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晉江的潤餅菜 滿是家鄉的味道
昨日上午,小曾在晉江市梅嶺綜合市場門口的滿口香傳統食品店採訪時,巧遇了從香港返鄉掃墓的莊先生,他對於潤餅皮的做法非常感興趣,更是拿出了手機對這個清明節的傳統食品來一段「紀錄片」。 昨日上午,小曾在晉江市梅嶺綜合市場門口的滿口香傳統食品店採訪時,巧遇了從香港返鄉掃墓的莊先生,他對於潤餅皮的做法非常感興趣,更是拿出了手機對這個清明節的傳統食品來一段「紀錄片」。 閩南人在清明時節有吃「潤餅菜」的習俗,據說這是古時寒食節食俗之遺風。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習俗,讓潤餅皮這一潤餅菜的「靈魂」,依然成了市場上最火的「寵兒」。
-
泉州「古早味」潤餅菜 一層薄皮卷盡美味
泉州民俗專家傅孫義表示,多數關於潤餅菜的民間傳說都未經過考證,但可以推測是「唐宋時期,因大批中原人遷徙南下,春餅隨之傳入閩南地區,成為潤餅菜的前身」。潤餅皮是圓形的,象徵一家團團圓圓;其白皮紅餡的特徵,也稱「金包銀」,被賦予了「包金包銀」的招財寓意,深受泉州人喜愛。
-
清明節吃潤餅菜,泉州特有的風俗
泉州的「潤餅菜」是以麵粉為原料搓制烘成薄皮,俗稱「潤餅」,在泉州的飲食習慣中有著相當長遠的歷史。食用時先鋪開餅皮,放上準備好的胡蘿蔔絲、肉絲、蚵煎、芫荽,海苔,花生碎,炸米粉等,製作非常簡單,吃起來卻甜潤可口。
-
清明吃潤餅你知道來歷嗎? 美味潤餅菜咋做?
潤餅菜 美味 潤餅菜,被賦予了「包金包銀」的招財寓意,深受閩南人喜愛。從現代營養學來看,潤餅菜葷素搭配得當,營養均衡,不失為一道既美味又營養的地道美食。 親朋好友圍據一桌,挑選自己喜愛的菜色加上海苔、花生糖、芫荽等以潤餅皮包裹後食用。薄如蟬翼的潤餅皮,包裹著鮮美可口的餡料,吃起來嫩脆甜潤、醇香多味。
-
泉州潤餅菜,甜潤可口,泉州美味的傳承
福建和臺灣一帶的家庭再新年和尾牙以及清明節時會以潤餅皮祭祀祖先,之後家族成員圍據一桌,食用者挑選自己喜愛菜色加上花生與糖粉以潤餅皮包裹後食用,這是一種比春卷更為古老的吃法,是屬於福建臺灣一帶家族聚會的重要飲食。相傳開這種吃法之先河的,是明朝總督雲貴湖廣軍務的同安人蔡復一。潤餅菜最大的特色就是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意包裹食材,這樣既飽了口福又能隨心所欲。
-
過清明吃寒食 泉州古早味"潤餅菜""清明粿"
關於鼠粬粿的內餡, 楊師傅說,自己習慣用加入紅蔥頭提香的綠豆沙來制餡,但這並非是僅有的一種內餡,他舉例說,鼠粬粿的內餡通常「五花八門」,可以是蘿蔔菜脯、香菇丁、肉香、筍乾、蝦米及花生組合成鹹香內餡,也可以是各種豆子磨碎製成的甜味餡料,鹹甜不一的內餡與彈性十足的「鼠粬粿皮」都十分「合拍」。
-
晉江菜價持續上浮 潤餅皮走俏市場
說起清明美食,閩南人第一個想到的必然是「潤餅菜」。清明節臨近,梅嶺綜合市場門口一食品店的潤餅皮生意愈加紅火。據說閩南人在清明節吃「潤餅菜」的習俗是古時寒食節食俗遺風。「最近幾天批發加零售,每天要賣出200至300斤的潤餅皮,到清明當天預計能賣出1000斤。」看著市民絡繹不絕地來買潤餅皮,滿口香食品店的莊大姐預估著還得連軸轉上好幾天,待到清明過後,這股熱情才會逐漸消退。
-
咱厝人的「潤餅菜」
桌上已經擺好了一盆盆香噴噴、色澤鮮潤的潤餅菜,有魷魚、醋肉、紅蘿蔔、花生、香腸、虎苔、水果拼盤……饞得同學們直流口水。 包潤餅開始了,同學們興趣高漲,個個躍躍欲試。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分成五個小組進行,老師先耐心地示範包潤餅的方法,接著讓同學們動手體驗。
-
每到清明時節,泉州人有吃潤餅菜的習俗,潤餅菜脆嫩香軟爽口!
每到清明時節,泉州人有吃潤餅菜的習俗。但如今,「潤餅」也與時俱進,製作精細,四季皆宜,成為閩南一帶的傳統美食、風味小吃。清明節,若是泉州人就會知道,在這個傳統節日裡,除了掃墓祭奠緬懷先人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習俗—吃潤餅菜。潤餅菜脆嫩香軟爽口,是清明節的習俗美食,是不錯的早餐選擇。
-
泉州潤餅今天你吃了嗎?清明小長假餐桌的必備食物
聽說西街老字號潤餅皮店,又在昨天排起了長隊人人人從從從眾眾眾……據說為了滿足市民的需求,店家已經連續通宵好幾天了,還依然供不應求!!早上四點就有人來排隊了,更是有市民排到晚上一點。、麻佬、蕪荽、滸苔、辣醬將潤餅皮攤平,按個人口味加料,之後撒上白糖和花生末,包起來就可以好好享受,潤餅菜這道美食。
-
清明時節 潤餅......皮飄香
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第一次打開視頻會有幾秒的緩衝,請耐心等待... 清明節來了。在這個節日,大家除了祭奠祖先外,更是會想起在清明時節必吃的潤餅菜。這不,市區糖房街的潤餅皮店,已經飄出了陣陣的餅香。 上午,記者來到我市的糖房街,在一家有著百年歷史的潤餅皮店前,已經有不少人在排隊。吳先生剛從廣州回來不久,家鄉潤餅菜的滋味一直是他難以忘懷的美味。
-
清明晉江吃「潤餅」 日銷千斤 潤餅皮「火」了
清明晉江吃「潤餅」 日銷千斤 潤餅皮「火」了 qz.fjsen.com 2012-04-04 08:45 曾舟萍 陳巧玲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東南網-晉江新聞網4月4日訊(記者 曾舟萍 陳巧玲) 晉江人在清明節有吃潤餅菜的習慣,這也讓潤餅皮這一潤餅菜的「靈魂」,成了市場上最火的「寵兒」。
-
泉州的清明,是潤餅菜和青團的味道
小雨如酥,草木吐綠,正是郊遊踏青的好時候。不過今年的情況特殊,還是要減少出門,多陪陪家人,多通通電話,也不辜負清明的節日意義。寒食習俗清明寒食,一是為了懷念子推,二是為了飲食養生。作為民間小吃,最正宗的味道往往藏身於擁擠的人流和潮溼的菜攤之間。胖乎乎的糰子鮮豔可愛,帶著怡人的青草香味,綿軟香潤,和家人或者朋友一起分享,幸福體驗可以翻幾番。除了傳統的綠色艾草團,還有黑色皮、棕色皮、白色皮的青團。說起青團的口味,最經典的要屬甜豆沙和花生馬蹄啦。
-
北鬥陳家潤餅皮香Q好吃圖
陳奕汝、陳雅萍及陳維修(由左至右)姊弟,繼承祖傳事業,繼續賣潤餅皮。記者林宜慈/攝影 潤餅是清明節祭祖的應景食品,北鬥鎮果菜市場販賣潤餅皮已是第四代的陳奕汝姊弟攤子,最近生意特別好,他們熟練的身手,常有人駐足觀賞。
-
潤餅菜—閩南人的思鄉菜
潤餅菜,又叫「春卷」,是閩南地區及臺灣地區的特色小吃。在泉州的傳統美食中,潤餅菜可算是排頭兵。關於潤餅菜的起源,民間有多個傳說,其中之一是說潤餅菜由明代同安才子蔡復一夫人所創。泉州民俗專家傅孫義表示,多數關於潤餅菜的民間傳說都未經過考證。但可以推測是「唐宗時期,因大批中原人遷徒南下,春餅隨之傳入閩南地區,成為潤餅菜的前身。」潤餅菜的主要原料有花生米,胡蘿蔔絲,高麗菜絲,香菜,綠豆芽,米粉,蝦仁等,食用時,用潤餅皮把各種菜餚製成的餡料捲成枕頭狀,然後根據個人口味蘸各種醬料吃。
-
閩南潤餅菜——一道讓人思念家鄉的美食
潤餅菜,據泉州的老一輩人說,這道菜來源於中原的春餅,估計是唐末王審知入閩時帶來的美食。閩南在古時候是個四荒八野的蠻夷之地,戰亂把一批吃苦耐勞的中原人趕到了這片土地上墾荒,久之這些中原人把原住民給同化了,我們基本都是這些厲害的中原人的後代。
-
潤餅菜是一種什麼樣的食物?
吃潤餅菜是清明時節,流行在福建一帶的食俗。潤餅菜,俗稱「潤餅」或「擦餅」,和春餅相似。烙好薄麵皮,包上各種各樣的菜,捲成筒狀或枕頭狀,開吃。相傳吃潤餅是明朝總督雲貴湖廣軍務蔡復一的夫人發明的。蔡夫人就用麵粉揉搓成皮,包上各種各樣的菜,讓蔡復一辦公的時候填飽肚子。因為潤餅菜製作簡單,美味可口,漸漸地就廣泛流傳開來。泉州的潤餅菜製作比較簡單,用麵粉烘成薄皮,吃的時候鋪開餅皮,再卷上胡蘿蔔絲、肉絲、蚵煎、蕪荽等菜,吃的時候,可以蘸上甜麵醬或者辣醬,入口嫩脆甜潤,醇香多味。
-
泉州清明節要吃什麼食物 閩南清明潤餅菜麥餡粿做法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閩南人會備辦葷食、潤餅菜、金紙、香燭等祭品,敬奉祖先。閩菜大師程振芳表示,二三十年前,潤餅菜、麥餡粿、鼠粬粿等閩南小吃都是作為祭品擺上桌。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麥餡粿等清明小吃在平時也能吃到。日前,他向記者介紹了這幾種美食的做法。
-
潤餅菜 清明粿 吃出「泉州味」
潤餅皮要薄得可以透光且不能破。 潤餅菜 清明■ 吃出「泉州味」 轉眼清明將至,在這一重要的傳統節日裡,除了掃墓祭祖外,泉州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習俗——吃潤餅菜和清明粿。本期美食,就帶大家一起回味這兩道頗具「泉州古早味」的清明食品。
-
初嘗最讓遊子念念不忘的泉州潤餅菜,都是家的味道
,泉州的潤餅菜感覺就像是餃子一般的存在,是節日的通行證!不過說起吃潤餅菜最最正宗的節日還是清明節。到了清明,家家戶戶都會買潤餅。最重要就是潤餅皮。潤餅皮是圓形的,象徵一家團團圓圓會製作餅皮的人越來越少為了買到這一片片薄而白嫩的潤餅皮,許多人也是一大早大排長龍……潤餅菜許多家庭都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