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是孩子最大的命運——記遊泳池邊的孩子和父母

2021-02-14 陽光三月

  

在此之前,我在遊泳池呆了13天(中途有2天因為出差沒去),見識了好多令人悲哀甚至絕望的鏡頭。

 

我從小就喜歡孩子,大學畢業後去中專學校當老師,但始終希望有機緣能在更多的層面更深地影響孩子。

 

百轉千回中,我的念念不忘得到了迴響,最終從事幼兒教育。

 

無論做培訓還是帶孩子,我都一直想從更最初開始(生命的最初,或者之前),並且進行得更深入,我會一直不放棄這樣的願望和努力。

 

我現在很冷靜地在做這些事情。

 

但是,曾經不是,我很衝動:總是為那些年幼的不被看見不被尊重的生命著急,總上去幹預的熱情與衝動被一次又一次地潑冷水。

 

這些年來,我一直告訴我自己: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命運!接受他們當下被如此對待的事實!

 

如果不是因為近10年的心理建設,我的內在被情感推動著,說不定得多痛苦。

 

 

那個跪在教練前哭著乞求的孩子,那個在池邊一次又一次被拖下的孩子,那個被威脅不敢下水就永遠不會讓他回家的孩子,那個被奶奶又打又罵的孩子……

 

我在想,每一個夏天,在遊泳池,那些曾經在母親溫暖的子宮裡暢遊10個月的對水天然親近的孩子,做了多少的噩夢?今生今世,有多少孩子能有機緣從這噩夢中醒來?

 

我們的人生被多少噩夢串起?

 

朋友說,她從3歲起就被逼著學遊泳以及小提琴鋼琴……還練書法等。相識多年,如果她不說,我絕對不知道她身懷那麼多的技能,儘管她遊泳技術真的很棒、字也漂亮……但是,成年後,她從未受益於那些技能,反倒是走在療愈在獲得那些技能的過程中所受到的傷害。

 

我在之前文章中提到那個被教練打罵甚至侮辱的6歲小男孩,第二天我又見到了他。在遊泳池裡繼續撲騰著,比前一天稍好一點點。之後,很意外地,我看到他媽媽坐在外面的長凳上跟他聊天。

 

我很主動地走過去跟媽媽講了孩子前一天學遊泳的事。同時,我不得不感嘆,母親真的是孩子最大的命運。

 

那個孩子依偎在媽媽身上,說不想學遊泳,媽媽正勸她。

 

因為前一天了解孩子的情況,以我的經驗判斷得出這孩子在發育上稍微滯後,理解教練的指令都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跟媽媽講,孩子還不適合學遊泳,可以大一點再學。

 

媽媽碎碎念般,說一起學的別人都會了,就他不會,那怎麼行?明天還要去學奧數,如果遊泳都學不了,馬上就上一年級了,可怎麼上?!再說了,都交錢了,估計也不會給退錢,爸爸也肯定不同意。

 

短短的但感覺很長的碎碎念,我大概明白了這個孩子為什麼是這樣的孩子。

 

後來,我跟媽媽再次講明每個孩子不一樣,她家是男孩,本身就比女孩發育慢。

 

媽媽就說不學不行,要不怎麼學奧數。

 

這媽媽的邏輯很有意思,似乎學會了遊泳就能學好奧數。當時我真是覺得悲哀,那個孩子濃眉大眼,偏胖,看上去相當可愛。

 

聽這媽媽的邏輯,我大概也明白為什麼這麼大的孩子領會教練的指令竟如此困難。除了對水的恐懼,還有自身發展的問題。

 

一個如此邏輯不清的沒有力量的母親,怎麼可能帶出來一個健康聰明的孩子?

 

 

我意識到這孩子必須得遊下去,因此我就換一種現實的建議。

 

因為教練問孩子時得知這孩子回家壓根就沒練習(每天都有家庭練習),所以我告訴媽媽,孩子壓根不敢將臉部埋入水中,那就帶孩子在家練習,尤其是可以在每次下課後媽媽帶孩子在外邊的嬉水池練習,先讓孩子不怕水。

 

媽媽一聽反應很快:我可不會遊泳我不敢下水。

 

我勸她:那嬉水池的水只到我們膝蓋那麼高,不會遊也沒關係。

 

媽媽又開始了碎碎念:我可不敢,我不能下水……

 

我反覆給她強調,我們不用遊,只是在池子裡陪伴孩子,教孩子,讓孩子先不怕水。這時給她講前一天我就是這樣教她孩子的,孩子都敢沾一點水了。

 

媽媽很吃驚,她說她在上面一直看著,還以為是一個女教練。

 

我也吃驚:原來她是親眼看著教練「收拾」她的孩子呀!

 

可惜不是我,換成是我,我絕不允許!我會先用溫柔的方式來處理,如果處理不下來也可以採用強烈的方式,或者退掉課程。

 

 

後來我報了私教課,有機緣向我的教練了解到的相關的信息證明了我眼睛看到的一幕幕真相。

 

我說,教練不應該那樣粗暴地對待孩子。

 

教練說,是家長允許的呀!那些太小的孩子學起來太困難,但是家長要求教練必須讓孩子學會。

 

有一次,我也在池子邊看到家長打孩子。都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真是佩服他們敢於下手還邊打邊罵,說別的孩子都會怎麼就你不會。

 

打了很多很多下,估計是影響了教練的教學,因此教練淡心淡腸地把孩子「救」了出來。

 

我認識一對老人,他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很珍愛自己的小孩,從來不打不罵,但將孩子教育得知書達理。可小女兒帶養孩子方式截然不同,高興了孩子就是寶,孩子不乖了非打即罵。這兩個老人對大女兒的兩個孩子從來都是溫和相待,各種誇獎和照顧。但是,對小女兒的孩子竟然截然相反,非打即罵,橫豎不順眼。

 

我親眼所見多次,最終明白:一個孩子被世界對待的方式,究根結底,就是他年幼時被母親對待的方式。

 

媽媽疼他愛他,世界疼他愛他。

 

媽媽打他罵他,世界打他罵他。

 

 

我在遊泳池裡,以及更衣室裡見證過數不清多少的場景,全是母親否定孩子的。她們說得最多的是,你看別的孩子怎麼都會,就你不會!

 

一個被自己全然愛著的母親如此評價,他令母親如此失望——孩子的這顆心,真不知往哪兒安放!

 

所謂的成長,人們要付出多少的努力,才可能將童年的這些經歷和感受,療愈到哪怕只是一點點。

 

還有,那個小男孩的母親,當著自己年幼的小孩承認自己怕水,連兒童嬉水的池子都不敢進,卻逼著自己的孩子學遊泳。

 

我們很難擁有一個超越自己的小孩,除非我們首先超越自己!

 

在我們小時候,父母光靠著自己是父母的那副威嚴就帶大了小孩。

 

但在這樣一個完全不同的智能時代裡,父母如果都不成長不自律,只是用語言威脅年幼的孩子,這樣的結局是,孩子不是抑鬱就是瘋狂。你有多用力,孩子就有多嚴重!

 

有一個孩子說,我媽要是把用在我身上的力用在自己身上,我早就成「富二代」了——關於這一點,也許是。

 

我們如何配得上擁有一個比自己強的孩子呢?當然,我不是指文化一定比孩子高,技能一定比孩子多。

 

越小的孩子越需要愛和溫暖。如果成人不能給到這些,那我不知道誰會給到孩子這些?誰有機會給到孩子這些?

 

我相信不是父母選擇了自己的小孩,是小孩懷著無上的信任選擇了父母。

 

 

我們不需要去學孩子需要學的一切,孩子需要的是我們成為一個穩穩的成年人:自律、情緒穩定、有責任感、有清晰的自我、尊重權威……做到這些並不需要你一定有多高的文化,也不需你多麼富有……沒有附加條件,只要你是個成人是個被孩子選擇了的父母。

 

 

陽光三月 2019年8月24日晨

 

 

落葉飄,秋天到。一夜好睡到天明!

睡眠課,免費聽!




近期課程推薦

【公益課】

【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入園/轉園焦慮】

【2019秋年度陪伴課程】

14大主題全年陪伴,陪伴期間直播間所有課程免費收聽。

【如何保護/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人人都能夠實踐的專注力培養課程

【那些生活中容易錯過的性教育】

0-14歲最落地、最及時、最細緻的兒童性別教育指南

相關焦點

  • 父母就是孩子的命運
    也許只是以這種方式警告一下父母。孩子的父親,重利輕義,其實如果換了一個跟他一樣所謂有經濟頭腦的人,也許會過得很好。孩子的母親,重感情,在孩子的父親眼裡,是個傻子,智商低。說到底,是價值觀的問題。三觀不合的人在一起朝朝暮暮,歲歲年年,怎麼可能不鬧出點動靜。
  • 母親的情緒,決定了孩子的命運
    近日,武漢一所中學年滿14歲的學生,因為被老師要求請家長,母親一怒之下,當著學生同學的面扇了孩子巴掌,孩子羞憤之下跳了樓...慘劇的發生,總讓人追悔莫及。有網友說,老師做法欠妥,不能動不動就請家長,讓家庭矛盾升級;也有網友說,做父母難,面對不聽話的孩子不知如何管教...
  • 母親的性格決定孩子的命運
    母親在孩子面前必須收斂起自己的鋒芒,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母親。母親在孩子面前,不是在談判桌前,不需要用批評、挑剔和要求完美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母親咄咄逼人的態度、尖酸刻薄的語言、駕馭一切的行為和自以為是的判斷,對孩子的自尊、自信的傷害遠遠大於應試教育。而對於孩子來說,從他出生那一刻起,孩子對母親這個角色的要求,幾乎是永恆不變的。
  • 母親的情緒,決定孩子的命運
    「母親教會了我什麼是大愛和親情,什麼是寬容和理解,什麼是憐憫和同情,什麼是誠實和恥辱,什麼是堅強和不屈,什麼是人生和處世,什麼是學習和生活,什麼是夢想和志遠。」父母對孩子講話的方式,決定了孩子將來有沒有出息 ,更決定孩子將來變成怎樣的人,擁有什麼樣的人生。世界上每一個孩子都有積極向上的心,就看父母是如何引導了。
  • 「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運」:你的格局,早已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你的孩子能發展成什麼模樣,最終還是取決於父母傳授的思維方式和精神,並非只有富裕的家庭才可以給孩子更好的未來。家庭經濟的優越,雖然可以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但到達終點的路,還得依靠孩子自己。參加變形過程中,女孩的問題一覽無遺,沒有了母親當靠山,連基本的生存都成問題。我們對孩子教養的第一步,是應該讓其有獨立的能力,凡事養成自己動手的好習慣,在家可以依靠父母,而在外只能靠自己。雖然一直都強調女兒要富養,但真正的富養女兒是指讓女孩從心底感受到精神富足,內心不空虛,這樣才能抵制住外界的誘惑,在任何時刻都保持自己。
  • 《父母是孩子命運的設計師》
    孩子生出來,猶如一張白紙,你給他畫什麼就是什麼。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全部進入嬰孩的潛意識,進而影響其一生。 作為父母,要培植孩子善良孝敬的心,教會孩子布施。布施就是分享生命的所有。我們活在人間,就是為了把我們的智慧、力量、喜悅分享別人,就是為了幫助別人,為別人的幸福而活,為社會的和諧而活,為國家的興旺而活。
  • 父母是決定孩子命運的關鍵人物,要讓孩子學著自己長大
    性格決定命運,父母決定孩子的性格很多時候一個人今後會是什麼樣的人,其實在他的童年階段就已經註定了,因為他們的父母就是未來自己會成為的樣子。雖然說後天的環境已經經歷有可能會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但事實上大多數的人都無法擺脫童年的影響。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並沒有錯,而決定性格的正是孩子的父母。
  • 父母做的這些事,可能會毀了孩子的命運!(父母請自查)原創
    邏輯中應該包含三層信息,第一層,告訴孩子他做對了哪些部分;第二層,告訴孩子哪些地方需要改進以及如何才能改進;第三層,感謝孩子願意傾聽及合作,同時要告訴他,不論他做出什麼樣的行為,他都是父母的孩子,父母都是愛他的。 創傷療愈過程中,這位個案情緒最大的一個點就是父親常說的一句話:」這麼點事情做不好,要你有什麼用?」
  • 孩子學遊泳越早越好?專業遊泳教練:急不得!
    一到夏天,相信不少家長都愛帶孩子去遊泳,但是一到遊泳池邊孩子就開始各種哭鬧:不敢下水、不敢閉氣、不敢跳水…這種情況,最好的措施是預防。我們可以在平時洗澡的時候讓孩子適應玩水,下面這個小方法,各位家長不妨可以試試。
  • 家庭中,願意陪伴的父親,三觀正的母親,是一個孩子最大的幸福
    一個家庭,哪怕家徒四壁,只要有一個願意陪伴的父親,一個三觀正確的母親,一個重視教育的氛圍,就是子女最大的福報。想起「才女」武亦姝媽媽說的一句話:「天才是不存在的,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是父母。」從小,武亦姝父母就會花很長時間陪她一起讀書、畫畫和練習書法。
  • 母親性格決定孩子命運?這幾種媽媽,給孩子造成的心理陰影太大
    孩子小時候受到的教育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很多人長大後在原生家庭的影響下,情感之路都很不順。人際關係處理不好,孩子難以和他人好好相處,甚至會有極端行為。母親性格決定孩子命運?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很容易自卑,動不動就感到焦慮;整個人都很暴躁,情緒大的時候甚至想要自殺,感覺生活沒有意義。孩子一生都難以擺脫這樣的情緒,即使有了親近的人,這樣的情況也會把別人趕走。孩子或許不會離開母親,但從心底是很排斥母親的。
  • 懸疑漫畫:男孩在遊泳池邊熱身,沒想到有女孩正在遊泳,不過是水變成的
    懸疑漫畫:男孩在遊泳池邊熱身,沒想到有女孩正在遊泳,不過是水變成的
  • 白天出生的孩子,和晚上出生的孩子有什麼差距?影響命運嗎?
    導讀:白天出生的孩子,和晚上出生的孩子有什麼差距?影響命運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白天出生的孩子,和晚上出生的孩子有什麼差距?影響命運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母親節特輯|堅強和感恩,是母親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母親的愛意,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朱琴說,這一生最大的事業就是要讓他們學會堅強和感恩。「生活的千滋百味,每一味都是成長。」 今年34歲的朱琴,出生於石阡縣五德鎮地印村,由於先天性手指殘缺,朱琴的成長比別人多了一些滋味,也讓她的生活變得更加色彩斑斕。
  • 父母是孩子不順人生命運的「罪魁禍首」同時也是孩子命運的守護神
    「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為了孩子,願意做任何事。其實,智慧的父母,想要讓孩子未來有個美好的人生,只對孩子做一件事就夠了,就是幫助孩子培養TA能照顧本人人生的能力。而幫助孩子培養TA能照顧本人人生的能力,並不是所有父母都可以做到,這需要智慧。
  • 性格決定命運,而影響孩子「性格秘密」的卻是父母,別不以為然
    一個人的命運往往決定在自己的手上,而命運更大多數是取決於性格,性格的好壞可以進行性的決定自己的命運,因為有好的性格可以讓自己在各個方面都會變得非常的有優勢,而一個不好的性格,可能會讓你的人生步步坎坷,那麼既然性格決定命運,但是誰又會知道影響孩子性格最大的竟然是父母。
  • 父母前半生的活法,藏著孩子後半生的命運
    常常奔赴在各種病毒戰役裡,麻恩浩看到更多的是母親堅毅的背影和不屈的精神。她把一般父母對孩子「逼迫」的時間和精力都換成了對自己人生前進的鼓舞,一方面自己得到了最大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這種「放養式教育」,給了孩子極大的尊重。
  • 孩子最大的底氣,是父母的鼓勵
    著名心理學專家曾經在《母親的照料和精神衛生》這篇極具影響力的文章中寫道:「年幼的孩子,應該和母親(或者其他永久看護人)建立一種溫暖的、親密的、持久的關係,在這個關係裡,雙方都能感覺滿足和喜悅。可見,4-15歲父母愛的鼓勵能夠讓孩子形成自信心。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和鼓勵對孩子來說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 《好父母常常給孩子善意的連接》:父母情緒穩定是孩子最大的福氣
    有的父母就開始把責任推給孩子,對孩子不是罵就是打。而有的父母在遇到孩子問題時是冷戰,兩個人像仇人一樣生活在一個屋簷下。那麼,我們先來看看父母與孩子的三種形象。第一種:現實層面的父母形象這類父母是生育自己的父親和母親在現實生活中留給自己的感覺和印象。
  • 天才誕生記:每個孩子都是上天的恩賜,變天才還是廢才靠父母選擇
    和父親相比,母親殷夫人的愛更柔和、更顯性,被哪吒咬一口,鮮血直流也沒撒手,忙裡抽空陪兒子踢毽子,哪怕已經精疲力盡,都想要盡己所能給孩子最好的,典型的中國好母親。父母深深的愛,讓哪吒懂得了責任,學會了承擔,他決定由自己來掌控自我的命運,他開始學著自我控制。「去他的鳥命!我命由我不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