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海南菜,大家的第一反應是什麼?食材純天然新鮮,烹飪方法簡單樸素,口感少油清淡……一般而言,得益於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瓊菜選材新鮮,無論是烹飪雞肉、鴨肉,還是鮮蝦活蟹,佐料簡單、少量,常以水煮、清蒸等做法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是瓊菜的一大特點。不過,近年來,隨著海南旅遊交往不斷密切,世界各地餐飲文化在此交融,不少本土廚師取長補短,通過精心設計、巧手烹飪,打造創新瓊菜,通過創意配料、豐富口感為瓊味加分,讓人們固以為的清淡瓊味增添更多的「記憶點」與「吸睛力」。
到四面環海的海南旅遊,必點菜餚一定有新鮮海味。無論是海鮮酒樓、星級餐廳,亦或是漁家漁排、海鮮廣場,使用水煮、白灼或是清蒸等方式,是處理新鮮上岸的「海貨」的常見方式。對於不少漁民來說,水煮、清蒸恐怕也是對海鮮的「最高禮遇」,通過這樣的鎖鮮處理,能最大程度發揮海鮮的鮮味,更好地體現食材的品質,再沾取少量醬油、金桔汁、海南什錦醬、黃燈籠辣椒,一口海味下肚,鮮爽口感令人回味無窮。
不過,有不少廚師挑戰傳統做法,創新烹飪手法,採用油炸、煎炸、焗、牛油炒等做法處理海鮮,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生蠔口感嫩滑,如何將這一特點發揮到極致?傳統烹飪中,常用蒜蓉、蔥花、蠔油給生蠔調味,隔水蒸或是炭火烤,將蒜味與生蠔鮮味完美融合。而有廚師則盡情發揮想像力,將新鮮生蠔從外殼中取出,蠔肉外裹蔥花、麵粉,放入中溫油鍋中慢炸,待外皮鬆軟酥脆後出鍋,依次擺在生蠔殼中,裝點餐盤後即大功告成。這樣的做法,外皮香脆,蠔肉鮮美,既保留了生蠔嫩滑的特點,酥脆的炸麵皮也讓口感層次更加豐富。
隨著「水果菜」漸成熱門,橙汁蝦球等創意「水果+海鮮」菜餚受到食客喜愛。還有哪些水果能成為海鮮的「黃金搭檔」?「我們創新使用新鮮紅柚肉搭配椒鹽蝦,濃厚的椒鹽味與爽口多汁的柚子肉融合,味道鹹淡適宜,鮮味與果香味一同打包。」本月特邀至三亞·亞特蘭蒂斯交流廚藝的深圳廚藝大師黃平說。
圓形竹盤鋪上芭蕉葉,擺上白切雞、白切鴨、糯米糕等瓊味菜餚,是海南常見的「公道餐」,色澤豐富、葷素均衡的搭配深受遊客喜愛。有本土餐飲企業深入挖掘「公道餐」內容豐富、口味多元等特點,創新融入特色菜,打造出新式「公道餐」。在三亞一家主要面向外國遊客的餐廳,一款「國際範」十足的「公道餐」頗有特點。竹盤中鋪上西式沙拉中常見的生菜,擺上烤雞、牛肉泡菜炒飯、奶酪薄餅、雞肉卷、土豆蔬菜沙拉以及水果等菜品。參與設計這道菜的張躍告訴記者,「國際口味」融合瓊式擺盤,既滿足了中國遊客對葷素搭配的需求,也為國際遊客了解海南「公道餐」文化打開了一扇窗口。
茶餘飯後,令不少島民還喜歡深入小街巷中,來到常光顧的「炸炸」小攤,點上幾份炸空心菜、炸年糕、炸蟹柳,回味童年時期校園門口的「小攤美食」。不過,油炸菜品吃多易膩,也容易上火,成為日常餐較為困難。近兩年,新式「炸炸」餐廳興起,在廚師的創意構思下,結合海南傳統炸串做法,搭配米飯、高湯、蔬菜、水果等內容,還打造出營養的「炸炸套餐」,將瓊味街邊小吃端上餐桌。
其實,無論是傳統派還是新式派,一道瓊菜,代表的不僅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美味食譜,更是一方水土的深厚情懷與鄉愁。品一道菜,情和義都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