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NP:腦外傷後認知功能與日常生活功能的關係

2020-12-22 澎湃新聞

JNNP:腦外傷後認知功能與日常生活功能的關係

2020-12-21 14: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梅斯醫學 MedSci梅斯

外傷性腦損傷(TBI)是導致殘疾的主要原因,這給個人和社會造成了巨大的負擔。超過一半的輕度腦外傷患者在6個月時報告功能受損,更嚴重的是,殘疾可能會持續多年。但是,認知障礙與日常功能之間的關係還不完全清楚。認知的多個維度與格拉斯哥結果量表(GOSE)相關,解釋了31%的結果差異。然而,這些研究相對較小,平均樣本量為135(範圍37-334)。

因此,關於不同功能恢復水平的認知表現的信息很少。據報導,GOSE評分為恢復良好的個體在認知測試中表現受損。可能的解釋包括客觀測試發現的未識別認知障礙、測試的標準數據不匹配或使用粗略的量表。

TBI中心從65個中心招募了4509名患者進行核心數據收集。他們在6個月的時間點接受了GOSE評估。在急性期記錄人口學和臨床資料,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是以急診室出院時的評估作為首選的衡量標準,如果沒有,則應儘早進行評估。損傷後的第一次CT掃描用於診斷是否存在影像學異常。所有患者在6個月的時間點進行隨訪,這是本研究的重點。

GOSE被評估為結構化訪談或由患者或護理人員完成的問卷調查。通過集中對訪談和問卷進行評分,並結合評分,將訪談作為首選來源(94%的評估)來創建GOSE。GOSE的結果分類為:恢復良好(8),中度殘疾,重度殘疾(4)。SF-12v2是由患者完成的12項健康相關生活質量評估,提供了整體功能結果的總體衡量標準,而心理成分總結則評估與心理健康相關的結果。通過將報告完全康復(GOSE 8)的患者分為兩組創建對照組:GOSE 8a包括招募時GCS=15且早期CT無異常的患者,而GOSE 8b包括恢復良好的剩餘患者。

考察個體測驗成績的分布,並應用對數10變換從以下幾個方面減少測量的不等方差:試驗a和B、選擇反應時間(RTI)、配對聯想學習(PAL)、快速視覺處理(RVP)、空間工作記憶(SWM)和注意轉換任務(AST)潛伏期。根據年齡、性別和受教育程度,採用單因素協方差分析(ANCOVA)對GOSE分類進行比較。

對2604名存活患者中的1554名患者進行了為期6個月的認知能力評估,並進行了GOSE隨訪。認知測試完成率受GOSE類別的影響:GOSE 3患者的完成率最低(在認知測試中為8%–21%),其次是GOSE 4患者(30%–57%),而GOSE結果較高的患者的完成率顯著高於GOSE患者,一般在70%左右(GOSE 5 59%–74%,GOSE 6 65%–81%,GOSE 7 62%–79%,GOSE 8 53%–69%)。

目前的研究提供了關於這種關係的兩個關鍵信息:(1)確定了與日常生活中功能最密切相關的認知領域;(2)確定了認知缺陷對不同功能水平之間的差異影響最大的地方。在目前的分析中,加工速度與功能結果的總體關係最強。除了處理速度外,學習記憶和注意力方面與功能性結果相關,而兩種執行功能的測量結果在不同類型的結果中顯示出最小的差異。

這項研究允許對不同殘疾程度的認知能力進行比以前更詳細的檢查。最殘疾的群體表現出最明顯的認知能力差的證據。此外,如前所述,許多嚴重殘疾患者沒有完成測試,這與該組的嚴重認知障礙一致。GOSE 5患者的表現也明顯下降。這類人不能參加一個或多個主要活動領域,如工作或社交和休閒活動。瀰漫性白質改變是認知缺陷和不良日常生活結果的關鍵神經病理學基礎。

與認知結果相比,在恢復的較高水平上,心理和身體健康相關的結果存在明顯差異。與SF-12v2身體健康總結的比較表明,GOSE的相對簡單解釋了較高恢復水平的認知差異的缺失:GOSE 8a和GOSE 8b的參與者接近健康標準。此外,在GOSE 6-8b類人群中,SF-12v2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結果存在明顯差異,並且沒有證據可以解釋這些群體之間認知表現的相似性。認知和心理健康與腦外傷後的功能結果之間存在著對比關係。認知障礙似乎是影響低水平殘疾的關鍵因素。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方面的差異在較高水平的恢復中非常突出。雖然日常生活中的功能和心理健康之間的關係是雙向的,但理解心理健康問題為治療提供了明確的重點,這也可以改善功能結果。

本研究是第一次在腦外傷中進行的認知研究,足以詳細描述不同功能結果水平下的表現。在高水平的結果中,認知表現幾乎沒有差別。這為未來的研究提出了兩個關鍵問題。第一個問題涉及結果的驅動因素,以及情緒和心理健康因素是否在功能恢復發揮關鍵作用。第二個問題涉及這些患者認知障礙的性質和意義。這項大規模的研究提供了對不同程度殘疾的認知表現的新見解,並強調了處理速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在較高的結果水平上,認知對整體功能的影響明顯減弱,心理健康差異顯著。

參考文獻:

Wilson L, Horton L, Kunzmann K, et al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ve performance and function in daily life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 Psychiatry Published Online First: 02 December 2020. doi:10.1136/jnnp-2020-324492

原標題:《JNNP:腦外傷後認知功能與日常生活功能的關係》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JNNP:自發性腦出血倖存者的長期功能衰退
    自發性腦出血(ICH)自發性腦出血是指非外傷情況下各種原因引起的腦大、小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自發性破裂引起的腦內出血。自發性腦出血是一種多因素疾病,受環境和遺傳因素共同作用。在歐美國家,自發性腦出血患者佔全部卒中患者的10%~20%,病死率和致殘率都很高,有資料顯示病死率達23%~52%。
  • 第八次中國科協論壇聚焦「腦的高級認知功能」
    由中國神經科學學會承辦、南昌大學協辦的第八次中國科協論壇日前在南昌舉行,主題為「腦的高級認知功能」。
  • 睡眠障礙與認知功能的關係(柳葉刀綜述)
    雖然已經確定痴呆患者睡眠障礙發病率的增加,並且認為可能由退行性病變所導致,但目前研究焦點已經轉變為睡眠障礙是否同樣能夠增加認知障礙以及痴呆的風險。所以本文,對睡眠障礙與認知功能間的關係進行探討,繼而評估了睡眠改善研究中認知功能方面的潛在收益與涉及的生物學機制。
  • 手外傷術後要做什麼功能鍛鍊?
    雙手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較常用到的一個器官,由於手部在多數情況下沒有太多的保護,而又需要不斷地接觸各種工具和物件,也使得它成為全身較易受傷的一個部分。手外傷後有的需要手術,手術後的功能鍛鍊對於康復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手外傷術後都要做哪些功能鍛鍊呢?
  • 執行功能,影響孩子一生的思維認知!
    2)家庭環境因素比如:圍產期母親吸菸、抑鬱、生產時的外傷,出生後的感染中毒,父母對於子女的不良態度(如過分溺愛或者是漠不關心),以及父母的低教育水平等。2)非藥物治療體系ADHD的非藥物治療包包含幾個層面:注意力幹預,運動幹預,認知幹預,行為幹預,社交技能干預,父母培訓等等。執行功能訓練是認知行為幹預方法的一種。執行功能是一種高級認知功能,是一種內在的固有的能力。
  • 反覆的頭部撞擊與晚年抑鬱和較差的認知功能有關
    然而,在之前的大多數研究中,研究都沒有去檢查反覆遭受頭部撞擊(包括那些導致腦震蕩損傷的撞擊)對晚年大腦功能的影響。在同類研究中規模最大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反覆頭部撞擊與數年到數十年後的認知功能障礙和抑鬱存在關聯。
  • 術後譫妄和術後認知功能障礙
    內容 研究背景和目的 術後譫妄和術後認知功能障礙共有危險因素並可能共同發生,但二者的關係尚未明確。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術後6個月內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率和評估老年人擇期非心臟手術術後譫妄與術後認知功能障礙的關係。
  • BRAIN:腦外傷後工作記憶與推理模式缺陷的不同模式的腦結構損傷
    重要的是,腦外傷後這些能力的損傷與他們相關的子網絡信息傳遞結構的失連接相關,並通過典型相關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計算子網絡的介中心性證實。(可添加微信號siyingyxf或18983979082獲取原文及補充材料)腦外傷會導致持續終生的不同認知功能障礙,造成功能性預後不良,對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
  • 上海護理解讀|降低認知功能下降和認知障礙風險指南
    志飛 認知障礙又稱認知症、失智症或痴呆症,是以認知功能下降以致影響到日常生活活動和社會功能為特徵的一組臨床綜合症,其主要表現包括記憶力下降、智力下降並伴有人格改變等 摘要:   近日,2020年第5期
  • 認知功能下降絕非「老糊塗」,而是每個人都應該警惕的疾病前兆!
    「認知功能下降不容易被察覺。易迷路、學習使用某些日常工具或家用電器(遙控器、微波爐等)有困難、記不清當前的月份、忘記和家人約好的聚會、自己放置的東西經常找不到、總是提相同的問題、一句話重複多遍等都是認知功能下降的表現」。
  • JNNP:腦小血管病的結構網絡變化
    (文末點擊瀏覽)    最近的一項關於腦小血管病(SVD)的縱向研究表明,白質結構腦網絡的一個指標——「全局效率」與SVD患者的認知損傷關係密切,並且基線時段的全局效率還可以預測SVD患者的死亡風險。    目標1:構建白質結構腦網絡,探究腦網絡屬性的變化是否與認知衰退有關係。     目標2:探究基線腦網絡效率是否可以預測全因死亡率。作者猜測,以上兩個問題的答案都為「是」。
  • 多巴胺療法可改善阿爾茨海默氏症的認知功能
    紐約(2020年7月15日)-一項由阿爾茨海默氏症藥物發現基金會支持並於今日在JAMA Network Open上發表的研究提供了第一個證據證明羅替戈汀是一種作用於大腦中多巴胺傳播的藥物,可以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輕度至中度的阿爾茨海默氏病。
  • 學齡前兒童腦結構和功能聯接組如何發育
    人腦的結構和功能在兒童早期階段經歷了高度動態、精細複雜的成熟過程。這些變化不僅為理解這一階段的認知和行為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神經科學解釋,而且對青少年期甚至成年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表現產生重要影響。早在20世紀初期,神經解剖學家們已經能夠通過屍檢腦組織考察胎兒和嬰幼兒階段的腦結構發育特點,這為認識腦的早期發育規律提供了大量的知識和線索。
  • 認知功能出現下降?警惕發展為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又叫阿爾茨海默病、腦退化症或失智症,主要為神經系統慢性退行性的功能下降,表現為記憶力下降及認知功能下降。因為這種疾病容易發生在高齡人群的身上,所以被認為是老年人的疾病。作為神經退行性疾病,老年痴呆雖然與年齡有一定的關係,但是也與很多其他因素,例如性別、家族史、生活方式、特定疾病等多種原因有關。年輕人也有可能會患老年痴呆,且患病之後,便是不可逆的。
  • 大話腦功能之功能連接
    考慮到筆者本人水平有限,腦功能內容比較偏向純科研,而且要寫相關文章,必須要是做個這個領域相關研究,有一定基礎,並且有一定積累的人才能夠寫好。所以,特別獲得了思影科技楊曉飛的授權,轉載這篇文章。    大家對腦功能感興趣的話,可以關注一下公眾號:思影科技。裡面有很多關於磁共振腦功能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學習】腦功能磁共振數據分析
    【10月班已滿】【學習】基於多模態磁共振成像的腦網絡數據處理分析【學習】光遺傳學+膜片鉗+鈣成像(11月)北京賽博爾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和brainnews團隊將於2020年12月26日至 30日(周六至周三)舉辦第三十二屆腦功能磁共振數據處理培訓班
  • 2021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一過關訓練(五)記憶=腦功能?
    記憶=腦功能? 你大腦的巔峰時刻,應在何時? 人們總以為自己大腦的巔峰,是在自己記憶力最強的時刻——比如十幾二十歲時。 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大腦健康中心」的主任,桑德拉·邦德·查普曼認為,記憶力遠不能代表大腦功能。用記憶力來衡量大腦功能,就像用外表來挑選終身伴侶——外表美醜很容易被注意到,記憶力好壞也很容易分辨;外表好當然是優勢,記憶力好也能帶來許多便利;然而,外表確實不是親密關係中最重要的一項,而記憶力,也不是大腦最強的能力。 深思熟慮才是。
  • 軍醫詳解蛋白質-能量不足對腦功能的影響
    臨床上用MRI 檢測發現,該類病兒在8 歲時雙側海馬體積縮小,並伴某些空間認知、記憶障礙。這些病兒營養不良通常不是腦的總容量下降,而是某些特定區域體積的減少,從而導致長期的認知、記憶障礙和學習能力缺陷。2、影響腦內神經系統化學物質的水平營養不良動物神經系統的化學物質可發生改變,尤其是神經遞質的改變。
  • 軍醫科普:能量不足對腦功能的影響
    臨床上用MRI 檢測發現,該類病兒在8 歲時雙側海馬體積縮小,並伴某些空間認知、記憶障礙。這些病兒營養不良通常不是腦的總容量下降,而是某些特定區域體積的減少,從而導致長期的認知、記憶障礙和學習能力缺陷。    2、影響腦內神經系統化學物質的水平營養不良動物神經系統的化學物質可發生改變,尤其是神經遞質的改變。
  • 大人的語言功能由左腦主導,兒童有何不同?
    這是因為成年人的一些認知功能往往是由單側腦半球的特定區域來主導的,而語言功能主要由左腦主導。 根據最新研究成果,這裡還要再加上另一個例外:兒童。2020年9月7日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的一項腦科學研究發現,兒童同時使用左腦和右腦來處理句子 [1]。 「這對受到神經損傷的小孩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研究作者之一、喬治敦大學神經學教授 Eliss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