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區媽祖廟建築遺蹟天后宮將復建

2020-12-18 莆田新聞網

  莆田網訊 日前,蘇河灣中心城市展覽館舉辦的「百年蘇河文化風物展」上傳來消息,上海市區已有上百年歷史的近代官式媽祖廟建築遺蹟天后宮即將復建,預計於2022年建成。

  此次復建的天后宮、慎餘裡,是蘇河灣地區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優秀歷史建築。建於1883年的天后宮,位於河南路橋北堍,佔地4畝餘,是上海市區唯一的媽祖廟遺址,也是中國歷史上少見的由官方出資興建的廟宇。

  歷史上的天后宮進宮為廣場,前有頭門對樓、戲樓、東西看樓,三進為中央大殿,大殿中供有神龕,後有寢宮樓,大殿面寬5間,進深4間,高6丈,梁柱雕刻精美,氣勢雄偉,系典型清代建築。清光緒年間,崇厚上書對天后宮進行修繕。每逢朔望和天后誕日,上海地方官員和前往海上絲綢之路出海做生意的商人都會到天后宮進行參拜,祈求佑護,香火極盛。

  當時,天后宮還有個廟場集市,賣梨膏糖物品等,攤販雲集,一些團體也時常在此集會。1978年因建山西中學,天妃殿移至松江方塔公園,大門處的一對石獅子被移置豫園門口;2006年6月,因河南路重建和軌道10號線的市政建設,全部拆除,遺存戲臺、西看樓和南部清磚門牆均由區文物保護部門編號保存。

  據天后宮修復項目總建築師、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建築文化遺產保護國際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常務理事曹永康教授介紹,他們團隊現已著手對天后宮保存至今的一千多件木構件和一千六百多件磚石構件進行逐一修復,將其復建在歷史建築上。同時,慎餘裡的復建也將同步進行。 (宗禾)

相關焦點

  • 建於600年前、後毀於戰火,上海將原貌復建大金山天后宮
    澎湃新聞記者 俞凱 圖1月9日上午,在金山區山陽鎮舉行的上海灣區海洋文化交流中心啟用儀式上,上海海事大學金山嘴海洋文化研究基地、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上海基地、上海媽祖文化交流協會籌備處和臺商之家分別揭牌。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現場採訪中同時獲悉,金山區將在山陽鎮金山嘴漁村東北地塊原貌復建大金山天后宮。目前,上海市民宗辦已批覆同意復建,這是目前全市唯一一家天后宮恢復重建。
  • 華潤置地購物中心品牌集結上海 萬象天地落戶蘇河灣
    華潤置地購物中心品牌集結上海 萬象天地落戶蘇河灣來源:聯商網2020-05-29 09:10聯商網消息:繼萬象城、華潤時代、五彩城之後,華潤置地旗下另一購物中心產品線萬象天地進駐上海。據上海靜安消息,已有上百年歷史的近代官式媽祖廟建築遺蹟天后宮以及民國海派石庫門建築群慎餘裡,即將由華潤置地按照建築原貌,在蘇河灣地區啟動建設,並將於2022年建成。佔地4.3平方公裡、擁有4.7公裡濱河岸線的蘇河灣,是上海沿江沿河開發建設的重要地段之一,也是靜安區「一軸三帶」發展戰略中「蘇州河兩岸人文休閒創業集聚帶」的重點發展地段。
  • 探訪天津的老建築天后宮,感悟凝重的民俗
    始建於元代泰定三年(1326年),明代永樂元年(1403年)重建,為天津市區現存最古老的建築。與我國沿海一些城市、臺灣省及南洋各國的"媽祖廟"相同,都是供奉一位神女--宋代福建蒲田縣賢良港出生的林默。傳說她自幼聰慧,15歲便精通醫理為人治病,決心終生行善濟人。她熟諳水性,常渡海救助遇險船工和漁民;她還能觀察風雲變化,預測天氣,告訴船戶可否出航,保護漁舟、商船的安全,被人們尊稱為神女。
  • 旅遊:泉州天后宮——規模龐大,氣勢宏偉,建築充滿了閩南風情
    泉州天后宮,位於泉州市區南門天后路一號,始建宋慶元二年(公元1196年),最早稱「娘媽宮」,其是所有媽祖廟中現存建築規模最大,保存最好,仍保留一些宋代構件和明清時代木構。泉州天后宮也是大陸媽祖廟中第一座被國務院審定公布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
  • 遊記:媽祖廟南沙天后宮之旅
    南沙天后宮依山傍水,其建築依山勢層疊而上,殿宇輝煌,樓閣雄偉,在天后廣場正中就是石雕天后聖像,是為紀念海上女神林默而建。其規模是現今世界同類建築之最,被譽為「天下天后第一宮」,也是東南亞最大的媽祖廟。天后宮、大角山、南沙灣是連在一塊的,位於南沙區,騎行可以兜一圈。
  • 全國最早的天后宮,位於福建泉州,知名度卻遠不及湄洲島天后宮
    泉州天妃宮(亦稱媽祖廟、天后宮)位於市區南門天 後路.始建於南宋慶元二年(1196年),當時賜額「順濟宮」。是全國最早興建的天妃宮。相傳天后林默娘為莆田湄洲人,系唐末都巡檢林願之六世孫女,生於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廿三日。
  • 臺南媽祖廟:大天后宮
    大天后宮外觀 大天后宮主祀    大天后宮,俗稱臺南大媽祖廟,位於臺南市永福路二段227巷18號。初建於明永曆18年(1664年),原為明鄭時期寧靖王朱術桂之府邸,施琅克臺後,以媽祖顯靈協助破逆為由,奏請改建天妃宮,是臺灣最早的官建媽祖廟,原稱「天妃」的媽祖受封為「天后」,也由此廟開始。     大天后宮供奉的主神,也就是俗稱的媽祖婆,是臺灣民間的宗教信仰中最普遍的神明。鎮殿媽祖端坐正殿,法相雍容莊重,相傳乃泉州名師所塑,已有300年歷史,說是臺灣泥塑雕像的代表之一。
  • 龍巖市現存最大的媽祖廟-赤水天后宮,與莆田湄洲媽祖一脈相承
    宏偉壯麗的赤水天后宮地處龍門鎮赤水村東北,始建於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佔地面積2080平方米,是龍巖市境內現存最大的媽祖廟。赤水天后宮坐北朝南,是一座抬梁木構架三層樓閣式重簷歇山頂古建築,通高約15米。
  • 福建泉州有最美天后宮,也是最大媽祖廟,你來過嗎?
    另外要說的是,泉州還有一座美麗的天后宮,也是最大的媽祖廟,不知道你來過沒有?作為一個發達的沿海城市,泉州也保留下來很多傳統習俗,城內有很多虔誠的媽祖信徒。因此天后宮在泉州人民的心中也擁有很高的地位,這也是海內外規模最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每年都會有很多的信徒前來祭祀。特別是在一些有特殊紀念意義的節日,這裡更是人山人海,場面蔚為壯觀。
  • 臺北天后宮
    [導讀]臺北天后宮,原址為艋舺直興街,肇建於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與艋舺龍山寺和艋舺祖師廟並稱臺灣清領時期艋舺三大廟門。原名艋舺新興宮,俗稱西門町媽祖廟、西門町天后宮,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天后宮(圖片來自網絡)
  • 泉州天后宮,海內外現存禮制最高的媽祖廟,比湄洲島亦不遑多讓
    2001年,為了彌補千古名城泉州境內無城門遺蹟的缺憾,有關部門對這裡進行了考古發掘,其中出土了眾多埋藏於地底的碑刻。印度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異國宗教的碑文石刻,匯聚在汙泥之中,往事越千年,可以一窺宋元時期泉州的鼎盛繁華。
  • 廣州南沙天后宮一日遊,風景很不錯
    出行天數/1 天人物/和朋友人均費用/200RMB昨天,與大師忙完事情後,就開車去了南沙天后宮廣州市區開車過去才1小時,導航看看就能清楚。南沙天后宮概況南沙天后宮,臨珠江出海口伶仃洋,建築依山勢層疊而上,殿宇輝煌,建築特點是集北京故宮的風格和南京中山陵的氣勢於一體,其規模是現今世界同類建築之最,被譽為「天下天后第一宮」,也是東南亞最大的媽祖廟。天后聖像高達14.5 米,屹立在天后宮廣場正中。
  • 泉州天后宮,海內外規模最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如今不要門票
    其實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文化底蘊,泉州在福建省都是屈指可數,城市GDP連續21年蟬聯第一,更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城內還有不少媽祖信徒,這不,泉州天后宮,海內外規模最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如今不要門票!提起天后宮,許多小夥伴會一臉懵逼,但是對於泉州人民來說,這卻是一座家喻戶曉的宮殿,更是許多市民的精神支柱。
  • 天津源頭:天后宮
    可要論起天津市區內年代最早的古蹟,那得算在古文化街上的天后宮了,就是天津人說的娘娘廟。早在元朝泰定三年(1326年),在海河和北運河的三岔口就建成了北方最早的祭祀媽祖的廟宇。至於有天津這名字,那已經過了78年,是改朝換代後大明朝的事了,所以老話說「先有天后宮,後有天津衛」。
  • 張志軍訪鹿港天后宮後將離臺
    張志軍訪鹿港天后宮後將離臺 2014-06-27 18:09:12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攝     中新社北京6月27日電 國臺辦主任張志軍28日將結束四天三夜的臺灣之旅。在臺最後一天,張志軍一行將繼續「走基層」,赴臺中市霧峰林家等地參訪,並於當日下午赴彰化縣鹿港天后宮出席活動,此後搭機離臺。
  • 我國三大媽祖廟是哪裡
    「天后宮」,天津人俗稱「娘娘宮」「娘娘廟」,它坐落在天津海河西岸一條悠長古街裡,這是天津市區現存最古老的廟宇。它與福建莆田湄洲媽祖廟、臺灣北港朝大宮並列為我國三大媽祖廟,這是北方第一媽祖廟,受到全世界矚目。
  • 我國三大媽祖廟之一天津天后宮免費開放
    新華社天津8月12日專電(記者周潤健)記者12日從天津市南開區政府獲悉,從8月12日起,天津天后宮暨天津民俗博物館全年向海內外遊客免費開放。    天后宮始建於元代,因為皇帝下令建造,所以名為「敕建天后宮」,至今已有700年的歷史,民間素有「先有天后宮,後有天津衛」的說法。
  • 廣東南沙天后宮 媽祖誕辰廟慶人山人海(圖)
    連日來媽祖誕辰慶典,南沙天后宮廟前擠滿臺商及參拜的信徒。據報導,南沙天后宮建於明朝,前身是天妃廟,清朝乾隆年間修復後定為元君古廟,膜拜天后娘娘;南沙天后宮緊鄰珠江出海口,坐落於大角山東南麓,依山傍水,其建築依山勢層疊而上,殿宇輝煌,樓閣雄偉。
  • 天津天后宮原名天妃宮俗稱娘娘宮,也是現存年代最早的媽祖廟之一
    天妃宮,俗稱娘娘宮,歷經多次重修,是天津市區最古老的建築群,也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媽祖廟之一,宗教建築。從東向西,主要建築包括戲樓、幡杆、山門、牌坊、前殿、大殿、藏經閣、啟聖祠以及鐘鼓樓、配殿和張仙閣等。主體建築是大殿,建造在高大的臺基之上,中間面闊3間,進深3間,7檁單簷廡殿頂,前接卷棚頂抱廈,後連懸山頂鳳尾殿,是典型的明代中晚期木結構建築風格。該建築群是中國三大天后宮之一,也是現存年代最早的天后宮之一。
  • 臺中彰華縣鹿港鎮鹿港天后宮
    臺中彰華縣鹿港鎮鹿港天后宮 pt.fjsen.com 2008-04-24 13:16   來源:東南新聞網       位於彰華縣鹿港鎮,是臺灣400多座媽祖廟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