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梁蒲呂街道:人大代表深度參與河長制 共佑山青水秀好生態

2020-12-20 華龍網

華龍網10月23日6時訊(特約通訊員 趙武強 通訊員 張丹)10月22日上午,在重慶市銅梁區蒲呂街道康濟村康龍溪畔,人大代表曾建萍、蔣永亮沿著蜿蜒的河岸巡河,不時把發現的問題記在小本本上。「這條是康濟村民的飲用水源發源於康龍洞,全長9公裡溪河流經4個村。今天,我們發現了3處淤積河道的問題,馬上向街道河長辦公室作了報告。」這是蒲呂街道人大工委關注河長制的一個鏡頭。

蒲呂街道地處毓青山區,境內除有兩座水庫外,還有小安溪、淮遠河及支流全長30多公裡,河長制工作面寬量大。

「建設青山綠水的美麗蒲呂,街道人大不但要當好生態環境保護的監督者,更要主動作為,參與其中,身體力行做推進河長制工作的踐行者。」蒲呂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曾建萍說,去年以來,當街道布置河長制工作時,街道人大也做出了人大代表積極參與,為推進河長制工作獻計出力的決定。

河長制工作展開後,人大代表的身影經常出現在河畔、水庫和飲用水源地,他們既向群眾廣泛宣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道理,更是積極投身到河面清漂、河道清淤的勞動之中,用實際行動踐行人大代表推進生態環境建設的責任擔當。與此同時,街道人大隨著河長制工作的推進,多次組織代表視察,集思廣益,發現問題,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議和意見。

「我們在視察中發現,蒲呂境內河道長,水面寬,需要常態化的清漂。代表提出了專業化清漂的建議,得到了街道的採納,採取了小安溪河清漂外包,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曾建萍說。

在蒲呂境內的小安溪河段長達11公裡,流經場鎮和多個村社。人大代表發現,河面清漂要與河岸的面源汙染同步治理才能收到效果,提出了岸下與岸上同步治理,河面清漂與農業面源汙染防治有機結合的建議,引起街道的高度重視,展開了關閉無力治汙的養殖場、農村垃圾統一收集清運、場鎮排汙管網建設,從根本上解決了問題。

站在場鎮樂壽橋上遠望,小安溪河面非常潔淨,貼著河面翻飛的白鷺不時可見。

「小安溪清漂工作雖然對外承包效果明顯,但代表們加強了監督。」街道人大工委負責人曾建萍說,街道河長辦公室按照人大代表的這一建議,對外包清漂的質量採取定時定點與不定時抽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督促檢查,有效提升河道治理工作質量。

相關焦點

  • 生態原鄉,這裡是大美銅梁
    好生態是銅梁的核心資源與戰略優勢。2018年,銅梁區決定把這塊綠色名片擦得更亮,正式啟動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總體規劃明確45項重點工作和建設任務,計劃總投資20.9億元,已累計完成投資19.5億元。持續開展國土綠化提升行動,增加森林面積、提高森林質量,構建全域綠色生態體系,已完成營造林任務共24.4萬畝。
  • 黨建引領「河長制」 繪就生態新畫卷
    街道全體班子、大辦主任、社區支部書記、河長制辦公室全體人員共25人在街道黨工委書記、第一總河長崔振世帶領下,巡查了西溧河五裡堡段。崔振世在巡河中強調,白河、西溧河兩條河流猶如街道兩顆璀璨的明珠,在工作中一定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它們!一是要加強黨建引領。
  • 銅梁廣大黨員:大力弘揚「靠得住、頂得起、過得硬、容得下」精神
    穿上防護服8小時不能吃飯、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甚至有很多人因此高強度工作暈倒,但是大家仍前赴後繼,主動請願參與隔離病區患者救治。陳浩是銅梁區人民醫院副院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疑似病例醫學觀察石魚病區臨時黨支部書記,具體負責石魚病區工作。他告訴家裡人:「我是一名黨員,在國家需要我的時候,在人民需要我的時候,我不上前誰上前。」
  • 銅梁聯手合川兩區共同打響小安溪清漂「大會戰」
    銅梁合川兩區聯手打響小安溪清漂大會戰。特約通訊員 趙武強 陳文龍 供圖    華龍網1月12日6時30分訊(特約通訊員 趙武強 陳文龍)薄霧籠罩田野,濃冬的寒意逼人。但在重慶市銅梁區舊縣街道宋坪村小安溪段家塘河段的河面上,七八艘清漂船的機器聲,打破了河面的寂靜。    放眼望去,寬寬的河面上,兩艘大型機動清漂專用船和六七隻小型船隻在河面上往來移動,身穿救生衣的工人有的用網杆打撈河裡的水白菜、水葫蘆和枯枝落葉,有的將漂浮物運到岸邊,還有的將漂浮物弄上汽車轉運到處理場。    小安溪全長120公裡,屬於長江水系的嘉陵江流域。
  • 全面推行河長制 著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寧國樣板」
    近年來,安徽省寧國市堅持生態立市,深入貫徹落實「兩山」理論,全面推動河長制工作,著力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寧國樣板」,先後被評為國家生態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省級水生態文明城市等。
  • 玉塘街道雙擎驅動建設生態玉塘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時代重任中,光明區玉塘街道的策略是通過推行河長制、建設海綿城市雙擎驅動,運用綠色發展理念和綠色生活方式奏響河海共鳴「三部曲」,打造生態玉塘。
  • 推行河長制湖長制 實現河湖長治久清
    鐵東區所有河流全面實行河長制,流域面積20平方公裡以上河流,以獨立河流為單位分級分段實行河長制,實行區、鄉(鎮、街)、村(社區)三級河長制,其他流域面積較小的河流根據保護和管理需要,按照全覆蓋的原則實行鄉(鎮)、村兩級河長制體系, 設立雙總河長,區委、區政府負責人擔任總河長,涉水的4個鄉(鎮)、4個街道、52個村(社區)全面實行河長制,負責全區14條主要河流及其支流,做到全覆蓋。
  • 北湖區安和街道:以「河長制」促進「河常治」
    這是北湖區安和街道狠抓「河長制」工作的一個縮影。為進一步加強河道管理,切實改善水域整體環境和水質狀況,安和街道認真落實上級精神,明確責任、統籌力量,立好「責任狀」、打好「組合拳」、練好「基本功」,紮實有效推進「河長制」工作。
  • 河長制是什麼意思?全面推行河長制8個亮點盤點
    什麼是「河長制」,即由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負責轄區內河流的汙染治理。「河長制」是從河流水質改善領導督辦制、環保問責制所衍生出來的水汙染治理制度,目的是為了保證河流在較長的時期內保持河清水潔、岸綠魚遊的良好生態環境。
  • 北京市進一步全面推進河長制工作方案
    ,進一步完善政府主導、社會共治、屬地負責、行業監管、專業管護的河湖管理保護機制,為解決首都水環境突出問題、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實現河湖功能永續利用提供制度保障,努力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二)基本原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處理好河湖管理保護與開發利用的關係,強化規劃約束引導,促進河湖休養生息,維護河湖生態功能。堅持黨政領導、部門聯動。建立健全以黨政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責任體系,進一步明確各級河長職責,強化工作措施,協調各方力量,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 金雞坡街道姬公庵村開展河長制志願服務活動
    為全面落實「河長制」工作要求,促進此項工作常態化,推進美好家園建設,按照「政府主導、屬地管理、分級負責、部門聯動、全民參與」的原則,圍繞「水清、河暢、岸綠」的目標。11月27日,金雞坡街道姬公庵村聯合有關部門開展以「清澈、安全、美麗」為主題河長制志願服務活動。
  • 茂名市人大常委會領導到石巖街道人大考察調研
    5月13日下午,茂名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奕奕帶領茂名市人大常委會相關領導以及兩區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共16人蒞臨深圳市寶安區石巖街道開展考察調研活動。考察組在寶安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獻榮,石巖街道黨工委副書記、人大工委主任鄧亞虎陪同下,分別到水田人大代表社區聯絡站、浪心人大代表社區聯絡站及人大代表之家參觀考察,了解石巖人大的硬體建設、人員配備、文化上牆、履職制度、以及代表值班安排等。
  • 合川、銅梁將籤上下遊「橫向生態補償機制」 補償金每月100萬
    發源於永川區永榮鎮白龍洞,經過紅爐鎮、雙石鎮、勝利路街道、三教鎮、板橋鎮、茶山竹海街道後流入銅梁區,在銅梁區內接納淮遠河後匯入合川,在合川南屏小河口注入涪江而後匯入嘉陵江,全流域長176.7公裡,全流域面積約1600平方公裡。因流域內人口稠密、土地肥沃,工農業生產發達,水汙染問題也比較突出。
  • 推進河長制,守護郴州碧水清波
    水是生命的源泉、發展的命脈、生態的根基,是人類生存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礎性資源。全面推行河(湖)長制,為河湖編織一道保護網,使河湖水清景美,郴州市的河長們聚焦管好「盛水的盆」和護好「盆中的水」兩大目標,認真履職,集中解決水安全、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域岸線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加快推進河長制從「有名」到「有實」轉變。
  • 「河長制」助長「河小苗」,建設生態永興幸福河
    近日,南通市崇川區永興街道與永興小學聯合開展了「河長制進校園」活動,將「河長制」延伸至青少年的日常教育中,助力街道水環境治理。活動中,永興街道表彰了2020年度「最美河長」及「最美河道守衛者」。由永興街道節制閘社區與永興小學共同打造的「河小苗」少先隊中隊為在場觀眾進行了隊課展示,以紅領巾名義倡議河道及環境保護,以合唱、詩朗誦等豐富的節目宣傳環保知識。
  • 河長制下風光好,看邳州這幾條河成功逆襲格調飆升!
    這條在運河街道境內3.04公裡長的河流,流經張村、河灣2個行政村。   圍繞水資源科學配置、水生態自然和諧、水安全保證有力的發展目標,運河街道對轄區河道進行清淤,重現河湖水美;建設汙水管網,截斷汙染源;加強河長巡查,第一時間上報解決問題。同時強化主體責任,接受社會監督。
  • 【銅法動態】銅梁法院召開「一鎮一法官」工作機制進展情況新聞...
    發布會由銅梁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張勇主持,市人大代表陽攀,區人大代表陳代彬,區政協委員邱光兵、梁政,區法學會常務副會長陳先平及部分鎮街代表受邀參加此次新聞發布會。02深度結合黨建工作,以黨建指導「一鎮一法官」工作機制深入開展。我院積極融入銅梁區委「黨建扎樁,治理結網」工程,依託本院著力打造的「支部導航,法官紮根,全力參與基層社會治理」黨建品牌,深入開展「一鎮一法官」工作,充分發揮支部堡壘與導航作用。
  • 工作總結範文:最新河長制工作總結5篇
    自xx年初以來,全縣鄉級河長共開展巡河活動2283次,我局出動執法人員547人次,巡查打擊95次,其中聯合執法3次,出動執法車(船)156臺(艘)次,查辦水事違法案件共16起,其中非法採砂案9起,處罰6萬元,向公安機關移送4起非法採砂涉嫌構成刑事犯罪案件;非法取土案2起,處罰1萬元,非法無證取水案5起,處罰10萬元,拆除兩河區域違建板房建築5500平方、攪拌站4家、佔用河灘地兩處村落房屋60戶、生態農莊一座
  • 漣源紮實開展「河長制」工作:守護一江碧水 建設美麗鄉村
    近年來,漣源市水利局緊緊圍繞實力、開放、生態、法治、和諧「五個」建設,以保障水安全、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汙染、修復水生態、改善水環境、強化水管理、弘揚水文化為主要任務,全面推行「河長制」,組織開展「呵護母親河,落實河長制,堅決打贏水保衛戰」為主題的護巡河活動。統籌推進長江幹支流沿線治汙治岸治漁,全市河湖管護水平全面提升。
  • 以「河長制」擘畫水生態文明建設新藍圖
    走進金寨縣斑竹園鎮金山村,只見村落青山點綴、綠水環繞、生態優美,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呈現眼前。金山村位於大別山高山地區,境內溝壑縱橫交錯,竹根河支流南流河穿村而過,千百年來哺育著境內優秀的歷史文化與人文景觀。近年來,金山村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道路,積極踐行新時期治水管水工作總基調,全面推動「河長制」生根見效,促進水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