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朱曉潔:按「圖」索驥,智慧導學 ——探微「思維導圖」在高段語文課堂中的「導學式」運用

2021-02-25 嘉興小語

  按「圖」索驥,智慧導學

  ——探微「思維導圖」在高段語文課堂中的「導學式」運用

摘要:思維導圖是打開大腦潛力的萬能鑰匙。教師將思維導圖運用到小學高段語文課堂教學中——篇章層面,以「圖」導引謀篇布局,使梳理「有法可依」;段落層面,以「圖」導引範式文本,使遷移「有據可憑」;詞句層面,以「圖」導引精妙言語,使揣摩「有跡可循」。藉助思維導圖的「導學式」運用,高效落實「學為中心」,教會學生學習的思維和方法,促進綜合素養的全面的提升。

關鍵詞:思維導圖;語文課堂;智慧導學;師生共贏

思維導圖是一種將大腦思維過程具體化、直觀化的方法,是一种放射性思維的表達方式。英國心理學家、教育學家東尼·博贊為其下了如此定義:「這是一種新的思維模式,它結合了全腦概念,包括左腦的邏輯、順序、條例、文字、數字,以及右腦的圖像、想像、顏色、空間、整體等。」簡而言之,這是打開大腦潛力的萬能鑰匙。

教師將思維導圖創意、合理地運用到語文課堂導學過程中,無疑顯化了教師的教和學生學的過程,使冗抽象雜的語文知識顯性化、系統化,問題簡單化。更重要的是體現了學導課堂的精髓——

從教師層面看,思維導圖使得「導」的關鍵點和核心點更明晰,思維方法的滲透更具象,更重要的是節約了時間,真正做到把更多課堂時間留給學生,少教多學,實現「教為主」向「學為主」的轉變;

從學生的層面看,學生在填寫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對不同的學習任務有更加明確的方法指引和實踐,降低了學習難度,大大改善記憶力,提升創造性思維能力。經過反覆思考提煉,歸納能力和信息提取的能力也逐步提高,歸納出相關的、準確的關鍵詞;而關鍵詞形成各個節點,節點之間又極易產生清晰的聯想,從而促進學生的記憶力,增強理解力。最終,實現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

 一、篇章——以「圖」導引謀篇布局,使梳理「有法可依」

周建設教授在《語文課與邏輯能力培養》一書中寫道:「文學是講邏輯的,主要不是講邏輯知識的學問」,而 是講文學表達的內容要符合認知的規律。」不同題材、不同體裁的課文,在謀篇布局上相應都有律可循。比如,說明文往往是從不同角度來解構被說明主題,因此段落多平行;議論文追求說理透徹,材料組織上會追求層層遞進;小說力求彰顯「一波三折」、「生動曲折」,因此多用插敘、倒敘等解構。這樣的謀篇布局,統稱為文章的「微結構」。教師通過設計針對文章微結構梳理的思維導圖框架,讓學生在依據圖式完善學習的過程中,深入解構,探尋規律,掌握思維模式和操作方法。

(一)「圖」顯內容,把握文章大意

文章大致內容的概括,向來是語文教學的難點,「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因為太籠統缺乏操作性而讓學生不知所措。思維導圖清晰的條理性,能直觀顯現文章各部分內容,從而幫助學生對起因、經過、結果各部分的構件進行分析、判斷、整合,從而「規整」為對整篇文章大意的把握。因此,教師可以在預學單中,設計思維導圖來幫助學生概述文章。

例如,人教版五上《「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文的內容梳理,筆者在預學單中設計了如下思維導圖:

學生在預習時,分別提煉出了「母親鼓勵、讚美」、「父親批評、警告」、「共同目的為激勵巴迪」、「最後,巴迪迎難而上,堅持不懈,獲得成功」等關鍵信息。課堂上,進行交流、明確後,逐步概括成課文主要內容。這樣抓住關鍵詞、藉助思維導圖層級梳理、概括的方式,清晰、簡約、高效。

同理,對於童話、神話、歷史故事等文本,時常要求學生進行複述,可以說,複述是對文章大意的「添枝加葉」式講述,脈絡順序依舊是學生需要重點把握的。思維導圖在此類文本的教學環節中可以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

比如,有教師在執教《將相和》一課時,為了幫助學生高效複述「完璧歸趙」的故事,要求學生填寫以下思維導圖:

經過獨學、四人小組交流後,指導學生根據思維導圖,加入表情、動作、語氣,講好第一次交鋒的故事,在此基礎上,小組進行合作學習,講好整個故事。

(二)「圖」顯時序,感知結構精巧

進入第三學段,閱讀教學對文本的關注,從字詞的體悟,擴展到對篇章結構的宏觀感知。對此,我們可以藉助鮮明的思維導圖,引領學生在直觀圖式的關照和感知中推進學習。

例如,筆者在執教人教版五下《半截蠟燭》時,為了讓學生體會劇本「波瀾起伏」的特點,藉助思維導圖,導學步驟如下:

以上案例,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填圖、抽離文字、對比,一下子實現了三個教學目標:既明確了劇本的故事發展走向,又明確了文本是按事情發展順序,更形象直觀地理解了劇本創作的特點:一波三折,驚心動魄,扣人心弦。導學過程簡練明了,無需贅述。更重要的是,以後,當學生遇到相似文本時,依然可以用這樣的圖式進行學習,便於舉一反三,靈活主動學習。

(三)「圖」顯邏輯,明晰文體特徵

在許多教師眼中,所有體裁的文章,教學結構千篇一律,這樣死板的教學使得學生無法掌握不同文體的特徵,更沒有辦法站在文體意識的高度去感悟作者創寫的特色。我們可以藉助思維導圖,來明晰課文文體特點。比如,小說的學習,可以設計抓住人物、情節、環境三要素的圖式;又比如,議論文全文格局往往多用總分式、並列式、遞進式和對比式; 說明文講究一個事物不同方面的介紹、闡述,更講究全面性和發散性等等。如何將不同體材文本的謀篇布局這一知識化抽象為具象,化理論為可操作?我們可以藉助圖式進行導學。

例如,《梅花魂》作為一篇借物抒情的散文,作者緊緊抓住外公三次「哭泣」和兩次「贈送」,將事件發展的敘述和人物形象的描寫融合在一起,寄託祖父對祖國的眷戀。筆者根據這樣的材料安排特點設計了一棵「思維樹」,(如圖所示)通過和學生一起完成填寫,形象直觀地感悟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表現手法不拘一格的文體特徵。

老師只有把握文章意脈,才能讓學生體味內在的邏輯,體味文章思想間的關係,玩味文章承載的真正思想。

二、段落——以「圖」導引範式文本,使遷移「有據可憑」

由讀到背,是實現語言的積累;由讀到說,是實現語言的運用;由讀到寫,是實現語言的內化,這也是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之一。小學高段課文,尤其是精讀課文中有許多堪稱經典的段落,或邏輯嚴密、或文字優美、或結構規範、或情感到位,作為語言的遷移、內化的範本,再好不過。運用思維導圖來進行段落導學,可以縮短從文本到實踐的距離,創設了積累語言的平臺,降低難度的同時,增加了學生對語言積累和運用的興趣和自信心。

(一)「圖」喚記憶,佐段落積累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學生的記憶力是以激發的方法進行的,思維導圖能順應學生的思維特點,將文本的語言直觀而有序地展現在學生面前。 通過這些連接,學生的記憶就從一個詞彙發展到相連的許多詞彙,從一個知識點發展到更多的關聯的知識點,既能幫助正確解讀文本,又能幫助快速積累語言。

例如,筆者在執教《山中訪友》一課第二自然段時,為了幫助學生積累文本語言,進行以下教學步驟:

學生自由讀第五自然段,思考:作者分別和山中哪些事物打招呼?你感受到作者怎樣的心情?

出示圖式,請學生邊思考、邊提取信息、邊完善圖式。(下圖所示)

體會情感,讀出感情。

根據圖式,嘗試背誦

拿掉詞語,只剩骨架,熟練背誦


上述教學片斷中,筆者藉助思維導圖,進行了三個層次的教學:第一層次,引導學生利用圖式,抓住了最鮮明最關鍵的字詞和短語,釐清了段落內容和結構,做到讀懂;第二層次,引導學生根據圖式進行粗略背誦,做到複述;第三層次,拿掉填入的關鍵詞,只剩骨架,引導學生將圖式轉化為「腦部邏輯思維圖」,學會有方法的記憶,做到熟背。

在圖式的參與下,學生不僅積累了文本語言,同時思維能力也到了訓練,達到了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

(二)「圖」現構思,促段落仿寫

教材中的典型段落,是學生練習寫作的好材料。筆者在曾經的論文中《讀在妙處,寫之有道》中進行過詳細的論述。教師既要有一雙能夠捕捉文本典型段落的「慧眼」,又要有一顆能夠藉助圖式顯現段落結構特點的「慧心」,並通過有效引導,讓學生在遷移仿寫的同時,培養思維的發散性。

例如,筆者執教人教版五下課文《和田的維吾爾人》第四自然段時,為了讓學生感受和運用「虛實結合」的寫法,採用了思維導圖對這一段進行導學:

之後,教師引導學生採用這樣的圖式,仿照該段結構和寫法,寫一寫生活中的蝴蝶。

筆者通過圖式指引寫法遷移,努力使「思維導圖」成為學生的「學習導圖」,植入學生心田,從而使學生對典型段落的寫法有了更直觀的認識,提高了表達能力,拓展了思維空間。

  三、詞句——以「圖」導引精妙言語,使揣摩「有跡可循」

《詞源》對「揣摩」一詞的解釋是「對語言文字的玩賞,並加以仿效。」 讓學生學會揣摩語言,養成習慣,可以加深對語言文字運用技巧的理解,不斷增強語感,從而更能領會別人言外之意,寫作時方能斟詞酌句、真情表達,語文素養從而提高。

語文課堂上,教師通過思維導圖,引導學生聚焦關鍵詞句,剖析深層含義、品味感情色彩、辨析表達特色,使揣摩的過程更更加層次分明,更加豐厚,學生的思維從發散走向凝聚,從淺顯走向深入。

例如,筆者在執教 人教版六上《窮人》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感悟到託爾斯泰對人物細節描寫的真實可感,抓住了第三自然段「她的心跳得厲害,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一句,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導學,步驟如下:

1.此句有一個短語「心跳得厲害」,說明了什麼(桑娜此刻非常緊張)

2.桑娜為何如此緊張,她要面對的究竟是什麼?請聯繫上下文,完成以下思維導圖的填寫:

3.學生小組合作、全班交流反饋

小結:通過思維導圖,我們發現,桑娜做這個決定的過程是艱難的,她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但是正因為如此,她最終的決定才更加體現她的善良。託爾斯泰不愧為大文豪,一個心理活動的短語,就活生生地刻畫了一個真實可感的人物形象。

上述片段中,學生結合思維導圖,再次走入文本,逐字逐句淺觴涵詠,體味大師用詞之精妙、人物刻畫之飽滿。相信,經常運用思維導圖來揣摩語句,一定能讓學生增強語感,更添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和興趣,並且使品味的過程「有跡可循」,妙趣橫生。

每一篇課文都是上好「例子」,都是絕佳「樣本」,隱含著規律,意味著示範。面對文本的多元化和豐富性,教師以一雙慧眼,依據文本本身的特徵,以語言的感悟運用為根本指向,以語言的發展為基本準則,開啟新的視角。思維導圖的運用,讓學生「按圖索驥」,樂學語文,善學語文,很好地解決了學生學科學習的問題,也是學習態度、興趣和方法的一個解決之道,同時也給予了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個性發展的良好機會。「大道至美,其法也無窮」!

朱曉潔,嘉興市秀城實驗教育集團吉水小學語文老師,南湖區學科帶頭人,區語文素養大賽第一名。相信最美的語文是一本本書、一篇篇文和一段段生活的靈性碰撞。從教以來,藉助班級文學社團、經典誦讀拓展課程、《童言似錦》主題班報等形式,與學生同悅讀,共提筆,感悟語文之美,抒寫生命脈動!

相關焦點

  • 海貝思維「思維導圖大語文啟蒙AI課堂」
    語文是不少青少年學習的頭疼科目,很多家長也為此傷透腦筋卻無計可施。近日,一家國內早研究且成功把思維導圖應用到青少年潛能開發領域的在線教育培訓機構「海貝思維」推出了「思維導圖大語文啟蒙特訓營」體驗課,為孩子們攻克語文學習難題提供了有益探討和嘗試。
  • ​運用思維導圖解鎖閱讀中的結構化思維
    運用思維導圖解鎖閱讀中的結構化思維Decode Structured Thinking
  • 思維導圖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附一到六年級上冊單元思維導圖下載)
    「思維導圖具有圖解教材知識、教材知識結構形象化的特徵,能夠增強大腦對知識的『渴望』,發揮學生左右大腦的功能,激活整個大腦的積極參與學習、增強記憶效果。」作為一種可視化思維工具,思維導圖正逐漸成為一種有效的教與學的工具,優化著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1.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 智慧筆大語文:如何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小學生快速寫好一篇作文
    智慧筆大語文與你易筆提起,暢寫未來!針對部分小學生寫作難的原因,思維導圖的訓練是很有必要的。對於小學生來說,簡單的作文思維導圖能夠幫孩子理清創作思路,指引孩子寫出真情實感。那智慧筆小編跟大家分享以下幾個觀點,大家也可以一起討論哦!一、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孩子確定主次關係,建立清晰的邏輯思維我們寫作主要的部分是圍繞中心開展的,確定主體就是關鍵的一環。
  • 讓思維導圖走進我們的課堂(一)用思維導圖教學《將相和
    讓思維導圖走進我們的課堂(一)   —— 用思維導圖教學《將相和》       文/香濱臨水照花人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表達發射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它簡單卻又極其有效,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運用圖文並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係用相互隸屬於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連結。東尼·博贊,是思維導圖發明者。1942年生於英國倫敦,英國大腦基金會總裁,世界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學家。他曾因幫助查爾斯王子提高記憶力而被譽為英國的「記憶力之父」。他發明的「思維導圖」這一簡單易學的思維工具正被全世界2.5億人使用。
  • 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應用
    思維導圖運用圖文並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係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連結。思維導圖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協助人們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像之間平衡發展,從而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    思維導圖從誕生那天起,就活躍與各個領域。
  • 華州區小學段「思維導圖」教學應用暨經驗交流活動在瓜坡鎮陝化...
    為進一步深化全區課堂教學改革,全面推廣「思維導圖」課堂教學模式, 11月25日,華州區教科局在瓜坡鎮陝化小學成功舉辦小學段「思維導圖」教學應用暨經驗交流活動。區教研室中教組、小教組全體教研員,全區中小學校長、教學主管人員、教師代表共計200餘人參加活動,區教科局、教研室相關負責人到會指導。課堂展示環節,語文、英語、數學、科學四位任課教師運用「思維導圖」課堂教學模式為與會教師呈現了四節精彩高效的觀摩課。
  • 思維導圖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聊一聊思維導圖的組成和特點。與單一枯燥的語言符號為載體的線性思維模式相比,思維導圖側重於由圖形、顏色、代碼、線條、形狀、聯想等多維因素所構成的圖式在認知結構中的重要性。思維導圖是放射性思維的具體化。
  • 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運用
    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運用思維導圖被稱為大腦使用說明書,是被應用於記憶、學習、思考等的高效思維「地圖」,有利於人腦的發散性思維的展開。思維導圖的價值已經在全球範圍得到認可,新加坡教育部將思維導圖列為小學必修科目,中國的一些學校也逐漸開始將思維導圖用於開發學生的潛能,提高孩子的記憶、歸納、閱讀、創造力等核心學習能力。
  • 新課堂之「思維導圖」教學法
    新課堂網校自2008年成立以來,一直在學生以及家長們的支持中不斷成長,不斷尋找新突破,這不,「思維導圖」教學法來了。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思維導圖。思維導圖的創始人是東尼·博贊;思維導圖是有效的思維模式,應用於記憶、學習、思考等的思維「地圖」,利於人腦的擴散思維的展開。
  • 在英語教學中注入思維導圖 提升學生學科素養
    北京市延慶區第四中學英語教師王利霞認為,在英語教學中充分運用思維導圖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核心能力,思維導圖在具體教學中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可以減輕老師和學生很多負擔。  王利霞介紹,近年來很多專家學者在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方面深入開展研究,在實踐中探索出一些好的方法,通過創新課堂的實踐,培養初中學生英語學習的心智、思維能力、思辨能力以及創造性能力。
  • 思維導圖,點亮智慧教學
    思維導圖,點亮智慧教學 亞小恆山校4年3班,是本學期新組建的班級,班主任是陳翠紅老師。她的頭腦始終在思索,手上也不停地在記錄,於是,一幅幅思維導圖繪製了出來。 陳老師手繪的「思維導圖」
  • 思維導圖怎麼畫?盤點,思維導圖6項用途及繪製思維導圖方法介紹
    思維導圖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見,很多人剛接觸思維導圖的時候只知道思維導圖很厲害,但並不知道如何合理的運用到自己需要的地方,思維導圖可以運用到任何方面,使用思維導圖輔助整理髮散思維,可以讓你的那件事情看起來更有條理化、思維更清晰,有利於記憶,那麼,思維導圖的用途到底是什麼呢?
  •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教學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思維導圖的概念及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思維導圖(MindMap或MindMapping)由英國著名心理學家和大腦思維學者Tony Buzan於1960年代創建。它也被稱為「思維導圖」和「思維導圖」。在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教學法可以指導學生整理文章的核心內容,繪製思維導圖,並通過課堂學習和小組交流不斷完善,從而激發學生對漢語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增強學生對文章理解和記憶的理解,逐步提高漢語素養。
  • 思維導圖與課堂板書完美結合,讓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事半功倍
    近兩年越來越多的教師喜歡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嘗試運用思維導圖指導教學,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運用越來越頻繁,本學年,我也嘗試了思維導圖式的板書設計,希望可以達到對提綱挈領、畫龍點睛的作用,對學生準確全面地掌握知識、提高學習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用思維導圖教學可以提高課堂效率百倍!但90%的老師卻用錯了地方..
    ……有沒有一個秘密武器,可以開發普通人的最強大腦,讓你更快更系統地整理知識點,讓思維更活躍,做事情更有靈感,好點子一個接一個地來呢? 這些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難題,運用思維導圖都可以一一擊破,有一位導師用「一幅圖」說明了這個問題。
  • 我和我的思維導圖
    每次預習時,我會讀四遍課文:第一遍讀完後,我會寫出每個自然段主要寫了什麼;第二遍讀完後,我會寫出每段中形容事物的詞語,有動詞,形容詞等;第三遍讀完後,我會寫出每段主要內容的分級;第四遍讀完後,我會寫出每段是用什麼寫法來寫的,比如說:列舉方法,字或詞的準確運用,比喻,擬人等。這樣,一幅完整的「思維導圖」就完成了。每個知識點共同勾畫出了一棵枝繁葉茂的「知識樹」。
  • 思維導圖,畫出英語課堂的專注和高效
    思維導圖可以讓複雜的問題變得簡單,簡單到可以在一張紙上畫出來,讓你一下子看到問題的全部。它的另一個巨大優勢是隨著問題的發展,你可以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地在原有的基礎上對問題加以延伸。由於思維導圖擁有諸多的優點,我從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多個維度進行實踐探索,尋求不同教學內容、不同話題教學過程中,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
  • 海貝思維青少兒思維導圖人工智慧在線學習課堂
    海貝思維是首家 「思維導圖+人工智慧」相結合在線教育平臺,由杭州導圖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開發。小學階段是形象思維轉向抽象思維的關鍵時期,海貝思維通過思維導圖等可視化思維學習工具幫助孩子快速獲得思維能力的成長。
  • 思維導圖的作用是什麼?怎麼畫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導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工具,它簡單卻很有效,是一種實用性的思維工具,那麼,思維導圖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都有什麼作用呢?如何繪製思維導圖呢?下面聽小編一一講解。 思維導圖的作用:1.讀書筆記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讀的書再多也沒用,因為內容僅僅是看過了,但是當你過一段時間在去回想的時候有很多知識都忘記了,我們在讀書的時候要將知識吸收到自己的腦海中才是有效的,這時候,思維導圖就是能夠幫助我們造出有窗有門的工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