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婭觀點:如果你是陪孩子寫作業的父母,建議你認真讀一讀

2020-10-08 米婭的時空

我們經常會見到有人在大庭廣眾之下情緒失控,有時候是對自己的親人摯愛,有時候是對陌路行人,情緒失控的景象每個人都不願看到,每個人都不願回顧,但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有情緒,誰都會有忍無可忍的時候,最可怕的是在孩子面前控制不住情緒,第一次也許用吼的方式解決問題,下一次可能就會用更加粗暴的方式,長期在孩子面前放縱自己的情緒,最終的代價就是會給孩子的自控力的培養造成巨大的障礙,也會使孩子的性格形成缺陷。


自從孩子上小學開始以來,我也是把自己的情緒放縱發揮到了極致,孩子成績不理想我會發脾氣,孩子磨蹭我會發脾氣,孩子寫字不規範我會發脾氣……總之,只要孩子沒有按我的標準來,我的情緒就會失控,有段時間都感覺自己快要抑鬱了,而且每次發完脾氣後,兒子那委屈的小眼神讓我特別傷心和悔恨,而且連續的發脾氣自己的身體受不了。一次在我發完脾氣後,兒子的小臉漲得通紅,我感覺到他眼裡全是憤怒,把我嚇一跳;還有一次,孩子放學的路上和我聊天,小心翼翼的和我說,媽媽我今天考試94分,你能不能不要生氣,我下次一定認真一點,回去我算4頁口算,聽你的話,快快寫作業,行不?再一次看到孩子膽怯而猶豫的表情,我默默地告誡自己,如果繼續這樣下去,不能管控好自己的情緒,遲早孩子會毀在自己的手裡。我逐步意識到失控的情緒,不僅對孩子的成長毫無幫助,只會深深的傷害孩子和自己,使我們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最終將發展成為我們無法逾越的鴻溝。

在一次情緒失控後,我摔門而出,一個人漫無目的的走在大街上,不知過了幾個小時,老公給我發信息:差不多得了,你生氣可以出去走走,兒子還得把沒完成的作業寫完,一直還在擔心你。看到信息,我覺得難過羞愧,正如心理學家所說:決定人生走向的,不是智商和才情,而是情緒控制的能力。那一刻我下定決心改變自己,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在情緒控制與管理的過程中我逐步的改變自己,並試著通過一些有效的方法改變自己的行為,並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對於孩子的成長已經不再焦慮,孩子的學習過程變得輕鬆。


一、每天記錄你情緒失控的次數和原因

為了分析發脾氣,找到情緒失控的原因,我特意買了一個小本子,每次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我就拿在手裡,一旦控制不住自己,就在上面記錄一筆,而且手裡握著小本子像一個提示器,提醒我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等我記完這一筆,情緒也被轉移了,好像也沒有先前那麼激動了,印象中記得最多的一次是輔導作業兩小時,記錄八次,而且每次記錄下來你就會發現,激怒你的原因想想真是微不足道。

二、抄抄文章,看看心靈雞湯

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我會找本書,拿支筆,邊看邊抄一些東西,否則如果盯著孩子寫,我會不停的嘮叨,孩子越發的出錯,如果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緒時,迅速去照一下鏡子,看一下情緒失控前自己兇狠猙獰的面目,起碼會讓自己暫時平靜下來,接著再去抄你的書,記錄你的心靈雞湯。

三、運動是平復情緒,激發快樂的源泉

當我的情緒不得不爆發出來的時候,以前總是大吼大叫,簡直就是理有多少聲就有多高,在嘗試控制情緒以來,如果再遇到這樣令我情緒波動大的情況,我會立即換上衣服 無論颳風下雨,到小區去跑步,據說運動時,大腦中會分泌一種可以支配的心理和行為的肽類。其中一種叫做「內啡肽」的物質,科學家稱之為「快樂素」,它作用於人體能使人產生愉悅。沒到繞小區跑一圈,我的的情緒已經平復,而且身體得以放鬆,再回來坐到孩子面前,像換了一個人似的,這種方法真的很神奇,屢試不爽。

在過去一年多的嘗試中,我現在已經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偶爾生氣的時候也不會失控,很快就平靜下來了,一旦沒有了壞情緒,陪孩子寫作業也順暢了,在與孩子溝通後我們制定了學習時間表,每天陪兒子寫完作業有大量的時間可以做做課外習題,還可以聽一些視頻課,練幾道奧數題,讀讀英語繪本,兒子的學習也完全走上了正軌。這一年多的感受讓我體會到遇事不動氣,不是沒有情緒,而是不被情緒困住心智,即使處在暴風驟雨中,也能讓情緒平靜下來。

父母的威嚴並不在於我們總是正確的,而是我們總能把控自己的情緒,心平氣和地去傾聽孩子的意見,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表達不同的意見,並且友好地交流。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都是犯錯和試錯的過程,每一階段的習慣與個性的發展都是自然過程,父母能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和引導,每一個家長要妥善安放情緒,用溫情的目光看待孩子,才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良師益友,而不是絆腳石。

如果遇到任何問題,能夠保持情緒穩定,內心平和,不急不緩,遇山開山,遇水架橋,估計人生就沒有絕望之境了。


相關焦點

  • 你只是看上去在陪孩子寫作業,掌握這3點讓父母不再懼怕輔導作業
    引言:最近成語「遠交近攻」火遍網絡,它極其形象地描繪父母在陪孩子寫作業時的心情:如果孩子正在寫作業,爸媽離得遠還能偶爾交流通暢;如果離得太近,肯定會攻擊她(他)。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一顆原子彈嗎?還真的是小「鬼」難纏?靜下心思考,父母為孩子做的每一件事到底錯在了哪兒?為什麼會引起世界上最親近的人之間爆發戰爭?到底該如何輔導孩子寫作業,才能讓孩子進步,家長又不窩心呢?當我看了《你只是看上去陪孩子寫作業》後,瞬間頓悟,其實並不是家長「陪寫作業」本身有什麼問題,而是沒有打開陪孩子寫作業的正確方式。
  • 孩子抄襲同學作業,原因竟然在媽媽身上!陪娃寫作業你做對了嗎?
    陪孩子寫作業,已成為很多家長和孩子的噩夢!經常有家長因陪寫作業著急上火而上熱搜,不是自己被氣病了,就是把孩子打壞了。不陪作業母慈子孝的,一陪作業雞飛狗跳,可以說是熟為人知的共識了。從我自己踩過的坑來看,我覺得家長要想把陪娃寫作業當成一件愉快的事,必須注意以下幾點。一、陪娃寫作業前,家長可以在心裡設定作業出錯率。孩子寫作業免不了錯,因為馬虎而導致寫錯別字或計算錯誤,確定不懂導致不會做或者張冠李戴做錯了,各種各樣的錯只有你想不到的,極少完全不出錯的。孩子一出錯,很多家長就會著急上火,河東獅吼了。
  • 「我渡劫失敗了,換你上」父母陪孩子寫作業已成為全家總動員
    導讀:「我渡劫失敗了,換你上」父母陪孩子寫作業已成為全家總動員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我渡劫失敗了,換你上」父母陪孩子寫作業已成為全家總動員!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陪孩子寫作業是件苦差事嗎?
    ​一、你只是看上去在陪孩子寫作業1、陪孩子寫作業陪的是什麼?要多鼓勵、讚美孩子,不要輕易否定孩子,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讓他按照老師的要求來做,讓他們認真地學習長大。2、不要跟老師唱反調,家長說的要儘量和老師說的一致。
  • 陪孩子讀好書 || 讀完這本書,你的孩子會感謝你!
    」這本書不僅備受家長的喜愛,很多教育人士讀完後也紛紛寫了推薦語:父母最重要的事不是讓孩子取得成功,而是讓孩子努力活出自己人生的意願。關於陪寫作業,書內有一小節「家庭作業之戰」,就是專門講述這個東西方家庭共同存在的現象——陪寫風波。作者認為「為作業而戰」是沒有意義的,原因有三:第一點,你可能會發現,在孩子的學習這件事上,你甚至在逼著孩子執行一些連你自己都未必認同的規則與態度。
  • 一陪孩子寫作業就抓狂?陪伴你真做到了嗎?以下3點請自測
    接著他想,老師的作業一般45分鐘能寫完,多的話1個小時,而他一般需要在7點媽媽回家之前把作業寫完。因此孩子就會在寫作業和娛樂之間一直糾結和搖擺,最後還差不到一小時,一看媽媽要回來了,趕緊去趕作業,半小時趕工完成了可能需要1個小時認真做的作業量,質量可想而知。
  • 孩子作業不認真,就懲罰她不給寫作業,親測管用
    看過很多育兒書,實際是不建議懲罰孩子的,而是讓他們承擔行為的自然後果,比如把房子、地板弄髒亂了,就自己清理打掃乾淨;出門忘記帶什麼物品了,自己折回去取;吃飯太慢了,家長都清理洗碗完了,那就自己洗碗……某天讀過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有一章節寫是的「懲罰你,不讓你寫作業
  • 孩子寫作業一定要陪嗎?陪寫作業你就錯了
    作者提出讓人耳目一新的教育理念,提倡給孩子足夠的尊重、愛和信任,結合作者自身教子示範,給出很多簡單又便於實操的方法,讓人受益匪淺。讓孩子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是每位家長期盼達成的事情。一、家長不需要陪孩子寫作業尹建莉說:「陪孩子寫作業不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而是在瓦解好習慣,是對兒童自制力的日漸磨損。」
  • 閱讀《你只是看上去在陪孩子寫作業》:父母心聲,學霸成材法則
    在知乎上看到許多抓狂的家長提出如下問題:「怎樣陪孩子寫作業不會被氣死?」「陪娃寫作業,就算成了佛,也是個武僧」「家長陪孩子寫作業,有人氣到住院,有人考取教師資格證、有人出家。」也有人把成語做了新釋。遠交近攻被解釋為:孩子做作業的時候,離得遠一點,還能稍微交流交流,離得近了,想不攻擊他都難。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獨立完成作業,交上良好的成績,我們也希望陪孩子寫作業時能夠和睦相處,父慈母賢。然而現實又是那麼殘酷,當孩子把「5+3」寫成53時,再冷靜的父母也會抓狂吧?
  • 一陪孩子寫作業就抓狂?那個陪伴你真的做到了嗎?以下三點請自測
    接著他想,老師的作業一般45分鐘能寫完,多的話1個小時,而他一般需要在7點媽媽回家之前把作業寫完。因此孩子就會在寫作業和娛樂之間一直糾結和搖擺,最後還差不到一小時,一看媽媽要回來了,趕緊去趕作業,半小時趕工完成了可能需要1個小時認真做的作業量,質量可想而知。
  • 高中生要不要家長陪寫作業?這種孩子,最好陪著!
    1、天下父母心,孩子高中三年家長跟著操心三年。小學初中時,咱們還能悠哉悠哉,即使成績不理想咱也還能拿素質教育這幾個字安慰一下自己。但是一上高中就不一樣了,高中生如果說自己不想拼高考那真的是自欺欺人!最後我直接給他家長打電話建議他們回來一個陪讀。他家長很配合,第二天他媽媽就回來了。我告訴他媽媽:你現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陪他寫作業!他媽媽很為難說,「我初中都沒畢業,怎麼陪小孩寫作業啊?」我告訴她所謂陪寫作業不是要她輔導孩子作業,而是要她陪著孩子坐下來,讓孩子坐得住凳子。
  • 爸爸陪孩子寫作業,夫妻鬧離婚;媽媽陪孩子寫作業,媽媽血壓升高
    昨晚,大學室友劉明打電話和我訴苦:大意是他陪孩子做作業,夫妻鬧離婚;媽媽陪孩子做作業,媽媽血壓升高。原來,家裡一年級的神獸歸籠後,各種課後作業也隨影而至。一直幫帶孩子的外婆由於家裡有事回老家了。孩子媽媽由於學歷不高,就把陪孩子寫作業的重任交給了讀過大學的他。
  • 這樣陪孩子寫作業,母慈子孝
    我:你家孩子讀小學了嗎?小顧:已經二年級了。我:怎麼樣,作業多嗎?小顧:作業倒是不多,就是每天都要寫到晚上8:30左右。有些孩子不做作業時不喝水不上廁所,一旦打開作業本,就會隔幾分鐘去喝一杯水,再隔幾分鐘又要去上一次廁所,反正就是事多。看到此情此景,一旁陪寫作業的父母,也總是各種提醒:寫作業前,就要把水喝好,以後考試的時候,中途是不可以喝水的;為什麼老是上廁所啊?這個習慣不好;坐好!
  • 陪孩子寫作業小妙招(非常實用)
    從小學開始,琳琳媽媽就非常重視琳琳的學習,每天都陪著琳琳寫作業。這十多年裡,琳琳媽媽積累了很多陪孩子寫作業的經驗,今天,睿媽把這位媽媽的這些經驗和家長們一起分享,願家長們能從中學習到底如何陪伴孩子寫作業!01不要盯著孩子寫作業有的家長喜歡盯著孩子寫作業,一旦發現有問題,或字寫錯、寫歪了,一邊幫孩子塗擦,一邊批評、埋怨、責怪孩子:「怎麼搞的,又做錯了,總是改不掉。」
  •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陪寫作業的方式你做對了嗎
    在《你只是看上去在陪孩子寫作業》這本書中教我們走出陪寫作業的誤區,秒懂孩子的真正需求,為沒辦法,沒時間,沒精力的家長提供解決方案。老師在學校傳授知識,給學生布置作業,讓家長檢查籤名。孩子最終會因為作業會被家長籤名檢查,他們就會認真的去寫,如果沒有家長的檢查籤名監督,那麼他們的作業可能就會是馬馬虎虎。這也就相當於老師藉助籤名的形式獲得父母的支持,達到教育合力。無論是出於哪一種目的,老師才去家長籤名的,這種形式都是為了更好的去幫助孩子,如果父母一個簡單的「拿來籤名」的動作往往就會把老師的教育需求降到最低點。
  • 家長需要陪孩子寫作業嗎?
    在陪孩子學習的問題上,我的觀點是當然需要。不過要根據孩子的特點,不要拘於一種形式。一、陪孩子學習的目的是督促孩子能正確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現在每一門功課都有各自的要求。而且一般老師都要求孩子把當天的作業記在作業本上。儘管如此,還有不少學生會少記或者漏記作業。如果您的孩子有這樣情況的話,家長不僅要督促孩子記錄作業,更要及時和老師了解當天的作業。
  • 學習很重要,陪伴有技巧,父母到底該如何陪孩子寫作業?
    而在英國,只有11%的家長會每天花時間指導孩子寫作業,而且每次指導的時間不會超過一小時。為什麼中國的家長更願意陪孩子寫作業?這當然與中國的教育模式有關。在中國現有的教育體制下,更注重知識的灌輸,雖然學習效率較高,但學生課業負擔更重,而在英國更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引發學生思考,學校很少布置作業。
  • 小學生父母最怕什麼?陪寫作業!
    小苗說成長今天帶您了解了小學生父母們最怕面對的一件事————陪寫作業!若問孩子正在讀小學的老母親老父親你們最討厭陪孩子幹啥?答案一定是陪娃寫作業。不論你以前是一個多麼溫柔美麗賢惠的媽媽,娃們總有辦法讓你在陪寫作業時分分鐘破功,獅吼功夫吼到喉嚨沙啞聲音劈叉。而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爸爸們親自上陣之後十分鐘之內就能聲音比娃媽還大。
  • 王金海:陪孩子寫作業,怎麼才能不發火?
    今天給各位講的題目叫陪孩子寫作業,怎麼樣才能不發火?很多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常常被氣得火冒三丈,要麼看不慣孩子寫作業時磨磨蹭蹭的狀態,要麼就是覺得教了好幾遍,孩子也不開竅,要麼一檢查發現竟然還沒做對幾道題。
  • 你知道陪寫作業會氣到心梗,卻不知孩子被盯著寫作業會魂飛魄散!
    無獨有偶,今年3月,河南一位媽媽,因為兒子不寫作業,一氣之下想跳樓輕生,這位媽媽坐在陽臺上長達20分鐘一言不發,消防員來了、民警來了、鄰居都來了,各種勸解:「別跟幾歲的孩子置氣」,最終阻止了悲劇的發生。兒子向媽媽下跪道歉,表示今後會認真寫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