:如何發現孩子被霸凌?如何正確處理孩子與學校的關係?如何理解孩子的情緒,避免造成二次傷害?
告訴學校:該採取哪些正確的措施?如何和家長進行最完整的溝通?如何完全保護受害者?
告訴老師:如何利用班級時間,教導孩子如何自保與理解霸凌?透過團體活動,其實可以讓孩子減少成為被霸凌的可能。
最後奉上繪本教學活動設計,供老師、家長參考:
不知道給孩子選什麼書
就關注這個號
▼
微信號:baobaoyuedu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
小編微信:changbayuedu
互動交流請加qq群
寶寶閱讀學前群 189926484、寶寶閱讀小學群 127493090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了解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