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菜市場裡的長沙煙火。

2020-12-20 騰訊網

菜市場裡的市井煙火味,是每座城市最常見,也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部分。

在長沙,就在那些大大小小的菜市場裡,更是藏著數不盡的韻味,道不盡的喜怒哀樂,也藏著長沙人的脾氣和秉性。

這次,我們將帶你走近菜市場,探尋這份讓長沙人最引以為豪的美食精神。

01

佔據身體70%的辣椒

有數據表明,每年長沙人均會吃掉10公斤以上辣椒。都說人的身體裡70%是水,但在長沙人的身體裡,70%可能是辣椒。

很多外地人對長沙人吃辣的最初印象,來自歌唱家宋祖英的代表作《辣妹子》,作為土生土長的湘妹子,這首歌也是她無辣不歡的寫照。

在長沙,隨便走到哪家館子,沒有其他香料能蓋過辣椒的氣味,頗有萬千滋味唯辣獨大的霸氣。湊近一聞,那股子辣椒的刺鼻勁啊,夠味。

長沙人愛吃辣,辣椒自然是心頭愛。所以,長沙人去菜市場,首先光顧的一定是辣椒區。老饕們對不同品種的辣椒如數家珍。

外地的有朝天椒、羊角椒、燈籠椒、小米椒等,本土的有矮樹早、伏地尖、潭陽泡椒、瀏陽大辣椒等。

吃辣椒,長沙人是專業的,他們變著花樣,通過鹽漬、醬制、醃製、幹制等加工方法,讓小小的辣椒有了充足的發揮空間。

長沙人的菜單裡,沒有微辣,只有特特辣。辣椒炒肉、剁椒魚頭、東安子雞等名菜中,都有辣椒的加持。

02

臭味相投的豆腐

長沙美食眾多,好吃的長沙人喜歡研究普通食物的多樣化吃法,比如豆腐。

走在街上,很多鐵板攤位都有米豆腐和嫩豆腐。一種是用大米製成,一種是用黃豆製成,在鐵板上煎,再撒上調料和蔥花,簡單的食材就很美味。

除了鐵板,長沙人還會把豆腐煮湯、涼拌、紅燒、油煎,甚至做成凍豆腐、豆腐乾,都有不同的滋味。但說起來,最能代表長沙的還是臭豆腐,長沙人也頗享受「臭味相投」的樂趣。

臭豆腐又被叫做臭乾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外酥裡嫩,聞起來臭吃起來香。

長沙的臭豆腐分黑色和黃色兩種,後者比前者味道更容易讓初嘗者接受。

老長沙更喜歡黑色臭豆腐,幹臭不怕巷子深,無論隱藏在哪個角落的小攤小店,都能被熱愛美食的長沙人找出來,並隨時排起一條長龍。

最地道的臭豆腐,往往藏在不起眼的地方,但卻是食客雲集,老客們更是常年光顧。

斑駁的牆壁旁擺放著幾個爐子、幾張小桌、幾把小凳,甚至有些連小桌小凳都沒有。

黑色豆腐乾被碼放得整整齊齊,其貌不揚的豆腐乾被一片一片的夾進油鍋裡,在「嗞啦嗞啦」的聲音中翻滾開來,散發出誘人的香味,惹得經過的人忍不住流口水。

03

不放過任何一隻蝦

沒有一隻蝦能活著離開長沙,從水煮、清蒸、酸湯到油燜、油爆、蒜蓉,長沙人通通都愛。

當然,最受長沙人歡迎的,要數口味蝦了。他們對口味蝦的痴迷程度,只能用「瘋狂」這兩個字來形容。

老饕們深諳吃蝦之道,能入他們法眼的小龍蝦必須具備「三白二多」,也就是腮白、腹白、蝦線白、蝦黃多、蝦肉多。

拿起一隻大蝦,輕輕扭開蝦頭,大口嗦光鮮美的蝦黃,再利落地剝掉蝦尾,將飽蘸汁水Q彈爽滑的蝦肉填入口中,蝦鉗也不能放過,畢竟生猛的小龍蝦每天都要揮鉗做運動,裡面的肉自然勁道非常。

食客們被辣得嘴巴通紅,滿頭大汗,卻依然是那麼樂此不疲,滿懷鬥志。

04

吃魚的態度

長沙人愛呷魚,草魚、鯉魚、財魚、鱘龍魚、黃鴨叫、烏江魚、長江黑紅鮰……只要是魚就逃不過長沙人的胃。

長沙的美食街和美食廣場裡,一定少不了魚的身影,烤魚、紙包魚、水煮魚、酸菜魚、蒸汽石鍋魚……不同的做法有不同的味道。

最受歡迎的當屬剁椒魚頭和魚嘴巴了。肥嫩的魚頭配上鹹辣的剁椒,過癮又下飯,豐腴的魚嘴巴配上獨家醬汁,鮮美入味、入口即化。

在長沙呷魚也有規矩,在餐桌上第六道菜不能上魚這還是老一輩人傳下來的。

過去日子過得捉襟見肘,碰上擺宴席的時候,東拼西湊好不容易整上幾道菜,但是一般不會超過五盤,第六盤就上一道魚,暗示在座的客人宴席該結束了,有「魚到酒止」的說法。

後來生活條件好了,第六道菜上魚有了趕客的意思。

05

最基本的湘菜

湘菜,是五彩繽紛的長沙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各種材料搭配,滋味互相滲透,佐以辣椒烹飪。烹製出的湘菜開胃爽口,麻辣鮮香。直辣得人大汗淋漓,身心都得到酣暢淋漓的享受。

八大菜系之一的湘菜早在漢朝就已經形成菜系,判斷湘菜和其他菜系的不同,就是在於它的油重色濃、注重香辣。

長沙作為湘菜「首府」,擁有悠久的飲食傳統、豐富的飲食文化和繁榮的餐飲產業。湘菜是長沙美食之魂,根深蒂固地熔鑄在城市發展和市民生活中。

湘菜的名菜有東安子雞、紅煨魚翅、五元神仙雞、腊味合蒸等,都是材料選取精良、烹飪過程複雜的代表,普通家庭的餐桌上一般少有。

相比起來,辣椒炒肉就接地氣多了,最能體現湘菜的韻味。這道菜是很多長沙人的最愛,完美貼合他們身體裡的嗜辣基因。很多長沙人的餐桌上都少不了一盤辣椒炒肉,越家常的味道越韻味。

主婦們會在菜市場挑好新鮮的紅辣椒和蔥姜蒜,細細切好,用大火滾油,放入材料爆炒,一時間,整層樓都瀰漫著嗆鼻卻好聞的辣味。

湘當地道、湘見恨晚的湘菜,我打賭你恰一次就會愛上!

在菜市場裡,既能看到食物的原始樣貌,又能看到最市井的長沙風情。

在原生態的環境中,老街裡的草木磚瓦,老長沙人的音容笑貌,就這樣被時光定格,你可以最近距離感受長沙的美好。

認真追究起來,長沙這座城市最根本的美感與氣息,始終都有食物賦予的味道。

地質、氣候影響飲食習慣,又影響了樣貌和性格,熱辣反映到方方面面,長沙人的每一滴油、每一顆辣椒都沒有白吃!

你最喜歡哪種食材哪道菜 ?

歡迎在底部留言區寫下你的故事

策劃 夏島 小琦|圖片 小河

BGM - 熊熊作業《和小販一起在街頭徜徉》

新意·MINEFM 出品

相關焦點

  • 菜市場裡的人間煙火
    也許熱愛和信仰都是排它的,你信了藝術,就不太接受菜市場——因為它很容易搶奪信仰的位置。你一旦開始畫它,就會愛上它,浸入人間煙火之後,大概就沒心思搞藝術了。我有個習慣,或者叫愛好,就是每到一個新地方,只要有機會,喜歡到當地的菜市場去轉一下。其實出門在外,自己做菜的機會差不多為零,但並不影響逛菜市場的熱情,因為總會看到一些特別新奇的東西。
  • 熟悉的人間煙火,長沙老街裡的柔情
    老街是長沙寫給遊客們的情書。在各種名字的老街裡,有火辣美食,有活色生香、有家長裡短。6月19日,「回晨報 看長沙」主題考察活動來到長沙各色老街,大家通過走訪多條老街,品嘗長沙網紅本土飲品茶顏悅色以及網紅打卡地文和友,感受長沙的魅力。
  • 在看似無序的菜市場裡,流動的是四季的模樣
    圖/李艾卷首語解憂雜貨鋪失去至親後,兩個月時間都沒能從悲情的泥淖中拔出來,麻木的軀體不由自主地去逛了幾趟菜市場。冬月,在湘西南邊陲的家鄉,粗糙生猛的菜市場竟慢慢讓我復甦起來。晨光微露,菜市場裡各種角色陸續登場,像一場流動的生活盛宴。
  • 人間煙火味 我和美食有個約
    紅網時刻長沙4月10日訊(通訊員 徐銘)告別寒冬,春暖花開,大街小巷裡又聽見此起彼伏的叫賣聲,長沙市芙蓉區文藝路街道文藝新村社區內的餐飲門店也開始了新一年的忙碌。素有「美食之都」之稱的長沙,一半是滿城花香帶著清歡,另一半則是柴米油鹽的人間煙火,為了促進餐飲行業復工復產,文藝新村社區聯合轄區內商家舉辦「我和美食有個約」美食聯盟打卡活動,鼓勵居民走出家門,品嘗美食。「老闆,我來店裡打卡啦!」
  • 儘管社區團購興起,便宜又便利,但我更不舍充滿煙火氣的菜市場
    社區團購現在算便宜,但是等到這些菜市場倒閉了,社區團購價格就會高於現在市場的價格,把之前虧的錢都給賺回來,最後虧的是消費者。而且導致菜市場倒閉的話,會帶來很多人就業成了一個大問題,從而引起社會問題。個人覺得菜市場是現在能讓人感到放鬆,溫暖,聞到人間煙火的重要地方,年初的疫情更是放大了這個重要性,路過被封的菜市場一下子就感覺到這個社會生病了,不運轉了,有種心慌的感覺。菜市場熱鬧就讓人心安,我不想它消失,而且它消失了最後受害還是我們老百姓,還是逛我的菜市場!
  • 逛菜市場,人生一大樂事
    確實如此,城市的觀光景點總是光鮮靚麗、大同小異,參觀打卡過後對這個城市的理解至多不過是一則朋友圈的深度;而菜市場裡卻藏著這座城市和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最真實的面貌。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臺灣土東菜市場經設計師的手改造後搖身一變,火遍全網,在保留了原有的樸實外還多了一分整潔與日式小清新。自此之後,爆改菜市場的案例層出不窮,但許多改造的案例一味地追求時尚新潮,而忽略了菜市場「煙火味」的核心。
  • 上碧湘街:這裡曾是古代的一座宮殿,如今是長沙最好味的菜市場!
    那一定就是當地的菜市場了!很多人都會菜市場又會有什麼特別的呢?其實它們都能體現著當地的市井民情,你在不一樣的城市,遇見的菜市場自然就是不一樣的。天使今天要說的是位於長沙的南門口菜市場,這個菜市場的選址可是大有來頭的喲!南門口所在的位置叫上碧湘街,來到此處就能看到這座古色古香的牌坊。上碧湘街是長沙的老街之一,它起源於五代時期,當時楚王馬殷的兒子馬希範在這兒建造了一座碧湘宮。
  • 長沙,這座具有煙火氣息的城市,總是深深地吸引著我
    長沙夜市的銷量最好的應該算是長沙臭豆腐了吧!雖然聞著臭,但是吃起來真香。長沙臭豆腐,黑色的外表配合上香辣的滷水,可以說是讓人口水直流。除了長沙的臭豆腐,當然少不了具有湖南本地特色的滷味,比如有鴨掌,鴨腸,滷菜等。而我最喜歡吃的就是鴨頭。一個鴨頭從中間切開。
  • 願你有一顆浸透人間煙火的心
    物道君語:心有煙火氣,人無煙火味,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 吃遍大連-隱身在小吃街菜市場裡的小食,每次路過都忍不住流口水~
    值得排隊的美食,不一定都在餐廳裡。一字排開的攤位,人來人往的人們,如果城市有生命,那菜市場裡一定藏著煙火人間。那些隱匿在菜市場,往往生長出一片美食基地。還有一個滿灌蛋也可以試試,蛋黃裡加入肉餡,高湯煮出來。雞豆腐,蛋清做的裡面也有肉餡,味道也可以。
  • 濟科策美食 老口子推薦長沙6家人氣菜市場 跟「落腳子」SAYBYEBYE
    A.西長街、西牌樓菜市場(湘當年黃老闆&蛙來噠羅老闆推薦)馬王堆、西長街是長沙2大菜市,剁手黨喜歡淘寶,而長沙的餐飲老闆和各種老口子喜歡起個大早去噶2個地方去淘菜。因為打聽到西長街凌晨4點是來貨的時間,準備起個早床感受一哈凌晨4點的長沙是怎樣的,但是一個翻身就到噠6點。。。
  • 老街裡的古早味、舊市場的煙火氣……街頭巷尾,尋覓老廈門的味道
    從味蕾舌尖到街巷盡頭從煙火繁華到詩意棲居到廈門,哪裡才能真正品味老廈門的味道?身處老城區裡的菜市場一間間寫滿歷史的老店或許能夠打開你的味蕾記憶街頭巷尾藏著的全是「正港」的廈門味本期,帶你續徜徉街巷尋覓老廈門的味道老街古早味覓食行走
  • 藏在菜市場裡的西餐廳,讓我「思春」了!
    GREEN & SAFE的驚喜永不間斷文末還送你章姬草莓奶油鬆餅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被萬千網紅奉為「拍照神店」的TA竟然藏在一間菜市場裡?
  • 這裡曾經是古代的宮殿,現在卻成了長沙最美味的菜市場:上碧湘街
    這肯定是本地菜市場啊!許多人都會去菜市場看看有什麼特別的?事實上,他們都能體現出當地的市井情調,你在不同的城市遇到不同的菜場,自然也是不同的。今天天使要講的是長沙的南門菜市場,這個菜市場的位置可是大有來頭喲!南門所在的位置就是上碧湘街,到了這裡就可以看見這個古樸的牌坊了。長沙上碧湘街是一條古老的街道,它起源於五代時期,當時楚王馬殷的兒子馬希範在這裡修建了碧湘宮。
  • 坐在菜市場裡喝雞湯……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廣州吃喝玩樂蒲,ID:pupu020】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來這家湘菜館,要適應這幾點①在農村集市裡吃飯 ②點菜要先「逛菜市場」>③上這三道招牌,老廣要認輸④服務員到點就跳舞,端菜的「不是人」快來村裡一起喝湯,跳舞~土到掉渣的店,竟敢開進市裡 · 把農村集市搬進店裡
  • 會說英語才敢點的卷餅,藏在獵德菜市場裡!
    另一款新品香翠卷,店裡小姐姐傾力推薦。跟法拉費卷不同的地方是,用料大升級。店裡除了有新鮮的素食之外,還有很多中東特產。鷹嘴豆、咖啡豆、椰棗等等,在店裡吃完素食,還可以帶一點回去。
  • 藏於菜市場、老小區裡的鴨店,是成都最地道的美味
    青羊小區菜市場在成都西門,青羊小區菜市場以規模大、美食多而聞名。菜市場幾乎都在戶外,一家挨一家,隨處可見的是一邊遛狗一邊買菜的婆婆爺爺。不僅跟上了這座城市快速發展的腳步,又毫不違和地融合在時光裡,吸引著慕名而來的人們。
  • 尋找老廈門|除了八市,老廈門九大菜市場,你還知道幾個?
    繁華若是一座城市的面子  那麼,隱匿鬧市的菜市場便是它的裡子  菜市場就是一座城市日常生活的中心  這裡是人情與美食聚集地  容納了這座城市的風味和煙火氣息  從上世紀20年代起  廈門陸陸續續曾有九大菜市場  見證了老廈門繁華市井的脈脈溫情  今天就跟著A萌君  一起來探秘廈門的九大菜市場今何在  01  第一菜市場  老廈門人口中的老城市場  城邊市場  位於中山路古城東路路口的
  • 藏在昆明菜市場裡「雞老總」,給員工送房子,連外國人都知道
    《舌尖上的中國》的導演陳曉卿曾在一檔美食欄目當中安利了昆明的篆新農貿市場,驚嘆美食花樣之繁多,稱讚這是一個有溫度感的菜市場。請點擊輸入喧囂的叫賣聲,討價還價聲,攢動的人流,鬧熱的人氣,各種美食琳琅滿目,這裡是昆明最接地氣,最有人間煙火味的菜街子。
  • 你為什麼喜歡逛菜市場?是因為便宜麼?
    從菜市場裡,我們又感知到了這座城市的什麼?那些「煙火氣」,又是從何而來呢? 菜市場裡才有「意外」 一個城市最有朝氣的地方,可能就是早晨的菜市了。從蔬菜到海鮮,這裡的貨品往往最新鮮、最日常也最豐富,買賣雙方的亢奮和愉快都溢於言表。 要想快速了解一個城市的胃口,就得來這裡。