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網訊 日前,蘇河灣中心城市展覽館舉辦的「百年蘇河文化風物展」上傳來消息,上海市區已有上百年歷史的近代官式媽祖廟建築遺蹟天后宮即將復建,預計於2022年建成。
此次復建的天后宮、慎餘裡,是蘇河灣地區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優秀歷史建築。建於1883年的天后宮,位於河南路橋北堍,佔地4畝餘,是上海市區唯一的媽祖廟遺址,也是中國歷史上少見的由官方出資興建的廟宇。
歷史上的天后宮進宮為廣場,前有頭門對樓、戲樓、東西看樓,三進為中央大殿,大殿中供有神龕,後有寢宮樓,大殿面寬5間,進深4間,高6丈,梁柱雕刻精美,氣勢雄偉,系典型清代建築。清光緒年間,崇厚上書對天后宮進行修繕。每逢朔望和天后誕日,上海地方官員和前往海上絲綢之路出海做生意的商人都會到天后宮進行參拜,祈求佑護,香火極盛。
當時,天后宮還有個廟場集市,賣梨膏糖物品等,攤販雲集,一些團體也時常在此集會。1978年因建山西中學,天妃殿移至松江方塔公園,大門處的一對石獅子被移置豫園門口;2006年6月,因河南路重建和軌道10號線的市政建設,全部拆除,遺存戲臺、西看樓和南部清磚門牆均由區文物保護部門編號保存。
據天后宮修復項目總建築師、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建築文化遺產保護國際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常務理事曹永康教授介紹,他們團隊現已著手對天后宮保存至今的一千多件木構件和一千六百多件磚石構件進行逐一修復,將其復建在歷史建築上。同時,慎餘裡的復建也將同步進行。 (宗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