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正常生活。但,面對疫情,總有一些人堅守初心,砥礪前行,一如既往追尋自己的夢想。本期用戶故事的主人公尹文山便是其中之一。
尹文山,一位大山裡的養蜂人,他曾多次創業失敗,但從未想過放棄,不僅要自己幹成一份事業,還要帶領山裡的父老鄉親一起脫貧致富。他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這是一個怎樣的創業故事?
(觀看完整版視頻)
01、五次創業,四次失敗
1985年,尹文山出生在湖南懷化的大山裡,那是個不太富裕的家庭,兩個姐姐、一個妹妹,卻只有他一個人完成了學業。由於家庭經濟條件的原因,尹文山很早就開始創業,第一次是在上學期間,他在山上搭了一個茅草棚開始養豬。因為資金問題,他和朋友一起搭夥幹,但兩個人的意見總是不統一,第一次創業就這樣不歡而散,以失敗告終。
尹文山的家鄉
創業的過程很辛苦,但也會摻著一絲絲的甜。那段日子,妻子會在放學後到山上幫忙做飯,會在沒錢的時候到坡上砍柴、燒炭、賣錢來支持尹文山搞養殖。這個女人總是在他的身後默默地付出,默默地支持,而這也成為尹文山繼續創業的最大動力。
尹文山前前後後總共經歷了四次創業,四次都以失敗告終,但他沒有放棄,一心要把當地的農業產業發展起來,為家鄉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哪怕失敗再失敗,也要把它做成功為止」。
第五次,經過仔細研究,他選擇了養殖中華蜂,因為養蜂投入低、利潤高、見效快,加上山裡植物資源豐富,基本上是怎麼也不會賠本的項目,說幹就幹,尹文山馬上開始了新的創業。
樹下談心的夫妻倆
02、「釀」出甜蜜致富路
不過,第五次創業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順利。由於前幾次的創業失敗,親戚朋友們覺得尹文山就是「瞎折騰」、「眼光不行」,因此都不願意借錢給他。沒錢怎麼辦?尹文山最後想到了網絡信貸,經過多家對比,他選擇了小贏卡貸,第一次申請,就借到了一萬兩千元,後來慢慢提額至八萬元,這些錢成了第五次創業的關鍵啟動資金。
「農村創業最需要的就是資金,沒有資金的話,再好的想法也是行不通的。」尹文山這樣說。
其實,尹文山的父親和其他少許農戶以前也養殖過蜜蜂,但由於養殖技術老舊,蜂蜜的產量一直不多。有了資金的支持之後,尹文山又學習了很多先進的養蜂技術,用最科學的方法養殖蜜蜂,逐步提高了蜂蜜的產量。他也毫不吝嗇地把這些先進的技術傳授給當地的貧困農戶,還熱心地到每一位農戶的家裡查看蜜蜂的情況並給出專業的指導意見。
和農戶一起討論養蜂
「幫別人就是幫自己」,父親的這句話,也一直是尹文山的座右銘。作為土生土長的山裡人,尹文山對這片大山有著不一樣的感情,受父親的影響,他把這裡的人都當成自己的親人,一心想要帶領大家一起脫貧致富。
尹文山的這種辛勤努力、無私奉獻的「蜜蜂精神」,也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政府出資修路,指派技術專家上門培訓,一起幫忙聯繫銷路等等,這些都幫助尹文山和鄉親們的養蜂事業越做越大
給聽力有障礙的農戶講注意事項
03、做勇敢向前的「發光青年」
從四次創業失敗到實現脫貧致富,尹文山靠的是自己的勇氣和堅持;從自主創業發展到帶動周邊鄉親,他堅信幫別人就是幫自己。目前,尹文山養殖蜜蜂160餘群,帶動周邊貧困戶參與養殖30多戶、100餘人,每年戶均增收1萬餘元,成為當地鄉村脫貧攻堅的示範標杆。
創業的路上會遇到很多阻礙,但正如尹文山一樣,總有一群人,他們堅持心中理想,身懷正能量,遇到困難毫不退縮、勇往直前;他們身上的每一處閃光點,都讓自己在前進的路上不斷發光,為自己、也為他人照亮遠方;他們是這個時代的榜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發光青年」。
疫情期間,小贏科技同樣堅守普惠金融初心,2020年1月至8月,共幫助80萬個人用戶及小微企業主解決資金難題,並提供諸多息費減免扶持政策,與大家一起共克時艱,助力每一位「發光青年」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