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到過期奶粉要求十倍賠償,被說是「碰瓷」該怎麼解決?

2020-12-22 法律快車

在生活中,如果你買到過期的食品,你會怎麼做呢?來看看這一位遭超市拒絕賠償的唐某是如何維權的,有哪些維權方式值得我們借鑑?唐某在超市花了280元購買奶粉,走出超市中後不久就發現奶粉已經過期一個月了。隨後就回到超市投訴協商。但是超市稱,由於唐某之前就該類型的其他產品有過起訴記錄,有理由懷疑唐某不是普通消費者,而是故意「碰瓷」。唐某最後只好走法律途徑,要求超市返還280元,並且要按照奶粉售價的十倍進行賠償。

相信很多網友有一個疑問,奶粉過期足以證明超市存在過錯,為何超市反過來說對方「碰瓷」?唐某是是來「碰瓷」的嗎?唐某最終能否要求十倍賠償?具體的情況由法律快車小編為您介紹。唐某是來「碰瓷」的嗎?在這件事中,唐某向法院提供了該奶粉和超市的購物發票作為證據嗎,證明了超市銷售的奶粉確實已經過期了。雖然超市也提供了大量的大倉進貨記錄和臨保記錄,證明超市該品牌的奶粉沒有銷售過。但是由於該份證據是超市自己獨自提供,沒有很大的證明作用。並且超市未能進一步提供證明改過期奶粉不是自己銷售給唐某,最後超市理應承擔不利的後果。而對於超市懷疑唐某系「碰瓷」的說法,雖然唐某是有過類似於產品的訴訟記錄,但是不能作為此次訴訟是為了牟利而故意要求超市賠償十倍金額。綜合以上的分析,法院認為唐某不是來「碰瓷」的。

唐某最終能否要求十倍賠償?根據《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本案中,原告購買的產品過期一個月,原告當場向被告投訴,並未實際消費該商品,未對原告造成任何損害。但是從超市提供的產品臨保記錄也可以看出被告並非明知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因此,本案不應適用十倍賠償的規定。但超市在本案中確實存在欺詐行為,應當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賠償唐某受到的損失。

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超市欺詐唐某的行為應當賠償奶粉價格的三倍,因此人民法院依法判決超市退還唐某貨款並酌情賠償,共計約1000元。

相關焦點

  • 南昌市民在好上好超市買到過期蓮子 索十倍賠償遭拒
    本報訊 記者李志強報導:南昌市民宋女士向本報反映,稱她在上沙窩路好上好超市購買了兩包「綠滋餚」蓮子,誰知回家才發現產品已過期兩個多月,超市方面卻否認蓮子是他們售出的。  買到過期蓮子遭拒賠  宋女士稱,9月20日,她在好上好超市購買了兩包「綠滋餚」蓮子,每包售價52元。
  • 飲料過期一月還在賣 超市:可退貨或十倍賠償
    除了養味外,該超市內君樂寶每日活菌等飲料也在過期後仍被售賣的行列。對此,超市工作人員回應是因這幾天忙著盤點貨物給疏忽了,並表示,市民如果購買到過期飲品,超市會同意退貨或給予十倍賠償。  照片上顯示,過期養味的生產日期是2012年9月13日,保質期是6個月,這樣算來應該是2013年3月份到期,可現在都4月中旬了,仍然能在超市貨架上買到,「這麼個大的企業怎麼回事啊。」市民很氣憤。  「一個多月,超市還沒發現?」對於過期這麼久的商品貨架上仍有售,很多市民感到無法理解。
  • ...消費者「碰瓷」_社會聚焦_棗莊大眾網-棗莊唯一新聞綜合門戶網站
    昨天,王先生在海澱區甘家口百貨超市買到三瓶小黃瓜鹹菜,過期近倆月,根據10月1日剛實施的新《食品安全法》,消費者可獲得「千元保底」賠償。但超市方面堅稱快過期食品已全部退給廠家,認為這些過期食品是王先生帶進來故意栽贓。王先生提出調取監控以證清白,但超市方面拒絕,對此,王先生表示將繼續維權。
  • 在超市買到了過期食品怎麼辦
    可如果在超市買到過期的商品該怎麼辦?我們應該如何應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今天老律師就教大家怎麼維護自己合法權益。解決方案:與商家協商解決要求賠償,如果和商家協商無法解決,你可以向當地消費者協會投訴,也可直接向法院起訴。
  • 超市買到過期大米 被質疑「職業打假」
    杜先生以此為由向超市方索賠,無奈雙方協商不下,杜先生遂將該超市告上法庭,要求其按照所售商品十倍價格予以賠償。近日,記者從浙江台州三門法院獲悉,該院民事審判第一庭開庭審理了該起產品責任糾紛案件,原被告雙方最終以調解結案。
  • 一次性解決糾紛|奶粉過期引糾紛 法官訴前調解結案
    01食品安全問題人人關注,如果你去超市買了一盒過期食品,你會怎麼處理?02拿去跟商家理論?打電話向主管部門舉報?跟新聞媒體投訴?還是雖然心裡忿忿不平但感覺維權太難,自認倒黴直接扔掉了事?
  • 大姐買早孕試紙,發現已過期,索賠1000,藥房經理:碰瓷的
    女子買早孕試紙,發現已過期,索賠1000,藥房經理:碰瓷的大家都害怕買到過期產品,所以很多人有一個好的習慣,就是買東西之前,先看一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如果發現買到了過期產品,是可以向商家索賠的。長春的李女士最近到藥房買到了一個過期的產品,是一盒早孕試紙。不過李女士發現得及時,並沒有使用,李女士覺得應該給商家一點教訓,所以她提出了索賠1000元的要求,商家覺得李女士這種行為,是在碰瓷。李女士找到記者,曝光了自己的遭遇。李女士說她在5月4日下午6:00左右,在這家藥房花了5塊錢買了一個早孕試紙。買早孕試紙她也沒開發票,用的是微信支付。
  • 【以案說法】購買無中文標籤進口奶粉,欲索取十倍賠償?法院:不支持!
    【以案說法】購買無中文標籤進口奶粉,欲索取十倍賠償?法院:不支持!於是一些人以打假為幌子,以索賠為目的,專門到商店購買無中文標識的進口食品,然後十倍索賠。這些人能否得到法院的支持?案情回顧張某是一名無業人員,在聽說購買無中文標識的進口商品能夠獲得十倍賠償的消息後,立刻付諸行動。張某先後到南海、江門等地的商店購買了無中文標識的進口商品,要求退貨,同時要求商品銷售者返還商品價款,並按商品價款的十倍予以賠償。
  • 買到過期蛋糕 顧客要求店方支付價款10倍的賠償金
    呂先生供圖買到過期蛋糕,顧客要求店方支付價款10倍的賠償金有關部門介入 市民維權成功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南寧訊(記者陳維)近日,一則題為《美點蛋糕店居然賣過期蛋糕》的帖子在南國早報網上引發網友關注。當事人呂先生與蛋糕店進行了多次交涉,因雙方分歧較大而無果。
  • 南京一市民買到過期麵包 超市賠償1000元
    投訴麵包竟過期半個多月市民黃女士介紹,6月8日上午,她在鼓樓區一家連鎖超市買了一塊麵包當早餐,買完後吃了一口,發現麵包的味道有些不大對勁,「麵包跟平時吃的不太一樣,味道酸酸的。」黃女士說,自己看了一下包裝袋,結果嚇了一跳,這塊麵包竟然已經過期了。黃女士說,吃過麵包沒過一會兒,她便感覺胃開始有點疼,很不舒服,於是趕緊去了醫院。「還好所食不多,因此沒什麼大礙。」黃女士說。
  • 在菸酒店買到假五糧液,消費者要求十倍賠償,法院為何不支持?
    消費者不慎買到上千元的假酒,在鑑定之後依據有關法規提出十倍賠償,不料這一請求卻被法院駁回,這是為何呢?此前,李某花費2600元在青山區某菸酒茶行購買了四瓶五糧液酒(編碼8522355),該菸酒茶行向李某開具了數額為2600元的收據。
  • 代購奶粉無中文標籤 法院判決被告十倍賠償
    代購奶粉無中文標籤被判十倍賠償王某在淘寶店花1000餘元海外代購6盒奶粉,在食用一盒後發現無中文標籤,故將某奶粉公司告上法庭,索要十倍賠償。被告公司表示,奶粉系公司工作人員從澳洲「人肉」帶回國,其已在網站店鋪上展示所售賣商品的中文說明。
  • 買到過期啤酒,之後又發現牛排過期,麥德龍:我們的品質有目共睹
    為了給自己討一個說法,陶先生只好把這件事情反饋給了當地的媒體,就在當天等待記者到來的時候,陶先生去超市閒逛了一下,沒想到再次發現了過期的食品—牛排。那麼事情真的如陶先生所說的這樣嗎?記者也跟隨陶先生來到麥德龍超市,為了不引起超市工作人員的注意,記者用手機拍下了正在售賣的過期牛排。
  • 花了7元在羅森買到過期糕點 你覺得該賠多少錢?
    然而,該店的老顧客張小姐卻非常鬱悶,自己在羅森買到草莓大福(一種糕點),吃掉後她才發現,糕點過期了……遇到張小姐這樣的情況,該怎麼維權?可以獲得多少賠償?重慶晚報記者為你打探。  讀者投訴  不僅賣過期糕點還不道歉  張小姐今年25歲,在一個教育機構當老師。前日下午3點21分,她在重醫附二院附近的羅森便利店購買了一些糕點充飢。
  • 新規:買到過期食品不要換,價值1000元以上!
    為什麼說過期食品價值千元?《食品安全法》第148條第2款規定,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了有權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要求商家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
  • 代購奶粉無中文標籤,消費者訴十倍賠償,法院這樣判……
    封面圖片來源於網絡 與內容無關   封面圖片來自網絡   微信公共號:shipinanquanwang   王某在淘寶店花1000餘元海外代購6盒奶粉,在食用一盒後發現無中文標籤,故將某奶粉公司告上法庭,索要十倍賠償
  • 律師說:同仁堂生產商回收過期蜂蜜怎麼處理
    二、維權策略及法律依據作為消費者,如果我們買到了過期食品,是自認倒黴還是找廠家或銷售方進行理賠,如果進行理賠應該如何運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同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 第二款的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標籤、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
  • 買到過期食品 為多獲賠償故意拆分結帳
    當你在超市買到7袋過期食品,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立即投訴或是直接結帳後將超市告上法庭?高先生的作法有點與眾不同,他在收銀臺有意分成7次結帳,之後,以7次不同的購買行為來主張獲取7次賠償,索賠7000元。如果按一次購買行為索賠,他最多只能獲得1000餘元。你可能覺得高先生挺「聰明」,只是,他這樣的訴求在法院碰了「釘子」。
  • 標識「愛他美」奶粉被檢出不達標,檢方訴經銷商十倍賠償獲勝
    2017年,被告胡某某、縉雲縣孩子王母嬰用品店多次從金華永康市一家貿易公司購進「德國愛他美(Aptamil)」嬰幼兒奶粉共61盒。縉雲檢察院在履職過程中發現被告胡某某、縉雲縣孩子王母嬰用品店公開銷售的部分「德國愛他美(Aptamil)」2段、3段嬰幼兒配方奶粉蛋白質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 南寧一市民在超市買到發黴花椒,要求賠償1000元!
    這包花椒多處白色的黴斑,它的外包裝顯示生產日期是2018年1月15日,保質期24個月,尚未過期。田先生說,發現黴斑後他立馬返回人人樂超市華成都市店,向超市工作人員反映。田先生說,當時超市員工說看不見黴斑,在田先生明確說這黴斑很明顯要求主管人員出來解決問題的時候,員工什麼都沒說,直接去工作把田先生撂在原地不管了。隨後,他又和人人樂超市總部、人人樂超市南寧總公司反映此事,但是次日,超市客服給他的答覆卻讓他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