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論調在網上流傳很廣,也有很多文章進行過反駁,但反駁的理由都不太讓人信服。
比如有這樣說的:孫悟空被壓500年,相當於五百年沒修煉,功力大減是必然。
也有這樣說的:悟空面對的都是有背景的妖怪,猴精兒不敢出全力怕打死對方不好收場。
還有這樣說的:悟空知道取經的內幕,是陪著如來、唐僧還有「妖託兒」一起演的戲。
更扯的是:悟空鬧天空時,是自已創業,有多大力使多大勁兒,取經是打工,意思意思就行了。
限於篇幅,不對上述理由進行駁斥。
我只針對標題,只說明這個論斷的扯蛋之處。
我從根子上來論。
「悟空鬧天宮時天下無敵,取經時菜得要命。」這句話就是扯蛋的。
悟空鬧天宮時沒有天下無敵,取經時也沒有菜得要命,鬧天宮時和打妖怪時,悟空的表現是合乎邏輯和推理的。
說出「悟空鬧天宮時天下無敵,取經時菜得要命。」這句話的人,是沒有仔細讀過《西遊記》的,如果我是老師,是要打他手板子的。
首先,我要來理論一下,為什麼說「悟空鬧天宮時,沒有天下無敵」。
我們看看悟空和天宮方面軍的交手記錄。
第一次從天宮私下界,被天宮追殺。
首戰,巨靈神。
不消說,群演一個。
第二戰,哪吒三太子。
那太子六般兵,變做千千萬萬;孫悟空金箍棒,變作萬萬千千。半空中似雨點流星,不分勝負。
原來悟空手疾眼快,正在那混亂之時,他拔下一根毫毛,叫聲:「變!」就變做他的本相,手挺著棒,演著哪吒。他的真身卻一縱,趕至哪吒腦後,著左膊上一棒打來。哪吒正使法間,聽得棒頭風響,急躲閃時,不能措手,被他著了一下,負痛逃走,收了法,把六件兵器,依舊歸身,敗陣而回。
哪吒的水準肯定不代表天庭最高一階水準,能達到第三品就不錯了,勝了他肯定不能說「天宮裡天下無敵」。
可惜還沒有更高階人物出來,在投降派頭子太白金星幹涉下,悟空順利當上了齊天大聖。
惹禍後,逃出天宮,被天宮二次追殺。
首戰,九曜星。
這九曜星一齊踴躍。那美猴王不懼分毫,輪起金箍棒,左遮右擋,把那九曜星戰得筋疲力軟,一個個倒拖器械,敗陣而走。
九曜星,一共九個神仙,想靠人多一起圍人家悟空,也是上不得臺面的人物,代表不了天宮的真正戰力。
第二戰,木吒,最多和哪吒一個水準。
木吒敗後,李天王寫表章求助,此時,玉帝的表現。
卻說玉帝拆開表章,見有求助之言,笑道:「叵耐這個猴精,能有多大手段,就敢敵過十萬天兵!李天王又來求助,卻將那路神兵助之?」
玉帝心情居然還不錯,因為事情根本不嚴重嘛,對玉帝來講,這些事兒都不是事兒,於是召喚出了更高一階人物。
第三戰,二郎神。
我們期待悟空有更強表現時,就被二郎神給抓住了。
急翻身爬不起來,被七聖一擁按住,即將繩索捆綁,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變化。
雖然二郎神有外掛(太上老君高空拋物)、有戰鬥寵物中華田園犬,但是,悟空被抓住了就已經說明不是「天下無敵」。
而且,還是「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變化」,被人家完全控制。
最後,拋進八卦爐,從爐子裡出來後,悟空已經完成了三次進化,這才是巔峰版本的孫悟空。
是哪三次進化。
第一次:從菩提那裡修行成功。
第二次:太上老君原話「那猴吃了蟠桃,飲了御酒,又盜了仙丹。我那五壺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裡,運用三昧火,鍛成一塊,所以渾做金鋼之軀,急不能傷。」
第三次:就是在八卦爐了進行了二次鍛造,有人會說我胡說,我代他把當時情節的原文貼出。
「……推入八卦爐中,命看爐的道人,架火的童子,將火扇起鍛鍊。原來那爐是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卦。他即將身鑽在巽宮位下。巽乃風也,有風則無火……」
既然無火,說明孫悟空沒有吃到八卦爐的紅利,悟空在八卦爐裡沒有經驗+3。
那你可錯了,「悟空的二次鍛造」靠的是溫度,不是火,就像我們平時燒烤,沙幣才用火去直接燒肉把肉燒熟,肉沒熟,全糊了,要靠火焰外面的溫度,慢慢讓肉變熟。
八卦爐裡空間那麼小,悟空在巽位,逃得了火,逃不了溫度,所以,悟空是被動地進行了二次鍛造。
在西遊記中,也有其它地方進行交叉驗證。
孫悟空被銀角大王收到葫蘆裡時,孫悟空的心理活動原文。
「老孫五百年前大鬧天宮,被太上老君放在八卦爐中煉了四十九日,煉成個金子心肝,銀子肺腑,銅頭鐵背,火眼金睛,那裡一時三刻就化得我?且跟他進去,看他怎的!」
所以,從八卦爐裡跳出後的悟空,才是最終版本,我們看看這個最終巔峰版本的水準。
第一戰,太上老君。
老君趕上抓一把,被他一捽,捽了個倒栽蔥,脫身走了。
太上老君是技術流宅男神仙,這次不算。
第一戰,九曜星和四天王。
即去耳中掣出如意棒,迎風幌一幌,碗來粗細,依然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卻又大亂天宮,打得那九曜星閉門閉戶,四天王無影無形。
看起來不錯,但總感覺是一種修辭方法,誇張和比喻的成份多一些。
第二戰,王靈官。
只打到通明殿裡,靈霄殿外。幸有佑聖真君的佐使王靈官執殿。他看大聖縱橫,掣金鞭近前擋住道:「潑猴何往!有吾在此,切莫猖狂!」這大聖不由分說,舉棒就打,那靈官鞭起相迎。兩個在靈霄殿前廝渾一處,他兩個鬥在一處,勝敗未分。
王靈官,是一位姓王的靈官,而且還是佑聖真君的部下,總之,肯定不是天宮核心人物,但是,這樣一個人物,竟然和悟空戰平。
第三戰,三十六員雷將。
早有佑聖真君,又差將佐發文到雷府,調三十六員雷將齊來,把大聖圍在垓心,各騁兇惡鏖戰。
三十六雷將,都是中層的天宮人員,加上王靈官,就把大聖困住。
這三十七位有沒有使全力未知,大聖肯定是發全力的,原因不用解釋,剛出監獄,誰不想跑得越快越好?
當時眾神把大聖攢在一處,卻不能近身,亂嚷亂鬥,早驚動玉帝。遂傳旨著遊奕靈官同翊聖真君上西方請佛老降伏。
下旨、請人、如來從下界到上界,時間肯定不短,這時候悟空還沒脫困。
如來即喚阿儺、迦葉二尊者相隨,離了雷音,徑至靈霄門外。聽得喊聲振耳,乃三十六員雷將圍困著大聖哩。
接下的就是如來施法將悟空鎮壓。
從頭到尾,天宮方面沒有任何一個有頭有臉的人物出現,都是中下層人物直接與悟空對戰。
天宮的強悍型神仙都有哪些?悟空當上齊天大聖時有記載。
見三清稱個「老」字,逢四帝道個「陛下」。與那九曜星、五方將、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漢群神,俱只以弟兄相待,彼此稱呼。
三清和四帝是頂尖層次,和悟空交過手的九曜星是最差一等,高出三等的四大天王暫時認定被悟空打敗,上邊還有十二元辰和五方五老。
這只是大略的神仙譜,三清四帝的手下還有大量的名單外的私屬強神。
比如,佑聖真君不在上面名單之內,屬於玉帝直屬殿前神將,光這個神將就可能幹掉悟空。
以佑聖真君為首的他們必須困住悟空是有理由的。
王靈官是當晚值班人員,如果被悟空逃脫,自己是第一責任人。
王靈官的直接老闆是佑聖真君,說明當時的安保工作,佑聖真君才是總負責人,對於這種責任分明,無法靠和稀泥逃脫責罰的事件,佑聖真君才很走心的又調了三十六員雷將幫助王靈官。
目的只有一個,不要走了悟空那猴兒。
當天宮想幹好某一件事的時候,就幹成了,比如成功困住了悟空。
當然,他們不想幹好某一件事的時候,也幹成了,比如李天王捉猴兒的那二次。
這就是實力,天宮對悟空從來就沒上過心,悟空在天宮天下無敵只能是個偽命題。
說完悟空在天宮的表現,我們在看看悟空取經時的表現。
我們接著來證明「取經時菜得要命」也是偽命題,唉~太累了,還是明天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