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西摩路,半部近代史。」網絡作家為陝西北路寫小說,會有啥不同?

2020-12-22 騰訊網

三位網文作家,日前受邀為著名的陝西北路創作網絡小說。他們的視角會有什麼不一樣?

「一條西摩路,半部近代史。」陝西北路,舊名西摩路。它南起延安中路接陝西南路,北至蘇州河畔的宜昌路。近代史上,宋氏家族、榮氏家族等達官貴人、洋商富賈、名流學者、愛國志士聚居在此,留下了辛亥革命後南北和談、蔣宋聯姻等豐富的歷史記憶。

這裡還曾是猶太人、西班牙人的聚居區,遍布名人故(舊)居、典型風格建築、歷史遺蹟等20餘處。2013年,陝西北路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陝西北路主題網絡小說創作討論會」日前在陝西北路600號的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展示諮詢中心舉行,君天、夢風、閒聽落花三位網文作家受邀為這條街創作三部網絡小說。

2016年10月,靜安區文化和旅遊局與上海作家協會共同發起,創辦了「陝西北路網文講壇」,一個最新潮的文化形式欣欣然來到百年老街,落地生根。

到今年年底,每月一期的陝西北路網文講壇已經舉辦了45期,從全國各地前來做客的各類型網文大神超百位。此次受邀寫作的君天、夢風與閒聽落花,都曾是網文講壇的嘉賓。

據運作這個項目的上海樂敬文化總經理吳斐透露,日前三位網絡作家君天、夢風、閒聽落花已經參加了靜安區文物保護管理中心組織的採風活動,參觀了陝西北路上的馬勒別墅、榮宗敬舊居、何東公館、西摩別墅,他們將分別以紅色向歷史文、職場文、女性向言情文的小說類型,寫三個發生在不同時代的故事。

「這條馬路每一寸土地都有故事,哪怕不進行更多的演繹,就是一個值得書寫的地方。」君天說。

擅長歷史題材寫作的君天,前不久剛完成上海網絡作協「紅色起點」系列的報告文學寫作。他計劃寫一個諜戰故事,而陝西北路就可以作為一個主人公情報交換的發生地。

夢風擅長職場文,今年疫情期間寫的《一諾必達》講述快遞界的故事,獲得閱文集團 「我們的力量」抗疫徵文大賽一等獎。他計劃寫一篇與心理諮詢有關的小說,陝西北路可作為主要人物工作、生活的場所。

夢風說,「辦公室可以放在中信泰富,居住地可以放在陝西北路,還有網紅到陝西北路著名景點打卡,小說會把故事和當今的元素融合在一起。」

閒聽落花是女性網絡文學人氣作家,她的作品將分明暗兩條支線,通過兩代人的對照,觀見舊時西摩路與當下陝西北路間的變遷。

相關焦點

  • 三位作家,要為一條陝西北路,寫三篇網文
    為什麼要為一條街,寫三個故事?如果這條街是陝西北路,而這三個故事都是網文呢?這條梧桐掩映的馬路,上海人都不陌生。陝西北路,舊名西摩路,它南起延安中路接陝西南路,北至蘇州河畔的宜昌路。近代史上,宋氏家族、榮氏家族等達官貴人、洋商富賈、名流學者、愛國志士聚居在此,留下了辛亥革命後南北和談、蔣宋聯姻等豐富的歷史記憶。
  • 走了一遍陝西北路,三位網絡作家計劃創作三篇網文
    圖說:三位網文作家齊聚陝西北路網絡作家如何書寫歷史遺蹟?日前,「陝西北路主題網絡小說創作討論會」在陝西北路600號的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展示諮詢中心舉行,君天、夢風、閒聽落花三位網文作家受邀為這條街創作三篇網絡小說。
  • 陝西北路網文講壇|諜案小說裡的上海灘
    近年來,網絡文學領域也不乏優秀的諜案類型作品,由寶兒創作的《諜案上海》便是其中之一。論及諜戰,上海是一座繞不開的城市。有統計表明,國內諜戰類型影視劇中有大約40%以上海為故事背景。洋房弄堂、馬路街區,無不讓人遙想這座城市燈紅酒綠、腥風血雨的革命與抗戰歷史。
  • 陝西北路網文講壇:在新作《神魔書》裡,血紅想聊聊哲學
    「血紅很忙」,第40期陝西北路網文講壇有一個有趣的主題,也把舉辦地挪到了書香十足的上海書展靜安理想書房。8月14日,資深網文作者血紅、閱文集團高級主編太山,以及兩位新人作家、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文學策劃與創作專業學生嶽玲婷和蘇駿聲受邀而來,展開兩代網文創作者的對話。
  • 2000餘位老外起點寫小說 中國網絡文學作家湧現洋面孔
    這些作品包括奇幻、言情、玄幻等類型,用英語或本國語言寫就。   他們中的兩位佼佼者受邀來到了中國。新加坡網絡作家Moloxiv今年28歲,從事醫療保健工作,他是《第一秘境供貨商》的作者。Alemillach來自西班牙,以前他總是試著寫傳統小說,但從未展示過自己的作品。直到他寫起了網絡小說《最終願望系統》,一發不可收拾,迄今已有4萬人次收藏他的作品。
  • 高位截癱二十年身殘志堅,武安網絡作家發表三部小說
    高位截癱二十年身殘志堅,武安網絡作家發表三部小說
  • 盤點十大網絡小說作家
    隨著近年來網絡文學的發展,成名的網絡小說作家越來越多。網絡文學界有「中原五白」,也就是所謂的五大白金寫手,還有就是「十二主神」,也是十二位網絡作家,不過,對於這些排名,並不是每個人都認可的。筆者根據這兩年閱讀網絡小說的經驗,和對相關網絡作家的了解,也排出自己心中的十大網絡小說作家,僅是個人觀點,歡迎各位朋友多多指教。
  • 西大洋教授寫專著介紹陝西風土人情 向世界講陝西故事
    比如,他會利用每次乘坐311路公交車的機會,研究車上的廣告語、「偷聽」車內乘客聊天來學習陝西話。「陝西話與英語中很多表述相近,比如陝西話把妻子稱呼為『屋裡頭的』,英語裡也有『herindoors』(家內)。」羅賓說,「不要覺得方言都很土,比如陝西話中的『嫽』,意思是『特別好』,《詩經·陳風·月出》中就有『佼人嫽兮』,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美人多漂亮啊』!」
  • 《明朝敗家子》不算什麼,這本小說才是真的牛,才半部就紅透網絡
    要說目前最火的架空歷史小說非上山打老虎額的《明朝敗家子》莫屬,它以黑馬之姿崛起,力壓老牌大神孑與2的《漢鄉》等優秀的作品,受到很多讀者的喜愛。它一改以往的主角形象,以敗家子的身份出現,極為的新穎。 讀者有云:人間渣滓王不仕,壞人心術和廷楊,小朱秀才是壞人,福澤天下方繼藩。
  • 網絡作家何為貶義詞,你欠網絡作家一個道歉
    採訪某個網絡作者!有記者問我:對於網絡文學,你怎麼看?我說:我閉著眼睛看。記者又問:作為一位網絡作家,你似乎不屑於談論網絡文學?我說:你說誰是網絡作家?你才是網絡作家,你們全家都是網絡作家。此後的幾年,我在網絡上寫雜文,寫評論,但從未在網絡上寫過小說。因為我寫得太慢,一部長篇從構思到成文,至少需要兩三年的時間,如果放在網上寫,早就被編輯下架了雖然出版紙質書很難,出版了也賣不了幾本,賣了也賺不了幾個錢,但我還是願意走這條路,因為這條路上有文學夢,而網絡文學的世界裡,沒有文學夢,只有「文學夢遺」。
  • 山西「元老級」網絡作家陳風笑:耐不住寂寞,還寫什麼網絡小說
    2003年,起點開始VIP章節收費,這是網絡文學走向普遍性收費的元年。  談及怎麼想到要從事網絡文學創作,陳風笑說:「主要還是愛好吧,我喜歡看小說,但是就算免費創作時期,好的小說也是不多見的。看著看著,就有了 寫得還不如我 的感覺。然後,我夫人就激將我,你可以自己寫寫看。很多網絡作者開始創作,多半是因為 書荒 造成的。
  • 【爐邊閒話】租界那些事兒 《一部近代史 半部是上海》系列 之二
    租界那些事兒 《一部近代史 半部是上海》系列 之二講中國近代史,不能不講魔都上海;講魔都上海,不能不講租界那些事兒。 公共租界面積最大,東至周家嘴,西到靜安寺,北達上海、寶山兩縣交界處,總面積33503畝,約22平方公裡。整個租界劃分為中、北、東、西4個區。 法租界主要位於今天盧灣區(已併入黃浦)和徐匯區內,東部狹長地帶則伸入黃浦區。法租界最初只有986畝,後經幾次擴張,達到15000餘畝,擴張部分叫「法新租界」。
  • 2018年最火的12部經典網絡小說,它們的作者會是網文之王嗎?
    逍遙遊 月關橙瓜評分 7.8分 百度指數 4萬月關,稱之為網文之王,或許很多人會不服。但稱之為歷史小說之王,怕是大部分人都無話可說。逍遙遊這本書,文筆再現巔峰,讓人有一種感覺,看歷史小說,還是要看月關寫的。
  • 陝西北路網文講壇:不管什麼時代,永遠幻想未來
    第44期陝西北路網文講壇,更像是一堂科學講座:聊人工智慧、話宇宙變遷……閱文集團旗下作家火中物,上個月剛剛憑藉科幻作品《千年回溯》(又名《我真沒想當救世主啊》)榮獲今年銀河獎「最佳網絡文學獎」。曾經為了寫一段空難的劇情,他就看了20多個小時的BBC紀錄片。小說《千年回溯》講述了21世紀的普通青年陳鋒,意外穿越千年時空後來到地球文明被毀滅的前一年,而他在未來世界的每次死亡,又會讓他重回21世紀。面對看似註定的人類滅絕結局,陳鋒一次又一次舉起反抗的旗幟,從混吃等死的小市民,終於成長為整個文明的孤獨救世主。
  • 古道初醒丨一條岐澳古道 半部香山近代史
    可你是否會想到,僅僅在四年之前,這條古道仍被深埋在五桂山的一片野草之下。從被發現到成為中山新的「網紅」景點,這背後到底有什麼故事呢?今天驛道君就帶大家看看。「為什麼這裡有兩段上山的路?」領路上山的五桂山住建局工作人員許世偉解釋道,原來勘測的時候,就發現上面有一段土路可以上山。實際清理過程中,發現在土路下面不到一米的地方,有一段被荒草泥土覆蓋著的花崗巖石板路,鋪得不是很規則,而且看起來風化比較嚴重,也被清理出來了,這樣就形成了上下兩條路。
  • 五年級小學生一年半寫五部小說
    五年級小學生一年半寫五部小說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8.03.30 星期五     2018年3月、4月的《中學生文萃》連載了一篇文章《遇見最美好的你》,文章的作者是來自青島樺川路小學五年級
  • 她是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個女兵,也是用筆桿子打仗的女兵作家
    民國時期,當中華民族面臨外敵入侵、生死存亡之際,一些知識女性捨棄自身安逸的生活,投身革命洪流,為抗日救亡奔走呼號,捨生忘死。用筆桿子打仗的謝冰瑩就是其中之一。謝冰瑩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女兵,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兵作家。
  • 「寫小說」而非「表演寫小說」——我眼中的作家錢鍾書
    「寫小說」而非「表演寫小說」——我眼中的作家錢鍾書作為錢鍾書的讀者,我想從個人的閱讀經歷談談對這位「老文化人」的一點兒感受——在這兒得說一句,所謂「老文化人」指的是「老的文化人」而非「老文化的人」,這種辨析就來自於錢鍾書本人在《圍城》裡發明的句式,最初說的是「老科學家」高松年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